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辦公一族來說,一些重要資料的存儲備份,是日常經常需要做的工作。所以,移動硬碟,始終是辦公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那麼,移動硬碟,該如何選擇呢?答案是:穩定、快速、小巧。從這幾個方面選擇,M.2硬碟盒+M.2固態硬碟,可以說是最佳的搭檔。
我最近也剛剛將臺式機的M.2硬碟淘汰了一個,出於移動存儲的需要,也入手了一個M.2硬碟盒:優越者M.2高速移動硬碟盒S209A。之所以選擇這款,也是經過了精挑細選。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選擇過程以及使用感受!
外觀 | 鋁合金材質+多重散熱,適合長期使用
前文說了,這款產品,自己是計劃長期使用的。所以,首先第一點,就是要牢固、耐用才行。這也是我選擇這款優越者M.2高速移動硬碟盒S209A(以下簡稱優越者硬碟盒)。
包裝盒極簡風格,白色的包裝盒上面,可以看到優越者硬碟盒的基本外觀設計,以及部分基本賣點。可以看到,帶寬達到了10Gbps,最高支持2TB的擴容。
包裝清單:硬碟盒、數據線、石墨烯散熱片、膠塞、說明書、合格證。石墨烯散熱片的設計很不錯,又給散熱加了一個保障。
這根數據線很特別,採用了Type-C接口和USA-A雙接口,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轉接,非常方便。
然後,來說一說,優越者硬碟盒的設計。
和以前購買過的臨時用的低端產品不同,優越者硬碟盒在外觀和材質設計上面,顯然更加出色。大面積的鋁合金材質,以及特製的凹槽紋理,堅固、利於散熱。
優越者硬碟盒採用了Type-C接口,通用性強,同時數據傳輸速度也有保證。
這款優越者硬碟盒,最大的特點之一:免工具拆卸。和很多的硬碟盒設計的有螺絲緊固不同,優越者硬碟盒採用的是滑動鎖扣的設計,在硬碟盒底部,滑動鎖扣就可以開啟硬碟盒進行硬碟安裝拆卸。
為什麼說,更加便攜呢?
大家應該都用過移動硬碟,很多的移動硬碟都是大體積的設計,而且機械式的移動硬碟也存在著數據傳輸速度慢、噪音大等問題。
但是,優越者硬碟盒,長寬僅為110*31mm,最高支持2T的擴容,對比來說太小巧了。
為了保證散熱,優越者硬碟盒的側面,採用了雙側鏤空的設計,效果更加出色一些。
很多人都知道,本身M.2硬碟,有多種規格,尺寸也不相同。為了匹配和適應更多尺寸的硬碟,設計了四個孔位。根據官方的介紹,支持30-80mm長度的M.2 NVMe SSD硬碟(也就是常見的2230/2242/2260/2280)。
實際安裝了一下,尺寸貼合,膠塞固定即可,非常便捷。無論是開蓋還是安裝,都非常輕鬆,做工很不錯,貼合緊密。
OK,這就是安裝完畢之後的狀態,從實際的效果來看,日常攜帶實際上只需要帶著硬碟盒就可以了,數據線都是通用的,一般情況下筆記本都有USB-A接口,原裝線本身也是尺寸比較短,其實攜帶也方便。
OK,看完了基本的外觀設計,大家相信已經明白了,這款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做工優秀,材質很出眾。從實際的使用來說,確實是很方便攜帶。
使用 | 高速數據讀寫,移動辦公利器
然後,說一說參數。優越者硬碟盒,採用的是瑞昱RTL9210晶片+UASP加速協議+Trim指令;而在接口的方面,採用的是USB3.2 GEN2*1。前文也說了,理論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Gbps。從參數來說,已經非常棒了,當然,這也受限於你安裝的M.2硬碟本身的傳輸速率。
使用的第一感覺,就是不需要驅動,實在太便捷了!安裝之後,直接使用就可以了,和普通的移動硬碟沒什麼區別。
然後,實際測試一下,優越者硬碟盒的實際數據傳輸速率。本身,我測試用的M.2 SSD,支持NVMe協議,理論傳輸速率為1000M/s。
實際軟體測試,讀寫的速率分別為918M/s、902M/s;考慮到本身電腦的接口,以及硬碟的數據讀寫數據理論和實際值存在差異,這個數字還是令人滿意的。
然後,測試一下實際的文件傳輸速度。
數據的拷出,平均大概在728M/s,而且整體非常穩定,這個數字還是很不錯的。
數據的寫入,平均速度大概632M/s,一部1G大小的電影2s以內可以傳輸完畢,很給力。
這個數據傳輸的速率,客觀來說,已經非常令人滿意了。作為日常使用頻率非常高的產品,這樣的超快數據傳輸,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特別是日常大部分都是一些文件的傳輸,幾乎就是瞬間就完成了PC與硬碟之間的數據傳輸。
從價格上面來說,優越者硬碟盒定位屬於中高端;但是從整體的表現來看,感覺還是非常划算,日常使用來說值得長期攜帶使用,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