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賞析】莫奈-《撐陽傘的女人》

2020-12-22 騰訊網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莫奈

Claude Monet

(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

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

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雖然沒有參加過印象派八次畫展卻被視為印象派的領袖和奠基人的畫家馬奈:而擅長於畫人物的雷諾瓦在他的藝術人生中,前期和後期是從事印象派探索時期,中間十幾年的時間裡,則將熱情轉向了古典主義。

《撐陽傘的女人》1875 ▲

莫奈採用仰視的角度來表現人物,女人半側著身子,衣褶因為她的轉動而旋轉,動態地呈現著這一微妙的動作,平衡動作的是她手持的陽傘。

陽傘的灰綠色調與天空融合,把人物與畫面結合又跳脫出背景的動感更好地呈現。

遠處的小男孩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突出了女子,也把天空襯得更加高遠。

當然,在印象派中 "光才是畫面真正的主角"。

這幅畫採用原色並列、重疊和補色手法,表現物體的動態變化和光色的斑斕絢麗、光怪陸離。

畫家採用小筆觸和色調並列,有些顏色不再在調色板上調配,而是黃、藍並列,時而重疊,並把黃和綠、藍和橙色互補對比,使色彩在強烈視覺衝擊中產生新的和諧。

莫奈的《撐陽傘的女人》共畫了三幅。

1875年,莫奈以妻子卡美伊為模特兒,畫了第一幅《撐陽傘的女人》。

在三幅畫中,以這一幅最為成功,比較起另外二幅,場景更有戲劇性,手法奔放,筆觸大氣。雖然是莫奈早期的作品,卻也可見他已能很好地捕捉光影和畫中的瞬間印象。

莫奈的作品不單是光影撲進畫框的結果,更是愛的光芒滋養和輝耀的結果。

在某種意義上,莫奈這一生只畫過一個女人,那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米爾。

在曾經艱難的日子裡,莫奈一幅又一幅地畫著卡米爾。

如果說,歲月未曾饒過愛情

那麼真愛,亦從未敗給歲月

那濃鬱的仿佛化不開的秋天

就如同一池睡蓮,一池莫奈

相關焦點

  • 藝術一刻|2分鐘看懂莫奈
    編者薦語:授權轉載,文化虹口為您講述藝術史的三兩事 以下文章來源於藝速課artroom ,作者名畫知多少
  • 印象派畫家莫奈十大名畫 —— 每一幅都十分名貴!
    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莫奈十大名畫,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莫奈十大名畫欣賞 是莫奈所有作品中最經典的一幅畫。 3.睡蓮:這幅畫是一幅經典名畫,是莫奈十大名畫之一。是畫家74歲的時候創作的名畫,畫家描畫出水的一切魅力。
  • 莫奈筆下的春光,美極了
    《阿道夫·莫奈在花園裡讀書》 《撐陽傘的女人》 《閱讀的女人》
  • 莫奈:海濱公園打傘的女子(卡美伊)解讀
    莫奈於1875年創作的《撐陽傘的女人》,畫中的人物是已成為他妻子的卡美伊和兒子約翰,卡美伊曾是巴黎有名的模特,印象派畫家最愛畫的姑娘,出身富裕卻依然嫁給了窮畫家莫奈,她是莫奈畫中的重要模特,如《綠衣女子》、《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草地上的午餐》等。在仰視的角度下,陽光閃爍、飄逸的白裙、流動的白雲、茂盛的草地,卡繆手持陽傘半側身的姿態顯得格外生動感人。
  • COS世界名畫第一波作品大賞,哈哈哈,你們真是太有才了!
    來自大一學生王袁惠:《撐陽傘的女人》- 克勞德·莫奈 挑選一幅你喜歡的藝術名畫; Choose one of your favourite artworks; 2.
  • 世界名畫莫奈的《花園中的女人》
    莫奈是印象主義運動中最具光芒和貫穿整個過程的代表人物,1840年,他出生於巴黎一戶小資產階級家庭,在勒阿弗爾度過了青少年時期。就是在那裡他碰巧結識了尤金.布丹,後者說服他放棄能賺取零用錢的諷刺漫畫而轉向戶外風景繪畫。
  • 印象派之父莫奈的「渣男」人生
    《日出·印象》即使再貧困潦倒,也無法阻止莫奈對卡米爾的創作熱情,他先後繪製出了《花園中的女人們》、《窗前的卡米爾》、《春天》、《撐陽傘的女人》、《日本服飾中的卡米爾》。《撐陽傘的女人》1875年從此以後卡米爾鬱鬱寡歡,她知道丈夫的心在愛和背叛之間掙扎,她有時會站在窗前帶著疲倦和悲憫的眼神看著丈夫作畫,那時莫奈在畫《紅頭巾的女人》,畫中的女人依舊是卡米爾。
  • 莫奈對世界的一點告白
    我想用一種鳥兒在唱歌的方式畫畫 —— 莫奈 草地上的午餐
  • 一生畫了250幅睡蓮的莫奈:在愛妻去世後,為何甘願為情人養6個娃
    所以獅子今天就談談王太太客廳擺的那幅《睡蓮》的主人莫奈先生的情史以及他的名畫《睡蓮》背後的故事。要說起莫奈有多愛畫睡蓮,你可能會有些驚訝。根據世界著名的佳士得拍賣會亞洲主席,同時也是研究印象派藝術的專家,葉正元先生曾做過的統計。
  • 清央名畫在線—莫奈在吉維尼的家
    布蘭奇·霍斯切德·莫奈是法國畫家,同時也是克勞德·莫奈的繼女和兒媳。莫奈在吉維尼的家作者:布蘭奇·霍斯切德·莫奈 作品名稱:莫奈在吉維尼的家 作品材質:油畫 尺寸:59.4*72.8cm卡米爾於1879年9月5日在弗特伊去世後,愛麗絲和她的孩子們繼續與莫奈生活在一起。1881年,他們搬到普瓦西,並於1883年在吉維尼定居。雖然歐內斯特和愛麗絲·霍斯切德從未離婚,但克勞德·莫奈和愛麗絲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1891年歐內斯特去世。克勞德·莫奈和愛麗絲·霍斯切德於1892年7月16日結婚。
  • 存在即是道理,把梵谷,莫奈名畫中的住宅「蓋」出來了
    看過莫奈筆下的法萊斯,是否想過能置身朦朧的霧中親眼看看那個小屋,有沒有想過梵谷畫的臥室,搬到現實中會是什麼樣子呢?NeoMam 工作室想過,創作了八幅名畫的寫實描繪。NeoMam 是一家內容營銷工作室,他們從名畫中找到了建築的靈感,代表家庭服務網站 Home Advisor 創作了一系列名畫「現實版」,包括安藤廣重的「Evening Snow at Kanbara」,梵谷的「The Cottage」,愛德華·霍普的「House by the Railroad」和莫奈的「Houses at Falaise in the Fog
  • 莫奈油畫創作中傾注了哪些藝術情感?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1.14—1926.12.5)是法國著名畫家,他是印象主義畫派的先驅者和開拓者,是印象派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長期以來人們認為以莫奈為代表的印象派畫家主要在觀察客觀事物和主體時基本只看實物本質,並未帶任何主觀感情,他們的工作只是真實地描繪主觀所見。
  • 莫奈一生,行一事,愛一人
    這位奇葩的畫家,就是鼎鼎有名的克勞德·莫奈,作為「印象派領導者」,他留下了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終其一生都對光影世界充滿了執著。「社會我莫奈,人狠話不多」,每當別人攻擊他的畫作時,他所做的就是不停地畫,以超強實力打了敵人的耳光。
  •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時間:2020-09-16 22: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 印象派在西方美術發展史中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而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更是承載了人們對繪畫世界的嚮往與追求
  • 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在極致的光影裡追逐流逝的記憶
    布丹的話給了莫奈很大的影響,莫奈以後的繪畫大自然的熱愛,以後也在諸多場合提到布丹。早期作品的莫奈已經充分利用光與影的交匯與分割的藝術,人物處於配角,光才是他的主題。這是莫奈當時描繪他的第一任妻子,畫作裡帶有古典主義的風格,很多人抨擊莫奈不懂古典主義技巧,但莫奈的古典技法其實很不錯,但他只是知道自己的美學觀點。
  • 【名畫賞析】歌川國芳-《水滸》
    【名畫賞析】歌川國芳-《水滸》
  • 日本一處天然池塘,竟猶如莫奈經典名畫,隱匿多年最近才被發現
    日本一處天然池塘,竟猶如莫奈經典名畫,隱匿多年最近才被發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池塘隨處可見,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景觀。這種池塘常被用作其他自然景觀的陪襯。如果我們說池塘有多美,那不是真的。因為裡面常常長滿了水和草,再加上落葉,美感大大降低。
  • 莫奈的經典名畫《日出·印象》要來中國展出!坐標:上海外灘1號美術館
    據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官方微信今日消息,據《費加羅報》報導,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經典名作《日出·印象》等9副畫作將在上海外灘1號美術館展出,時間是今年9月17日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的開山之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
  • 畢卡索和莫奈:兩種不同的男人
    莫奈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想讓他接管家裡的雜貨店,但他一心只想畫畫。莫奈跟自己的妻子卡米爾相識於塞濱河,並創作出了以卡米爾為模特的著名畫作《綠衣女子》。莫奈很喜歡畫妻子,他畫的《花園中的女人們》《撐陽傘的女子》《穿和服的女子》等,每張畫作裡都有卡米爾。
  • 莫奈筆下的雪景賞析
    Claude Monet 克勞德·莫奈 法國, (1840-1926 《阿讓特伊大街的冬天》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