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人間失格》:那些越活越有福氣的人,都明白兩個道理

2020-12-07 騰訊網

書評:太宰治《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發表於1948年的半自傳體小說,也是太宰治最後一部完結之作。太宰治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小說男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小說在各個方面對為人的資格進行拷問,直面靈魂。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唯有盡力自持,方不至癲狂。」

大致意思是說,只有憑藉自己的意志力,努力控制自己,才不至於失去理智。

主人公葉藏活得顛沛流離,連自己都無法拯救自己,很大程度上,和不具備這種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力關係巨大。

即使已經在這世間摸爬滾打幾十年,很多人仍做不到如此。

自持,自製,自律,無法以個人能力來做到一種自我約束,是很多人難以活得灑脫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這個角度來說吧,越是懂得自我約束的人,越能擁有更多福氣,活得更加肆意。

一:唯有懂得自持,才不會失去理智

很多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哪怕是受到一點點刺激,便瞬間失去理智,這都是無法自持的表現。

自持,是成年人必備的一種能力,是克制,是維持,是讓自己時時刻刻表現出理智的一種武器,是無形的心存信念,也是心理上一種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

高爾基這樣說過:「哪怕是對自己的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可以說,自持者的強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能處處自持的人,他的心中就永遠藏有理智,能看清問題本質,能思考,不會輕易被動搖,被打亂。

歐瑪爾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留名至今的劍手,據說,歐瑪爾有一位與他勢均力敵的對手,同他爭鬥三十多年,仍無法分不出勝負。

後來在一次決鬥中,對手不敵歐瑪爾,從馬上摔下來,歐瑪爾便持劍跳到他身上,準備結束他的生命。就在這時,對手朝他臉上吐了一口唾沫。

歐瑪爾停住了,放下了手中的劍,示意對方改天再決鬥。

對手頓時糊塗了,無法理解歐瑪爾的行為,詢問歐瑪爾,為何這樣做。

歐瑪爾說:「這幾十年來,我一直在修煉,努力讓自己在作戰時保持理智,所以這才是我能保持不敗的原因之一,剛才你朝我吐口水時,我十分生氣。我想,此時我已經失去理智,即使打敗你也找不到勝利的感覺。」

在歐瑪爾看來,理智便是他勝利的根本,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大於勝利,是理智讓他永遠保持強大,無論什麼時候再次迎戰,都讓他保持著一顆理智的心。

這便是強者的自持,是無時不刻深藏於心的一種自我約束,以此來讓自己屹立不倒。

無論身處任何環境,自持始終是一種必需的素質,遇事不怒不爭,不急不躁,冷靜不衝動。能沉著思考而不妄自行動,是成年人一種很成熟的魅力,不會因為稍稍的情緒波動便讓事情惡化,對待友人、愛人、親人都好,思想先行於身體,才不會因為失去理智傷及感情。

二:成年人的生活裡,不能沒有自律

自律,早就成為現代人的重點研究課題,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如果說自持是約束思想行動的一種能力,那麼自律就是控制身體行動的一種高級素養。

真正的自律是一種信仰,一種自省,一種覺悟,自律約束你的習慣,同時也約束你的生活和工作,有人把自律理解成一種禁錮。但其實,自律不僅不會禁錮自己,反而能讓自己活得更自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是不能沒有自律的。

都說登峰造極的成就源於自律,村上春樹這樣描述他的生活:「清晨五點起床,晚上十點之前開始就寢,這樣一種簡單而規矩的生活宣告開始。」

通過自律控制自己的習慣和行動,來讓自己時刻保持著良好的狀態,是一個成年人必備的另一種能力。

卡耐基在自己所著的《人性的優點》一書中,提到過他有這樣的一個習慣:

他在私人檔案櫃中,放入了一個名為「蠢事錄」檔案袋,裡面收錄了一些自己工作生活中所做過的蠢事,連秘書也無從得知。

這個檔案袋,只有卡耐基一個人可以打開。

除了做蠢事時的記錄之外,他會在工作生活變得麻亂時打開,以此來提醒自己慎言慎行,不再做同樣的蠢事,讓自己繞道而行,更有效率的工作,更自律的生活。

古時流傳有如臥薪嘗膽,懸梁刺股的說法,其實和「蠢事錄」相同,都是無時不刻提醒自己自律的一種方法,是讓自己隨時保持自律的一種決心。

正是因為如此的自律,才能讓自己無限接近於目標,才能讓自己在應對難題時,更加的輕鬆自如。

成年人的生活裡,離不開自律。

是自律,促使身體更健康、更長久地運轉;是自律,促使工作更高效,更完美的完成;是自律,促使人生更自由,更灑脫,更隨心所欲的行進。

因為自律,我們才能有更好的身體,更好的資本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自律,才讓我們在該有的年紀,不再萬事蹉跎,而是灑脫隨性,活出最好的樣子。

不檢束,則心日恣肆,不時常約束自己,不做到自律自持,心也日漸放肆懈怠。唯有盡力自持,方能讓自己時時刻刻保持狀態,迎接生活、工作、感情,自律,是一種最高級的自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憑藉自己的意志力來控制自己,把理智時刻懷於胸中,做到自持;憑藉自己的意志力來控制自己,讓生活自由支配於心,做到自律,二者相輔相成。

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自持,學會自律,只有掌握這兩點,只有讓自己的意志力掌握自己的行動,才能活得豁然,活得自在,活得肆意瀟灑,越來越有福氣。

END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人這一輩子,怎麼活才能擁有更多福氣?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懂這4句話你就明白了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人間失格》這本書,那一定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光從名字便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本喪到不行的書,人間失格又可以看做是喪失為人的資格。按道理來說,這樣一本喪的書應該是人人喊打的,但卻受眾人追捧,影響了千萬人。《人間失格》這本書目前的銷量已過1000萬冊,豆瓣評分常年在8.0以上,這樣喪的一本書,為何有那麼多人愛看?阿胖會與你分享書中震撼人心的4句話,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 一個老婆,兩個情婦,四個小孩,五次自殺—太宰治與《人間失格》
    太宰治,一個人日本人,集上邊關鍵詞所有特徵於一身的傳奇人物,說到自殺,忽然想到了關谷同學的「分分鐘切腹自盡」,也許那個國度的人都喜好這一口吧。今天要分享的圖書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人間失格》被定義為社會頹廢無奈文學的代表作,在國內應該叫「喪文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全書沒有一個正面形象。
  • 太宰治《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
    1948年,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發表自傳體中篇小說《人間失格》;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在這一刻,太宰治與《人間失格》中的葉藏「融為一體」,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共同埋葬在這本書中,喪失為人的資格。很多人不願細讀此書,感覺太過「頹廢絕望」,但又忍不住翻開書頁,在主人公的複雜內心中,窺視我們內心那個曾經怯懦而又渴望實現的自我。本文分享《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在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中感知喪到極致的美。
  • 太宰治:人間失格|所謂世間,不就是你嗎?
    自縊事件之後,太宰治患上盲腸炎,因治療中大量使用鎮痛藥而上癮,不得不入院治療了三個月之久,其間因其沒有按時交納學費被東京大學開除學籍。出院後不久,因鎮痛劑注射上癮,不惜舉債買藥,生活陷入了混亂之中。昭和11年10月,在親朋好友的勸說和哄騙之下住進精神病院,這次入院經歷成為他一生都無法釋懷的經歷,也成為寫作《人間失格》的原動力。
  • 太宰治《人間失格》經典語錄(建議點讚評論收藏)
    1948年《人間失格》在雜誌《展望》上作為全三回的連載小說發表,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它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太宰治透過主角的人生遭遇,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小說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作者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 太宰治,尋歡作樂,人間失格(內含太宰治語錄,建議收藏!)
    太宰治,原名津島修治,生於1909年的一個日本富豪家庭,道理說這樣的家庭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人物,但恰好相反,他的一生仿佛是別離,死亡,抑鬱的悲劇雜糅體。太宰治的悲劇人生似乎從童年便開始了,他出生之後,是津島家那一輩裡面的第六個男孩,上有五哥四姐,其中兩個哥哥不幸夭折,只剩下文治、英治、圭治三人。
  • 太宰治如何「人間失格」
    現在讀起來也不會覺得陳舊,以代表作《人間失格》為首。太宰治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年輕讀者的喜愛,原因之一是這些富有魅力的語句!在歲月奔流不息的長河裡,最為閃耀的是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太宰治的代表作《人間失格》以及他的殉情事件,常使人認為他是一個很喪、懦弱、灰暗的人。其實太宰治是一個認真、堅強、積極寫作的青年。
  • 《人間失格》與一生都在求死的太宰治
    太宰治被喻為「昭和文學不滅的金字塔」,他的作品在其謝世70多年後仍保持著熱度,太宰治代表作《人間失格》每年在日本可以賣出10萬餘部。最近,西西弗書店聯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新版本的《人間失格》,該版《人間失格》收錄了太宰治中後期最具代表的中短篇小說,包含3個最具代表的中篇《人間失格》《斜陽》《潘多拉之匣》,四個最具聲明的短篇《櫻桃》《維庸之妻》《快跑,梅洛斯!》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這部遺作,被認為是太宰治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所以也被認為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太宰治曾引用的名句,《人間失格》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
  • 太宰治是如何《人間失格》的?
    #「出生在這個世界,我很抱歉」,「富士和月見草很相配」,「不要絕望,再次告辭」,「只有人才有的東西那就是——秘密」,這些句子有些耳熟呢,這些都是作家太宰治作品中的句子。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至今仍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有魅力的話語吧!歷史是奔流不息的大河,其中閃耀的一滴被稱為秘話。
  • 沒有人間失格的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
    不是說小慄旬演技有問題,而是中氣十足的小慄旬咋看也不是一副要死的樣子。小慄旬佝僂著腰在雪地行走的時候,下一秒要是蹦出個蒙面大漢,我都覺得他能一拳放到。小慄旬飾演的太宰治,更多的是狂傲和剛烈,而不是頹唐和喪。影片展示的是太宰治後半生,表現出的人物又不僅僅是他,還有太宰治的妻子和兩個情人。
  • 人間失格,日本天才作家太宰治和他的三個女人
    ……這個片段出自日本電影《人間失格:太宰治和她的三個女人》。整部電影給我們講述了日本天才作家為了寫出好作品,深入體驗酒醉情色墮落生活,最終寫出曠世神作的精彩故事。電影的主角太宰治有兩個小孩和一位懷孕的妻子,但是仍然不滿足,經常和各種女子鬧出緋聞,甚至還有和別的女人在江中殉情的經歷。
  • 讀日文名著《人間失格》
    今天我們介紹一本日本的名著,文豪太宰治所寫的人間失格.名字雖叫人間失格,很文藝。但直譯的話,日文的人間就是人,就是做人很失敗的意思。沒有做人的資格,叫人間失格。先介紹下#太宰治#,日本知名作家,38歲去世。而且是自殺殉情。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人間失格》|葉藏的手札裡藏著太宰治對世界的最後一絲期待
    1、《人間失格》裡藏著作者對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絲期待《人間失格》寫於1948年,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他在抑鬱和病痛的雙重折磨下於同年六月自殺。太宰治一生求死,《人間失格》裡主人公葉藏身上就有很多他自己的影子。比如,他們都是家境優越的富二代;讀書的時候,成績都很好;都曾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
  • 《人間失格》:葉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卑微而自由
    在《人間失格》裡,有一句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句子,「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這部小說,是日本著名小說家太宰治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在我看來,相當於是作者人生的真實寫照。無論是葉藏與銀座女相約跳海,還是太宰治與他的女崇拜者跳水自殺,時間地點都是驚人的相似。整篇文章作者幾乎都在自我解嘲和戲虐,充斥著頹廢主義和虛無主義的人生哲學。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揭示人在道德和情義下隱藏的陰暗面,從而得到真正的人性解放。
  • 《人間失格》和太宰治:既是文豪也是個渣男
    這是太宰治中篇小說《人間失格》中第一手札的第一句話。近些年,由於網絡喪文化的流行,作為喪文化的鼻祖,太宰治和他的名作《人間失格》被屢屢提及。儘管平時我自己也有點喪,但我還是覺得這都是因為社會壓力導致的,始終認為太宰治這樣的作家過於矯情了。直到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為了做電臺節目,我查閱了不少有關太宰治的生平,才逐漸開始有些走近了這個人物。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很多人都以為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但實際上,這句話是出自太宰治的好友的表兄弟,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後來被太宰治拿來做《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是在網抑雲群體當中用的比較多的一句話,很多跟風的人群,都以為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太宰治;日本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他的作品,處處充滿了頹廢與墮落,這種風格,其實也是太宰治本人一生的投影。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究竟是文學巨匠還是社會廢人?
    01你可能沒看過《人間失格》這本書,但是你一定聽說過。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糖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這句就是來自《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被很多人廣為傳頌,表達自己『喪』的情感。僅一夜之隔,我心竟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