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之五:天堂和地獄的結合體-拉斯維加斯

2020-12-16 鷹視狼顧之天下

作為世界著名的「賭城」,拉斯維加斯幾乎是所有前往美國觀光旅遊的遊客的必選之地。不可否認,這個在內華達沙漠中建立的城市,已經以它獨特的城市定位,在全世界遊客的心目中佔據一席之地。或者可以這麼說,拉斯維加斯已經成為美國城市的一種代表,也成為美國文化的一種象徵。

當我們在前往拉斯維加斯的旅途中,導遊就曾經打趣地告訴我們:「在這個城市,白天是配角,黑夜才是主流。遊客如果在凌晨兩點之前上床睡覺,那就表示你沒有來過拉斯維加斯。」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雖然白天的拉斯維加斯大道也是人流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但絕沒有夜晚的那種魅力呈現。只有當夜色完全籠罩,燈火通明、流光溢彩的拉斯維加斯才會在每一個遊客面前呈現出它無與倫比的魅力所在。

一般而言,來到拉斯維加斯,有三件事是一定要嘗試一下的。首先,參觀拉斯維加斯大道上的各大酒店。在拉斯維加斯,五星級大酒店的扎堆存在,早已經是著名的一景。畢竟全世界最著名的十大酒店集團,就有七家在拉斯維加斯設立了分支酒店,而且還是集中在這一條聞名遐邇的拉斯維加斯大道上。所以當遊客來到這裡,光是漫步欣賞這些造型各異、精美典雅的五星級大酒店,參觀這些大酒店內部那些不同風格、不同理念的藝術作品,就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其次,看一場歌舞秀。全世界最著名的歌舞表演,拉斯維加斯絕對能名列前三甲。我選擇的是百麗大酒店的歌舞秀,雖然價格不菲,但據說歷史悠久,傳承至今,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了。不過,這裡的舞蹈秀都是「無上裝表演」,簡單說就是所有的女舞者,將根據劇目需要裸露上身進行表演。在國人的理念中,肯定會認為這樣的表演有色情成分了。但事實上,所有觀眾看完演出,都不會有任何色情的感覺。為什麼眾多裸露上身的美女舞者載歌載舞,居然令人絲毫沒有色情的感覺?思索良久,我得出結論,那就是整場歌舞秀的表演太令人震撼了,她們的舞蹈和服裝、包括連續變換的劇目布景,都經過美國甚至歐洲頂尖設計師的不斷設計和改良。據說光是那幾套演出服裝,就已經價值百萬美元,更遑論其他。在充足的資金保障下,一流的舞美設計加上一流的舞蹈團隊,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而女性舞者的身體,作為美的一部分,也和這一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此一來,也就難怪拉斯維加斯的「舞蹈秀」經久不衰,在全世界贏得盛譽。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拉斯維加斯的「賭博」了。作為一個賭城,每個酒店的大堂,都無一例外擺放著各種賭博設施,也不分晝夜為賭客們提供各種服務。在拉斯維加斯,流傳著很多一夜暴富的故事。據說曾經有一個女招待,因為等待在酒店工作的男朋友下班,無聊至極走入了酒店大堂開始賭博。結果那天夜晚,上帝眷顧了這個女招待,居然讓她在賭博機中了大獎,一夜之間,席捲賭場數百萬美元。當然,故事的真假,我們姑且不論,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渴望一夜暴富,來到拉斯維加斯「碰運氣」的人肯定有,而且還不少。但他們的結局會怎樣,恐怕可以想見。

當我和一個同樣來自東北的美籍華人導遊意外相識之後,聽他興致勃勃地說起了自己的經驗之談。因為他經常帶團走這條線,所以也算是賭場的常客了,幾年下來,為賭場貢獻不菲,但也起碼有了幾分心得。在賭場,遊客來賭博,首先要學會「看風色」。簡單說,就是你想賭,必須看荷官面前的籌碼是否充足。因為荷官是輪換的,她面前的籌碼很多,意味著她的工作壓力不大,所以她會手下留情一二。反之,她就會全神貫注,力爭贏錢。其次,不要一個人上桌和荷官對賭,要學會「扎堆」。一個人和久經戰陣的荷官較量,除非你是「賭神」,否則還是千萬避免的好。最後,要學會「知難而退」。遊客去玩沒關係,但要有個指標,拿出五十美元或一百美元,輸光立馬走人,絕不戀戰。那種輸紅了眼睛一心想翻本的賭客,繼續戀戰下去,除了荷包繼續縮水以外,還很可能身無分文之後被賭場客客氣氣地「禮送出境」。

曾經有人說,拉斯維加斯不是一個沙漠城市,而是一個建立在美元上的城市。確實,成百上千的賭場,成千上萬的遊客和賭客,為這個城市帶來了活力,也帶來了難以計數的財富。可以這麼說,奢華和喧囂,是這個城市的名片,而金錢和財富,卻是進入這個城市的通行證。然而,金錢和繁華背後呢?又隱藏著什麼?在它流光溢彩、光怪陸離的城市景象的背後,除了我們能看見的一條流淌的美元銀河,還有什麼?

離開拉斯維加斯的路上,我又聽到了兩個小故事。其一,拉斯維加斯的各大賭場,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從未遭受過匪徒打劫。其實,這也好理解,以前各大賭場,幕後老闆都是著名的黑幫。誰敢打劫,那是找死。如今的賭場,都已走上正軌,作為著名的旅遊景區,警察監控嚴密。拉斯維加斯又地處沙漠,你就算搶了錢,也未必能跑掉。不過,現在這一神話終於被打破了。去年一位戴頭盔的摩託車手,在某賭場搶了一把,就逃之夭夭。最後警方和賭場懸賞百萬之後,才將罪犯抓住。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罪犯居然是拉斯維加斯大法官的兒子。這位大法官將兒子判定為終身監禁之後,立刻引咎辭職。對於這位鐵面無私的大法官,人們報以欽佩的同時,也必須承認:故事有了這樣的結局,真的令人情何以堪!

當我們途徑著名的胡佛水壩的時候,我又聽到了第二個故事。就在幾天前,一個男人從拉斯維加斯出來,路徑水壩之際,將車停在路邊,然後從大壩上跳了下去。而每年在胡佛大壩這裡,都是自殺的高峰地點。以至警方不得不在這裡採取諸多防治措施,但依然無法阻擋自殺者的腳步。在這裡,我不想探究這些自殺者背後的原因,但我相信,他們自殺的原因,恐怕都和拉斯維加斯的那些賭博機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這讓我想起曾經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幾句臺詞,似乎能解釋這一切。

拉斯維加斯,這顆「沙漠中的明珠」,美國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賭城」,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對於有些人來說,它是天堂;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它是地獄。你想進入天堂還是地獄,都可以來到這裡--拉斯維加斯!

相關焦點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錯了
    問:佛理和道理裡面沒有講感知嗎? 答:講了,但不是這種意義和用途的感知。 問:哲學理論裡有感知概念的運用嗎? 問: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對嗎? 答:錯了,思只是感知的諸多方式中的一種,應改成:我感知故我在。 問:康德說,給我物質,我就能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對嗎?
  •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我思故我在」的反駁與爭論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在昨天內容的最後,我們知道霍布斯對「我思故我在」有一個很強烈的反駁:「我只能思維我「思維過」什麼,卻無法思維「我正在思維」。這個結論很詭異,我看不出、也想不到霍布斯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笛卡爾也一樣,所以這就給予了笛卡爾答辯很大的發揮空間。但,當我們注意力和關注點放在霍布斯的前半段推理上,就會發現這種邏輯其實在佛學裡面並不罕見。
  • 「我思故我在」的命題,對還是錯?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提出了著名的論斷:「我思故我在」,笛卡爾不僅僅是一位哲學家,還是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在科學方面有所建樹的研究者,跟純粹在只在文學哲學上「深耕」的人,還是有區別的,他們會更嚴謹,更理性,理論會更紮實。
  • 我思故我在——人存在的意義
    所以我想在這裡分享我的所感所想,聖人曾說:我思故我在!現在思考這句話說得很實在!西方哲學家笛卡爾說過「我思故我在」,人因為聯繫互動而存在,微信、QQ、釘釘、郵箱、各類網站,不一而足,都是為了人們的聯繫互動。因為聯繫互動,我們有所思有所感,思維的碰撞,不斷進步完善,這是生活積極的信號。
  • 我思故我在-這不是一句空話
    「我思故我在」而我的生活,奠定了我生活在沒有光明的世界。我生活在一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高一那年舅舅看不下去,將自己家破舊的電腦送給我了,說是有了電腦會方便我查閱資料,更好的學習。但是我直到高二下半年,才真正使用了這臺電腦。
  • 生命的本質是精神: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Descartes,1596-1650年)不但是哲學家,還是著名的數學家和科學家,他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他受三個夢境啟示開始普遍懷疑。他說周圍世界是感知到的現象,我們都受過被感覺欺騙的經歷,感覺之不可靠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周圍世界是可疑的,我們關於周圍世界的知識不能成為知識的基礎。他繼續說,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好像是確定無疑的,但是我們在夢中對自身亦有感覺,我們不知道如何區別夢中的感覺和清醒的感覺。笛卡兒最後發出了「我思故我在」振聾發聵的吶喊,震撼了世界幾百年。
  • 天堂和地獄系列 01 —— 地獄(019)
    31 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這是上帝的話語。親愛的朋友,弟兄姊妹,作為一個牧者,能夠到大城市的教會裡講解關於地獄的信息是一件榮幸的事。其他教會常探討地獄的主題,正如聖經的其他講題一樣。但在城市裡,講論地獄主題的講道是少之又少的。這個狀況並不會令我感到意外。為什麼?
  • 佛教相信天堂和地獄嗎?
    大足石刻中的地獄獄卒雕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佛教毫不懷疑天堂與地獄的存在,因為天堂與地獄,都在生死範圍的輪迴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的界限,天堂,地獄,人人都有經歷的可能,甚至可說,人人都曾去過天堂地獄。修了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天堂,造了十惡五逆的大罪下地獄。苦報受完了,地獄的眾生可以生天堂;福報享盡了,天堂的眾生可以下地獄。所以佛教相信,天堂雖好,不是究竟的樂土,地獄雖苦,也有出離的日子。 同時,由於所修善業的不等,天堂也有等次,由於所造惡業的輕重,地獄也分層級。
  • 網易雲熱評:我本想去地獄,可是地獄打烊便轉身走去天堂,但天堂也客...
    究竟什麼樣的終點,才配得上這一路的顛沛流離—親愛的旅人啊城東以東不在空 城西以西不在喜 城南以南不再藍 城北以北不再美城中從此不再擠 心中從此再無你 南牆已撞,故事已忘 心之所向,皆已過往 從此各自安好 互不打擾—以南突然想到這句話「他身在高樓廣廈之中,卻有山澤魚鳥之思」—涼我本想去地獄
  • 哲學名言「我思故我在」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你的工作,以及你以前的成長經歷,甚至你兩小時前剛陪女朋友看了場電影,五分鐘前才抽了根煙,這一切都是並不存在的,只是你大腦中的一種感覺或是虛幻的景象。如果是你的一位好友憂慮地、鄭重其事的告訴你上述他的想法時,我想你肯定會趕快打電話叫心理醫生或是精神病院的大夫,挽救他於崩潰的前夕。
  • 搞笑漫畫:天堂和地獄的待遇
    話不多說,跟著小編來看一下今天的搞笑漫畫:《天堂和地獄的待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老杜和老張兩個人都死亡了,來到了判官面前。看著面前的兩個人,判官問道:你們已經死了,說說你們生前都做過什麼壞事情吧。老張先開口說道:我一生中做過最壞的事情就是偷了鄰居李寡婦的內褲,她到現在都不知道內褲是誰偷的,我真是太可惡了。判官笑著說:你這算什麼壞事啊,我送你去天堂。
  • 經典遊戲《暗黑破壞神》為什麼奈非天可以打敗天堂和地獄的精銳
    在《暗黑破壞神》的世界中,無論是高階天堂、還是烈焰地獄,所有的天使和惡魔都是來自創世神阿努。而奈非天,則是天使和惡魔的結合的後代,但是為什麼天使和惡魔這種不正統方式繁衍的後代,能夠擁有如此的實力呢?根據凱恩之書記載,在暗黑的世界中萬物最初的開端沒有血肉、沒有巖石、沒有空氣,一切都是虛無,然而卻出現了一顆珍珠。
  • 「我思故我在」與「形上學」什麼關係?這句話竟然是錯的?
    「我思故我在」與「形上學」什麼關係?這句話竟然是錯的?今天我決定嘗試一下新的問題,一個哲學問題。有一位童鞋是這樣提問的:康德對「我思故我在」的反駁真的成立嗎?其實我對哲學幾乎不懂,看到這個問題後我稍微查了一些資料,明白了個大概(如果有哲學大佬發現我理解的錯誤之處,敬請指正),明白了兩點:1、我思故我在是哲學史上曾出現過的一個觀點,而且遭到了反駁。2、反駁者名叫康德,而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是笛卡爾。
  • 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有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區別,他就去問上帝:萬能的上帝啊,都說人死後要上天堂或下地獄,那麼天堂和地獄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上帝說:你真的想知道嗎?那人說:當然。於是上帝說:那好吧,你跟我去看!上帝問跟來的那人:這就是地獄,你看怎麼樣夥計?那人說:唉,這些人真是可憐!上帝說:走吧,再看看!說著又來到另一個房間,打開門一看,只見同樣是一大群人圍著一口大鍋,鍋裡的食物與前面那間房間的完全一樣,他們手裡的湯勺也跟前面房間的人手裡的一模一樣長。但不同的是,這群人歡聲笑語、精神煥發。跟隨上帝的那人覺得很驚訝:這是為什麼?
  • 《地獄神探》一部豪華的戒菸廣告,康斯坦汀遊走天堂和地獄之間
    對於咱看這個角色的原因,我最喜歡的還是基努裡維斯飾演的這部電影《地獄神探》。他把咱可能那種性格的矛盾與文質彬彬與痞裡痞氣的感覺完全展現了出來。電影給人的感覺非常的驚豔,故事性非常的強,一看開頭就非常讓人入戲。特別要提的就是這部電影可能真正的是一部公益宣傳片,教育大家不要去吸菸。因為在片中基努裡維斯飾演的康斯坦丁,就是因為吸菸過多而患上了癌症。
  • 「天堂」和「地獄」,原來只有一步之隔,要進要入,也只一念之差
    在佛門中,野狐禪原為《五燈會元》第三卷所載的一個禪宗公案。當年百丈懷海禪師每次當眾說法,總有一個老人混在裡頭,側耳聆聽。一天說法完畢,眾人陸續散盡,唯獨老人留下不走。懷海問:「汝是何人?」老人答:「我非人也。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為有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回答說:『不落因果。』不料此後就五百生墮野狐身了。
  • 《地獄神探》:註定在地獄和天堂邊緣遊走的孤獨男人!
    《地獄神探》的厲害之處,在於電影劇情啟用了一個全新的劇情架構——大天使加百利,為了重新喚起人類對於上帝的敬畏與尊敬,居然打起了和地獄新生代合作的主意。他收集一系列可以通過人間召喚地獄頂級惡魔的工具和條件,就為了給急於跨越當初父輩和天堂籤署的協議——天堂和地獄都不能直接插手人間的具體事務,只能夠間接誘惑和利用人間的規定,強行穿透人間與地獄的界限,前往人間控制人類,進一步與天堂宣戰!而在這個兩邊都焦灼於開戰的事態之下,康斯坦丁卻又要面對強於自己無數倍的力量,他必須在守護人間,還是幫助地獄之間做出選擇。
  • 「carot」解析海賊王中的推進城:集中營和地獄的結合體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專門關押世界重犯,主要是世界最危險的海賊的超級監獄但在我眼裡,因為尾田的一些設定,推進城這個地方是絕對不能簡單用監獄兩個字來概括或者說只用監獄來代指,應該是只停留在了一個很淺薄的層面上的以我個人的角度來看,從尾田對推進城的設計來看說推進城是 集中營和地獄的結合體
  • 為什麼不安的靈魂讀天堂和地獄?
    晚年失明時,他在迷茫的時間裡經歷了地獄和天堂。與其說靈魂尋求通向地獄或天堂之路,不如說是把自己變成地獄或天堂。我已經80歲了,每天晚上我都會發現自己有時生活在幸福中,也許這就是天堂,有時我會感到沮喪,也許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稱之為地獄。天堂裡有更多的悲傷。我是我相信。願如此。因為幸福畢竟是無法忍受的。
  • 一想到天堂!一想到地獄
    換句話說,芸芸眾生是轉到「天堂」還是「地獄」取決於他的身心。善念是天堂,邪惡是地獄。這是佛教徒用來勸戒善和懲罰惡,以及用來勸戒和實踐所有生物的佛語。這是另一個佛教故事。據說一個好鬥的戰士問禪師關於天堂和地獄的事情。禪師說:「你性恪乖戾,行為粗鄙,我沒有時間跟你這種人論道。」武士生氣了,用劍大聲喊道:「你竟也對我這般無禮,看我一劍殺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