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因教解放軍英語,紐西蘭國家黨唯一華人國會議員被迫退出政壇...

2020-12-15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魔王】

頗受紐西蘭華人社區歡迎的國家黨華人議員楊健近日突然宣布從政壇退休,紐西蘭華社震驚,朋友圈裡刷屏表達「哀悼」。

今年2月楊健還被國家黨提名為不分區候選人,最近則因履歷問題遭受主流輿論圍攻,國家黨的排名也一直難產。此時楊健突然宣布大選之後退休,顯然背後有很多事情發生。

這個消息對我來說其實不算意外,因為兩年前就有傳聞國家黨覺得他燙手,如今應能證明傳聞是真的。

相信此次事件也會對華社乃至中新關係產生影響,絕不只是一個人的事。

此事標誌著紐西蘭「大環境」的惡化

楊健是2011年擔任國會議員的,那時他就公開了履歷,沒有問題。

2016年後美國勢力開始在紐西蘭妖魔化「中國影響力」,布萊迪教授被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收買,從一個原本閉門研究中國文革的學者突然變成專業煽動「恐中輿論」的先鋒,搞出各種「中國間諜害她」的大戲。也就是2017年到今年這段時間內,楊健的履歷突然成了問題。

楊健1978年被空軍工程大學英語專業錄取,畢業後留校任教;1987年在洛陽外國語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2017年,其因求學及任職履歷被攻擊為「間諜」。圖為當年楊健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現場。(視頻截圖)

可以說楊健是第一個倒在美國影響力下的華人國會議員,相信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美國勢力非常了解自己的強項和紐西蘭的弱點——

美國的強項:美國智庫培養的紐西蘭學者,美國跨國媒體集團的鼓譟,美國資助的人權組織助攻,以及收買紐西蘭政客站臺,都可以把髒水輕鬆潑出去,在紐西蘭鼓譟恐華輿論,並保證它在大選時高潮;

紐西蘭的弱點:相比發聲,政客更愛惜羽毛,尤其大選時受民意影響極大,而美國可以影響紐西蘭民意,所以美國可以有效影響乃至操縱紐西蘭政治,這點中國根本做不到。那些總是幻想「等輿論過去」、「等大環境變好」的人,可能永遠等不到這天了,看天吃飯的農民怎麼可能鬥得過可以控制天氣的人。

美國勢力在勝利鼓舞下,料會得到更多的美國資金支持,繼而攻擊下一個目標,「大環境」將繼續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並沒有實錘證據證明楊健犯了錯誤,但他還是下臺了。這意味著只要輿論炒得好,其他華人議員也可以因一些履歷或有與中國交往過密的經歷而下臺。

未來華人議員在中新關係上恐難有建樹

此事也說明,真正決定華人議員政治生命的並不是華人社會的支持。支持國家黨和楊健的紐西蘭華人夠多了吧?楊健這個唯一的國家黨華人議員照樣走人。

紐西蘭政黨也是很講實際功利的,華社畢竟是少數人,政黨更多要尊重主流社會的民意。楊健多年的服務已經讓國家黨與中國及紐西蘭華社建立了良好的聯繫,而他退下來後完全可以繼續做此類工作。若其還留在任上招引負面關注,得不償失。

華人排名議員,本是政黨僱來專門服務華人和爭取華人支持的角色,可不必與主流社會有任何交集,而未來華人排名議員就要被主流社會用自己的品味和標準觀察了。

這意味著符合華人品味的議員並不一定符合主流社會審美,而主流社會認可的華人議員很可能並不受華社歡迎。在有巨大差異的主流民意和華社民意之間,政黨選擇華人議員將會偏於保守和「花瓶」。

國會議員的旗子太大,太敏感,且必須公開透明,很容易被針對並引起輿論關注,職業風險是比較大的。

在這場反楊健的輿論風潮中,他曾幫助中新兩國建立關係的舉動也都陸續被揪出來抹黑,在「大環境」惡化的壓力下,未來華人國會議員預計將更難在中新關係上有所建樹,中新兩個國家之間的聯繫將受阻,有可能雙方因此誤會加深、經濟受損。

也因此我認為,中新兩國之間的溝通,以及政黨與華社之間的聯繫,沒必要僅依賴華人國會議員,沒必要再搞官僚主義那一套,普通華人黨員、華人媒體和社團都是可以勝任的。

論楊健應對媒體的方式

楊健在大選的時候被攻擊,還算是意料之中的。

他「給解放軍培訓過間諜」(其實只是教英語)的履歷,大部分華人覺得沒什麼,但在紐西蘭那些不信任中國的人眼裡非常可疑,可疑就有談資,就會引來更多媒體,產生更大的政治影響。

主流媒體圍堵楊健想要採訪他,結果他每次都迴避和拒絕採訪,這引來了民眾更大的疑慮與憤怒,認為納稅人養的國會議員不可以不透明坦誠。這種輿論壓力也給國家黨的選舉帶來了極大幹擾。迫於壓力,楊健退出。

遇到負面新聞時,政客應該如何應對媒體?在紐西蘭,政壇傳統的做法就是「迴避」。

我在去年參加地區議會選舉時遭到媒體圍攻,團隊一開始也是這樣建議我的。但我說,如果是一般的謠言和醜聞,政客不回應的話,媒體會失去炒作熱情,過一陣選民就會忘掉;而被污衊為間諜的話,情況絕對不一樣。

我認為候選人應該正面回應,用坦誠的態度與鐵的事實打消選民疑慮。我最終也是這麼做的,之後這些英文媒體再沒有懷疑過我是間諜,只是拿我的親中言論說事。但紐西蘭人在外交議題上是有言論自由的,你可以支持親美,我也可以親中,很正常。

所以我認為楊健在對待主流媒體時沒有表現出透明坦誠,這點是不太好的。但我也理解,背景履歷並非言論立場,可能會百口莫辯。

按此趨勢,未來真正能在紐西蘭政壇成功的華人議員,恐怕只有背景「清白」且了解中國的人了。

楊健走後的國家黨還會受華人青睞嗎?

目前來看,紐西蘭華人還是支持國家黨更多些。不久前紐西蘭華人論壇民調顯示,大約50%以上的華人支持國家黨,支持工黨或其他黨派的都不到20%(主流社會民意是50%支持工黨)。

按照人口比例,紐西蘭應該有四個華人國會議員;按照支持度,國家黨理當有三個華人國會議員……結果馬上一個都沒有了,短期內也很難找到和楊健水平相當的替代者。

這是非常政治不正確的。

但華人又是一個非常講實際的民族,政治正確並不起主導作用。所以只要國家黨的政策被華人青睞,只要其他國家黨議員跟華社聯繫緊密,料想紐西蘭華人依然會繼續支持國家黨。

很多非華人的國家黨議員與華社也有緊密的聯繫,華人媒體和社團領袖的英語及政治水平也不賴,所以相信國家黨並不會因楊健的退出而與華社中斷聯繫。

估計楊健走後的國家黨也一定在努力物色新的華人議員人選。願不要再發生華人因爭奪議員席位而產生內鬥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紐西蘭國家黨推出「華人之星」,「85後」女生接替楊健,黨內排名奇...
    華人排名議員候選人出爐值得注意的是,在楊健宣布退出政壇後,國家黨補充進了新的華人排名議員候選人Nancy Lu。Nancy Lu排名26,是名次最高的非現任國會議員候選人,比12位現任議員還高。Nancy精通英語、普通話和廣東話,目前和家人住在奧克蘭,前段時間,她剛「升級」當媽媽。國家黨主席Peter Goodfellow表示,國家黨很高興地任命Nancy Lu為國家黨2020年大選候選人。
  • 馬來西亞政壇地震之後——馬哈蒂爾與友敵之戰,還會迎來變局?
    (新華社/圖) 一度因新冠疫情在家中自我隔離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又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2020年5月4日,馬哈蒂爾與來自希望聯盟、土著團結黨和民興黨的在野國會議員發表聯合文告敦促馬國政府,要求將5月18日的國會時間由一天延長至兩周。
  • 【反面教材】2014年,使日本政壇譁然的議員醜態
    無論是日本的國會議員還是自治體(地方政府)的議員,都是依照日本法律經過公選勝出的。國會議員分參議院議員和眾議院議員,地方議會議員分縣議會議員、都道府議會議員(都指東京都、道指北海道、府指大阪府和京都府)。
  • 父愛如山:95歲馬哈迪不願退出政壇 只因想扶持兒子慕克力當首相
    馬來西亞國會上月初召開別開生面的一日會議前後,馬國政局隨著冠狀病毒疫情的逐漸減緩再度升溫。當下政治檯面上最為明顯的,當數前首相馬哈迪看來終於下定決心,與被他視為奪走其相位的馬國現任首相慕尤丁徹底決裂。雙方皆聲稱掌握了國會下議院裡超過半數議員們支持,一時相持不下,只好千方百計地進行政治狙擊。
  • 97票贊成 秘魯紫黨國會議員薩加斯蒂將出任總統
    當地時間16日,秘魯國會召開全會對接任總統及國會主席等職務任命進行投票表決。根據該國憲法繼承權規定,最終秘魯紫黨國會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以97票贊成,26票反對及0票棄權的結果接任國家總統。根據秘魯媒體資料顯示,現年76歲的薩加斯蒂是一名工業工程師,於今年3月起擔任國會議員,此前曾在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或機構擔任管理人員。當地時間15日,上任僅6天的秘魯總統梅裡諾宣布辭去總統職務,秘魯國會於當天舉行全體會議投票通過梅裡諾提出的辭職申請。
  • 當日本牛郎決定進軍政壇時-虎嗅網
    這位曾經的歌舞伎町案內人、祖籍湖南的原中國人,作為第一位試圖涉足日本政壇的華人而廣為人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雖然說得熱鬧,去年站在東京街頭競選拉票的他,只是剛剛才邁入參與日本政治的「海選」階段。所謂「海選」階段,即指從市民晉升為議員的從政第一階段。只有通過選舉闖過這一關,才算拿到了政壇的入場券。
  • 紐西蘭安樂死法案即將迎來全民公投,前總理敦促紐西蘭人投贊成票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前總理Helen Clark(左)和前財政部長Michael Cullen爵士(中)在惠靈頓觀看工黨議員Clare Curran在國會的告別演講。
  • 韓國國會議員高旼廷:患難見真情
    韓國第二十一屆國會議員選舉於4月落下帷幕,新一屆國會議員已於5月30日正式開展各項工作。人民網韓國公司策劃並推出「韓國第二十一屆國會議員」系列訪談節目。韓國廣播公司(KBS)電視臺播音員出身的青瓦臺前發言人、現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高旼廷接受了人民網的專訪。
  •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 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濟冬】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擺一天的韓國國會26日重新運營,決定成立「國會COVID-19對策特別委員會」,並表決通過了《傳染病防治管理法》《檢疫法》《醫療法》三項法案的修訂案,為防控新情提供司法保障。連日來,疫情不僅給韓國民眾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也衝擊著該國政壇。
  • 【視頻】韓國國會議員高旼廷:患難見真情
    原標題:【視頻】韓國國會議員高旼廷:患難見真情韓國第二十一屆國會議員選舉於4月落下帷幕,新一屆國會議員已於5月30日正式開展各項工作。人民網韓國公司策劃並推出「韓國第二十一屆國會議員」系列訪談節目。韓國廣播公司(KBS)電視臺播音員出身的青瓦臺前發言人、現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高旼廷接受了人民網的專訪。
  • 紐西蘭(英語:New Zealand)
    紐西蘭國歌前半部分為毛利語,後半部分為英語,有關紐西蘭國歌的應用,由紐西蘭文化及傳統部負責管理。2011年11月,國家黨再次贏得大選。[1] 2016年12月5日,紐西蘭總理約翰·基5日宣布因家庭原因決定辭職。[9] 憲法紐西蘭無成文憲法。其憲法是由英國議會和紐西蘭議會先後通過的一系列法律和修正案以及英國樞密院的某些決定所構成。[1] 議會一院制,僅設眾議院,成立於1854年。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3年。
  • 日本168名議員拜靖國神社 政界批影響國家利益
    中新社東京4月23日電 (記者 孫冉)4月23日上午,日本跨黨派議員團體「大家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的168名成員參拜了正在舉行春季例行大祭的靖國神社。據日本媒體報導,這是繼1989年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  上述團體在每年的春秋兩季例行大祭和8月15日日本戰敗紀念日之際都會參拜靖國神社,近幾年每次參拜人數為30~80人左右。
  • 反對派「DQ四人組」之一宣布退出政壇,臨走前還不忘噁心下大家
    ,再等我能否延任,獲準延任又被取消議員資格。」 如今他退出政壇,表示「議會式政治已過時,向前如何走,我認為要讓年青人決定。是否回到社區?但我不是做區的人,不是我杯茶,我看不到我在政圈還可以有甚麼發展,那就不如瀟灑點。遺憾是令家人承受甚大壓力,這也令我覺得此刻退出,都是一件好事。」
  • 日本議員為「抗疫」赴湯蹈火:白天喊封城,晚上去歌舞伎町
    今天挑一個大瓜給胖友們下晚飯,來看看日本政壇的汙點。《周刊文春》再投文春炮:現年50歲的國會議員高井崇志,夜逛色情店。本來這也沒啥,可他偏偏是在4月9日晚上,日本政府呼籲民眾家裡蹲,共度國難的節目眼兒上,跑去東京著名的歌舞伎町色情店玩耍。
  • 面帶刺青的紐西蘭女外長,人狠話不多,面對爭議先發制人
    自古巾幗不讓鬚眉,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在各個領域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更是有許多女性在國家政治上都掌握著重要的話語權。不久前,紐西蘭方面公布了新一屆國會的部長名單,其中,毛利籍女議員納納亞·馬胡塔將擔任外交部部長一職。這是紐西蘭史上第一位女外交部部長。
  • 美媒調查:只有27名共和黨國會議員承認拜登勝選
    據《華盛頓郵報》周六(12月5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27名共和黨國會議員承認拜登在大選中擊敗了現任總統川普。(來源:華盛頓郵報)調查發現,眾議院和參議院的220名共和黨議員(約佔國會共和黨議員總數的88%)不願透露誰贏得了選舉,有兩名議員認為川普獲勝。近一個月前,多家美媒曾預測拜登將贏得大選。
  • 受賄案震撼日本政壇
    ● 黃彬華    日本KSD與自民黨國會議員勾結的「KSD賄賂案」開始在日本政壇上層擴展蔓延,它有可能成為日本首相森喜朗的剋星及今年參議院選舉執政自民黨的政治致命傷。    KSD賄賂案至少有100名執政自民黨國會議員被牽連,其中三名自民黨重要人物被揭發之後,已經以棄車保帥方式被執政黨犧牲,其一是現任經濟財政大臣額賀副志郎(被迫引咎辭去部長職位),其二是自民黨參議院領袖村上正邦(被迫辭去會長職位),其三是自民黨參議員小山孝雄(已被警方逮捕,並被迫辭去國會議席)。
  • 美國國會堪比中東戰場,共和黨議員:這讓我想起身處伊拉克的日子
    華盛頓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迎來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副總統彭斯語)。當天下午1點左右,數百名川普支持者圍堵並闖入國會大廈,參眾兩院正在舉行的選舉人團計票程序被迫中斷,議員們分批從地下通道撤走。進入國會內的川普支持者們與警方發生了激烈衝突,期間1名女性示威者被射殺,3名示威者因自身疾病死亡,另外還有1名男性示威者在攀爬國會圍牆時墜落受傷,目前仍在醫院搶救當中。到晚上6時,國會內的示威者已被增援警力全部驅逐,稍後副總統彭斯和其它議員陸續返回國會,並重新進行了選舉人團計票和宣布大選結果程序,至此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正式成為新任美國總統。
  • 紐西蘭一大型遊樂場黃了!華人老闆被迫出售多塊敏感土地
    ▼根據媒體報導,因為違反了海外投資法,一位華人被迫出售了南島多塊敏感土地,而這裡原本是打算建立一個綜合遊樂園。據悉這位Wu姓中國商人,在2005年加入了紐西蘭籍。在2014年到2017年間,這位華人聯合多家紐西蘭公司,斥資$750萬紐幣在南島Twizel和Lake Pukaki之間買了4塊土地,佔地面積達到了327公頃。按照這位華人老闆最初的設想,他計劃將這裡改造成為一個大型綜合遊樂場。其中包括針對中國遊客開發的真人雷射槍戰,還有熱氣球基地、三文魚垂釣、觀星天文臺、旅遊住宿以及婚慶場所等等。
  • 化挑戰為機遇,疫情下的韓國國會議員選舉
    (中國網記者 申罡)4月24日,由察哈爾學會主辦的「聚焦韓國第21屆國會議員選舉」線上對話研討會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韓國第21屆國會議員選舉的過程、結果及帶來的影響等相關議題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