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硬碟輕鬆打造為便攜辦公利器:優越者M.2高速移動硬碟盒評測

2020-12-24 悟空科技

對於辦公一族來說,一些重要資料的存儲備份,是日常經常需要做的工作。所以,移動硬碟,始終是辦公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那麼,移動硬碟,該如何選擇呢?答案是:穩定、快速、小巧。從這幾個方面選擇,M.2硬碟盒+M.2固態硬碟,可以說是最佳的搭檔。

我最近也剛剛將臺式機的M.2硬碟淘汰了一個,出於移動存儲的需要,也入手了一個M.2硬碟盒:優越者M.2高速移動硬碟盒S209A。之所以選擇這款,也是經過了精挑細選。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選擇過程以及使用感受!

外觀 | 鋁合金材質+多重散熱,適合長期使用

前文說了,這款產品,自己是計劃長期使用的。所以,首先第一點,就是要牢固、耐用才行。這也是我選擇這款優越者M.2高速移動硬碟盒S209A(以下簡稱優越者硬碟盒)。

包裝盒極簡風格,白色的包裝盒上面,可以看到優越者硬碟盒的基本外觀設計,以及部分基本賣點。可以看到,帶寬達到了10Gbps,最高支持2TB的擴容。

包裝清單:硬碟盒、數據線、石墨烯散熱片、膠塞、說明書、合格證。石墨烯散熱片的設計很不錯,又給散熱加了一個保障。

這根數據線很特別,採用了Type-C接口和USA-A雙接口,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轉接,非常方便。

然後,來說一說,優越者硬碟盒的設計。

和以前購買過的臨時用的低端產品不同,優越者硬碟盒在外觀和材質設計上面,顯然更加出色。大面積的鋁合金材質,以及特製的凹槽紋理,堅固、利於散熱。

優越者硬碟盒採用了Type-C接口,通用性強,同時數據傳輸速度也有保證。

這款優越者硬碟盒,最大的特點之一:免工具拆卸。和很多的硬碟盒設計的有螺絲緊固不同,優越者硬碟盒採用的是滑動鎖扣的設計,在硬碟盒底部,滑動鎖扣就可以開啟硬碟盒進行硬碟安裝拆卸。

為什麼說,更加便攜呢?

大家應該都用過移動硬碟,很多的移動硬碟都是大體積的設計,而且機械式的移動硬碟也存在著數據傳輸速度慢、噪音大等問題。

但是,優越者硬碟盒,長寬僅為110*31mm,最高支持2T的擴容,對比來說太小巧了。

為了保證散熱,優越者硬碟盒的側面,採用了雙側鏤空的設計,效果更加出色一些。

很多人都知道,本身M.2硬碟,有多種規格,尺寸也不相同。為了匹配和適應更多尺寸的硬碟,設計了四個孔位。根據官方的介紹,支持30-80mm長度的M.2 NVMe SSD硬碟(也就是常見的2230/2242/2260/2280)。

實際安裝了一下,尺寸貼合,膠塞固定即可,非常便捷。無論是開蓋還是安裝,都非常輕鬆,做工很不錯,貼合緊密。

OK,這就是安裝完畢之後的狀態,從實際的效果來看,日常攜帶實際上只需要帶著硬碟盒就可以了,數據線都是通用的,一般情況下筆記本都有USB-A接口,原裝線本身也是尺寸比較短,其實攜帶也方便。

OK,看完了基本的外觀設計,大家相信已經明白了,這款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做工優秀,材質很出眾。從實際的使用來說,確實是很方便攜帶。

使用 | 高速數據讀寫,移動辦公利器

然後,說一說參數。優越者硬碟盒,採用的是瑞昱RTL9210晶片+UASP加速協議+Trim指令;而在接口的方面,採用的是USB3.2 GEN2*1。前文也說了,理論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Gbps。從參數來說,已經非常棒了,當然,這也受限於你安裝的M.2硬碟本身的傳輸速率。

使用的第一感覺,就是不需要驅動,實在太便捷了!安裝之後,直接使用就可以了,和普通的移動硬碟沒什麼區別。

然後,實際測試一下,優越者硬碟盒的實際數據傳輸速率。本身,我測試用的M.2 SSD,支持NVMe協議,理論傳輸速率為1000M/s。

實際軟體測試,讀寫的速率分別為918M/s、902M/s;考慮到本身電腦的接口,以及硬碟的數據讀寫數據理論和實際值存在差異,這個數字還是令人滿意的。

然後,測試一下實際的文件傳輸速度。

數據的拷出,平均大概在728M/s,而且整體非常穩定,這個數字還是很不錯的。

數據的寫入,平均速度大概632M/s,一部1G大小的電影2s以內可以傳輸完畢,很給力。

這個數據傳輸的速率,客觀來說,已經非常令人滿意了。作為日常使用頻率非常高的產品,這樣的超快數據傳輸,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特別是日常大部分都是一些文件的傳輸,幾乎就是瞬間就完成了PC與硬碟之間的數據傳輸。

從價格上面來說,優越者硬碟盒定位屬於中高端;但是從整體的表現來看,感覺還是非常划算,日常使用來說值得長期攜帶使用,值得購買!

相關焦點

  • 組建高速移動硬碟,輕鬆備份大文件,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體驗
    隨著移動互聯的快速爆發,智能便攜設備變得越來越普及和受到人們的喜愛,人們對於便攜的需求日益加深,尤其是大存儲的移動需求。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帶來的大量圖片、視頻等數據文件,讓移動大存儲設備顯得更加重要。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輸出接口為USB 3.2 Gen2*2 的Type-C接口,最高傳輸速度可達到2000MB/S。
  • 支持USB4高速傳輸標準,阿卡西斯USB4硬碟盒評測
    一、阿卡西斯USB4固態移動硬碟盒來自阿卡西斯的USB4硬碟盒,包裝盒的正面也是阿卡西斯產品的一貫風格,可以看出產品的外觀以及USB4.0的字樣。側面是這款產品的名字:USB4.0固態移動硬碟盒。背面是這款產品的參數以及產品的具體使用場景。拉近距離的看一下阿卡西斯這款硬碟盒的具體參數信息吧。
  • 閒置硬碟只能吃灰?ORICO M.2雙協議硬碟盒,NVMe與SATA隨意換崗
    同樣是M.2的固態硬碟,NVMe協議的SSD待遇就好得很——因為如今市面上這種瘦長條的M.2硬碟盒非常豐富,隨隨便便就能買到,套上盒子秒變C口高速移動硬碟,咋就沒人做個適合M.2 SATA協議SSD的盒子呢?別著急,還真有。ORICO最近推出的一款「魚鰭格」鋁合金外殼M.2硬碟盒,就在「傳統」NVMe單協議款型上,做出一款兼容NVMe/SATA雙協議版本。
  • 小巧便攜大容量存儲,高速快傳移動硬碟選購指南
    電腦成為很多用戶辦公生活離不開的重要物品。而電腦中的文檔、數據很多的話,為了安全起見,都會選擇備份起來。一方面可以避免電腦儲存不足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還能防止電腦崩潰文件丟失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而這種情況下,一款移動硬碟顯得非常關鍵了。移動硬碟,顧名思義,它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儲存產品,大容量、快速傳輸、便攜是它的諸多優勢。所以它的存在,能夠保證數據安全。
  • 高速讀寫、主動散熱 - ORICO雷速M.2 NVMe移動硬碟盒
    相比早年的幾十M至幾百M的文件內容不同,如今單一的視頻文件存儲就是以G為單位計算,傳統僅有100-160MB/s的機械移動盤是在效率方面難以滿足使用需求;即便是採用SATA3協議的固態硬碟讀寫速度也僅能維持在400MB/s左右,雖然略有提升但還是感覺差了些味。不過好在有需求自然就會有相應的產品,它就是ORICO雷速M.2 NVMe移動硬碟盒。
  • M.2固態硬碟也可一鍵高速對拷,ORICO兩用雙盤位SSD硬碟底座體驗
    開篇放上三張評測照:與以往我們所見的任何硬碟盒都不一樣,ORICO M.2雙盤位一鍵對拷硬碟底座可以說是「專為M.2固態硬碟而生」——既可以做外置雙M.2盤位硬碟盒、即插即用M.2接口的NVMe SSD使用,也可以直接通電,將一個源M.2 SSD的數據一鍵拷貝到目標M.2 SSD上,而這一切完全無人值守,且無需電腦支持可獨立完成,即「脫機拷貝」;
  • 怎樣挑選M.2 SSD移動硬碟盒?
    大家應該有所了解,移動硬碟盒便於移動的連接方式並且很好地實現移動硬碟的作用。此外,質量有保證的移動硬碟盒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硬碟的磨損,還能達到省電低耗的效果。但是市面上的移動硬碟盒的種類繁多,用戶要如何挑選合適的移動硬碟盒呢?
  • 雷神索爾的移動硬碟盒:奧睿科雷速m.2NVMe
    上個月想憶苦思甜,回魔獸世界懷舊服找回青春,結果被巨大的下載任務搞得頭皮發麻,就買了個奧睿科雷速m.2NVMe移動硬碟盒,帶Type-C3.2接口的,用它來組一個移動硬碟,去網吧把遊戲客戶端拷回來。上圖圓形的那裡是風扇的散熱口,讓硬碟冷靜下來用的,硬碟冷不冷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讓我下載幾百G的客戶端,我肯定冷靜不下來。這個側面標的是奧睿科的牌子商標和接口類型,底面是認證參數,細節做得十分到位。上圖的右側那個小孔是需要在安裝硬碟的時候打開,然後把上蓋取下來。
  • 1T雷克沙固態硬碟打造辦公娛樂全能系統,輕鬆實現三系統移動暢玩
    剛子正好手上有一個1T的雷克沙 NS100,它採用了SATA 3.0 接口,理論速度可達 6Gb/s,已經超過了USB3.0 5.0Gb/s的理論速度,所以用它來做移動系統盤完全能跑到USB3.0的速度上限了。雷克沙 NS100採用了2.5英寸盤體,所以我們需要準備一個2.5英寸的移動硬碟盒。
  • 透明小窗設計,盤活閒置硬碟,Yottamaster尤達大師硬碟盒體驗
    相信很多用戶手上或多或少有電腦升級閒置下來的硬碟,如何讓它繼續發揮餘熱呢?一是裝在主機作為備用盤,二是買一個移動硬碟盒作為移動硬碟使用,Yottamaster尤達大師的硬碟盒就這樣進入了龍哥的購物車。 Yottamaster硬碟盒是一款便攜的移動硬碟盒產品,尺寸為2.5英寸,盒殼體採用ABS材質製作,
  • 擴展卡+硬碟盒DIY固態移動硬碟,Macmini告別空間緊張
    固態硬碟是現成的,在選擇移動硬碟盒的時候考慮到要在不同主機之間使用,不能在硬碟盒速度上產生瓶頸,所以就選擇了ORICO奧睿科速度為20Gbps的移動硬碟盒。在USB4.0技術還沒有普及之前,目前USB接口速度最快的也就是USB3.2 Gen2×2規格,速度為20Gbps。
  • 優越者國潮風系列硬碟盒圖賞
    外包裝上,沿用了優越者的紅白品牌色,透過中間的透明窗口,可以看到我拿到手的這款是「吉獅行東」,看起來很喜慶。包裝左上方是優越者的LOGO,下方是紅底白字區域,印有產品名稱和一些功能賣點,值得一提的是,6Gbps傳輸速度要比一般SATA硬碟快上不少。背面的上方是產品介紹和特點信息,在下方左側是廠商的地址和聯繫方式,下方右側則是防偽塗層,包裝設計很整齊,讓人一目了然。
  • 既要高速也要炫酷,ROG STRIX ARION 幻影固態硬碟盒評測
    不知不覺,一直在用的西數My Passport移動硬碟容量告急,打算升級心水已久的固態移動硬碟了。這時我有三種選擇,一是普通的固態移動硬碟,讀寫速度大約550MB/s;二是NVMe協議固態移動硬碟,讀寫速度大約2500MB/s;三是硬碟盒+固態硬碟組合,讀寫速度大約1000MB/s。
  • ORICO M.2 NVMe硬碟盒體驗,安裝簡單速度飛快
    目前ORICO已經先後推出了多款專為M.2 NVMe固態硬碟打造的硬碟盒,本文中介紹的是前不久剛剛推出的新品ORICO PBM2-C3。由於M.2硬碟的體積要比SATA硬碟小很多,因此M.2硬碟盒的體積同樣非常的小巧,在便攜性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
  • 高速移動硬碟助你守護資料安全
    很多用戶在日常辦公過程中,往往都會經歷電腦存儲不夠用的煩惱。而當電腦因為儲存崩潰的過程中,還有可能導致珍貴的資料丟失無法恢復。這時如果早前已經通過移動硬碟備份好資料,那麼很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所以一款移動硬碟的選擇顯得很有必要。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幾款存儲大、易便攜、傳輸快的高速移動硬碟,守護文檔資料安全,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需求的款式吧。
  • Orico雙盤位M.2固態硬碟盒評測:多盤對拷方便好用
    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採用的全鋁合金的材質製作,這樣不僅質感更好,更耐用,並且也可以更好的散熱,因為雙M2口的固態硬碟發熱量可能會比一般的單條M2 SSD使用要高,因此,一塊好的散熱是穩定工作和性能發揮的關鍵。這是我插上兩條M2的SSD,我想把紅色盤中的資料全部轉移到黑色盤裡面。
  • 「快」人一步,如此簡單,ORICO 迅龍M.2 NVMe固態硬碟套裝
    這兩年固態硬碟一直都是以SATA接口規格為主流,而漸漸嶄露頭角的M.2接口的固態硬碟,在價格上比SATA SSD貴不了多少,但讀取和寫入速度卻有大幅度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所以也開始成為許多人裝機的首選。其實M.2 SSD除了適用於電腦外,還可以裝進M.2硬碟盒,DIY出一塊高速高性能的移動硬碟。
  • 全固態時代的筆記本升級記:奧睿科迅龍M.2 SSD評測
    隨著硬碟的全固態時代的逐步來臨,我們使用的PC以及筆記本電腦都在逐步的拋棄機械硬碟,固態硬碟以其優秀的速度表現和不怕震動的特點,受到用戶們的廣泛歡迎,而M.2接口的SSD速度更快,且體積更小,直接安裝在主板上的安裝方式更節省筆記本的空間,所以M.2接口SSD已經逐漸在筆記本中普及。
  • 自帶散熱風扇,ORICO這款NVMe硬碟盒有點意思
    目前NVMe M.2固態硬碟的普及度已經很高了,對於不少極客玩家來說,使用的NVMe M.2固態硬碟可能已經換了好幾代了,那麼閒置的NVMe M.2固態硬碟該如何處理呢?搭配專為NVMe M.2固態硬碟打造的硬碟盒是個不錯的選擇,只需要經過簡單的組裝,就可以讓閒置的NVMe M.2固態硬碟瞬間變身成為一款高速的移動固態硬碟。
  • 老主機拆卸下來的硬碟有了新存儲,便攜簡單
    移動硬碟有的嫌價格貴,如果老款主機上的硬碟拆下來,那就選個硬碟盒裝起來吧!十幾塊錢的硬碟盒就能搞定,價格趨勢優惠,黑白二色可選。柵欄式的設計還是很有條理,拿在手上摩擦也很強。僅需十幾元的售價!老主機拆卸下來的硬碟有了新存儲,便攜簡單。ORICO這款硬碟盒對於2.5英寸的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都適用,但接口是S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