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小公在組織部負責選調生工作。當時為了培養選調生,同時也是為了挑選優秀的年輕幹部補充到部裡來,就採用輪崗跟班的方式,從縣區抽調選調生和公務員到部裡跟班學習,每期15個人,抽調周期為三個月,到期後順延三個月。半年後,從中挑選一到兩名優秀分子調入部裡,就這樣先後輪崗跟班了四批,從中調入了10個年輕人,6個辦理了調入手續,四個待辦,但都過了部務會明確擬調入部裡。為什麼這四個待辦?因為他們還在服務期內,沒有辦法辦理調動手續,於是採用了折中的方式處理,先過會確認把人留在部裡,然後等服務期滿後統一辦理手續。後來一年多後,才陸續將這四人的調動手續全部搞清楚。而之前在部裡跟班的四批選調生和公務員,雖然沒有全部調入部裡,但因為在部裡跟過班,普遍素質較好,後來其他部門來問我們推薦跟班人選的時候,部裡都從中挑選了人員推薦給各部門,陸陸續續又調上來30多個,補充到宣傳部、財政局、政府辦等部門,其餘沒有調上來的,後來都提拔了鄉鎮班子成員,基本上百分之百實現了晉升和上調,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出路。
這就是到組織部跟班的好處。說這個事的目的,無非是想告訴你一點,能夠被借調到組織部跟班,千萬不要錯過。在體制內借調,實話實說不一定是好事,畢竟有太多借而不調、兩頭不落地的前車之鑑。可借調也要分單位,如果是組織部、兩辦、其他常委部門,包括發改、財政等部門借調,不管最後能不能調成,個人認為都要去,對自己有利無害。
第一,可以鍛鍊能力,提高個人素質和水平。比如借調兩辦、組織部這樣的核心部門,工作向來是高標準嚴要求,有機會去這些部門學習鍛鍊幾個月,對提高自己辦文辦會辦事的水平絕對有很大幫助。
第二,有利於拓展視野。借調核心部門、重要單位,可以接觸到更高層面的領導,了解到更多核心信息,這些信息和資源對於拓展個人視野,提高對工作的認識,增加政治敏感性和對事務判斷的敏銳性有利無弊,而這些都是未來成長走上領導崗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
第三,可以營造人脈資源。無論最後是不是能調入,有機會借調上級核心機關,還有一大好處,個人認為也是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認識更多的人,接觸到更多的領導,建立自己的人脈圈。這些資源可能一時半會用不上,但關鍵時候用上了,絕對一個頂倆。小公在部裡工作的時候,有個小老弟到部裡跟班最後沒留下來,回到縣裡提拔了組委,後來又當了副書記,後來有機會提拔鄉鎮長,碰到了競爭對手,是縣政府辦的一個副主任,這傢伙後來實在沒轍找了部裡當時對他比較好的一位副部長,這位副部長給縣長打了電話,沒過多久就順利接了鎮長。如果不是因為有在部裡借調的這段經歷,他自己承認,當時他根本沒有當鎮長的機會。由此可見從基層到核心部門借調跟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