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古建修繕師張奉兵一直記得師父的話,「你要想學好一門手藝,你必須先做人,人一定要做好,不要因為幹活而幹活。」他更在修修補補中逐漸對故宮產生了感情,「正好我們這一撥趕上故宮六百年,多少代工匠是趕不上的,比較榮幸。用自己一生所學到的手藝去呵護它。」
張奉兵,故宮古建修繕師。2001年夏,因痴迷傳統營建技藝,偶然間參與施工的張奉兵留了下來。什麼是「故宮的工藝流程」?不在「結果」,而在「每一步」。因為熱愛,張奉兵已在故宮「修修補補」7000餘天,「今後也打算就這麼幹下去了」。芳華不減,感謝守護!
匠心永恆,不負光陰。因為熱愛,默默地用一輩子的光陰去踐行,一輩子很長但是熱愛更長。故宮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因為你們,我們才能看到600年前的故宮感謝你們的守護。
讓文物活過來,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常見的木匠。一個刨子,一把斧子,一柄墨斗,一把刻刀,也是這樣日復一日,把一塊塊木料精雕成精美實用的日用品。雖細慢,但精穩,讓人看著踏實靜好。
一座城,沉澱600年的記憶。老照片是回憶,記錄歲月的變遷。站在紫禁城中凝望,新老照片仿佛將時間之河摺疊,歷史與當下重合,不禁感嘆:600歲風華正茂。
紫禁城600歲,生日快樂!這600年間,它見證了明清二十四位皇帝榮辱興衰;這600年間,它曾被外國侵略者踐踏、掠奪;這600年間,紫禁城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迭。在幾代文物工作者的搶救、修復中,它重新煥發蓬勃生機!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你親自參觀過故宮嗎?記得第一次走進故宮的時候,徹底被震撼到,大概可以理解為那種「驚嘆,卻難以言語。」
故宮秋天的銀杏,冬天的白雪,一直是想要親眼目睹的!讓人無法拒絕的故宮紅,帶著歷史故事的城牆,還有幾百年來,故宮留下的種種痕跡……
無論是電影《末代皇帝》實景拍攝,還是紀錄片《故宮》,對於建築,文物的深度解析,又或是各類以紫禁城為背景的非實景拍攝……都讓人對這座城,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可以,或者時間允許,還是想在去故宮走走,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
想必去過故宮的小夥伴們,肯定都會感到震撼,為這些建築的美而感到驚嘆,這些美的背後,離不開我們這些默默付出的修繕師,是他們的日夜維護和修繕,我們才能看到今天這美麗的紅牆綠瓦,才能身入其中去感受這些偉大的建築!打心底佩服他們的匠人精神!
感謝他們的日夜守護,希望不斷的有手藝人傳承下去,每個手藝人都值得我們尊敬。把故宮的文明更好地展現在我們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