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籍70多歲老人找不到家 兩位姑娘熱心當翻譯

2020-12-12 醒獅論事

6月18日下午6:30,在晉江市羅山街道前沿社區,一位70多歲的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熱心群眾幫報警,又有兩位長髮姑娘當起翻譯,老人在民警的護送下安全回家,這一幕讓人暖心。

民警送老人回家

當時,這位老伯坐在前沿社區一家店鋪門口哀嘆,他說著一口外地話(重慶話),且行動不便。有多位熱心群眾停下來想要幫忙,但語言溝通不暢無果,熱心的黃先生便報警求助。民警趕到現場,但老人語言表達不清楚。現場剛好有兩位長髮姑娘是重慶人,她們便熱心地當起了「翻譯」,幫助民警了解老人的基本情況。老人姓陶,重慶人,今年70多歲了,家住羅山福埔,當時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苦惱,但其又說不出家庭地址。

隨後,民警將老人請上警車,打算帶他到福埔菜市場附近看看,途中多跟老人溝通,他說出了「小學」字眼。民警便帶著老人驅車到福埔小學門口,有群眾一眼認出老人,隨後帶路找到老人的家。經了解,老人的精神狀態時好時壞,其子女忙於打工,疏於照顧。當天老人走丟了,他們還不知道,以為老人只是外出了,不曾料到老人竟然迷路了。

民警提醒:由於記憶力減退等原因,有的老人記不得回家的路。因此,家中如有老人,家屬應儘量不要讓其獨自外出,同時最好能為老人隨身放置一張寫著個人信息及家人電話的聯繫卡,以便民警能及時聯繫上家人。(記者吳水保 通訊員劉彩虹 文/圖)

相關焦點

  • 「暖男」熱心服務83歲離家出走老人
    「暖男」熱心服務83歲離家出走老人 本站 駱小偉 揣男
  • 公交車上,70多歲老人對女子大打出手,從思維模型剖析老人行為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重慶一公交車上女子因不讓座被一名70多歲的老大爺撕扯衣服,並對其大打出手。圖中可以看到老人力氣非常大,女子差點被推下了公交車,後來還是被其他乘客拉開,老人才停止。圖片來源於網絡第二個故事:我有一次坐公交車,車行駛到公交車站,車停,門開,上來一名60多歲的老婦人,身穿紅色圓點長裙,斜挎黑色小皮包,紅光滿面。
  • 青島首迎年滿70歲駕考學員 兩位老人初測失利相約再戰
    新政取消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70周歲的年齡上限。對70周歲以上人員考領駕駛證的,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保證身體條件符合安全駕駛要求。這就意味著,駕考已經對70歲以上老人打開大門。「我想拉著老伴出去郊遊」「我想接送孫子上學放學」……11月24日,青島就有兩位老人來「嘗鮮」了!
  • 82歲老人寫詩送重慶公交車駕駛員
    「公交車享多溫馨,文明用語禮貌稱。早出晚歸責任大,更願家和萬事興。」這首28字的詩,是82歲老人何屏修寫來送給825路公交全體駕駛員的新年禮物。而825路公交回贈給老人的新年禮物,則是一袋米、一桶油、一幅春聯、福字、一箱牛奶,以及825路公交班組對老人的滿滿謝意。
  • 高個、白淨、特善良的這位姑娘,杭州七旬老人一早跑來找的就是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胡潔超11月23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家住杭州市江幹區採荷街道潔蓮小區的王奶奶就起了大早,趕到位於採荷路34號的江幹區原居安養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她在信中寫道:「我是一個七十多歲的寡居老人,唯一的女兒在外地。平時孤單寂寞,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無處求助。之前發給我們的老年手機、智慧型手機雖然功能強大,但在實際操作時經常會遇到各種難題。
  • 70多歲獨居老人,想找老伴遭子女反對,理由太自私
    有的孩子覺得那麼大年齡了再找老伴很丟人,有的孩子覺得以後財產不好分,還有的覺得和繼母相處會尷尬,最終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不得不說,他們的想法太自私,只站在了自己的利益角度去考慮,卻不曾考慮老人獨自一個人的感受。
  • 留在緬甸70多年的遠徵軍,一直拒絕入緬甸籍,直到2015年才回祖國
    據《人民日報》報導:2015年3月31日上午,雲南省慈善總會和雲南政協報聯合發起了「回家看看——僑居緬甸抗戰老兵李光鈿回家祭祖活動」,活動現場,已是93歲高齡的李光鈿飽含深情的說到「魂牽夢繞的家,我終於回來了」。
  • 啟東這對熱心老人在當地傳為了美談
    蔡仲章今年82歲,張惠珍70歲。蔡仲章前妻病故,張惠珍前夫車禍去世,經人介紹,2002年初兩人結婚。   蔡仲章有一兒一女,張惠珍有2個兒子。   蔡仲章也是個細心的人,每個老人的鞋碼,他都一一記在一本小冊子上。送鞋前兩天,他還會打電話到敬老院去,詢問有沒有新入院的老人。一般都會多帶兩三雙,他說不能漏掉一個老人。   夫妻倆利用每天閒暇時間,前後做了5個多月,終於在今年2月裡把所有「私人定製」的130多雙棉鞋趕製完畢,並送到匯龍中心養老院老人們的手中。
  • 闊別五十餘載,捨命擊落美國軍機的海門籍戰友終於找到了……
    一周前,張錦文在網上發布了這份特殊的尋人啟事,隨後在相關部門和熱心網友的幫助下,兩人取得聯繫,並且進行了視頻連線。五十多年未曾見過的兄弟出現在眼前,離開時還是二十幾歲的青春模樣,再見時已是頭髮花白的古稀老人,雖然隔著屏幕,但兩人還是能夠找到當初的默契和熟悉感。「戰友,你老了........」
  • 豐縣歡口鎮於堂村:83歲老人癱瘓在床,兩位侄媳的做法讓人動容!
    圖文:紅豔昨天早上8點3分,接到一位網友的爆料,他說在豐縣歡口鎮於堂村,有位83歲老人癱瘓在床,兩位賢惠善良的侄媳婦,不離不棄,孝敬大娘直至終老。聽著他在電話裡的敘述,我深深地被感動了,至今我的心情都還未平靜下來。
  • 國網漢中供電變電運維員工熱心救助迷路老人
    國網漢中供電變電運維員工熱心救助迷路老人 來源: 2020-12-04
  • 老人將決定誰是美國下一任總統?美國大選碰巧是70多歲老人的對決
    這段廣告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她的年齡,珍妮現年82歲,戰略家和專家一致認為她和她的同齡人可能是2020年選舉中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她們不是郊區的足球媽媽,也不是郊區安全媽媽,他們不是納斯卡車賽車手的爸爸,也不是街頭抗議的人。賓夕法尼亞州肯仕頓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傑夫·布勞爾斷言:「老人將決定誰是美國下一任總統。」
  • 漯河一70歲老人與兒子吵架,半夜離家出走,幸好遇見「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王祖雨兒童負氣離家出走事件不少,可老人離家出走的卻不多見。12月11日,記者了解到,漯河一70歲老人因和兒子吵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好在最後,被正在漯舞路巡邏的民警發現,並在半夜安全地將老人交給其家人。12月9日零時三十分,問十派出所在開展夜間巡邏過程中,發現一名老人躺在,問十街東五百米漯舞路路邊,當時來回大貨車較多,天黑氣溫低,情況十分危險,民警立即上前立即查看老人情況。
  • 六旬老人進深山「找媽媽」迷了路 被找到時人在樹上
    12月15日23點,重慶雲陽縣清水鄉土家族鄉一深山中,六旬老人張貞田被困16小時後,被派出所民警成功搜救。老人迷路的原因,讓在場人員無不動容。當天20時許,雲陽縣公安局清水派出所接到張貞田女兒報警,稱自己的父親獨自上山後失聯,請民警幫忙尋找。
  • 聽聽兩位老人的聲音
    聽聽下面兩位老人的聲音,你可能會發現事情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叔叔肖,72歲雖然那時候還不流行,但我從小就決心要成為一名單身漢,在外人看來,我像個有感情障礙的怪胎。然而我有這樣一個想法的原因不是心血來潮。
  • 「微博尋人」「誰是武昌熱心的熊警官?」
    原來,2月27日下午,市民王某帶70歲的父母,到省人民醫院治病,看完病返回時,已臨近夜晚,由於社區車輛臨時接到轉運任務,暫時沒有車輛接送。雨後夜晚,天氣較冷,王先生帶著兩位老人步行至首義廣場附近,看到一名交警在路面執勤,王先生上前向其說明情況,請求幫助。執勤交警二話不說,在做好防護措施後,駕車將老人送回居住小區,隨後返回執勤。
  • 重慶忠縣:社區建起「幸福食堂」 200多位老人有了溫暖的家
    近日,忠州街道香怡社區黨委為社區群眾辦了一件大好事——建起「幸福食堂」,讓社區內200多位老人有了一個溫暖的家。「有了這個『幸福食堂』,咱們吃上了可口的飯菜,再也不用為做飯、買菜問題發愁了。」居住在香山湖17號樓的陳小莉夫婦說到這事,就笑得合不攏嘴。兒女在單位上班,無暇照顧家裡行動不便的老人,是不少家庭面臨的現實問題。
  • 當初種銀杏樹的孩子 32年後 兩位老人想找你們聚一聚
    這片坐落在鬧市區南應家河畔的銀杏林,早已成為杭城秋景的網紅打卡點。銀杏林位於上塘路朝暉公園南側,從一條叫華園弄的巷子走進去,600多米長的林道上種著三四百棵銀杏樹。一到深秋,這裡金色滿枝、黃葉遍地。  每年到了深秋初冬落葉時,有兩位杭州老人都會到這片銀杏林來走走看看。  「大家都知道這片銀杏林很美,但知道這片林子由來的人已經不多了。」
  • 60歲老人心聲:在兒子家帶娃6年,一次意外,我想再找個老伴
    01、人到老年,退休了,如果剩下一個人,就會覺得歲月綿長,需要有個伴的好,尤其是男性老人,女性老人會在此時幫忙子女帶娃,考慮再找老伴的事會少些。現實生活裡,老年人再找老伴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有時同事之間還會說起自家老人再找老伴,也會很支持,覺得老人有伴的生活會相對好些。
  • 86歲白髮老人深夜在馬路徘徊,常熟一市民熱心守護
    請刷新試試夜深人靜的鄉村公路上,一名滿頭銀髮的老人在路上顫巍巍地走著,過路車輛行人紛紛避而遠之,蘇州常熟的這一幕讓人心驚。幸好,市民湯先生立即靠邊停車將老人「解救」到安全地帶,一直守候直到警方到來。最終,在警民接力之下,老人與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