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深度解讀 衢州衢江區西周古墓裡究竟發現了什麼? ——那些...

2020-12-15 浙江在線

2020-12-10 15:13 |衢江發布 |衢江發布


衢江邊驚現3000年前西周時期最高等級墓葬群,墓主人是否為傳說中的姑蔑國王?墓室的營建方式傳達出怎樣的信息?之後的發掘能否填補西周時期越地文明的空白?《今日評說》對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田正標,帶您揭開3000年前越地的神秘歷史。

緊挨衢江邊的雲溪鄉孟姜村,連續發現8座西周時期古墓,自2019年來,已經發掘的3座土墩墓,是已知西周時期越地文明中最高等級的墓葬之一。這是繼兩年前同一區域發現的廟山尖古墓後,又一重大的考古發現,國內考古專家組成考察團前往現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海明指出:「現在從出土的玉器看,或者原始瓷看,可能這兩個(土墩墓)比廟山尖規格要更高一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天進認為:「這麼大規模的墓葬,隨葬品這麼豐富的,至少在金衢盆地可能它填補了一段空白。」

省內年代最早的「人」字形木槨,以及一批極具地方特色或首次發現的原始瓷器、玉石器、青銅器,對研究西周時期越地一脈的早期文明具有重大價值。

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敏判斷:「墓室是人字形的,木結構的一個墓室,這個應該是姑蔑國一個最高等級的墓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常懷穎分析:「在江邊,然後要把這樣比較純的土全部運上來,然後要把石頭運上來,這個工程量是很大的。它說明的是在構築墓葬的時期,當地的社會的分層已經到了一個很複雜的階段,就是某些人可以有很高的特權,或者他能支配很大的經濟的資源。」

訪談主持人:浙江衛視主持人 付琳

訪談嘉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專家 田正標

付琳:「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衢州市衢江區孟姜村墓葬考古發掘的現場,也是這次正在發掘的土墩墓群中,比較大的一座。首先想請田老師解答一個疑惑,對我這個考古門外漢來說,總覺得古墓應該都像地宮一樣,要往下鑽地道才能進去。而我們現在坐的位置,卻是在山坡的頂上,好像是堆起來的,這是為什麼呢?」

田正標:「像商周這個時間段,比較多見的,應該是在平地上,向下挖一個坑,下葬了以後把坑填掉,就像我們中原地區有很多墓葬就是這樣的形式,但在我們江南,在吳越,流行的是一種它是在高的崗地上,人為墊了一部分土,在墊土的基礎上,再下葬,下葬完了以後再在上面堆起一個大土墩,我們稱它為土墩墓。和其它地區的向下挖坑的墓葬,它的營建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付琳:「這個是為什麼?能給我們解釋一下嗎?」

田正標:「有可能會和當時我們江南地區,水患比較嚴重有一定的關係,覺得站得比較高的地方,高的地方就會更安全一些,不會被水淹了。在我們衢州這個地區大型墓葬當中,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它的墓室結構是「人字槨」的結構。」

付琳:「在我們今天墓葬裡面也能看到嗎?您帶我看一下,是往這邊是吧?你看我們坡面上,看起來非常清楚,它是一個斜坡的結構。」

田正標:「對,這是一半。把另外一邊想進去,它就是一個兩面坡的,就是這樣一個結構,所以這樣看確實它這個「人字槨」的形狀還是很明顯的。」

付琳:「現在在我手邊的這些精美的器物,是這次墓葬考古發掘剛剛出土的文物。請田老師幫我們介紹一下。」

田正標:「其實我們這個地區出土的文物,比較多見的一種是印紋陶,它是用一個拍子拍上去的,再燒,壓上去再燒制,另外這個地區最為多見的就是我們稱它為原始瓷器,它外面有非常光亮的一層釉。」

付琳:「很難想像在那麼多年之前,已經有這樣精美的製作工藝了,非常精緻,但這次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田老師,就是這個,非常晶瑩剔透的這樣一塊一塊的。」

田正標:「它的材質是水晶的,它的使用還是作為玦在使用的,這個其實其他的地方也不多見,除了水晶以外,其實我們這個區域裡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有比較多的青銅器出土,通常我們在浙江的土墩墓當中,出土青銅器是非常少見的,但是這個區域還是比較普遍的,更重要的居然出土了成套的青銅車馬器。」

付琳:您用了一個「居然」。

田正標:「越人其實他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而不是車,走水路的多,車馬器以前在我們這一個區塊,就沒有出現過,那麼車馬器的出現是不是可能還和中原的禮制有關,是不是中原的車馬器的傳統制度流傳到或者影響到了我們這個區域來。」

付琳:「其實這次出土的這些文物,還是比較特別的應該說。您覺得它在考古學意義上來講,它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呢?」

田正標:「這些來看,顯示出這個區域,有非常明顯的一個地域特點,另外我們看,從墓葬的本身的體量,和同時期在我們浙江本地,包括我們周邊省份的同時期的墓葬比較而言,這個體量是最大的,這樣的大墓,起碼應該是區域的一個首領一級的,甚至「王」一級的這樣的大墓,我們通常馬上腦子裡面,就會閃現出兩個字——姑蔑。因為在古代文獻當中,在對這個區域的記載當中就提到了姑蔑。」

歷史文獻中,對3000年前地處浙西金衢盆地一帶的姑蔑國,記載寥寥。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不少人認為姑蔑與大家所熟知的東周越國,同屬「于越」文化,甚至誤以為它就是越國的「前身」。而衢州西周土墩墓群的發現,顛覆了這一認知,其出土的文物、墓葬形制,有著與同時期越國所屬的「于越」文化有著顯著不同。這,也成了孟姜村墓葬考古發掘專家研討會上的核心議題之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元甫發言說:「確實它有非常強烈的區域性文化的特點,有別於我們浙江寧紹、杭嘉湖平原這塊大區域。」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敏發言說:「姑蔑文化與于越文化,都是百越民族集團兩種先進的文化。春秋晚期,姑蔑文化和于越文化與融為一體。」

在場專家從墓葬發掘的證據推斷,廟山尖、孟姜村等大型土墩墓應為姑蔑國國君墓葬。此外,專家們認為,墓葬發掘地所在的衢州市衢江區,是四省通衢之地,自古以來便是重要交通孔道,因而本次墓葬的發掘的考古價值並不僅限於當地,還為更大範圍內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課題。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天進發言說:「南來北往東去西來的這麼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上,文化上的這種傳播交流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巖發言說:「整個金衢地區我個人認為是解開新時期晚期到三代時期,長三角、嶺南或者珠三角交流的一個重要的鑰匙。」

付琳:「這幾年系統性的發掘考古之後,是不是能夠幫我們更清晰地印證當時姑蔑的文化?」

田正標:「對,我們有專家分析,其實勾踐最強盛的時候,于越族已經把西邊的姑蔑合併起來了,在這個時間段之前,那麼從現在文化面貌比較來看,似乎兩個區塊又是相互獨立的,有可能在西周的時期,我們姑蔑和東邊的于越,其實是兩個各自獨立的政治實體。像這個區域這麼多個等級高的墓葬,如果我們可以把它稱為「王」的話,那麼這個區域應該就是當時的王陵區。」

付琳:「其實包括我們在之前開的研討會上,大家也都提到了,這一次土墩墓葬群的考古發掘過程,其實也有很多新課題,在等著我們進行研究。從您個人來講,您會對接下來的考古發掘有哪些期待?」

田正標:「接下來我覺得,像我們身後的這座墓葬,其實還沒有完全發掘完成,我相信這座墓葬肯定還會出土很多精美的文物,從課題研究的角度來說,這批墓葬的發掘只是一個開端,那麼我們發掘到了等級最高的墓葬,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思考它的都城在哪兒?那麼有了都城以後,我們還要思考他的老百姓住在哪兒?其他等級的墓葬在哪兒呢?有可能以後通過我們大範圍的調查,包括勘探,可能會對區域的文化面貌認識得更清楚,也希望把我們考古發掘的成果,向大眾進行展示,進行宣傳,這也是我們新時期考古工作當中,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1607584387000

相關焦點

  • 浙江這一地驚現3000年前西周土墩墓群!墓主人是誰?有什麼瑰寶?
    考古專家和學者在孟姜村墓葬考察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衢州市衢江區完成了對多座大型土墩墓群的考古發掘工作,初步判斷這些古墓的年代為約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在12月5日召開的衢江區雲溪鄉孟姜村墓葬考古發掘研討會上,考古專家推測這片集中的西周時期高規格貴族墓葬群,或許與歷史上的「姑蔑古國」有一定關係。去年12月至今年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衢江區文廣旅體局對衢江區雲溪鄉孟姜村南面的三座西周時期的大型土墩墓進行考古發掘工作。
  • 浙江衢州現高規格土墩墓群 初步判斷年代為3000年前西周時期 或與...
    據衢州發布消息 浙江衢州市衢江區驚現3000年前西周時期最高等級墓葬群。墓主人究竟是誰?墓中驚現怎樣的瑰寶?考古專家和學者在孟姜村墓葬考察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衢江區完成了對多座大型土墩墓群的考古發掘工作,初步判斷這些古墓的年代為約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
  • 衢州孟姜村三個大土墩,為什麼讓專家們走不動了?
    今天,一批考古界的專家大咖趕到紹興,浙江考古界的奧斯卡獎——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於12月21日-22日在這裡舉行。今年入圍的新發現一共有18個,當然,新發現遠遠不止這18項。這一年,錢報記者一路追著它們深度慢跑,但今天要講的這一個新發現,沒有「故事」,甚至有點小眾,在史書裡也僅留隻字片語。
  • 考古專家進入千年古墓,卻發現詭異事件,當時心臟漏停了一拍
    考古專家進入千年古墓,卻發現詭異事件,當時心臟漏停了一拍。在我們所看過的盜墓小說裡,古墓裡的世界是非常奇幻驚險的,但也是因為如此,才讓人十分的好奇,既害怕又憧憬。在那些千年古墓當中有無數的機關,不小心觸發可能就會葬身於古墓當中,而且,除了這些人設的機關,還有很多是大家無法想像的。
  • 農民找羊卻發現千年古墓,考古挖出一件「人頭」兵器,專家愣住了
    在我們中國古代歷史上其實曾經出現了許多的小國,但是因為存在的時間過於的短暫,導致沒有出現在史書中,所以我們後人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知曉,好在考古工作的確是非常有成效的,這幾十年中發掘出了許多的墓葬,為此發現了許多的神秘古國,比如曾侯乙墓的出土讓我們知道了曾國,還有那個中山王墓等。
  • 讓文物說話 讓歷史說話 讓文化說話——李尚鴻女士《山西考古那些...
    《山西考古那些事兒》,是最近常看的一本書。書中,我們可以深度聆聽「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山西故事。(《山西考古那些事兒》作者李尚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系統梳理中華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
  • 引專家建針灸醫院 衢州衢江區用小銀針撬動康養產業
    3月17日,在衢江區中醫院(楊繼洲針灸醫院)3樓針灸科裡,針灸科主任康肖榮正在為病人施針灸。這位病人常年伏案工作,之前找推拿店按摩,現在慕名前來衢江區中醫院試試針灸。  這是一家年輕的醫院,2015年在樟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並以中醫針灸作為特色項目,2017年掛牌成立楊繼洲針灸醫院。2019年,這家醫院全年接待病人近12萬人次,比4年前翻了一倍。
  • 浙江衢江發掘3000年前西周土墩墓群 或為姑蔑國王陵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衢江區完成了對多座大型土墩墓群的考古發掘工作,初步判斷這些古墓的年代為近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結合多次考古發現,專家推測這一地區應該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可能存在一個政治實體,與文獻中所記載的越國附屬國「姑蔑(滅)」可能有一定的關係,甚至有可能就是「姑蔑」。這一發現對姑蔑文化、古越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湖北發現2000年古墓,意外發現一「活烏龜」,不料卻嚇到考古專家
    因此,湖北地區也是歷史文化非常濃厚,所以在這裡經常出現一些古墓。一次偶然的機會,湖北地區的村民們又發現了一座古墓。這座古墓顯得有些嚇人,裡面是非常的黑暗,即使在大白天也看不到裡面有什麼。再加上當地人有些迷信,所以對這神秘未知的古墓,大家也不敢輕舉妄動。最終,為了安全起見,村民們就上報給了有關部門,請他們來調查這個古墓。
  • 考古為何最懼怕古墓出現雞蛋,難道真那麼詭異?專家:碰都不能碰
    對雞蛋感觸很深的,想必是小學生,每天都要想著怎麼才能不吃雞蛋,一些孩子因為無法拒絕父母或是爺爺奶奶,只得將雞蛋帶著,然後在上學途中悄無聲息地扔掉;而考古人員也最懼怕古墓出現雞蛋,這是為何?難道真那麼詭異?專家:碰都不能碰。
  • 古墓發現3000年前太陽能工具,專家做實驗證明,的確可以用來點火
    眾所周知,古墓一直是神秘之處,而歷朝歷代之墓經常會被盜墓賊光顧而使考古學家無從考證,在一些古墓之中有很多陪葬當時的鎮國之寶,一些盜墓賊輕取國寶而一夜暴富,所以許多保存完好沒有經歷盜墓賊的古墓往往暴露於世時都會引起軒然大波。一般會出土許多寶貝,但是唯獨一座陝西古墓遭盜墓賊破壞之後依舊發現了寶貝,讓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古代科技有了一定的了解。
  • 衢州孟姜村,王一級的大墓告訴我們,「姑蔑」族並非空穴來風
    說這話的,是徐天進,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他拿著手機特寫一枚玉玦,過了會兒,又盯著兩件青銅車馬器,走不動了。 懵的不止徐天進。 12月5日,全國各地考古文博界很多大咖學者,來到了浙江衢州的這個村子裡,具體定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雲溪鄉孟姜村。
  • 千年古墓中發現「活物」,專家進入後發現,居然是十幾條活鯰魚
    因此我國便制定了一些比較嚴格的法律法規,禁止人們隨便挖取古墓,即便是專家們在進行挖掘古墓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文物,所以說考古隊在進行古墓挖掘的時候都是非常小心的,國家為了不使這些有歷史價值的文物落到盜墓賊,或者是流落到國外,便大力的支持考古隊進行挖掘。有一次考古專家在北京市的大興區安定鎮大區梁村進行考古的時候,他們居然發現了一件讓人非常震驚的事情。
  • 考古專家:古墓是國家的,由不得你!
    然而,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封建社會,許多農民有封建思想,不了解科學考古活動。當然,也有許多人出於情感原因,強烈反對考古專家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專家有時非常困難,只能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 四川達州一處古墓被盜,專家勘探發掘,發現五千年前古巴國遺址!
    在這片土地上曾存在過有別於中原地區的文明,我們熟知的有金沙遺址和三星堆遺址,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完全顛覆了考古專家的認知,專家推測巴蜀地區曾存在過超級文明。巴蜀地區曾存在兩家國家,即巴國和古蜀國,巴國最早見於《山海經》,而在西周時期,巴國與蜀國、楚國為世仇,巴國存在了大約800年。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四川達州發生的一起盜墓案,牽出了5000年前古巴國遺址。
  • 考古新發現: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精美金銀器,是真實還是虛構
    【考古新發現!#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精美金銀器】1982年,青海省海西州發現了一座古墓。隨後,考古學家又在其附近發現數百座古墓。這片古墓群被命名為「熱水墓群」,其中的「血渭一號墓」規模較大,據稱就是小說中「九層妖塔」的原型。
  • 千年古墓內出土大量藍色人骨,考古專家急忙換上防護服,揭開謎團
    帶著幾絲好奇的他,上前一探究竟,朝著冒水的地面就是一鋤頭,竟刨出了一塊黑色的木頭。當時他也沒多想,將這塊黑木帶回村後,將此事告知村民,經村裡的木匠趙某辨認。這塊黑色的木頭可不是普通木頭,而是極其珍貴的烏木。地下出現烏木可以預測,下面一定藏有貴重之物,極有可能是一座古墓。於是,李某連同村民們再次來到水源地。
  • 義大利古墓發現盞「神燈」,亮了1500年從未滅過,專家也難以解釋
    燈神自然不可能出現在世界上,但是神燈卻有可能,在義大利的一次古墓考古中,專家們竟然發現了一盞亮了千年的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自從人類學會用火之後,黑夜再也不是全然的黑,但是由於社會落後,古代人用火照明的戰線拉得非常長。
  • 考古專家:她應該叫避夫人
    雖然目前來說,田野考古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非常完善的地步,但是對於一些出土文物的解讀仍然存在著很多爭議。比如說著名的馬王堆女屍,一直以來都被稱作「辛追夫人」,可是還有一部分文物專家認為,「辛追夫人」實際上應該叫「避夫人。」
  • 2000多年前古墓葬著何方神聖,專家:打開一看有礦泉水瓶子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謝濤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往黑黢黢的地下一看,不得了,來的路上專家心裡就已經想到是什麼了。 好了,發現並確定古墓的消息一時間傳遍了大街小巷,在大家的關注下,考古專家開始對這個已經暴露的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可是工作剛一展開,一個壞消息傳了上來,怎麼回事? 專家在勘探和清理時發現了盜洞。有這麼明顯的盜洞出現,大家心裡一下子涼了半截,這麼有價值的古墓,被可恨的盜墓賊捷足先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