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高速移動硬碟,輕鬆備份大文件,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體驗

2020-12-24 二流測評師

隨著移動互聯的快速爆發,智能便攜設備變得越來越普及和受到人們的喜愛,人們對於便攜的需求日益加深,尤其是大存儲的移動需求。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帶來的大量圖片、視頻等數據文件,讓移動大存儲設備顯得更加重要。Orico作為專業的數碼周邊、電腦外設產品品牌,近期其推出的NVME 雷速硬碟盒更是達到了20Gbps,理論一秒鐘可以傳輸2GB文件,真可謂」秒傳」。下面就來一起看下它的實際表現。

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採用ABS+鋁合金金屬外殼,堅固同時又更加輕盈,條紋鰭片鋁合金上蓋設計感時尚,又增加了表面的導熱面積,同時配備了一顆靜冷風扇,使得硬碟盒可以持續讀寫大文件而不過熱造成速度的下降。

拆下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上蓋螺絲,可以看到內部的靜冷風扇,風扇嵌在鋁合金屬扇熱板上,同樣是條紋設計,從裡到外的統一散熱設計,給高速運轉的SSD硬碟提供了涼爽的運行環境,可以更好的發揮SSD硬碟的高速讀寫能力。

此款硬碟盒核心晶片採用的是ASM2364晶片,內部採用了USB 3.2 Gen2*2 主控晶片,傳輸帶寬最高可達到20 Gbps。同時可以看到PCBA板上也有銅條設計,可以進一步快速吸取熱量,增加內部散熱能力,最快最大限度將硬碟盒內的溫度釋放。可以看到這款硬碟盒內部輸入接口為M.2 M-KEY接口(NVMe協議).

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輸出接口為USB 3.2 Gen2*2 的Type-C接口,最高傳輸速度可達到2000MB/S。硬碟盒配備了兩條數據線,一條雙Type-C接口數據線和一條Type-C轉USB接口,兼容性更強,可以根據連接設備的接口進行選擇使用,可以輕鬆與PC、筆記本、智能電視、路由器等設備進行連接,讓設備的存儲得到快速擴充。

當然想要發揮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的高速傳輸能力,連接硬體也需要達到接口要求。對於一些不是很新的數碼、PC設備,原機接口很可能達不到USB 3.2 Gen2*2,就如我的家用PC電腦的原機接口為USB 3.0,這就使得此款硬碟盒的優勢性能不能充分發揮。但是正如開頭所說,Orico是專業的數碼周邊、電腦外設產品品牌,這個問題可以通過PCIe轉接卡來解決。搭配PCI-E 20Gbps擴展卡就可以更好的釋放SSD硬碟的讀寫性能。

這款轉接卡同樣採用的ASM3242晶片,PCI-E x4 /x8 /x16通用,並且配備15PIN供電接口,高速轉接傳輸提供電力保障,傳輸不掉線。實際體驗中發現,即便不插電,同樣可以使用。並且速度沒有明顯區別(測速軟體結果)。這款轉接卡為沒有Type-C接口的老電腦提供轉接,提升性能。只是一個Type-C接口顯得不太夠用,希望官方可以出多口版本。通過上述轉接卡連接硬碟盒進行SSD硬碟讀寫測試,使用的是大華C900 NVMe M.2 SSD硬碟(新盤),分別通過CrystalDiskMark 7.0.0e、ASSSDBenchmark_2.0兩款主流硬碟性能測試軟體進行讀寫測試。

CrystalDiskMark通過直觀數字和圖形來呈現固態硬碟讀寫測試結果,一目了然。在這裡對測試結果做個簡單的介紹,Seq1M Q8T1表示用多隊列和多線程的方式進行順序讀寫測試,其中Q=8,T=1,即使用8個隊列數,一個線程。通過提高測試程序的隊列數和線程數,可以提高測試的值。這裡用的是軟體默認狀態,畢竟咱們是為了實際測試性能,不是為了跑分好看,希望可以更加直觀的展現結果,供大家參考。(多線程)測試結果可以看到c900讀取速度為1798.99MB/s,寫入速度為1692.09 MB/s;4K文件讀取速度為474.28 MB/s,寫入速度為386.87 MB/s。分別代表大文件和小文件的讀寫性能,也更能體現一款SSD硬碟的性能。

可以看到AS SSD Benchmark測試結果略低於CrystalDiskMark,這是因為這兩個軟體的評分機制不太相同,AS SSD是選取平均值,而CrystalDiskMark是選取Peak值(峰值)。

日常拷貝大文件速度很快,可以保持在1.3GB/S左右(視使用環境而定)。「跑分」測試結果不單單檢驗硬碟、硬碟盒的性能,它的測試結果還會因使用環境不同而改變。不過從這兩款主流的測試軟體來看,其讀取速度平均在1700~1800MB/S,寫入在1600MB/S左右,考慮到測試環境可以看出官方給出的2000MB/S確實沒有虛標。

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外觀設計時尚美觀,小巧的機身也完全符合便攜的特點。從裡到外的散熱設計可以保證NVMe SSD硬碟持續高速運行,從測試軟體和實際體驗中,傳輸速率確實可達2000MB/S。利用M.2 NVMe SSD硬碟組建高速移動硬碟,可以高速備份大量數據,保證數據安全高效。搭配Orico PCI-E 20Gbps擴展卡,可以讓沒有高速Tpye-C接口的電腦也能夠享受高速傳輸。 對於愛好攝影、影音、辦公等有大量數據存儲、備份需求的用戶,Orico NVMe雷速硬碟盒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高速讀寫、主動散熱 - ORICO雷速M.2 NVMe移動硬碟盒
    在這效率決定一切的時代裡,存儲介質傳輸的快慢往往會嚴重的影響使用者的體驗,作為移動存儲介質更是如此。相比早年的幾十M至幾百M的文件內容不同,如今單一的視頻文件存儲就是以G為單位計算,傳統僅有100-160MB/s的機械移動盤是在效率方面難以滿足使用需求;即便是採用SATA3協議的固態硬碟讀寫速度也僅能維持在400MB/s左右,雖然略有提升但還是感覺差了些味。不過好在有需求自然就會有相應的產品,它就是ORICO雷速M.2 NVMe移動硬碟盒。
  • ORICO移動硬碟盒玩出新花樣,變身手機備份寶
    現在ORICO推出了一款多用途的硬碟硬碟盒 – 手機備份寶,可以直接連接手機,零難度便捷備份手機中的照片、視頻、音樂、文檔和通訊錄。而且還可以連接到手機或者電腦瀏覽備份的資料,還能將備份的資料還原到手機中。平時也可以當做一個常規的移動硬碟使用,堪稱性價比非常高的手機備份神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款ORICO手機備份寶。
  • 突破瓶頸限制,Orico USB3.2 NVMe硬碟盒套裝20G的疾速傳輸體驗
    隨著PC技術的飛速發展,高速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變得越來越成熟,價格也隨之變得十分親民了,現在還突破了1元1GB的價格,高速M.2 NVMe協議的SSD已經並不是裝機的硬碟的唯一選擇了。與此同時,這類型的SSD具有小巧的體積與輕便的質量,有不少DIY用戶打造成高速便捷的移動硬碟使用。
  • 廢舊硬碟輕鬆打造為便攜辦公利器:優越者M.2高速移動硬碟盒評測
    對於辦公一族來說,一些重要資料的存儲備份,是日常經常需要做的工作。所以,移動硬碟,始終是辦公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那麼,移動硬碟,該如何選擇呢?答案是:穩定、快速、小巧。從這幾個方面選擇,M.2硬碟盒+M.2固態硬碟,可以說是最佳的搭檔。
  • 雷神索爾的移動硬碟盒:奧睿科雷速m.2NVMe
    上個月想憶苦思甜,回魔獸世界懷舊服找回青春,結果被巨大的下載任務搞得頭皮發麻,就買了個奧睿科雷速m.2NVMe移動硬碟盒,帶Type-C3.2接口的,用它來組一個移動硬碟,去網吧把遊戲客戶端拷回來。下面詳細和大家說說體驗吧。抽屜式的外包裝,上下都可以拉出來,後面寫了一堆參數,我就假裝能看懂,不給大家贅述了。配件有不少,兩根數據線,一根是連電腦的A口,一根是連安卓設備的C口,可以用來連接臺式機、筆記本電腦、電視、PS4、路由器什麼的,線的材質和做工都OK,畢竟是大廠的產品。
  • 閒置硬碟只能吃灰?ORICO M.2雙協議硬碟盒,NVMe與SATA隨意換崗
    同樣是M.2的固態硬碟,NVMe協議的SSD待遇就好得很——因為如今市面上這種瘦長條的M.2硬碟盒非常豐富,隨隨便便就能買到,套上盒子秒變C口高速移動硬碟,咋就沒人做個適合M.2 SATA協議SSD的盒子呢?別著急,還真有。ORICO最近推出的一款「魚鰭格」鋁合金外殼M.2硬碟盒,就在「傳統」NVMe單協議款型上,做出一款兼容NVMe/SATA雙協議版本。
  • 自帶散熱風扇,ORICO這款NVMe硬碟盒有點意思
    搭配專為NVMe M.2固態硬碟打造的硬碟盒是個不錯的選擇,只需要經過簡單的組裝,就可以讓閒置的NVMe M.2固態硬碟瞬間變身成為一款高速的移動固態硬碟。不過不少人在使用NVMe硬碟盒時發現,溫度成為了最為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本身NVMe M.2固態硬碟在使用時就非常容易發熱,假如硬碟盒的散熱設計不夠給力的話,會導致硬碟盒的溫度也隨之升高,不少硬碟盒在使用過程中溫度高到甚至無法碰觸,對於使用體驗影響極大。不過假如你使用的是ORICO最新推出的可以自主降溫的數顯硬碟盒的話,就不會有這方面的煩惱。
  • NVME固態搭配USB3.2硬碟盒是什麼神仙體驗?
    >上圖中有兩個缺口的B-key,一般走的是SATA協議,他在性能上對比2.5寸SSD並沒有什麼提升,而缺口靠右的是M-Key,也就是我們常說的nvme固態,相信對於許多有看重傳輸速度的小夥伴,也在移動硬碟方面選擇了nvme固態,而高性能nvme協議固態搭配高性能的USB 3.2協議硬碟盒能起到什麼化學反應呢?
  • ORICO M.2 NVMe硬碟盒體驗,安裝簡單速度飛快
    然而在M.2 NVMe固態硬碟剛剛興起的時候,由於當時價格比較貴,因此不少人選擇的都是小容量版本。如今M.2 NVMe固態硬碟的價格已經到了比較親民的水準,很多消費者都選擇了去升級大容量版本,但很多設備上的接口數量有限,於是替換下來的M.2 NVMe固態硬碟也就只能吃灰了。不過假如搭配ORICO M.2 NVMe硬碟盒使用的話,就可以讓家裡閒置的M.2 NVMe固態硬碟得到有效利用。
  • 體驗奧睿科USB3.2 SSD硬碟盒
    電腦行業發展至今,機械硬碟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多是使用SATA或M.2的SSD固態硬碟,因為他們的讀寫速度更快,工作起來更加的有效率。所以,每個電腦愛好者的家裡可能有著一塊或是數塊的固態硬碟,那麼問題來了,閒置的M.2固態硬碟怎麼辦?
  • 隨心所欲 ORICO各式熱賣硬碟存儲設備大搜羅(下)-ORICO,存儲設備...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經常遇到以GB為單位的大容量數據交換,面對這樣大塊頭的數據,硬碟無疑是最佳的載體,然而普通硬碟是安裝在機箱中,並且安裝了作業系統,因此不易於移動,使用上肯定有不便之處。
  • 擴展卡+硬碟盒DIY固態移動硬碟,Macmini告別空間緊張
    新版Mac mini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暫時沒有什麼槽點可挖,除此之外讓人比較不好接受的就是它的內存以及硬碟不能自己動手升級。其實解決硬碟不夠用的方法很簡單,一塊外置的移動存儲設備就輕鬆搞定了。最常見的移動存儲設備就是U盤,它的優點就是體積小巧,便於攜帶,發熱量低。不過缺點同樣很明顯,容量一般很難做大,讀寫速度也相當的慢。
  • M.2固態硬碟也可一鍵高速對拷,ORICO兩用雙盤位SSD硬碟底座體驗
    有趣的是,以往我們看到的硬碟盒都是盒子大電源小,而對於本來體積就很小的M.2 SSD,以及對應的M.2 SSD硬碟而言,它與自己的供電電源幾乎看不出誰更大塊頭了。1枚硬碟指示燈,中央4個LED燈則是對拷時的進度百分比指示燈,右上角標有START的黑色圓形大按鈕則是一鍵對拷的只執行鍵。
  • 小巧便攜大容量存儲,高速快傳移動硬碟選購指南
    而電腦中的文檔、數據很多的話,為了安全起見,都會選擇備份起來。一方面可以避免電腦儲存不足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還能防止電腦崩潰文件丟失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而這種情況下,一款移動硬碟顯得非常關鍵了。移動硬碟,顧名思義,它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儲存產品,大容量、快速傳輸、便攜是它的諸多優勢。所以它的存在,能夠保證數據安全。
  • 「快」人一步,如此簡單,ORICO 迅龍M.2 NVMe固態硬碟套裝
    這兩年固態硬碟一直都是以SATA接口規格為主流,而漸漸嶄露頭角的M.2接口的固態硬碟,在價格上比SATA SSD貴不了多少,但讀取和寫入速度卻有大幅度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所以也開始成為許多人裝機的首選。其實M.2 SSD除了適用於電腦外,還可以裝進M.2硬碟盒,DIY出一塊高速高性能的移動硬碟。
  • 高速移動硬碟助你守護資料安全
    這時如果早前已經通過移動硬碟備份好資料,那麼很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所以一款移動硬碟的選擇顯得很有必要。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幾款存儲大、易便攜、傳輸快的高速移動硬碟,守護文檔資料安全,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需求的款式吧。
  • 種草東芝Premium升級版移動硬碟:密碼保護+軟體備份,價格賊便宜
    照片視頻用完以後我基本也不刪除,喜歡將它們使用移動硬碟保存起來,萬一今後有需要也能夠立馬找到。經常備份數據的習慣,也讓我家中移動硬碟越來越多,而且基本都是大容量版本。由於不久前買的移動硬碟不知不覺又裝滿了,所以我又悄悄入手了容量為2T的東芝Premium升級版移動硬碟,它吸引我的原因是價格賊便宜,而且還擁有大儲存容量,以及支持軟體備份和密碼保護。
  • 網際網路人的最愛,西數高速移動硬碟測評
    作為一款超高速的便攜移動硬碟,西數My Passport 隨行SSD版簡直深得我心!需要買移動硬碟的網際網路上班族們,盤它!網際網路行業的上班族們對移動硬碟幾乎是剛需。備份項目資料、出差攜帶對接文件、存儲自己的日常生活、娛樂文件,一款給力的硬碟是數據整理收納神器。而今天分享的這款西數移動硬碟,堪稱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
  • ORICO(奧睿科)迅龍固態硬碟套裝體驗:升級電腦就是這樣簡單
    官方稱這塊硬碟採用的是SATA3.0 6Gbps傳輸協議,精進LDPC算法、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TLC顆粒,存儲密度高於一般2D快閃記憶體,數據處理能力是普通機械鍵盤的四倍,不管我們是將其用於日常辦公還是遊戲,都能得到滿意的讀取體驗。再來看一下硬碟盒,透明的設計能夠看到裡面的硬碟,話說ORICO家的許多廠商都是透明設計,能看到內部構造,非常有意思。
  • 1T雷克沙固態硬碟打造辦公娛樂全能系統,輕鬆實現三系統移動暢玩
    作為電腦和硬碟之間的橋梁,移動硬碟盒一定要選擇支持USB3.0和SATA3的型號,避免因為移動硬碟盒的質量影響傳輸速度。雷克沙NS100的官方標註讀寫速度為520MB/s,實際能夠達到多少速度還需要測試。雷克沙 NS100的側面和底面各有4個安裝孔,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安裝方式來進行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