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俗話說:秋風起,食腊味。說的是秋天開始秋高氣爽,又到了做腊味吃的季節了;其實除了廣東之外,全國很多地方都喜歡醃製腊味吃,只是每個地方做法都不一樣,當然味道也不一樣,畢竟地方口味也不同。廣東、廣西等地就喜歡醃好後拿來晾曬,而四川、湖南等地就喜歡醃好後用來煙燻。
腊味只是總稱,其中包括很多,比較常見的有臘肉、臘腸、臘鴨、臘雞、臘魚等等,每年到秋風起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腊味了。
小時候在山村,由於交通不方便,想吃肉得到離村子二十裡以外的鎮上才能買到,而且只能走路,去一次集市來回就是一天,所以農村人家裡最少也養兩三頭豬,每年到做臘肉時候就殺豬,然後做成臘肉臘腸,這樣一年就隨時能吃到肉了。
在咱山村裡,一年的肉類吃得最多的也就是臘肉了,每家每戶的廚房上面都掛著很多臘肉,想吃就拿下來煮。也許有人會問,臘肉這樣掛著可以保存一年,難道不會發黴變質嗎?其實這跟製作有很大關係,鹽用好了,自然就不會發黴變質,而且鹽可以增加臘肉的香味,所以放鹽也是很關鍵的,放多了又會鹽到發苦,放少了保質期就短,容易變質。
醃臘肉其實並不難,只要掌握好鹽的比例就可以了,那麼要怎樣醃製出香味濃鬱的臘肉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咱山村幾十年醃製臘肉的做法。
【醃臘肉】
準備新鮮豬肉(最好是用五花肉)10斤、食鹽3兩、高度白酒、花椒、八角、桂皮、陳皮各適量。這比例就是10斤豬肉放3兩食鹽,如果醃更多就按這個比例增加。
【做法】
1、新鮮豬肉切好兩斤左右一塊,先不要用水洗,放入盆中,加入適量的高度白酒殺菌消毒,防止滋生細菌,這樣就不容易變質發白。
2、用適量的花椒、八角、桂皮、陳皮搗碎,放進鍋裡,再將準備好的3兩食鹽一起倒入,用中小火把它炒出香味,鹽變焦黃色就可以,關火放涼。
3、等食鹽放涼後,就均勻地塗抹在豬肉上。想要顏色深一些,可以放點醬油一起醃製。
4、塗抹均勻就用布蓋好,讓它醃製4~5天,但最好每天翻動一次,讓豬肉更好的醃製,要不然盆底全是醃料,上面的卻醃製不到。
5、醃製好後,就要準備好一盆開水,等放涼後把豬肉清洗一遍,這樣就不至於肉太鹹,然後拿來晾曬,到晚上最好放到通風乾燥的地方,天氣好的話半個月就曬好了。
曬好的臘肉非常香,遠遠就能聞到臘肉味,喜歡吃臘肉的你,也趕緊自己動手做吧,現在入冬正是做臘肉的好季節!
溫馨提示
做臘肉之前一定要注意天氣,至少在晾曬時一星期保證是好天氣,要不然臘肉容易發黴就不是很好吃了。還有就是記住放鹽的比例是10斤肉3兩食鹽,如果吃臘肉前用水泡過再煮,可以適量增加1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