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真正的人工智慧教育,優必學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全內容在此!

2021-01-07 鳳凰江蘇

人工智慧是近幾年最熱門的話題,無論是AlphaGo戰勝柯潔的圍棋賽事,還是人工智慧陸續寫入各國的國家戰略,人工之能迎來了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對應的,開展人工智慧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優必學作為優必選科技旗下的教育品牌,以深厚的技術背景和強大的技術資源作為後盾,精心研發了屬於青少年的人工智慧課程體系,為我國的人工智慧教育,建設了基礎的框架。

優必學的課程體系按照年齡,分為U1-U6六個階段,階梯化的實現人工智慧課程概念的具體實施:

一、U1對應的學習年齡段為3-6歲,採用的是LASY AR智能積木,LASY 積木是來自德國的積木品種,它與樂高積木相比,主要是以穿插組裝,而樂高主要是插接。LASY主要是以10種不同形狀的積木及千變萬化般的隨意組合玩法,可由三度空間的任一角度結合,造型修改容易、簡單獨特且靈活多變。該課程總課次為96節,課程特色是優必學自主拍攝的48部森林童話劇,並且含有科學小實驗跟創意搭建,最終會以AR互動遊戲的形式讓孩子的作品動起來,可以參與其中,增強現實,讓孩子對科技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U1課程設定中,以《早期STEM教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室內外建構遊戲指導》為基礎指導方向,將現實的積木搭建與虛擬的人工智慧結合起來,引導孩子通過增強現實技術,獲得充滿科技感的學習體驗,初步感受人工智慧的魅力。讓孩子做中學,玩中學。

並且U1的教師用書由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批具備豐富幼兒教育經驗的老師為該書的問世做出了很大貢獻,並由此奠定了優必學的U1課程在幼兒教育市場的地位。

二、U2的內容,對應的學習年齡為5-6歲,採用的是MAtatalab系列教具,總課次為32課時,採用的是實體積木編程,以可觸摸的實物編程模塊為載體,遵循低齡兒童從具象到抽象的認知發展特點。 MatataLab 包含編程塊、指揮塔、機器人、地圖、指導手冊等,指揮塔上搭載了一個攝像頭,可以識別下方自由排序的編程塊。編程塊上印有不同的動作指令,比如向上下左右走、轉彎角度、播放音樂等。

通過排列不同的編程塊,玩家可以驅動機器人在地圖上完成不同的任務。編程過程可以利用圖形,顏色,聲音,文字作為輔助媒介實現,從而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訓。

MAtatalab實體積木編程

三、U3階段的課程主要是突出萬物互聯的概念,採用Neuron系列教具,對6-8歲的兒童進行編程學習,課次設計為48節。編程方式為連線式編程。學習編程思維邏輯,了解物聯網場景應用,對數據採集分析,了解傳感器工作原理及運用,了解簡單機械結構。

該課程附有專門的app進行逐步教學,直覺化的創造指南,能夠設計出:汽車、鋼琴、夏威夷小結他或LED 光劍。 Neuron 在2018年從64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2018年德國iF國際設計獎,重點就在於它簡化了用戶與產品之間的互動,使得用戶僅憑直覺,既可以自由組合搭建和編程應用上百種小發明。

Neuron實現萬物互聯

優必學採用該教具,力圖使編程學習簡單化,前置化,讓一年級的孩子也能夠進行編程學習。通過應用,場景搭建的方式,體驗萬物互聯,對智慧生活有初步了解,讓孩子可以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思考。

四、U4的課程相對於前面三個階段的課程會有些難度,可以通過平板端進行編程,也可以通過PC端進一步以模塊結合原始碼的知識進行編程。學習年齡段為9-12歲,採用的是優必選公司的UBTECh Ukit及Ukit explore系列教具。同樣是48課時。課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開展程式編寫、機械結構設計、傳感器智能應用等多方面的知識學習。在這一階段學生將了解仿生機器人與智能設備,設計並製作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智能設備。

Jimu機器人

五、U5課程是學習在末來場景的應用和了解無入機、無人駕駛汽車,智能穿戴設備等在人工智慧產物的初步應用,同時了解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和智能穿戴設備的原理,了解各類傳感器在其中的應用,利用圖形化的編程軟體對其編程,掌握編程理念與方法。能力培養:以主題項目形式發布任務,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分解任務、模塊認知、抽象思維和算法設計四步驟,高效快速地解決問題,逐步培養其計算思維和開拓創新能力。

mBot機器人與圖形化編程界面

編程採用的中文語言編輯,學習從圖形化界面過渡到程式語言。主要是針對4年級以上的學員,採用的教具是特洛(Tello)無人機mBot機器人,上課的主要流程是課程引入-知識大講堂-動手與製作-思考與創新-知識回顧-分享與總結,主要了解無人機,無人駕駛在實際場景的應用。

Tello無人機

六、U6課程主要是了解Python,是人工智慧的經典語言,它可以多平臺運行,配置簡單,語法簡單,不需要記憶過多的符號,數據處理功能強大。主要應用場景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購物推薦,新聞推薦,無人駕駛等。學員在此課程中主要是分析問題,模式認識和模式建立。

本課程共48節課,一般是初中左右的學員為主,主要是賦能計算機完成一項動作。課程主要特色是教會孩子做簡易資料庫,同時項目實踐通過代碼語言完成一個項目。主要是對學員帶來對Python可以熟練運用,邏輯思維培養以及練習一些數據處理如算法,判斷等。

通過U1—U6完整課程體系的建立,優必學開闢了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的新型道路。不同於將AI作為學習輔助工具的熱門機構,優必學真正將AI作為可學習的,可實踐的內容傳授給兒童與青少年,真正培養屬於人工智慧時代的主人翁!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機器人教育教室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機器人教育教室解決方案,格物斯坦針對公立學校及集成商,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格物斯坦為全國中小學校提供 STEM 教育一站式解決方案——【極鎂客】創客實驗室,包含課程體系、教學教具、空間設計、師資培訓以及賽事活動等全體系內容。方案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特點,開發基於問題的、基於項目的學習活動方案。
  • 為什麼人工智慧教育是必須的、必要的?
    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人工智慧通識教育」展開研討,旨在積極打通學科門類,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  上大副校長聶清在致辭中發問,「人工智慧在全人教育當中的內核是什麼」?「為什麼人工智慧教育對未來的學生而言是必須的、必要的」?「我們如何在課程形態當中體現人工智慧教育的交叉性」。
  • 人工智慧時代,教育什麼樣?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應該有前瞻性。」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 人工智慧個性化教育目的
    近年來,人工智慧教育在當下這個科技化時代備受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教育機器人逐漸取代了過去的點讀機、文曲星等學習輔助產品,成為很多孩子和家長的「寵兒」。格物斯坦表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在機器人教育行業也同樣適用。在人工智慧時代,提前儲備人才,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能力,顯然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 「GET2019」雷龍科教創始人尹龍龍:人工智慧教育是多學科的交叉
    他認為人工智慧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學科,既不能單純將其作為教學管理的工具,也不能單一的教授計算機語言,而是要做好和其他學科知識點的融合。尹龍龍總結了近幾年國際與國內有關人工智慧教育的形勢與政策,認為形勢上人工智慧教育是有發展機會的。
  • 編程貓與深圳大學合作《圖形化的人工智慧編程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2020年10月26日上午,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圖形化的人工智慧編程課程的設計與開發(項目編號:201802283001)項目結題評審會在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國際會議廳順利召開。  在國家大力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的大環境下,深圳大學與編程貓進行合作,利用雙方各自的優勢,設計並開發基於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人工智慧編程課程。該課程面向高校中的師範生,以期為中小學培養更加適應人工智慧大環境信息技術老師。  結題報告會上,李冰老師從項目概況、研究背景、研究內容、研究成果等方面對項目做了全面詳盡匯報。
  • 晉安擬建超60所人工智慧教育示範校
    記者近日獲悉,該校已建成晉安區義務教育階段首個人工智慧教育(指人工智慧多層次教育體系的全民智能教育,涵蓋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示範校,下一步晉安區擬建設不少於60所人工智慧教育示範校(科創教室)。
  • 「人工智慧+教育」乘雲直上新高度
    11月28日,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承辦的「第二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大會」在京舉行。本屆大會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政產學研用跨界交流與深度合作,打造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和高端平臺。
  • 人工智慧英語教育條例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本來是隸屬自然科學領域的一個分支學科,很難將其和大語種英語聯繫到一起,但是格物斯坦要提醒下:要學好人工智慧,英語能力的提高是必須的,人工智慧中很多專業術語、資料翻譯都是由複雜的英語短句組成的,因此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千絲萬縷,密不可分。
  • 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教研活動在福州晉安舉辦
    楊佳松局長向參加活動的專家表示誠摯的歡迎,向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福建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指導委員會長期以來對晉安人工智慧教育的關懷與幫助表示衷心感謝。他向來賓如數家珍地介紹了晉安區在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獲得的成績,用一組大數據分享了晉安區普及人工智慧教育的諸多努力與收穫。
  • 人工智慧時代下如何謀劃未來教育 培養新時代人才?
    目前在讀的中小學生正是10年、20年後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積極謀劃未來教育,適應智能時代人才培養要求,必須從現在起,著手構建相應課程教材體系,推動教學改革,切實轉變學校人才培養方式。在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也對未來五年和2035年現代化建設遠景目標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成教育強國的奮鬥目標。面向新時代,我國將以改革為根本動力,全力實施教育2030目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 萬物|《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教程》:基礎教育如何教授人工智慧
    該叢書由一線信息科技教師參與編寫,項目制學習課程內容,力圖激發學生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補充和完善學校的創新與探究性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並結合大疆教育系列產品的優勢,呈現有趣的學習體驗,系統性創造力、想像力及寓學於樂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培養孩子成為充滿好奇心的終身學習者。
  • 商湯科技成立教育子品牌 打造人工智慧教育解決方案
    同時,在發布會上,商湯教育推出了商湯教育平臺、智能視覺機器人套件SenseStorm、多款教育機器人更新和面向小學學段的人工智慧普及性教材《人工智慧啟蒙》等一系列全新的人工智慧教育產品,還宣布啟動人工智慧教師培訓項目「燎原計劃」。AI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是推動產業升級的原動力,而人工智慧教育的目標則是為其輸送所需的創新和應用人才。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專家共談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
    構建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終身化教育體系,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是智能教育的核心,是推動人工智慧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目標。要總結經驗,補齊短板,腳踏實地地推動智能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發揮智能技術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獨特優勢,發揮教師在利用智能技術開展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真正提供更加適合的高質量教育。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該如何應變?
    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12月12日,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環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旗艦行動計劃中國專題諮詢會。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探討智慧教育發展
    其中,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在講話中提出新技術賦能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正在轉換教育發展的動力結構,推動一場貫穿「教、學、管、評、測」全空間、全維度、全場域的大變革,實現對傳統教育的理念重塑、結構重組、流程再造、文化重構,逐步形成促進人的全面、自由、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新生態。
  • 賓果智能CEO閔海波:人工智慧時代下的智能教育
    賓果智能CEO閔海波在峰會上作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略有刪減) 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人工智慧+教育」方面的一些思考。機器人教育的落腳點在於教育內容和目標,教育機器人落腳點則在於機器人這一教育載體,是把機器人應用於教學輔助,提升老師的能力,補足老師的短板。研究領域上,類似於人類視力、聽力、觸覺等感知能力、類似人腦思考的認知能力、還有同理心,這才是教育機器人的研究重點,以後大家千萬別再混淆了。
  • 人工智慧教育時代全面來襲 影視劇AI人才嚴重短缺
    不僅如此,AI的發展大勢也讓編程教育開始下沉,小學生學編程、高中全面引入人工智慧課程,加上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學AI,進入理科軌道成為高中生更傾向的選擇。 人工智慧的世界難道要被理科生掌管了嗎? 中戲給了一個答案——當然,不!
  • 星環科技:開啟人才培養新模式,播種人工智慧新未來
    播種人工智慧新未來這樣的願景和目標,其實也是星環科技教育事業部總監楊洪山正在努力的。楊洪山常常被人稱呼為「楊老師」,這是因為他經常穿梭在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講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相關課程,有些課程只涉及分布式資料庫基礎概論,有些課程則深入到Hadoop大數據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實踐之中。
  • 人工智慧將改變教育的未來: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你是否意識到,人工智慧已經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最顯著的例子是智慧型手機的虛擬助手和Netflix的推薦系統。不僅如此,人工智慧也悄悄進入了教育領域。學生使用人工智慧提高他們的成績,而教師利用它進行在線評估和確定學生的優缺點。展望教育的未來,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人工智慧能讓我們更聰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