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飛至西雅圖後,轉乘坐郵輪一路向北,氣侯漸涼,在大海上航行了幾天後,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阿拉斯加。小學學地理課時知曉了阿拉斯加,那時在我的腦海中它是多麼遙遠、多麼神奇、多麼神秘........ 阿拉斯加我來了!
郵輪的第一停靠站點是朱諾,這是一個充滿阿拉斯加氣息的小鎮,街道兩旁都是旅遊紀念品商店。我在閒逛一個小店時,突然耳邊響起了上海話,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女子正和她的夥計用上海話交談,見我驚奇的目光,她問:「儂是上海人是伐?」我點頭稱是。這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萬裡之外的阿拉斯加竟然也能遇到在此經商的中國人,看來華人的足跡遍布全球各個角落。她告訴我,他們在這裡只能做五個月的生意,五月份至九月底,十月份起冰天雪地,郵輪不進來,天氣異常寒冷,常溫都是零下二十多度。朱諾另一名勝是棉田豪冰河,我們從市區出發二十分鐘後到達現場,這冰河屬於朱諾冰原的一部分,形成於三千年前的冰河時期,大量的冰塊堆積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觀,成為巨大的流動固體,多年積雪形成重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河,成了最佳觀景地。
這阿拉斯加地域遼闊,地勢起伏大,分成極北、內陸、中南、東南四個區域,區域內天然的原始水域,秀麗的雪峰,迷人的深峽灣和森林嶼島、鯨魚、海豚、海獅、禿鷹比比皆是。由於寒冷和交通不便,所以它的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真是一大片未開墾的處女地。阿拉斯加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端,東與加拿大接壤,南、西、北分別面環北冰洋、白令海、北太平洋,全美最高山峰,阿拉斯加佔了八成以上,它佔地面面積是美國國土的五分之一。
幾天後我們來到了安克雷奇,乘上直升飛機來到了一個林區,過了把乘雪橇癮,五百美金一位,貴是貴了一點,但這人生唯一的一次體驗值得嘗試。雪橇犬在冰雪地裡奔跑,脖子上懸掛的鈴聲響起,令人我想起《鈴兒響叮噹》這首歌,在這我們平日裡坐車坐船去感受大不一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無比親近的旅途難以忘懷!
次日,我們的郵船進入到了這次行程的最遠處,一座冰山擋在了我們的眼前,這段行程大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兩邊全是霧,最嚴重時幾米開外都看不見。郵輪行駛極其緩慢, 在這地方停留兩個小時。遊客們抓緊拍照留影,留下難忘的瞬間。
接下去就是返回行程了,坐在船裡面不會無聊,因為窗外的景色實在太美了。 冰川一點點的融化,一塊塊往下掉,也有一大塊甚至是全部的整體往下掉,你眼前的一大片冰川突然消失,一片新天地又出現在你眼前。
1741年丹麥航海家維特·白令航行至阿拉斯加灣,著名的白令海峽以他的名字命名。1784年俄國人在此設居民點;1799年歸屬當時的俄國;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當時戰爭局勢險惡,俄國人擔心這裡被英國人佔領,於是人類歷史上一筆令人不可思議的買賣誕生了,美國人花費了700萬美元加上20萬美元手續費,以總價720萬美元從俄國人手中將這170平方公裡的土地易主,平均每英畝兩分錢美元,從此它成為了美國第49個洲。1985年阿拉斯加與我囯的黑龍江省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回想此次航行,最最難忘的是我們在一片海域與鯨魚平排前行,它一次次地從水中躍起,又高高的墜入水中,這個場景持續了近二十分鐘。
難忘的阿拉斯加之旅!
(本文編輯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