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14.9千米!「流浪恆星」直奔太陽而來,這或許是地球最大劫難

2021-01-13 丙圖出品

在63光年的星河外,一顆橙黃色的流浪恆星,正在以將近14.9公裡/秒的速度朝太陽系飛速奔來,專家預計,它將在128萬年後和我們相遇,成為太陽系中的第二顆太陽。

在整個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也正是只有一顆恆星,才使得太陽系內部成為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又稱"單一恆星系統"。從力學的角度分析,單一恆星系統的穩定性更好,這也為地球誕生生命打下來重要基礎。除此外,宇宙中還存在著許多雙恆星系統、三星系統、甚至更多,在這些多恆星系統裡,恆星之間相互糾纏,行星彼此亂竄,同時,因為引力範圍的影響,有時還會吸引一些流浪恆星進入星系造成系統混亂。

最近,天文學家們觀測發現,一個名叫格利澤710的"流浪恆星"正朝著太陽系逼近,其半徑為太陽的2/3,質量約為太陽的1/2,是一顆橙黃色的矮恆星,在宇宙眺望,猶如一顆明亮的橙色珠子,它的意外闖入意味在太陽系,將可能出現第二個太陽。

如果太陽系出現兩顆太陽,將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太陽約佔整個太陽系99%的總質量,而如此強大的引力也確保了,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太陽系內部能夠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生命也才得以延續。

140萬年後,格利澤710將闖入太陽系,飛往距離太陽1.4萬億英裡的地方,屆時,太陽系總質量將提升60%,質量增加的同時也伴隨著強大的引力,太陽和格利澤710將會彼此糾纏、環繞。而這樣的雙星系統是最不穩定恆星系統,兩顆恆星要麼是互相吸引,造成大量小行星、彗星拋向地球。要麼是兩顆恆星圍繞一個中心點旋轉,慢慢靠近,這時,我們將可以短暫地看到兩顆太陽的景象。不過很快,我們也會因為和兩個恆星距離太近,地球受到兩股紊亂引力場的影響,被甩出太陽系,成為一顆新的"流浪行星"。

值得一提的是,格利澤710並非是唯一的"天外來客"。

在發現格利澤710後,天文學家們又對太陽系周圍將近30萬顆恆星進行觀測,推算它們的運行軌跡。結果發現,在未來幾百萬年來,將近97顆恆星會闖入太陽系範圍內,其中將有16顆逼近太陽,不過會造成什麼影響目前還不能確定。

事實上小行星的撞擊,伽馬射線暴的掃射、星系間融合都能輕而易舉地結束地球上的生命,不過隨著科技的探索,相信在未來,我們會找到保護自己辦法,屆時人類將不再渺小。

相關焦點

  • 太陽與其他的恆星有什麼不同,為啥被叫做太陽系?
    太陽系之所以叫太陽系,至少有如下幾個因素:1、因為這個系統裡有地球存在,地球上有你我他這樣的人類存在,這些人類把地球圍繞著公轉的那顆恆星叫做「太陽」,因此就有了太陽系。這0.14%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行,其中,木星是這烏央烏央群體的老大,佔有了0.14%中0.1%的份額,也就是除太陽和自身外,木星是所有天體質量加起來的2.5倍。我們地球在整個系統質量中只佔有0.0003%。3、幾乎所有的恆星都是一個小系統。但恆星系統與真正的星系完全不是一碼事,因此絕對不要混淆。
  • 盾牌座UY已不是宇宙最大恆星,新晉宇宙最大恆星有100億個太陽大
    然而地球和太陽比起來就太渺小了。太陽的直徑是139.2萬公裡,是地球的109倍。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在太陽面前,地球就像是一個大西瓜面前的一粒小芝麻。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它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和更大的天體結構怎麼轉?
    有人問: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是圍著誰轉?其實從月亮到地球再到太陽,它們並不是圍繞著某個天體在轉,而是圍繞著共同的質量中心旋轉,知道了這一點,就知道更大天體結構旋轉的秘密了。所有的天體都是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運動。
  • 形象比喻:地球縮小成一個小彈珠,太陽有多大,最大天體有多大?
    太陽才是太陽系佔有絕對地位的老大,是太陽系唯一能夠發光發熱的恆星,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其餘其他所有天體加起來才只有0.14%。而我們地球只有太陽質量的0.0003%,因此拿地球與太陽相比,實在不在一個層次,沒有可比性。如果地球是一枚硬幣,太陽就差不多是一間房子大小的球。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 無人飛船以13.4千米秒速來到70億千米外,即將造訪第二個小天體
    以它的視野來看,陽光在逐年變暗,後方太陽不斷撤退,前方是寒冷空間,將大片天空無情地割讓給遠方星星。這艘無人飛船就是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這片星辰大海就是漂浮無數小天體的柯伊伯帶,是人類在21世紀發射的唯一一艘遠航無人飛船,旨在探索冥王星,柯伊伯帶小天體和星際空間。
  • 目前已知最大的恆星,太陽在它面前猶如沙粒,竟是太陽的50億倍!
    但是,在我們普通人的認知中,都覺得太陽是最大的!其實不然,在浩瀚的宇宙中。有很多很多的恆星以及行星。我們太陽的太陽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星球,直徑大約是139.2萬公裡。相當於地球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佔有太陽系總體積的99.86%。走出太陽系,來到浩瀚的宇宙中。
  • 地球正加速接近黑洞,相距約2萬5千光年,速度達每秒227千米
    地球正加速接近黑洞,相距約2萬5千光年,速度達每秒227千米大家都知道,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達到了930億光年,而這也就說明了宇宙的浩瀚,而地球,甚至是整個銀河系在這個宇宙當中,都渺小的如同一粒塵埃,而且宇宙依舊還在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在不斷的膨脹著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有多大?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
    太陽就已經很大了,個頭是地球的130萬倍,但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有的相當於太陽的幾十億倍,質量也比太陽大很多 目前人類所發現的質量最大的恆星當然要數R136a1,這是1985年發現,其位於R136超星團中。
  • 銀河系有超過1000億顆恆星,為什麼還沒撞一起,地球還平安無事?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銀河系中恆星數量的下限是1000億,上限大約高達4000億,當然這只是恆星的數量,每個恆星系又有數量不等的行星,而且還有多如牛毛的小行星,瞬間銀河系中的天體數量就從千億級開始了指數級增長,太陽帶著地球在銀河系中穿行,實在是太危險了,啥時候迎面就飛來一顆恆星
  • 科普:恆星的威力有多大?尋找宇宙中那個最強大的恆星
    想找最強最亮的恆星,只有一個合乎邏輯的起點,為我們所知生命體提供能量的恆星發電機——太陽。太陽散發出極大的能量,若請地球上所有人類每秒引爆世界上最強大的核子武器一次,結果產生的能量比不上太陽。太陽的溫度還高於我們經歷過的任何溫度,太陽內部的溫度甚至超過百萬度。那麼這些能量來自哪裡?答案是源頭在太陽的中心,即太陽核。
  • 現實版流浪地球,銀河系中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非常受歡迎,它還被拍成電影在春節檔放映。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太陽進入快速膨脹期,為了逃離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在地球上安裝了行星發動機,推動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此後,地球不再繞任何恆星旋轉,成了所謂的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在上演?科學家:銀河系內流浪行星可能有幾萬億個
    對於大部分朋友來說,我們印象中的行星應該是環繞太陽這些巨大的恆星公轉,就像我們地球365天就環繞太陽一圈,年復一年,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當《流浪地球》這一部電影上映以後,讓我們看到了地球「逃離」太陽系時可能出現的場景,看起來很不可思議,所以也有一些朋友認為,這終究只是電影,帶著地球去「流浪」是不可能實現的。
  • 《流浪地球》:地球毀滅之日,人類何去何從
    故事發生在不久後的未來,太陽在急速膨脹並且衰老,人類的科學家提出了「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如此奇思妙想的做法,或許真有這麼一天,人類也不敢輕易去嘗試吧。
  • 地球圍繞太陽運轉,太陽圍繞星系中心運轉,銀河系圍繞的是什麼?
    地球自轉以外,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以一年為周期繞太陽公轉,導致太陽東升西落。然而,在更大的宇宙尺度上,地球繞太陽一周的軌道並非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封閉。太陽外有上千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雲,它們在引力的作用下組成了一個巨大的星系,星系盤的直徑估計在17萬到20萬光年之間,平均厚度在2000光年左右。
  • 宇宙中最大恆星到底有多大?
    原本在人類眼中已經非常大的地球,進入太空之後才發現,太陽系當中比地球大的行星也有很多,在太陽系之外,更是多不勝數了。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到底有多大? 在太陽系當中,中心是太陽,而太陽是一顆恆星,我們地球與太陽相比較的話,的確是非常的渺小。太陽的直徑能夠達到地球的109倍,體積上是太陽的130萬倍。
  • 銀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千米的速度狂奔,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地球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圍繞太陽旋轉,太陽又以每秒230公裡的速度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而銀河系也在圍繞更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巨引源運動,正在以每秒600千米的速度狂奔目前科學家就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發現,銀河系在向一個神秘引力源運動,然而由於地球處於銀河系盤面的隱匿帶,部分天區被遮擋,這讓科學家對此觀測影響極大,因此當時並不知道神秘引力源的具體位置。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地球繞太陽旋轉,就像一艘船漂浮在它的船錨周圍一樣。但是,如果某人或者某種原因導致船與錨脫離會怎樣呢?一顆體積較小、脫離任何恆星束縛的行星,穿過星際空間會發生什麼?當一顆行星「四處漂流」會發生什麼?從理論上講,恆星提供了光,可使天文學家直接觀測到系外行星。當一顆行星質量太小或者太遙遠難以直接觀測時,科學家仍能探測到行星施加給主恆星的微弱引力(該方法稱為徑向速度法),或者觀測當一顆行星掠過恆星的地球可見面時的閃爍情況(該方法稱為凌日觀測法)。從定義上講,流浪行星沒有恆星光照亮它們的運行軌跡,這將意味著望遠鏡很難直接觀測到。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誰?它能夠裝下45億個太陽,是超級巨無霸
    可能喜歡天文學的朋友都知道,人類目前觀測發現的最大恆星是盾牌座UY,這個最大指的是體積最大,而不是質量。在盾牌座UY之前,人類觀測到的體積最大的恆星是大犬座VY,為什麼後來又變成了盾牌座UY?其實跟人類的科技發展不斷增強有關。事實上,早在1860的時候,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盾牌座UY的蹤跡,但是當時的科技和觀測技術並沒有覺得它特別大。
  • 周末,地球將過近日點,是一年中看到太陽「最大」的一天
    對於美國的時區,這相當於1月5日東部時間02:48,中部時間01:48,山地時間00:48以及1月4日太平洋時間23:48,阿拉斯加時間22:48,夏威夷時間21:48。在最接近太陽的點上,地球距離太陽只有不到91,398,199 英裡 (147,091,144 千米)。相反,當地球於6個月後的2020年7月4日到達遠日點——距太陽最遠的點——時,我們將距離太陽94,507,635 英裡 (152,095,295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