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源於生活,生活比藝術荒誕
這裡是電影與詩創作~
關於情感與理想,你想要的全都有
我們應該向第一個在評論區打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用戶說聲對不起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很多人都以為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但實際上,這句話是出自太宰治的好友的表兄弟,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
後來被太宰治拿來做《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
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也有借用
生而為人,對不起。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
——導演:中島哲也
網抑雲,是最近比較流行的一個梗,是諷刺那些喜歡「喪文化」,並且跟風抑鬱的一個群體。
因為在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經常出現,所以被網友戲稱為:網抑雲。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是在網抑雲群體當中用的比較多的一句話,很多跟風的人群,都以為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太宰治;日本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他的作品,處處充滿了頹廢與墮落,這種風格,其實也是太宰治本人一生的投影。
這種以自謔寫頹廢,以頹廢求解放的思想結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太宰治
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
每個人都會難過,每個人都會喪,但是一個人,應該避免對號入座。
每到夜晚,人們的心情總會低落,可能是我們的祖先在晚上總是擔心野獸的襲擊,所以人也在夜晚格外脆弱;也有可能是一天的勞累與匆忙,只有夜晚才能想起曾經喜歡的人;
第一個在評論區打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用戶,他可能真的是在掙扎過後,最終打下了這幾個字,而他也收穫了安慰,也在網絡中感受到了溫暖。
但後面鋪天蓋地跟風的一群人,卻汙染了網絡溫柔的那一面。
有一部分人,只不過是拿抑鬱症給自己當盾牌罷了。
他們蟄伏在城市裡,蝸居在家裡不找工作,也不去努力,每天說著很」喪「的話,似乎看透了整個世界。
但是這從來不會耽誤他們去網吧打遊戲,去酒吧蹦迪,去吃飯喝酒,
他們只是在找藉口,」抑鬱「只是其中一個。
在這場鬧劇之中,最後背鍋的,是真正的抑鬱患者。
那些跟風的人,得到了眼球和關注,
那些吐槽的人,得到了快樂和放鬆,
大家其樂融融,樂不思蜀。
但真正的抑鬱患者呢?
人都有悲傷的權利
對於」網抑雲「患者,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有人會說,真正的抑鬱患者,是不會告訴別人的。
但這是一種錯誤的言論,
極度缺愛的患者則相反,他們渴望傾聽,於是也會更多傾訴。
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這句話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對的。
所以他們的行為難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但這群跟風的人,又給添了一把火。
時間久了,誤會越來越大,一個群體對另一個群體的針對和諷刺,就會形成現象。
最後,希望大家,永遠不會被抑鬱所困擾。
聲音抵達秋子之夜,長久喧響。
跟著風,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