「一個字,八個頭,裡面有水不外流。」請打一字,謎底是「井」字。鄭州這些年來正潛心做一件事,那就是書寫這個謀劃良久的答案。不過,在「十二五」前,鄭州快速路一直不成系統,機動車擁有數量的幾何式增長和快速路系統的匱乏,致使鄭州「堵城」之名漸漸遐邇聞名。
進入「十二五」以後,京廣快速路一期通車後,三環快速化高架、隴海路高架、農業路高架等陸續完工和上馬,鄭州市區高架快速路系統在兩縱、兩橫、雙環的交錯、編織下,即將在「十三五」形成「雙環+井字」的高架快速路網。
【新聞】金水路完成準快速化、隴海路地面貫通
本月31日,施工一年多的金水路準快速化工程將暫告一段落,經三路-城東路下穿金水路工程正式建成通車,它是繼本月初未來路下穿金水路工程後,金水路上又一條下穿路。
金水路準快速化工程項目部一位負責人說,屆時金水路(經三路至城東路段)地面道路將恢復雙向八車道通行,快車道中間將以護欄實施硬隔離。行人通過金水路,需要通過兩條下穿金水路的人行通道。
而下穿主體通車後,南北通行的市民可從經三路與政四街交叉口出發,直接走下穿隧道通過金水路,在城東路順河路口駛出地面。
與此同時,隴海路快速通道地面道路也將實現貫通。雖然隴海路高架已在今年初通車,但地面道路由於拆遷、管線遷改等因素制約,部分路段地面道路仍無法貫通,也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反而局部路段成了停車場。
隴海路快速通道項目部負責人說,目前西三環以西的地面道路已全部鋪設完畢,西三環至京港澳高速地面道路正在進行輔道及人行道施工,根據施工進度將在本月底完成。
其中京廣路至一馬路段地面快車道,將在本月底通車。但京廣路西側鐵路局門口地面段因工期滯後,屆時只能通行兩三個車道,與其他路段4~6個車道相比,可能會形成暫時的交通瓶頸,他們將爭取儘快完工。
【回顧】從結束「零高架」到開挖「井字」鄭州走過了16年
直到1994年,當汽車保有量接近10萬輛時,鄭州市區還沒有一條嚴格意義上的高架橋和互通立交。當時同樣身為省會的南昌,城區已有12座立交橋。
在金水路等幾條主幹道開始進入「擁擠紀年」後,鄭州開始謀劃建設「四橋一路」。所謂的「四橋一路」,便是指由河醫立交橋、大石橋、新通橋、紫荊山立交橋四座立交橋與金水路高架路(南陽路至文化路)構成的城區快速路。從1994年6月10日動工,到同年12月30日全線通車,四橋一路使鄭州進入了立交時代。
2007年上半年,曾為東郊老107國道的中州大道完成了升級改造,擴建後更名為中州大道。中州大道沿途設置了多座立交橋和高架橋,成為繼金水路後又一條重要的快速通道。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開始呈幾何式增長,這兩個一縱一橫的主幹道,很快就滿足不了通行需求。金水路成為東西向交通需求量最大、擁堵最嚴重的道路,中州大道則成為南北向極易擁堵的道路。
2010年5月20日,京沙快速通道工程開工建設,全長25.2km,是當時河南省投資最大、涉及面最廣、工程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的特大型市政工程。2012年4月28日,京沙快速通道一期工程建成開通,同時更名為京廣快速路。直到這時,鄭州才算有了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快速路。
【建設】三環快速化拉開「小井字+環線」序幕
在三環快速化幾個環道陸續動工後,「井字+環線」的說法越來越被提及。京廣快速路作為「井」字中重要的一縱,一期已建成通車,花園路-紫荊山路準快速化工程是另外一縱,在地鐵2號線通車後,東風路和紫荊山立交橋兩處位置也將陸續建設下穿,花園路隨之提速。
「井」字中重要的兩橫為隴海快速通道和金水路準快速路。其中,隴海路快速通道從2013年10月開始打下第一根樁基後,今年年初陸續開始半段通車、全段通車。根據施工計劃,今年10月底隴海路地面道路和人行道都將實現貫通,隴海路快速化將正式告一段落。而隨著10月底經三路-城東路下穿建成通車,金水路準快速化也將初步實現。
三環快速化的建成通車,則將鄭州市區高架系統貫穿成環線。2012年9月前後,西三環、南三環高架橋開工建設,作為四個環道中唯一一個全線貫通高架的環道,北三環快速化也在同年10月份啟動施工。雙向八車道的高架橋,設計時速80公裡的快速路,到2014年勞動節前後,基本實現了全線貫通,三環快速化除個別路段暫無法完工外,其他路段都已實現高架快速化。
作為高架系統的延伸,中州大道北延高架橋,也在去年11月初實現了通車。北三環快速化和連霍高速出入口無障礙銜接起來,中州大道北延成為鄭州首個直通高速出入口的高架橋。今年年底前,南三環東延一期工程也將完工,拉近了三環和四環之間的時空距離。
【發展】G107輔道全線高架給「大井字+環形」寫下最後一筆
農業路快速通道的開工建設,是「十二五」末鄭州的一件大事,這意味著「大井字+環形」建設進入快車道。
農業路從2010年末開始規劃方案編制,其間經歷了「高架-下穿-高架」兩次規劃變更。今年3月份,隨著農業路BRT遷移,高架橋全面進入施工階段。按照鄭州市政府要求,今年年底前南陽路以東段的農業路高架橋主體要通車。
今年8月份,鄭州市規劃局對外公示了四環快速化的規劃。根據規劃,四環中的北四環、西四環、南四環將被設置為連續「雙向六車道高架+地面快速路」形式,東四環將被設置為雙向10車道地面快速路形式。和三環快速化一樣,四環高架時速將達到「80+」公裡。其實,南四環(嵩山路-京廣路)段高架橋已在施工過程中。今年年底前,這段高架橋將建成通車,成為四環當中最先完成快速化的環道。
在9月底舉行的暢通鄭州重點工程百日攻堅行動會議上,G107輔道高架工程被要求在今年11月份就要動工建設。鄭州市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人士說,G107輔道快速化後將成為鄭州新的東三環,高架的開工將給主城區「大井字+環形」快速通道系統補上最東邊的缺口。
「大井字+環形」快速路系統是「暢通鄭州」工程建設中的骨幹型工程。其中,「大井字」中的「兩橫」指隴海路高架和農業路高架,「兩豎」指京廣快速路高架和中州大道高架,「環形」指的是北三環、西三環、南三環和東邊的107輔道構成的環形高架。這個大的快速系統形成後,市內快速路將與外圍高速公路、市域快速通道形成良好的銜接和轉換,實現中心城區15分鐘上快速路、沿快速路15分鐘上高速,進出城僅需半小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