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用地用海有了新的分類標準

2020-12-1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並頒布試行,明確了國土空間用地用海的類型以及各類型的含義、代碼。這意味著國土調查、統計和規劃有了新的、統一的分類標準。

據記者了解,新出臺的《分類指南》堅持同級內分類並列不交叉、科學、簡明、可操作的原則,採用三級分類體系,共設置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溼地、居住用地、工礦用地等24種一級類和106種二級類、39種三級類。以耕地為例,《分類指南》將一級類中的耕地分為水田、水澆地、旱地三個二級類,並解釋相應的含義及代碼。

《分類指南》部分內容截圖(圖片來源:自然資源部官網)

據自然資源部介紹,《分類指南》適用於國土調查、監測、統計、評價、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耕地保護、生態修復、土地審批、供應、整治、執法、登記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分類指南》的發布,為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實施全國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提供了基礎。

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構建以空間治理和空間結構優化為主要內容,全國統一、相互銜接、分級管理的空間規劃體系,著力解決空間性規劃重疊衝突、部門職責交叉重複、地方規劃朝令夕改等問題;市縣空間規劃要統一用地分類標準。

據自然資源部介紹,改革前空間性規劃重疊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礎分類不統一、不銜接。經過兩年多的起草,《分類指南》主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按照「多規合一」的目標制定規劃分類標準;第二階段按照「兩統一」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將規劃分類標準拓展到國土空間全過程管理的分類標準。

相關焦點

  • 我國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將採用統一分類標準
    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舉辦的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將採用統一的分類標準。為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等職責,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並於近期頒布試行。
  • 自然資源部:建立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並於近日發布試行。  據介紹,《分類指南》整合了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海域使用分類》等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
  • 我國統一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分類指南》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對原來分散於各部門的用地用海標準進行了統一整合。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表示,以前我國空間性規劃重疊衝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礎分類的不統一、不銜接。
  • 中國發布丨自然資源部發布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溼地"納入...
    中國網12月10日訊(記者 趙曉雯)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依據國土空間的主要配置利用方式、經營特點和覆蓋特徵等因素,對國土空間用地用海類型進行歸納、劃分。其中,將「溼地」正式納入用地用海分類。
  • 中國發布丨自然資源部發布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溼地」納入...
    中國網12月10日訊(記者 趙曉雯)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依據國土空間的主要配置利用方式、經營特點和覆蓋特徵等因素,對國土空間用地用海類型進行歸納、劃分。其中,將「溼地」正式納入用地用海分類。
  • 自然資源部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分類指南》整合了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海域使用分類》等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
  • 《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解讀
    日前,自然資源部發布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明確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的總體框架及各類用途的名稱、代碼與含義。為什麼要統一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與之前的分類標準相比,《分類指南》有哪些特點和變化?
  • 國土空間如何規劃?用地用海如何分類管制?《指南》來了!
    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是實施全國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據自然資源部官網最新消息,該部正式印發《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這部指南主要內容包括總則、一般規定、用地用海分類等,其明確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應遵循的總體原則與基本要求,提出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的總體框架和各類用途的名稱、代碼與含義。
  • 陸海全覆蓋 中國建立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_新聞中心...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自然資源部10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有關內容。自然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莊少勤指出,「多規合一」改革前,相關部門在各自業務領域對用地、用海分類都有各自的標準和實踐基礎。
  • 加快實施「一張藍圖繪到底」國土空間管理整合——我國統一用地用...
    自然資源部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我國整合了原來各種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標準。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對原來分散於各部門的用地用海標準進行了統一整合。
  • 自然資源部:用地、用海統一管理
    本報訊(記者高志民)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等職責,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實施《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以下簡稱《分類指南》)。
  • 我國最新用地用海分類指南和三調分類是什麼關係?
    自然資源部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召開,會上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分類指南》如何與《三調分類》有機銜接與融合統一?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司司長苗前軍應詢回應稱,目前,按照《三調分類》確定的分類標準,已經查清了全國國土空間土地的利用現狀,初步形成了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數據成果。他表示,自然資源部堅持《分類指南》與《三調分類》的統籌銜接。
  • 我國加快實施「一張藍圖幹到底」國土空間管理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10日在此間解讀《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時說,按照統一標準明確國土空間用途分類,是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前提和基礎。
  • 新聞辦就改革規劃許可、用地審批和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報批制度等...
    改革有兩個大背景:第一個背景,《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第二個背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這兩項改革都是在這個背景下進行的。大家知道,過去的規劃許可和用地審批分散在兩個部門,規劃許可在規劃部門,用地審批在原來的國土部門。規劃許可依據的是城鄉規劃,用地審批依據的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 張險峰:國土空間規劃的半程體會與思考
    國土空間規劃是從中國特色的治理體系和問題獨特性出發提出的要求,無現成國際經驗可以「抄作業」。在基礎理論、矢量化底圖底數、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等方面都存在儲備不足;長期以來,由於事權分割,部門思維、行業政策、管理體制機制和方法離多規合一、空間治理體系改革尚有差距;技術團隊和管理者對規劃的理解不同,對規劃技術與管理的駕馭能力千差萬別。
  • 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_2020年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資料...
    》中明確指出,在確定 城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後,統籌優先劃定「三條控制線」,明確管控要求。其中,城鎮開發邊界作為城鎮 空間管控的主要約束性條件之一,是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然而,天津作為省級行政單元、 市級管理的直轄市,市、區兩級國土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深度、空間關係、建設用地規模管控傳導 等尚不明朗,本文試圖探索規劃編制過程中劃定開發邊界的可行方法。
  • 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 上海探索城市空間高質量發展
    新法堅持土地公有制不動搖,堅持農民利益不受損,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在充分總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做出了多項重大突破,包括破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法律障礙、改革土地徵收制度、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為「多規合一」改革預留法律空間、將基本農田提升為永久基本農田、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土地審批權限、土地督察制度正式入法等。
  • 「行業觀察」張險峰:國土空間規劃的半程體會與思考
    國土空間規劃是從中國特色的治理體系和問題獨特性出發提出的要求,無現成國際經驗可以「抄作業」。在基礎理論、矢量化底圖底數、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等方面都存在儲備不足;長期以來,由於事權分割,部門思維、行業政策、管理體制機制和方法離多規合一、空間治理體系改革尚有差距;技術團隊和管理者對規劃的理解不同,對規劃技術與管理的駕馭能力千差萬別。
  • 【建設項目用地(用海)預審】7-11月份暫無事項_蚌埠市人民政府
    : 建設項目用地(用海)預審 發布機構: 懷遠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生成日期: 2020-
  • 《大連市國土空間規劃條例》明年1月起施行
    《條例》共六章七十四條,分別從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劃實施、監督檢查與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側重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進行頂層設計,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中的戰略引領和管控作用,推動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