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中的八百壯士後來結局都怎麼樣了?謝晉元最令人唏噓
文/無計讀史
真實歷史中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由於這個事件中有不少的史料記載以及遺留下了很多的當年上海租界記者拍攝的影像資料,所以這些「八百壯士」的後續還是通過這些資料流傳了下來,今天就簡略的說說。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了謝晉元的英雄事跡,也知道他最後死於叛徒出賣了。那麼這裡再補充一下之前沒有提到的幾件事:
謝晉元部隊撤離四行倉庫的時候,在和日軍的對抗中,死了9個人,傷20人左右。所以撤離的時候其實是連傷員在內是410左右。
接著在撤往英租界,通過當年蘇州河上的新垃圾橋的時候,包括524團營長楊瑞符在內的數人中彈身亡。
因為英租界的英國人要求全部繳械才能進入租界,所以當時在和一股民團性質的人對峙中發生短時間的交火,犧牲了110左右。看到這憋屈嗎?
最後被英國人羈押的時候,其實還剩餘了不足300人。
現在還有在售的《謝晉元日記鈔》中寫到:
「故此日險惡之環境,男從未顧及,如敵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時,人生必有一死,此時此境而死,實人生之快事也。」
謝晉元在當時絕境之下留下的這幾句絕筆,一副忠肝義膽的熱血軍人形象躍然紙上。他哪裡想到,在四行倉庫的四天四夜的堅守會換來在勞營被羈押四年的待遇。更想不到的是刺殺自己的人是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當時奮勇護衛謝晉元的有位英雄叫上官志標,也是除了謝晉元受傷最重的一個壯士。在後來被日軍俘虜後,幾經輾轉成功逃脫,並在敵後自己組織了多個抗日武裝隊伍,直到解放前夕,被88師的參謀長張柏亭電召至臺灣,於1967年9月27日舊疾復發逝世於臺。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足300人的隊伍,直到謝晉元死前,還是按照軍營的建制、出操、活動等等。後來上海徹底淪陷,被日軍俘虜一部分人派遣到國外做了勞工,其餘一部分隨後輾轉南京等多地監獄,逃出來一部分,另一部分在蔣介石的協調下,同樣是出於宣傳作用去了陪都重慶。
建國初期,謝晉元的遺孀以及四行倉庫的舊部約6、70人,還曾經求助過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老總幫助解決生計問題。
新千年以來,一段段塵封的往事被反覆提及,一位位當年的壯士也被一一發現。
作為大陸地區最後一位離世的「八佰壯士」,時任88師第524團的少尉排長楊養正,在2005年第一次重返四行倉庫舊址的時候泣不成聲,淚水也打溼了不少人的心情。並於2010年12月16日走完了這傳奇而又平淡的一生,離開了這片當年誓死捍衛的土地。
另一位壯士,當年是四連機槍手的王文川老人,於2009年的12月7日與世長辭。
同年,從日本勞工營的杭州工地和80多位戰友成功逃出的郭興發老人,在隱姓埋名數十年後,於2009年4月22日因病故去。
就在郭興發離世的前幾天,在南京養老院的周大發老人,被確認為「八佰壯士」之一,但是就在這個消息得到確認的第三天,也就是2009年3月31日,周大發老人因為肺部感染一睡不醒。
而南京的周大發被確認,是源於當年年初的一個「迎接抗日壯士遺骸回國」的活動。一位海外華人從一澳大利亞飛行員口子得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新)的華人在拉布爾附近偏僻的山坡上,發現了一處日軍勞工營墓地。隨後民間人士發起了這次活動。經確認其中就有14人是當年的「八百壯士」。這些壯士,終於在數十年後重見天日並落葉歸根。
值得我們自豪的是:當年孤軍駐守孤島的時候,上海民眾還記得他們,如今和平年代的子孫後輩們也沒有忘了他們。
前文多次提到謝晉元被四個叛變的部下刺殺身亡,這四個人也有明確的資料記載並流傳至今。這四個人一說是汪偽政權收買的,一說是日軍勸降的,雖然行刺之後也被警察帶走並判刑關押,但是後來的生死卻一直是個謎。
這四人分別是:二連下士郝鼎誠、四連下士張文清、下士尤耀亮、上等兵張國順。可以說除了行刺「順」利得手,其行為卻是既不「清」,也不「亮」,人品更說不上「誠」。簡直是汪洋歷史中的跳梁小丑!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才讓我們看到了一幅幅生動的人間百態。
不得不說謝晉元所在的88師大部分官兵都是好樣的,比如同時發生在蘇州河南岸的日寇阻擊戰中,在263旅旅長高致嵩領導下,致使日軍傷亡3000多人。不僅如此,在之後的 「南京保衛戰」中,旅長高致嵩在最激烈的雨花臺爭奪戰中,光是擊斃日軍中隊長以上的人員就有13人之多,最後和262旅的旅長朱赤先後壯烈犧牲。
為什麼說這些?是因為當時他們的主官孫元良丟下部下跑了。
這個主官不得不說,還因為此人不光是被後人接連詬病,就連八十八師二六四旅旅長廖齡奇為首的眾官兵、時任71軍軍長的宋希濂等人,也都先後或公開或私下表達過對其行為的不齒。其實研究過中國近現代史的朋友說,此人在國民黨軍內部將領中也是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
此人就是被世人稱為「小戴宗」「飛將軍」的88師師長孫元良。
北伐孫傳芳的混戰期間,他第一次丟下自己的部隊逃跑。
而就在四行倉庫的保衛戰前夕,孫元良負責駐守的閘北區,其防禦工事得到了蔣介石的重視,但是孫元良竟然貪汙了財政部下撥的26萬元專款的大部分。因為當時的蔣介石命令是整個88師藉助防禦工事留下了準備和日軍巷戰到底,但是孫元良丟下謝晉元跑到了南京。
不得不感慨謝晉元孤軍留守的孤島---四行倉庫,真說不清到底是因禍得福還是因福得禍?
然而在「南京保衛戰」期間,88師可以說是不少將士殺身成仁,也沒有放棄作為中國軍人的那點血性。只有主帥孫元良完好無損的又逃走了。
誰承想,後來的「淮海戰役」解放戰爭中,孫元良又一次丟下部隊遠遁。也算是間接幫助了我們解放軍。
所以有人戲稱在2007年以103歲的高齡去世的孫元良,跑得過北伐時期的孫傳芳,跑得過抗日戰爭中的日寇,跑得過淮海戰爭中的解放軍,差點跑贏了死神。
正所謂:國難當頭英雄起,
風雲際會壯士去。
奈何鼠輩在跳梁,
留待後人一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