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 你知道嗎?

2020-12-12 新華網長三角頻道

第四代傳承人為《辭海》(第七版)設計的新字體。 資料圖片

    用手機發微信、翻開書本閱讀……當一個個漢字如同空氣一般出現在你眼前時,你可曾想過,這些字體是由誰設計出來的?

    新閘路1209弄60號印研工坊內,「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和「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兩塊招牌今天同時揭牌。人們最常用的宋體、黑體、仿宋、楷體這四大經典印刷字體,正是在這裡誕生的。

    弄堂口的門牌已改造一新,顯示「印研工坊」始於1956年。新中國成立後在上海建立的專業印刷科研機構——上海市印刷工業公司試驗室駐紮在這裡,1961年8月改為上海印刷研究所,1965年更名為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去年,上海印刷集團和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在「印研工坊」園區改建完成,搬回新閘路1209弄60號。

    新改建後的「印研工坊」園區處處可見對印刷文化、字體文化的展示。面向市民開放的「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分「字體館」與「非遺館」,在此可一覽漢字印刷體的源流與發展。

    現代漢字印刷字體兩個「源頭」

    何以能稱「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新閘路的這處小樓裡,找得到兩個「源頭」。

    其一是新中國的印刷字體源頭。在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漢字字體、字形雜亂,異體、變體混合使用,嚴重影響印刷質量和閱讀效果,更導致我國參加國際書籍裝幀博覽評比無功而返。1959年,文化部召開會議指導上海率先進行「印刷字體改革」,以印研所為基地,集聚了滬上美術創意有功力、書寫正楷有造詣、雕刻字模有經驗的三股人才,成立50多人組成的字體研究室。於是,字體設計師這一職業,從1960年開始在中國創立。

    印研所字體研究室的設計人員耗時5年,相繼完成宋、黑、楷、仿四種常用印刷字體的創寫設計,總計8萬字,分別用於印刷新版橫排本《毛澤東選集》《辭海》《漢語大字典》及政經科教圖書、期刊雜誌和中小學課本,我國出版物和印刷品面貌就此煥然一新。在創作的同時,設計人員還根據標準化、規範化的筆形、字形編制出《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報經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審核通過,成為我國印刷漢字模板,為新中國推廣簡化字和漢字使用的規範化作出重要貢獻。

    其二是漢字印刷字體的數位化發展始於此。上世紀80年代,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將宋、黑、楷、仿四大品種的專用字稿作為與英國蒙諾公司合資的投資,首次購進國際先進的雷射照排設備,後又將這四種字體的原始字稿複印無償提供國家「748」工程、「漢字信息處理」重大項目。這些字體與現代數字信息技術結合,成為發明「漢字信息處理雷射照相排字技術」的原創母體,之後普遍進入海內外漢字字庫,派生出千姿百態的後代字體。

    2009年,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申報的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五道工序反覆雕琢出完美字體

    在印研所標誌性的旋轉扶梯,1964年夏日,6個穿襯衫的小夥站在三到四樓的拐角拍照,最前面的陳其瑞21歲,年紀最小,身後張家聲、過祖良、陳永海、許柏康、徐學成等拾級而上。如今,旋轉扶梯的牆面成為非遺傳承人牆,23位非遺傳承人的照片拾級而上。排在陳其瑞之前的11位「第一代」傳人皆已謝世。

    1943年出生的陳其瑞18歲進入印研所,跟著當時所裡的前輩們參與「黑一體」創寫,上世紀70年代與張家聲共同主持「新魏體」開發,至今被廣泛使用。「當時,平均一個人每天能寫四個字。」陳其瑞介紹。

    設計字體要經過五道工藝流程。首先是鉛稿,設計者用鉛筆在專用字稿紙上勾勒出字稿輪廓,這是字體成敗的關鍵;第二步是畫線,用畫線工具直線筆(鴨嘴筆)畫出黑色線條,要求墨色均勻一致,線條光潔;第三步是勾描,用描筆將設計好的字形輪廓勾描出來;第四步是填黑,將黑墨色填滿勾描內的留白部分;最後一步是描白,嚴格依照字樣規範、筆形進行修整、精加工,用白色顏料塗去毛刺、毛邊,使線條、筆形光潔優美。在「非遺館」展示的當年字體設計原稿上,鉛筆勾勒與描白依然可見,有的字還有貼補痕跡,可見當年設計師們經過反覆雕琢才有了日後應用的完美字體。

    1957年出生的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原偉民介紹,40多年前誕生的「宋一體」「黑一體」是新中國第一款專為《辭海》正文和配套標題用字所設計的字體;「宋二體」「黑二體」是專為《毛澤東選集》橫排本正文及配套標題設計的首款字體;「仿宋體」主要為黨政機關文件正文排版設計;「正楷體」主要為排印小學教科書和少兒讀物設計。「常用經典字體的母體,就在上海,就在印研所。希望展示館的開放能讓更多人了解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的起源和發展,了解漢字印刷字體的設計規範和創寫工藝,更加熱愛漢字。」原偉民說。

    上世紀70年代,「書法體」首度引入印刷字體,首先選中的就是當時很受百姓喜歡、適合做店招和刷標語的「新魏體」,並確定找書法家來寫字模。為了找到合適的書寫者,陳其瑞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看路兩旁的店招。直到今天,陳其瑞仍然喜歡看店招。儘管很少有人知道字體背後的設計者,但他覺得,在那些字體裡可以感受到當年辛勤工作的意義。

    設計《辭海》(第七版)專用字體

    去年在網上,出現一份叫價1萬元的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文書檔案,其中包含第一代字體設計師的集體籤名。這份上世紀60年代的文件背後是關於「宋七體」的一段往事。當時印研所已完成「宋一」「黑一體」「宋二」「黑二體」及「宋三體」,新設計的字體按序應編「宋四」,因滬語諧音不好聽而改名「宋七」,即去年離世的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第一代傳承人徐學成設計的「康熙字典體」。2010年,90後設計師厲向晨完成含47037個字的「康熙字典體」,在後來的「漢字熱」中,成為傳統、古典設計風格的代名詞,「宋七」也隨之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最美的宋體是哪一款?」有字體愛好者回答,「宋七」。

    在新開放的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裡,市民就能發現神秘「宋七體」的故事。最令人驚喜的或許是印研所今年創寫的三種新字體的樣張——「徽逸體」「逸文體」「新行楷體」。它們的設計者是印研所的年輕人,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這其中,1987年出生的萬世琴去年獲得「上海工匠」稱號,代表作包括填補相關領域空白的「古琴減字譜楷體」。

    剛剛面世的《辭海》(第七版)所使用的三套專用字體就是萬世琴與團隊設計完成的。其中「辭海黑體」在「黑一體」基礎上重新設計,筆形纖細,字體方中帶長,筆形滲入我國漢字傳統書寫味。「辭海宋體」在經過42次試寫、修改後定形的「宋二」基礎上設計,筆形更柔和、厚實,長時間閱讀更舒適。「辭海中黑體」是為數字版《辭海》全新設計的,適合數字屏幕顯示,字體簡潔、明快。(記者 施晨露

相關焦點

  • 你該知道的中文字體設計公司
    字體行業對外而言,幾乎是一個非常冷門的職業.除字體設計者或設計師知道以外,很多外行對字體設計這塊還是不太清楚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字體行業也有了很大變化。從傳統的活字技術到今天的數位製作.可說是字體吏上的一重大進步。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字體這個行業.特整理了這篇以字體製作的公司全名錄。
  • 乾貨回顧丨字體業者線上齊聚,共話文字設計新發展
    《漢字印刷字體的文化傳承》 作為國內最早建立漢字印刷字體書寫基地——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數十年來始終在努力宣揚今年10月上海印研所舉行了「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和「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的揭牌儀式,希望通過追本溯源、還原歷史,儘可能讓更多的人走進字體、關注字體、了解字體。
  • 分享|此刻你看到的每一個字,都是他們一筆一划設計出來的
    在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海印刷集團帶來了以「讓活字持續生香」為主題的展示,讓我們看到了漢字印刷字體背後的付出與努力。 在日常生活裡,不同字體經常出現在微信、word和各種應用軟體裡,在選擇心儀的字體時,你可知道他們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嗎?不同字體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 漢字字體基本類型!與設計樣式!
    文/姚儉儉 漢字作為文明傳承的載體,代表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思想理念,蘊含著豐富動人的情感。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字體都有著其獨特的情感特色,都能在實際運用中有思想、有目的的激發觀者內在的某些情感因子。①宋體。
  • 免費可商用,這些字體包你都有了嗎?(內附下載資源)
    今天小A君要給大家分享幾款好看又好用的字體劃重點【免費可商用】(下載方式在文末)1、萌神拼音體萌神拼音體是用於學習中國漢字的一款字體,是使用思源宋體和M+字體進行改造而成的一款免費商用字體。(如果安裝後在PS或AI中找不到字體的話,可搜索名稱「 mengshen 」)2、日系豆豆體日系豆豆字體就像用魔法筆寫的手寫字體。字體的風格圓滾滾的,就像豆豆一樣可愛,特別適合用於女性,嬰兒,兒童,偏可愛風格的海報設計。可以作為標題文字和印刷物等的素材使用。這款字體發布的時間比較久了,但是依然很可愛呀!
  • 真正的太極拳發源地,隱藏在河南小縣城的小村裡,你知道嗎?
    真正的太極拳發源地,隱藏在河南小縣城的小村裡,你知道嗎?很多朋友都喜歡出去旅遊,旅遊不僅是為了欣賞美景、放浪形骸,也是為了探索內心的未知,豐富自己的經歷。那麼太極拳發源自哪裡呢?你能相信,如此神秘的武術招式,居然來自於河南一座普通小縣城的山溝裡嗎?近年來在河南焦作的很多地方,都陸續舉行著太極拳的演練表演,幾年前一場50000人同練太極拳甚至還登上金氏世界紀錄。而這些線索,都指向著位於焦作溫縣一個名叫陳家溝的小村裡。
  • 原來這些電腦字體都是他們寫的!
    那麼,您知道這些字體是怎麼形成的,背後的作者又都是誰呢? 今天,就來為您科普著名字體及其背後的大師們! 書法家字體篇 書法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千百年來書法名家層出不窮,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書法藝術遺產。
  • 設計師必須知道的字體知識
    雖然 Helvetica 運用極其普遍,但出身印刷的原因導致他延續到了屏幕上後並不理想,大寫的 i 和小寫的 L 難以區分,對於 UI 設計來說是非常不好的體驗。在漢字中首先要了解字面。漢字的外框稱字身框,內框稱字面框。字面字身比就是兩者之間的百分比值。比值大,字就大;比值小,字就小。
  • 活字印刷、挑戰甲骨文 寓教於樂打開漢字之門
    活字印刷、挑戰甲骨文 寓教於樂打開漢字之門 2020-01-17 09:04:02 參與互動   木活字印刷、漢字大富翁遊戲、挑戰甲骨文……
  • 10000多種字體字庫資源整合分享:設計師都在收藏!
    字體行業對外而言,幾乎是一個非常冷門的職業.除字體設計者或設計師知道以外,很多外行對字體設計這塊還是不太清楚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字體行業也有了很大變化。從傳統的活字技術到今天的數位製作.可說是字體吏上的一重大進步。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字體這個行業.特整理了這篇以字體製作的公司全名錄。
  • 漢字雖然天天看、天天寫,但有關於它的基礎知識你又知道多少?
    《漢字知識》,大家小書系列中又一本經典之作。它是由北京大學教授,我國著名語言學家郭錫良先生所著的一本講述漢字基本知識的圖書。在一些粗製濫造的古裝穿越劇中,一些女主穿越回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捧起書本就能搖頭晃腦地念上幾頁,拿起紙筆就能寫出錦繡詩文。不過,你也得看穿越回去的是哪個朝代。
  • 漢字設計創意思路!打造個性字體風格
    文/劉宣琳 藉助漢字的形和體以及設計元素點、線、面、體,在字體形態上演化出圖形創意空間,通過漢字部分形態或整體轉換形象,給漢字注入圖形化因素。
  • 漢字筆順推廣有望成為大學生李夢園的首片創業試驗田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眾對筆順的重視情況,李夢園組織了一個團隊,在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中展開集中調研。結果顯示,教育水平越高,越重視漢字筆順。此外,在120餘名被調查者中,有將近40%的人存在書寫筆順不規範的現象。  書法與語文教授筆順不同  李夢園推廣漢字筆順的想法,來源於她的老師,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副教授張信。
  • 平面設計師需了解的8個印刷知識
    作為平面設計師,少不了對印刷知識的儲備和學習。有些設計稿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印刷出來的實物與效果圖相去甚遠相反有些設計稿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配合設計師要求的印刷工藝、印刷材質等,卻能達到非常不錯的印刷效果,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設計師對印刷知識的了解程度。
  • 從塞爾達到動森,遊戲中使用的中文字體有什麼問題? | 愛範兒
    除了創舉蘭和綜藝體,使用類似的設計手法、對漢字筆畫進行幾何化處理,以此得到的「美術字」風格的字體則更多了。蒙納的超剛黑、漢儀的菱心體、張海山銳線體、造字工房版黑體等等,單就漢字骨骼變形的處理手法而言可謂殊途同歸,這也是現代幾何化中文字體設計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Ⅰ 日語中漢字的由來首先說到日本漢字,也就是日文中的漢字(かんじ),目前比較公認的一個說法是從公元7世紀左右,隋唐使將佛教文化以及漢字帶入了日本開始,由於當時日本的經書主要是以中國漢字經文為主,所以讀音也是中文的漢字發音。隨後日本開始有一種在中文文中插入一些助詞方便理解的形式開始發展起來,也被稱為「漢文」。
  • 【奧林匹克營銷】森澤株式會社--東京奧運會官方字體供應商:「通過...
    你能先向我們介紹你們公司的歷史嗎?   森澤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森澤彰彥:森澤公司由我的祖父森澤伸男於1924年創立,他發明了一種類似於日本打字機和照相機的列印設備,並獲得了專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他曾在東方最大的製藥公司工作,在那裡他負責改進印刷部門的工作,他被派去改進由一個個字母組成句子的凸版印刷工作。
  • 漢字的兩次滅絕危機!
    在近現代,由於西方的衝擊,漢字差點被廢除掉。這兩次「廢除漢字」,表面上是漢字和英語的對抗,實際上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洪流中,浴火重生的標誌。歷史證明:漢字的先進不能只靠嘴上說說,而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拼命爭取的。
  • 《漢字知識》:簡體字當道,是漢字文化在倒退嗎?
    著名語言學家郭錫良,在《漢字知識》中就漢字發展的歷史說明了這點,他指出「簡化字體」是從古至今都在做的事,尤其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簡體字的「易讀、易寫、易懂」有助於交流、傳播和學習,也更符合更方便我們使用。
  • 漢字形體的演變: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形體發展的一次大變革,是漢字演進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隸書對它 以前字體的筆畫、結構都進行了改造,把小篆圓轉弧形的筆畫變成了方折平直的筆畫,它改 變了古代漢字的象形特點,它把具備象形特點的古文字演變成了不象形的今文字,使漢字完 全符號化了,所以它是古今文字的轉折點,在漢字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見圖五、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