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來自我的好朋友:懷島,她是公眾號「公務員體制心經」號主,有16年機關工作經驗,先後在地級市某常委部門、沿海發達城市市轄區某部門工作,熟悉機關職場遊戲規則,深諳機關為人處事之道。
她撰寫的文章先後被共青團中央、灼見等號轉載,在《黃金時代》等雜誌發表作品近10篇,擅長從女性細膩的視角透過現象看本質,用最真實的案例、以最淺顯的方式向職場中人談職場雷區,願大家少走彎路,攜手共同成長。
懷島:
組織部打算來考察我,準備提我為副科級領導,有可能要去鄉鎮,可是我又不想去鄉鎮,應該怎麼跟領導說?
讀者A
讀者A:
很難辦,處理不好,不要說去鄉鎮了,連煮熟的鴨子也要飛了!不僅如此,以後還不一定有鴨子吃!
第一,組織部都要來考察了,你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去鄉鎮?組織工作是一盤棋,棋盤裡的棋子事先別人都運籌帷幄好了,什麼地方該放什麼棋子,基本已定。一般考察前,單位領導都會事先透露,怎會到現在還不知?
第二,這個領導是單位領導還是組織部領導?
如果是單位領導,組織部都要來考察了,自己的想法還沒有跟他交流過?考察前,單位領導一般都會先找你談話,當時沒有說出自己的顧慮嗎?是擔心說了就沒有機會了嗎?那現在為什麼又有勇氣了?
況且單位領導即便聽了你的擔憂和想法,他就一定會為你去爭取嗎?他說的話就一定管用嗎?
如果是組織部領導,你跟他關係如何?如果關係好,哪裡還有這種顧慮?如果關係一般,人家都沒來考察,你怎會知道自己要被提拔?怎麼能說自己不想去鄉鎮?是想讓人家違反工作紀律、組織紀律嗎?
第三,組織工作牽一髮動全身,一般人都得服從安排,除非自己願意放棄提拔的機會,否則人人講條件,組織部怎麼開展工作?艱苦的地方誰去?
又想要提拔,又不想去艱苦的地方,不服從安排,恐怕在臨門一腳時,會被臨時替換,甚至打入冷宮,再難有翻身機會,因為在這裡,」講政治「」講大局「」講服從「是第一位的。
除非,你能找到自己的去處,並儘快找到一位有能力影響全局、有意願鼎力支持你的重要人物,出面幫忙說一些關鍵的話。
這五個條件缺一不可:有去處、儘快、有能力、有意願、關鍵的話。
譬如,你想在原單位提拔,單位內部恰好還有一個副科職數,你恰好與一位排名靠前、與組織部長關係不差的常委級人物關係極好,你馬上找到他,談了自己的顧慮和想法,他儘快找了組織部長,在與組織部長「閒聊」時,談到了你所在單位的工作,進而談到了你的能力及對單位的重要性。
點到為止,人家組織部部長也就聽明白了,有可能會重新考慮一下,當然也有可能不會,因為人事問題向來是非常敏感的,萬一你想去的位置,有更「合適」的人盯上了呢?
一切皆有可能!
恕我直言,既然你找我諮詢,我想你大抵是沒有那麼大的背景的,也如我一般,是機關裡的一個普通人。於普通人來說,提拔不易,且沒有更多選擇,好位置也許已經被安排了,剩下的是需要付出更多心力的位置。
如果一定要我說,那我勸你:若還想要提拔,不如放平心態,珍惜這次機會!
因為我們大抵是沒有資格挑肥揀瘦的!何不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當前,鄉鎮工作的確辛苦,但一定不好嗎?不見得。
往大了說,老大當年還被下放到偏遠小山村當了7年知青呢?但那裡卻是他事業的起點,那一段經歷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往小了說,只要能力出色,鄉鎮的歷練比一般機關單位的歷練更有可能脫穎而出,特別是當前一些中心工作往往落腳在鄉鎮,最容易歷練人!如果你恰好去了一個重要的鄉鎮,那我還要恭喜你了,因為好鄉鎮往往提拔概率高!
更何況你本來就在縣直機關工作多年,一方面,你是從縣直機關下到鄉鎮的,意味著你是組織部重點考察幹部,沒那能力,組織部敢把你放鄉鎮去?表現出色,也許一到兩屆,組織部就又把你提拔回機關了。另一方面,你在縣直機關也有多年的人脈、資源,與這邊繼續保持良好關係,到鄉鎮後工作更容易得到支持,也許也沒有你想像得那麼艱難,也更有條件得到一些敏感信息,哪一天有合適的位置,努力一把,也有可能很快就回來了。
到那時候,你去鄉鎮鍛鍊的履歷就成為你簡歷中的亮點,現在有多少幹部因為缺乏基層工作經驗,還求爺爺告奶奶的想方設法到基層掛職鍛鍊呢!
所以,在組織來考察前,如果你沒有充分把握既可以獲得提拔又可以不用去鄉鎮,還是建議你不要去跟領導開那個口,不如坦然接受、開心接受,表現出有擔當、有意願、有能力的一面,讓組織對你印象好一些、深刻一點,為將來重新回到縣直機關打下良好基礎。
懷島
------END------
懷島在「公務員體制心經」裡分享了近200餘篇原創文章,對體制內關注的熱點問題,如晉升調動、編制公考、新人入職、為人處事等均有獨特思考,就像身邊的小姐姐向您訴說著身邊的人和事,引起眾多體制內朋友的共鳴。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的朋友,強烈建議關注公眾號「公務員體制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