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自然資源部發布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溼地」納入...

2020-12-14 瀟湘晨報

中國網12月10日訊(記者 趙曉雯)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依據國土空間的主要配置利用方式、經營特點和覆蓋特徵等因素,對國土空間用地用海類型進行歸納、劃分。其中,將「溼地」正式納入用地用海分類。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在自然資源部今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自然資源部有著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等重要職責。自然資源部自組建之後,便啟動了相關標準的梳理和前期研究工作,文件研究起草過程歷時兩年多。

莊少勤指出,建設改革前空間性規劃重疊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礎分類的不統一、不銜接。「改革前,相關部門在各自業務領域對用地用海分類都有各自的標準和實踐基礎。由於各部門用地用海分類的管理目標不同、標準內涵不一、名詞術語不同,國家層面沒有統一的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分類指南》明確了用地用海分類的總體框架及各類用途的名稱、代碼與含義,適用於國土調查、監測、統計、評價,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耕地保護、生態修復,土地審批、供應、整治、執法、登記及信息化管理等。強調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應遵循陸海統籌、城鄉統籌、地上地下空間統籌的基本原則,堅持同級內分類並列不交叉,堅持科學、簡明、可操作,體現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

莊少勤表示,《分類指南》適用於國土調查、國土空間規劃到用途管制,並延伸到土地審批、不動產登記等工作,各類空間規劃特別是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首先要使用新的分類,今後國土空間管理全過程將採用統一的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與之前的分類標準相比,《分類指南》帶來哪些新變化?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表示,《分類指南》在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原《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以及《海域使用分類》基礎上進行了整合歸併,依據國土空間的主要配置利用方式、經營特點和覆蓋特徵等因素,對國土空間用地用海類型進行歸納、劃分,採取三級分類體系,共設置24種一級類、106種二級類及39種三級類。

張兵介紹,《分類指南》遵循陸海統籌原則,將用海與用地分類作為整體考慮,將陸域國土空間的相關用途與海洋資源利用的相關用途在名稱上儘可能進行統籌和銜接。由於無居民海島多與周邊海域一併開發利用,其現行用途分類與海域基本一致,因此將海域和無居民海島視為整體進行分類。

《分類指南》的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用地分類銜接土地利用現狀分類,並結合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最新成果,對含義進行修改完善,同時將「溼地」正式納入用地用海分類。建設用地設置了「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一級類,涵蓋城鄉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類用地的基本功能。

為適應目前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分類指南》首次明確將「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單獨列為一級類,下設「鄉村道路用地」「種植設施建設用地」「畜禽養殖設施建設用地」和「水產養殖設施建設用地」四個二級類,將破壞耕作層的農業設施相關用地單設一類,切實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

此外,為應對城市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分類指南》還增設了「留白用地」,特指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暫未明確規劃用途、規劃期內不開發或特定條件下開發的用地。

莊少勤表示,《分類指南》於近期正式頒布試行,是實施國家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的一項重要基礎性標準,為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實施全國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提供了基礎。

【來源:中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丨自然資源部發布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溼地"納入...
    中國網12月10日訊(記者 趙曉雯)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依據國土空間的主要配置利用方式、經營特點和覆蓋特徵等因素,對國土空間用地用海類型進行歸納、劃分。其中,將「溼地」正式納入用地用海分類。
  • 自然資源部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確權登記制度,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自然資源部按照機構改革的新要求,在認真總結有關分類標準實施情況、充分汲取地方實踐經驗、廣泛徵求和聽取有關部委、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並於近日發布試行
  • 自然資源部:建立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丁亦鑫)10日上午,自然資源部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並於近日發布試行。
  • 《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解讀
    日前,自然資源部發布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明確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的總體框架及各類用途的名稱、代碼與含義。為什麼要統一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與之前的分類標準相比,《分類指南》有哪些特點和變化?
  • 陸海全覆蓋 中國建立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_新聞中心...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自然資源部10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有關內容。自然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莊少勤指出,「多規合一」改革前,相關部門在各自業務領域對用地、用海分類都有各自的標準和實踐基礎。
  • 國土空間用地用海有了新的分類標準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並頒布試行,明確了國土空間用地用海的類型以及各類型的含義、代碼。這意味著國土調查、統計和規劃有了新的、統一的分類標準。
  • 我國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將採用統一分類標準
    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舉辦的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將採用統一的分類標準。為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等職責,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並於近期頒布試行。
  • 自然資源部:用地、用海統一管理
    本報訊(記者高志民)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等職責,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實施《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以下簡稱《分類指南》)。
  • 國土空間如何規劃?用地用海如何分類管制?《指南》來了!
    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是實施全國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據自然資源部官網最新消息,該部正式印發《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這部指南主要內容包括總則、一般規定、用地用海分類等,其明確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應遵循的總體原則與基本要求,提出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的總體框架和各類用途的名稱、代碼與含義。
  • 加快實施「一張藍圖繪到底」國土空間管理整合——我國統一用地用...
    自然資源部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我國整合了原來各種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標準。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對原來分散於各部門的用地用海標準進行了統一整合。
  • 我國統一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12月10日,自然資源部舉行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
  • 我國最新用地用海分類指南和三調分類是什麼關係?
    自然資源部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召開,會上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分類指南》如何與《三調分類》有機銜接與融合統一?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司司長苗前軍應詢回應稱,目前,按照《三調分類》確定的分類標準,已經查清了全國國土空間土地的利用現狀,初步形成了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數據成果。他表示,自然資源部堅持《分類指南》與《三調分類》的統籌銜接。
  • 我國加快實施「一張藍圖幹到底」國土空間管理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10日在此間解讀《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時說,按照統一標準明確國土空間用途分類,是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前提和基礎。
  • 自然資源部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發布
    來源:自然資源部原標題: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自然資源部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自然資源部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已經第23次部黨組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
  • 自然資源部出臺《意見》
    據自然資源部門戶網站消息,近日發布的《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針對當前村莊規劃工作中反映的一些問題,提了七條意見。村莊規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就在兩天前的12月15日,國新辦舉行的自然資源政策支持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在發布會上說,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作用,在更高起點上推進鄉村振興。這不僅包括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也包括「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
  • 新聞辦就改革規劃許可、用地審批和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報批制度等...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趙龍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改革規劃許可、用地審批和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報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劉國洪先生,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司負責人燕琴女士。下面請趙龍先生作介紹。
  • 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_2020年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資料...
    內容簡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城鎮開發邊界的劃定傳導研究——以天津為例 摘要: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於做好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
  • 自然資源部: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的要求和程序
    第二章 國土空間規劃第三條【規劃效力】 國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經依法批准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土地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應當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已經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不再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
  • 自然資源部:將出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保障政策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史雅喬)15日,國新辦舉行自然資源政策扶貧情況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自然資源部除了繼續實施現有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政策和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提升優化農村空間區位承載力
  • 自然資源部通報構建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工作推進情況
    這次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將土地、礦產、海洋、森林、草原、溼地、水資源的調查職責整合到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過去,我們各個部門調查出來的結果,在發布前,與相關部門協調時,數據之間總存在矛盾。黨中央把調查職責整合到自然資源部,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解決這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