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引爆美股IPO市場 軟銀也坐不住了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今年SPAC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公司繞開傳統的IPO程序,試圖以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上市。

  SPAC引爆IPO市場,軟銀也坐不住了

  Axios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稱,軟銀將申請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籌集5-6億美元資金。

  這將是軟銀的首個SPAC,Axios表示,該公司還準備另外兩個SPAC公司上市。報導稱,高盛和花旗將負責這一上市業務,SPAC將被用來收購軟銀此前從未投資過的一家公司。

  註: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直譯為「特殊目的併購公司」,是美國資本市場特有的一種上市公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併購一家優質的企業(目標公司),使其快速成為美國主板上市公司。作為一個上市平臺(殼公司),SPAC只有現金,而沒有實際業務,也被成為空殼公司或者殭屍基金。目標公司與SPAC合併即可實現上市,並同時獲得SPAC的資金。

  相較於傳統IPO或者殼上市,SPAC上市模式具有時間快速、費用少、流程簡單、融資有保證等特點,對投資者和目標公司來說都具有較大優勢。SPAC的目標行業十分多元,無論是傳統或新興,實體或虛擬,都有SPAC的身影。

  已經通過SPAC上市且知名度較高的企業有,$Virgin Galactic Holdings Inc(SPCE.US)$、$DraftKings Inc(DKNG.US)$、$NIKOLA CORPORATION(NKLA.US)$。今年迄今,其累計漲幅分別為106%、163%、65%。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外媒頭條》提到,由投資大佬彼得泰爾(Peter thiel)投資的雷射雷達公司$LUMINAR TECHNOLOGIES INC(LAZR.US)$也於近期通過SPAC的方式上市,一度暴漲近3倍,後出現回調。

  SPACs正在將更多的雷射雷達公司推向市場。據彭博社此前報導,Bruce Linton旗下的SPAC公司$Collective Growth Corp。(CGRO.US)$據稱正在與雷射雷達公司Innoviz進行談判。

  今年SPACs已籌集730億美元,明年或有望繼續

  SPACs已籌集了730億美元的資金,較上年同期增長462%,比傳統IPO規模高出60億美元。高盛數據顯示,自7月份以來,SPAC每天完成的IPO超過一宗,僅上周就有18宗SPAC IPO上市。

  今年規模最大的SPAC來自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的$Pershing Square Tontine Holdings(PSTH.US)$,該公司從投資者那裡籌集了40億美元資金。

  高盛認為,只有在關注增長而非價值的環境下,SPAC才會受到熱捧。

  高盛表示:「今年完成的SPAC IPO中,多數都在尋找主要在信息技術、醫療保健或非必需消費品領域的收購目標,這與前幾年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前幾年,收購目標主要是能源、工業和金融等傳統價值行業。」

  由於美聯儲承諾將把基金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我們認為,2021年SPAC活動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高盛

(文章來源:富途資訊)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軟銀推出首個SPAC公司,融資5...
    阿里之所以能夠崛起,和馬雲背後一個神秘男人的支持緊密相關,此人就是從資金上給予馬雲大力支持的軟銀集團老總孫正義。不管是馬雲還是孫正義,最近都挺忙。這會,孫正義正忙著尋找新出路。今年美股市場的SPAC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公司繞開傳統的IPO程序,試圖以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上市。
  • 軟銀擬提交SPAC IPO:融資5至6億美元
    12月21日消息,軟銀將在周一為其首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提交首次公開招股申請,融資5億美元至6億美元。高盛、花旗正在負責軟銀SPAC的上市,該SPAC將被用於收購一家軟銀從未投資過的公司。軟銀據稱至少還在準備另外兩個SPAC。這種融資方式最早發源於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礦業企業,但是後來在更開放和鼓勵創新的美國和英國,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最早由GKN證券(EarlyBird Capital的前身)正式推向市場,並於同年由其註冊了「SPAC」的商標。
  • 軟銀旗下願景基金擬下周通過公司第一個SPAC IPO融資
    原標題:軟銀旗下願景基金擬下周通過公司第一個SPAC IPO融資   據報導,軟銀旗下願景基金計劃在周一通過該
  • 美股IPO狂熱創2000年來之最,接下來要擔心「IPO泡沫」了嗎
    今年美股IPO市場的狂熱態勢創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以來之最。IPO數據研究機構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2月初,美股市場上已有430宗IPO交易,募資規模已超1550億美元,遠超1999年網際網路泡沫後任何一年的全年募資紀錄。
  • 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
    佛羅裡達大學教授、IPO專家裡特(Jay Ritter)編制的數據顯示,今年美股IPO的首日回報率平均為41%,是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之後的最高水平。當時,IPO首日平均漲幅為56%。 ][ 今年截至12月初,美股市場上已有430宗IPO交易,募資規模已超1550億美元。
  • 要海外"借殼上市" 軟銀太缺錢?
    軟銀計劃提交SPAC IPO今年SPAC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公司尋求以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上市,紛紛選擇繞開傳統的IPO程序。SPAC的上市方式引爆市場,網絡產業帝國軟銀也想著「分一杯羹」。多個消息稱,軟銀將在周一為其售價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提交首次公開招股申請,將融資5億美元至6億美元。
  • 軟銀逆轉:不變的孫正義
    軟銀在 2019 年最後三個月裡扭虧,盈利 2400 萬美元。事情很快發生變化。就在孫正義開會前幾小時,日本厚生勞動省宣布鑽石公主號上的確診病例增加至 174 例。似乎察覺到什麼的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則在幾天前拋售 35 億美元亞馬遜股票。一個月後,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美股開始自由落體,兩周跌去 5 萬億美元市值。
  • 軟銀財報曝光巨額期權倉位內幕,三董事...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9日,軟銀集團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財報。《華夏時報》記者看到的財報內容顯示,截至9月30日,軟銀集團持有的「買入上市公司股票看漲期權」的倉位公允價值為46.94億美元。這一數據,與9月初外媒曝出的軟銀斥資數十億美元買入大量美股看漲期權基本一致。
  • 賣股籌錢 210億救軟銀夠嗎
    1.983億股在軟銀持有的所有T-Mobile股份中,佔比約為65%。今年4月,在美國監管機構的許可之下,T-mobile完成了與Sprint的合併,而Sprint背後的軟銀也藉此持有了約24%的T-mobile股份。交易行情顯示,截至美股周一收盤時,T-Mobile的股價報收106.6美元,市值約為1320億美元,這也使得1.98億股股票的市值達到210億美元左右。
  • 400億美元出售Arm,軟銀投資光環不再,押注美國科技股止損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以一級市場投資出名的電信公司,同時也在把眼光投向二級市場,正採取更加激進的投資策略。此外,還引發市場揣測的是,曾於今年3月以資產出售計劃替代私有化計劃的軟銀,是否會在售出Arm股權後重啟私有化,以擺脫估值低位的處境?
  • 孫正義也要買TikTok,軟銀7年投百億,他為何鍾情印度市場
    而軟銀對印度市場的投資更是近乎執著,今年以來,孫正義的投資布局頻頻出現「窟窿」,被投企業破產頻現,還不得不連續給其在印度重押的OYO輸血,也許他想要靠TikTok印度再扳回一城。軟銀對印度情有獨鍾談及軟銀,要麼是阿里巴巴、雅虎等成功案例,要麼是WeWork、OYO等失意代表。
  • 美股絕地大反攻!280億豪賭科技股的孫正義卻哭了?身家3天縮水82億...
    在美股經歷一輪波動後,孫正義背上了「短期投機炒作者」的爭議。圖/圖蟲「很難想像,軟銀的投資風格正越來越接近擅長短線操作的對衝基金。」只不過,此次他將投資對象,從一級市場股權投資轉向二級市場股票投資。畢竟,相比初創期高科技企業在疫情期間容易遭遇經營壓力、業務模式相對成熟且股票流動性更好的上市公司反而更具投資安全性。但是,80億美元的巨額押注,也讓華爾街金融市場給孫正義貼上「納斯達克鯨」的新標籤。
  • 美股熔斷不是簡單的市場反應,或是更大事件的導火索
    丁一凡:其實,周一美股熔斷並不突然,這是有先兆的。上周美股市場已經有過一次大幅度下跌,接著就是本周一開盤後的暴跌,可能過幾天後來看,還會稍稍往上回升一些,但這次美股暴跌、熔斷是一個特別不好的跡象。這次暴跌是有很多原因綜合影響的。
  • 孫正義要買TikTok,軟銀為何鍾情印度
    這離不開TikTok在印度的優異表現,一方面,印度是TikTok最大的市場之一,擁有2億用戶,用戶對TikTok的黏性很高,很多山寨TikTok軟體雖然如雨後春筍,卻難以留住用戶。另一方面,印度龐大市場的誘惑始終存在,巨大的人口紅利是成熟市場難以企及的,比如TikTok在印度下載量超過6.5億就是個很好的證明。
  • 賣不出去的ARM,軟銀左右為難,上市可能仍是最好的選擇
    早在7月初,就有外媒報導稱軟銀集團正在為旗下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探索若干選項,包括出售全部或者部分股份以及公開上市,但截止到7月23日,關於ARM未來何去何從,軟銀與ARM均未公開表示過。軟銀集團在2016年以243億英鎊(約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當時英國市場上最大的科技公司的ARM,即使到現在,這仍然是晶片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案,而軟銀也希望在接手ARM 4年後能賣個好價錢。蘋果無意,三星不感興趣,英偉達選擇出手?
  • 市場擔憂美聯儲「黔驢技窮」 美股全線低開道指跌逾300點
    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投資者關注經濟數據及新冠病毒救助計劃前景,同時美聯儲周三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25%區間不變,並預計維持至2023年,且鮑威爾承認此前的經濟復甦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政府強勁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撐令市場擔憂聯儲黔驢技窮,美股在科技及航空股領跌下全線低開,道指跌逾300點,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跌約6%;前程無憂因DCP擬溢價16.05%收購開盤漲
  • 華納音樂重返美股:疫情與騷亂中創今年來美股最大規模IPO
    來源:獨角獸早知道華納音樂重返美股:疫情與騷亂中創今年來美股最大規模IPO,唱片業受挫被流媒體把控美國多地陷入騷亂,疫情還在持續,但股市好像並未受到影響。華納音樂(WMG)於昨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25美元,募集資金超過19億美元。
  • 美股再度上演「過山車」行情!科技板塊領跌加劇美股不確定性
    近日,美股再度上演「過山車」行情。從基本面看,美股與美國經濟正處於「歷史性的割裂」狀態,此輪全線下跌是必然結果。眼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美國蔓延,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卻一再擱淺,這些因素相互交織,都將使市場波動性不斷加劇。美股近日再度上演「過山車」行情。
  • 亞馬遜、軟銀等就俄羅斯在線零售商Ozon進行了談判
    來源:新浪美股Sistema控股股東Vladimir Evtushenkov周六表示,全球零售巨頭亞馬遜(Amazon)和日本軟銀(SoftBank)已與俄羅斯企業集團Sistema就可能收購其在線零售商Ozon進行了接洽。
  • 美股驚魂巨震,資本巨鱷3500億豪賭后市,中國晶片再遭威脅!A股能否...
    在交易上,散戶和機構都在通過看漲期權加倉科技股,使得行情震蕩更加劇烈,據《金融時報》報導,軟銀在周四股市大跌之前購買了數十億美元的科技股看漲期權。媒體稱,軟銀的期權與名義價值500億美元的股票掛鈎,對應市值接近人民幣3500億元。連續的市場震蕩讓投資者無所適從的時候,川普已經找出了股市下跌的罪魁禍首,他在推特上表示,新聞機構弄虛作假,使得自己民調落後導致了股市的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