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老太被安樂死,全家看她喝下老鼠藥!安樂死合法真的好嗎?

2020-12-12 騰訊網

隨著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提高到77歲(2019年數據),身邊越來越多人老去,我們忌諱談「死」的觀念似乎正在改變。死亡,成為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是患者自己,還是身邊的親人。

談論「生老病死」,總有件事是無法繞開的,那便是「患者能否決定自己的去留」。

臨終關懷、尊嚴死亡,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社會問題。

一、是時候正視絕症患者的「臨終」問題了

2020年的全國會議上,沈德詠提交了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等問題的提案,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他表示:「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已無法迴避。」

沈德詠 圖源:新京報

@新京報:你怎麼理解「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這一話題?

@沈德詠: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本質上是一種人道主義措施,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它有利於緩解絕症患者的痛苦,提升生命的質量與尊嚴,減少患者家庭經濟及道德上的壓力,並有助於對緊張的社會公共醫療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完全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高度老齡化的現實需求。

@新京報:公眾對「安樂死」認知度和接受度怎麼樣?

@沈德詠:從統計數據看,約有99.35%的調查對象表示知道「安樂死」,其中47.41%屬於「比較了解」,僅有不到0.65%的調查對象表示「不知道」。有82.82%的調查對象對安樂死持基本贊同態度,明確反對安樂死的僅佔4.31%。這說明安樂死(尊嚴死亡)目前在我國已具有了較深厚的民意基礎。

@新京報:有觀點認為,搶救絕症患者是孝道的體現。你怎麼看?

@沈德詠:這需要重視教育宣傳。由於受到傳統諱死文化的影響,死亡觀教育在我國普及工作相對薄弱,覆蓋率較低,社會公眾對死亡持有否定、迴避態度,認為搶救絕症患者是孝道的體現而忽視患者臨終關懷的需求和意願,同時也是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如今,明明已經沒有希望了,還要滿身痛苦的活著,很多人生不如死,卻無法沒有痛苦的死去,已經成為很多臨終患者的問題。「臨終問題」並非紙上談兵,有過悲慘的案例。

二、老太要求「安樂死」,親人看她服下老鼠藥

浙江一位51歲老太本身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疾病,大量的激素治療使得她體重暴漲並且骨質疏鬆,在一次意外摔斷腿後只能長期臥床,連生活都沒法自理,全靠家人。

圖源網絡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老人還是家人都很痛苦,老太也逐漸產生厭世心理,多次要求家人買老鼠藥給她。2017年8月的一天,在老太的再次要求下,家人買來老鼠藥。老太當著丈夫、女兒、女婿的面服下老鼠藥,期間家人沒有阻止或施救。

在老太服下藥後,要求家人帶她出去轉轉,在馬路上行駛了數個小時後,老太沒有了呼吸。

圖源網絡

之後,老太的這三位家人被以故意殺人罪的罪名提起了公訴。這三位被告人在老太患病期間給予了充分照顧,將大部分收入甚至向親戚借錢給老太看病,老太之死雖情有可原,但罪不可恕,這三人的行為觸犯了刑法,與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不符。

最終三人被判刑二到三年,緩期三到五年。

三、臨終關懷服務仍面臨發展困境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死亡」一直是個被避諱的問題,但又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無論是親人還是自己的離世。在生命的最後,能否有尊嚴的謝幕已經成為了社會問題。

現在,在一些醫院裡有臨終關懷病房,這些病房不是為了治癒疾病,而是為了給患者提供幫助和慰藉,讓他們有尊嚴地離去,可謂是離死亡最近的地方。

圖源:中新網

據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達到了2.5億,其中還有4000萬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但是老年護理機構、康復機構、臨終關懷機構的數量非常不足。

一方面是巨大的缺口,一方面是臨終關懷機構的發展困難和制約。如果是私立機構,費用全部由患者承擔,價格太高。如果是公立醫院,床位本身就非常緊張。而且國內的臨終關懷也才剛剛起步,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相比較發達國家,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

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雖然傳統觀念避諱死亡,但是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能有尊嚴的死去,如今對這方面的觀念也在逐漸的改變,未來的臨終關懷的服務也會趕上。

參考資料:

[1]專訪最高法院原常務副院長沈德詠: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已無法迴避,建議適時立法規制.新京報.2020-5-23

[2]浙江老太要求「安樂死」,丈夫、女兒、女婿看她服下老鼠藥.澎湃新聞.2019-11-5

[3]探訪臨終關懷病房:生命在這裡有尊嚴地「謝幕」.中國新聞社.2019-8-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狗狗安樂死真的「安樂」嗎?
    選擇安樂死的大多數狗狗都是因為身患疾病無法救治,身體與精神飽受痛苦使用任何藥物都無法緩解時,鏟屎官才迫不得已選擇給狗狗做安樂死。狗狗安樂死聽上去覺得狗狗安樂死的過程並不會疼痛,也沒那麼可怕,相反,狗狗安樂死是一種簡單的,無痛死亡。
  • 主持人傅達仁選擇安樂死:在家人陪伴下喝下毒藥,躺兒子懷中離世
    在日本 NHK電視臺2018年拍攝的一部紀錄片《她選擇了安樂死》中,52歲的女主角美奈因患不可治癒的疾病多系統萎縮症而無法自立,她實在無法忍受病痛,自願到瑞士接受安樂死,她自己動手打開了能讓她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開關。美依平靜地走了過去,打開了點滴開關30秒鐘都無法入睡,看起來就像真的睡著了。
  • 我想活得體面,到死都是:人生最後的尊嚴,是安樂死
    但他們家人不肯,因為老爺爺是退休公務員,每個月有一筆退休金,他活著一天就能領一天錢,人死了就沒了。聽到這裡,我有點氣憤地說:「如果是我,寧願安樂死也不要這樣活著。」我媽說:「你懂什麼,好死不如賴活著。」「好死不如賴活著」,是很多人的生命觀。
  • 主持人傅達仁安樂死全程:在家人陪伴下喝下毒藥,躺兒子懷中離世
    2018年,日本NHK電視臺曾拍了一個《她選擇了安樂死》的紀錄片,52歲的女主角美奈因為患有無法治癒的疾病多系統萎縮症,變得無法自理,她實在受不了疾病的痛苦,自願前往瑞士接受安樂死,自己親手打開可以讓她去另一個世界的點滴開關。美奈走得很安詳,打開點滴開關30秒就一睡不醒,看上去就好像真的睡著遺言。
  • 亞裔女子4分鐘安樂死全過程,她的臨終遺言,看哭百萬網友
    日本NHK電視臺曾在網絡上發布了一位女性—小島,遠赴瑞士選擇安樂死的全程紀錄片,這段視頻看哭了百萬網友!人到底會在怎樣的心境下選擇死亡小島51歲這年,她已經變成了一位說話進食都困難,行走更需要輪椅代步的重症病人.醫生對她想要維持現有病狀的願望也無能為力,只能看著她的身體急速惡化,但又束手無策.
  • 半百知名主持人迎娶17歲少女,如今選擇安樂死一夜走紅
    但婚後,鄭正鈺一直沒有為博達仁生個一兒半女,為此她也深感愧疚。後來博達仁又結識了小自己30歲的陳秋萍,兩人竟擦出愛的火花,陳秋萍還為博達仁生下一個兒子。對於博達仁的「出軌」,鄭正鈺也欣然接受,而且還同意與陳秋萍母子接來一起住。
  • 67歲男子不忍親人受苦殺妻,網友幫喊冤,安樂死合法豈能隨便喊
    近日,臺灣67歲男子蔡某因為故意殺人罪被起訴,他殺死了自己臥病在床30年的老妻。蔡某的妻子30年前中風臥床,無法用言語溝通,蔡某一邊照料還在上小學的兒子,一邊照顧妻子,兒子長大外出賺錢後,家裡的條件才稍微好一點。
  • 加拿大反對黨:安樂死新法案會讓人「被安樂死」
    他周一對議會表示:「我們已經建立了對弱勢群體的保障措施,以便他們在選擇(安樂死)的自由和選擇的自主權之間取得平衡」。但保守黨及一些反對者並不這麼認為。新法案欲放寬安樂死限制加拿大聯邦政府在今年2月曾提出C-7法案草案,意在取消現行安樂死法規中申請者必須是「已經預見會死亡」的條款。
  • 昨晚,104歲科學家被安樂死了,遺言耐人尋味
    他認真的活,有尊嚴的死如此,才對得起生命瑞士當地時間昨天中午12:30分,墨爾本時間晚上8:30分,澳洲最年老的科學家——104歲的David Goodall教授在瑞士一家診所自願進行了安樂死,主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通過注射一種Nembutal,也就是巴比妥鹽類藥物戊巴比妥進行安樂死。
  • 西班牙通過安樂死合法化 三個月後將生效
    拉蒙·桑佩德羅(Ramón Sampedro)是第一位主張安樂死的西班牙人。他是一名海員和作家,25歲開始四肢癱瘓,之後臥床不起30年。在此期間,他進行了密集的司法請願活動,希望能夠有人協助他死亡,並要確保幫助他的人不會獲罪。 桑佩德羅在他11個朋友的出謀劃策下,最終在1998年1月12日,服氰化物死亡。
  • 老人捂死患病30年的妻子,高喊「對不起」,你同意安樂死合法嗎
    導讀:你會照顧自己患病的另一半30年嗎?以前網上出現夫妻一方放棄重病一方的新聞,我們都會一頭倒的指責放棄的一方,但是有句話叫「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種事情如果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設身處地想一想:你自己可以做到嗎?
  • 日本女子被執行安樂死:在生命的最後4分鐘裡,她微笑告別親友
    導語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其包括兩層含義,一種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還有一種則是無痛致死術。不過,在中國則被定義為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精神和身體承受極端痛苦,在病人要求下,經過醫生認可,可用人道方法使得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提前結束生命。
  • 傅達仁安樂死全過程:在親人陪伴中喝下4口毒藥,過程讓眾人淚崩
    美國的俄勒岡州1994年的時候,是第一個允許醫生為只有半年壽命的絕症患者實施安樂死的州,從1997年開始正是頒布法令一直到現在,已經有了200多名絕症患者選擇了安樂死。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其實是在確定了有生命的人已經患上了絕症之後,並且沒有任何辦法能夠為他減輕痛苦的條件下,病人自願並且家人統一之後,還需要經過專門的機構同意了之後,然後醫生實施一種讓患者在毫無痛感的情況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的一種辦法,現在全世界只有九個國家開放了安樂死這個條件,但是只有瑞士這一個國家,願意給其他國家的人提供安樂死。
  • 傅達仁安樂死全過程:在家人的笑聲中喝下4口毒藥,倒在兒子懷中
    《報任安書》中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本不應太過糾結,可是人一旦到了晚年,便多了些身不由己。對早已病入膏肓的患者來說,只有一死才是最好的解脫,但是這個願望,卻不能輕易實現,尤其是在不允許安樂死的中國。
  • 聊「安樂死」,論,老邁時活著的尊嚴
    「安樂死」源於希臘,意思就是幸福的死去!「安樂死」是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停止用藥,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目前,「安樂死」在中國還不合法!「安樂死」除非是當事病人決斷!病人親屬,肯定是三緘其口!傳統觀念和現在的國情,對敢讓親人「安樂死」的親屬!
  • 貓咪慢性腎衰竭安樂死嗎
    貓咪慢性腎衰竭安樂死嗎 2020-12-17 09:22來源:愛寵不分你我 原標題:貓咪慢性腎衰竭安樂死嗎
  • 帕運冠軍瑪瑞克,為何在40歲選擇安樂死?
    然而卻有人面對更大的苦痛,並主動的對自己的命運做出裁決,慷慨赴死——她就是帕運會冠軍瑪瑞克—費福爾特,比利時時間10月22號,她選擇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了自己40年的人生旅程。病魔纏身選擇安樂死並不是對於生命的畏懼,雖然在比利時安樂死合法,但這也是在有重大疾病或者到達一定年紀才可以選擇的方式。費福爾特是在跟病魔搏鬥將近幾十年後,才選擇不再痛苦而放棄自己的生命。費福爾特年紀輕輕就被確診疾病,她很快就面臨截肢殘疾的命運。
  • 日本女子安樂死全過程:用4分鐘道別世界,錄像看哭無數網友
    ▲重症患者照片01在2年前的日本,51歲的小島美奈就做出了安樂死的選擇。▲小島美奈舊照得知自己的病況後,小島美奈回到了日本自己姐姐身邊,姐姐給予了她極大的包容和關愛。到小島美奈51歲時,她已經在姐姐家中居住了三年。
  • 醫學史上的4月1日: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荷蘭宣布安樂死合法化
    歷史上的今天,即2002年4月1日,荷蘭議會在前一年4月通過的有關「安樂死」合法的法案1號開始正式生效,從而結束了「安樂死」是否合法的爭論,而這個爭論在荷蘭歷史上持續了長達30年的時間。隨著此法案的生效,爭論隨之結束,在將「安樂死」實施行為合法化方面,荷蘭成為世界第一。
  • 為什麼安樂死遲遲不能合法化,真願意安樂死的人並沒有想像那麼多
    每次寫到有關腫瘤晚期病人癌痛的文章,評論裡都會有一堆人回復,建議國家實施安樂死。大家一致認為,既然如此痛苦的活著熬有限的時間,不如安樂死解脫了。可以百分百肯定的是,回復者都不是病人本人,很可能連病人家屬都不是,只是一些旁觀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