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

2020-12-24 騰訊網

文·段宏剛

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在民間流傳很廣,大多出自一些老年人之口,老年人常常以長輩教導晚輩的口吻說出這句話,目的在於希望晚輩有一個舒適的家居環境,生活蒸蒸日上。

要理解這句俗語,首先要明白「明堂」的意思,以及它的作用。

明堂是一個很重要的建築物,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按照古代帝王的要求,建造在風水寶地上的神聖場所,用來祭天、祭祖、封禪、朝見諸侯、發號施令等。

二是指一些建築物裡邊的重要場所,大到皇宮,中到寺院廟宇,小到老百姓的住宅,都建造有明堂。

這句俗語中的明堂,特指第二層意思。

古代建築物在主體結構上都是面南朝北,正門開在南邊,在建築格局上講究對稱,所有建築成雙成對分列在中軸線的兩邊。

皇宮的正殿,寺院的大雄寶殿,住宅的堂屋,是不同級別建築物裡的最重要場所,都可以看作是明堂。

唐朝東都洛陽紫微城正殿,是皇宮明堂的代表,高度超過90米,面積超過2000平米,建築風格富麗堂皇,號稱中國古代體量最大的木質建築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建築水準。

之所以建造得如此氣派,主要作用是向外國人展示大唐王朝的綜合國力,因為唐朝皇帝每年要在這裡接見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個使者,這裡還要舉行三年一次的殿試,要容納上千人在這裡考試,所以,必須把它建造得大氣奢華、寬敞明亮,才有足夠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普通老百姓住宅裡的明堂遠遠沒有這麼豪華,但是,人們對明堂的建造還是相當講究。會不惜成本把自家明堂建造得寬敞明亮,保持裡邊乾淨整潔,讓一家人天天有個好心情。

另外,古代房子沒有客廳,明堂充當了客廳的功能,客人拜訪時,常常會被主人安排在明堂接待,因此,明堂具有聚合人氣、彰顯財力的作用。

一些人家會在明堂裡擺上先祖的牌位,俗稱「高堂」,在重要節日都會祭拜。

不論從哪一個層面來看,大到皇宮小到住宅,明堂都是非常重要的場所,是典型的「面子工程」,如果一個明堂又小、又髒、又亂,看到它哪會有好心情?連在明堂多待一秒的心情都沒有。

明堂如播米有兩層意思,一是形容明堂格局小,髒亂差,風水和環境不好,聚不了氣,導致財散人窮。

二是形容做人的格局太小氣,祭祖求平安時沒有誠心,捨不得購買祭品,像播米那樣敷衍了事。

過去,農村人在種植穀米時,沒有播種機,都是手工播種,基本上靠天吃飯。播種時,會一把一把給地裡撒上種子,然後用磨(一種農具)把地抹平,掩埋種子,就算耕種完畢。撒種子時,會給種子裡添上一些穀米,這樣做一是為了節省種子,二是因為穀米去掉殼後,種在地裡不會發芽,會讓穀物出苗比較稀疏,到時長勢良好。

如果建造明堂時像播米那樣隨意,不去選擇好風水,周邊環境支離破碎,那樣會聚不住氣,到時會讓人氣、財氣、運氣慢慢流失,最終家道中落,讓子孫後代受窮。

過去民宅的明堂,正對著大門,從大門進去朝北走,就能看到明堂,主家會非常在意明堂的整體環境,建造房屋時,事先會給明堂留下足夠大的空間。建造好後,會對明堂用心裝修一番。家具會擺放得整整齊齊,表面擦得油光可鑑,地板收拾得乾乾淨淨。許多人家為了增加文化氣息,還會給明堂懸掛上字畫,擺上古玩飾件。

特別講究的人家,會給明堂裡建造神龕,不但擺上列祖列宗的牌位,還會擺上財神或關二爺的塑像,在他們看來,這是聚氣的好方式,也是表達美好願望的方式,期盼祖宗和財神保佑子孫後代平平安安,日進鬥金,享盡榮華富貴。

現在的農村人,哪怕不是很富裕,也捨得花錢建造漂亮、寬敞的房子,還捨得花錢置辦高檔家具,因為在農村人的意識裡,別人都這麼做,自己如果太小氣,不但會丟掉面子,還會喪失聚氣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房子建好之後,幾十年裡它一直在那立著,可以給子孫後代留下,成為一筆可觀的遺產。

如果給子孫後代留幾間破瓦房,肯定沒有漂亮房子的實際作用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
    農村俗語是農村代代相傳的智慧,就比如我們家,從我曾爺爺那一輩傳到我爺爺,到我爸爸和我這一輩,基本上就失傳了,有時候聽他們講這些,就當聽個稀奇。「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話是我過年的時候到親戚家拜年,聽一位長者提起的,主要說的是,擺設風水等等對子孫後代的影響。下面就來給大家簡單說說。
  • 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明堂是什麼?為什么子孫會窮?
    民間俗語之所以廣為流傳,就是因為大部分俗語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古時候人們善於觀察總結,然後得出結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生活經驗告誡給後輩,其本意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少走一些彎路。那麼古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到底什麼意思?其中明堂是什麼?為什么子孫會窮?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你理解什麼意思嗎?
    說起「明堂」這個詞,很多人會有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因為「明堂」這個詞彙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明堂」具體是什麼意思,則很少有人能說清楚。關於「明堂」,古人有這樣一句話:「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你理解什麼意思嗎?咱們一起分析一下。在世界上,中國歷史較為特殊。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算迷信嗎?
    農村俗語,作為我國文化的一部分,它有該剔除的部分,也有部分是值得保留下來的,因為它們的存在,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提示,還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多多少少似乎還是有那麼點迷信的,「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明堂是什麼地方呢?
  • 俗話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明堂是啥?為何子孫會窮?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至今都流傳著一些關於家族的俗語,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說這麼一句——「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如果從字面上解讀,你根本不知道啥意思,要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深意,必須深度剖析。據了解,這句話出自一個算命老先生的口中。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墓地前方的區域範圍,老輩人稱其為「明堂」,認為明堂能否聚氣,關係到子孫後代的福祉。老人眼裡,明堂主要有內、外分,即內明堂、外明堂。內明堂,指墓地前方稍遠處有大山或高大建築;外明堂,指墓穴前方到水聚合的地方,若有墓地前方案山(矮山)存在,則指案山到水聚合的地方。老被人認為,凡是風水好的墓地,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內外明堂都存在,墓地前方地形規則、屈曲迴環,四周略高,中間低且平整。
  • 農村老話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啥意思?這是教人孝順的老話
    個人認為,孝這個字其實也是要分什麼情況,有些愚孝並不應該提倡,啥叫愚孝?就是不由分說,完全聽長輩的,長輩明明錯了也要聽,這就是愚孝,現代有不少媽寶男就是這樣。有一些也是存在爭議性的,比如這句老話「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話初看時讓人感覺茫然,因為字面意思不明顯。
  • 農村俗語:「明堂如月圓,子孫有餘錢」啥意思?明堂是什麼?
    來到費大爺家的時候,李大拿就直接說出了一句話,那就是要給老人找一個名堂寬敞的地方安葬,最好明堂是那種像月亮一樣圓的地方,說完就開始領著人去村的周邊開始尋找了。其實作為一個現代農村人對於李大拿說的這個明堂真的不是很理解,於是就好奇地問李大拿什麼是明堂?為什麼要選擇跟月亮一樣圓的地方安葬?
  • 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
    民間俗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人們當時的生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俗語了解人們的生活習慣。所以包括很多種類,有說自己的生活經驗的、有對後輩的告誡的還有各種有趣的習俗。那麼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 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明堂似葫蘆,寡母定隨奴」,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明堂似葫蘆,寡母定隨奴」。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思忖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這句俗語來自「風水歌訣」。意思是說:墳墓的明堂如果像葫蘆狀的話,可能會傷害男主人,從而使女主人成為寡婦,在無奈的情況下,女主人會下嫁給自己的家奴。
  • 農村老人常說「明堂如銅鑼,家富積錢禾」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們常說的「明堂如銅鑼,家富積錢禾」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農村一句古老的俗語,有兩種解釋,意思是說,光明磊落、光明正大的為人處世,就會富裕的道理。明堂是指官府公堂或家庭客廳,就像銅鑼一樣光亮照人,百姓富裕,存錢就像存柴禾一樣多,說明非常富足。
  • 老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為我們留下來的文化傳承不僅僅是文史,像一些民間傳承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眾所周知,民間傳承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分支,這一分支就是老俗語,老俗語,膾炙人口,包含的含義也很深厚。如果細細品味的話,那麼也別有一番風味,中國老俗語中有一句話叫做「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開當鋪」,究竟是什麼意思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開當鋪」,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這片華夏的沃土之上,孕育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文化,歷經歲月的流轉,傳承到了現在。
  • 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什麼意思?聽聽老梁如何解釋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很多俗語,我們經常從老一輩人的口中聽到許多,有些懂我們也不明白,就比如小時候,還是特別小的孩子的時候,走路跌倒哭了,奶奶爺爺就會趕緊摸摸你的頭,然後在摸摸地,說一些聽不懂的話,其實現在想想還挺有意思。
  • 俗語:「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我們經常會聽到家裡的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說的說窮人不要去南方,富人都不會去北方。但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俗語裡的南北,並不是單純的指北方,南方,接下來老段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俗語的真實意思。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這樣
    我們常常從各種俗語老話裡得到很多的經驗,規避掉很多的錯誤。很多人也很喜歡去了解一些農村俗語。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句對我們有益的農村老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首先是前半句窮不走水,按照字面解釋就是窮人不走水路。
  • 俗語:娘送女,窮到底;姐送妹,窮三輩,何意?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農村俗語說:「娘送女,窮到底;姐送妹,窮三輩」,這是啥意思,你沒有聽過吧。它的大意是這樣的,女兒出嫁,母親不能送,母親一旦送了,女兒以後的日子那就窮到底了。姐姐更不能送了,如果送了,不光是窮到底,而且是窮三輩子。你覺得有道理嗎?我覺得好像有點扯了,女兒是母親的心頭肉,女兒出嫁,一去不回頭,做母親的難道連送一送都不行嗎?
  •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老一輩人的"民間俗語",一般都是古人建立在非常豐厚的經驗之上,因此值得世世代代後人的反覆推敲。而這些俗語通常都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因而輾轉流傳,世代不息。
  •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俗語了解一下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俗語了解一下時間:2020-08-05 17:21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俗語了解一下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一句俗語,是古人警醒年輕人不要玩物喪志,趁著年輕多學些多奮鬥。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涉及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事生產、土木建設等方方面面。農村修房建屋的講究,村裡人基本上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以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來說,它揭示了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