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案例開始之前,想問一下我們讀者朋友裡面有沒有從事動漫和遊戲的衍生業,比如手辦、卡片、服飾等等行業的?
如果有那麼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一件產品材料一樣,做工一樣但是涉及到這一類IP的產品價格卻比普通產品的價格高處幾倍甚至十幾倍不止,這裡面到底存在怎樣的商業套路,大家有沒有人去仔細思考過?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案例就和這種商業模式套路相關,這種套路的名字叫做免費體驗模型,通過不斷的刺激顧客購買的欲望,但是從不滿足,以此來抬高物價從而實現最大化獲利。
希望在閱讀完今天案例之後,能對大家的生意有所啟發。
【1】案例背景
在案例開始之前需要給大家講清楚的是,免費體驗模型並不是一個新出來的概念,而是市場上已經很成熟的概念,很多大公司,比如說手機廠商無論華為、蘋果小米還是三星他們在世界各地都有專門的線下實體店這些實體店賣手機是一個功能,但是更重要的功能是讓顧客體驗他們的新品,免費使用手機。
為什麼要這麼去做呢?因為東西好不好自己說了不算,只有讓顧客親自去體驗,親自去習慣,顧客說好那才是好,一旦顧客習慣了這件物品,並且極度的想要擁有它,那麼店家的目的就達到了。
但是具體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從案例中找到答案。
在重慶江北區金源時代廣場,有這樣一家養老服務公司,老闆姓王,主要做的是一些老年用品,老年服務和旅遊等等。因為中國馬上要步入老年化社會,所以這一塊市場十分龐大。
王老闆選擇早入行,在他看來一定能賺不少錢。但是,由於中國老年人的特殊傳統觀念,在他們看來近敬老院或者是老年服務中心代表著自己的子女不孝順或者沒有能力容易招人非議。所以一直以來即便市場龐大但王老闆的生意卻一直是虧損。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老闆就利用老人愛扎堆,佔小便宜等特點,以體驗模型為中心設計了一個活動,讓顧客了解產品性能,從懷疑到相信,不停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最終也成功地實現了扭虧為盈。那麼具體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2】具體方法
一、引流,價值288元的禮品免費送。
因為王老闆做老年生意已經有比較長的時間了,所以他們有比較多的客戶信息,為了激活這群潛在客戶,於是王老闆就設計了一個活動,名字就叫價值288元的禮品免費送。
然後再通過電話、簡訊、微信等各種聯繫方式告訴這群客戶。這些禮品都是日常實用的快消品,比如食用油,大米,麵粉等。老年人都比較喜歡佔便宜,而且這些正品對老年人來說又格外的有吸引力,所以當王老闆把這個活動消息告訴老年人的時候,大部分都會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參與。
但是這裡大家也許會有疑問,東西還沒賣出去,每位老年人就贈送288元的產品,這不是在玩火自焚嗎?王老闆究竟是怎麼賺錢的呢?
【3】盈利分析
雖然王老闆有在賣老年產品,但是由於顧客對自己賣的老年產品不了解也不信任,所以如果用自己的產品做活動,效果肯定達不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