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SPAC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公司繞開傳統的IPO程序,試圖以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上市。
SPAC引爆IPO市場,軟銀也坐不住了
Axios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稱,軟銀將申請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籌集5-6億美元資金。
這將是軟銀的首個SPAC,Axios表示,該公司還準備另外兩個SPAC公司上市。報導稱,高盛和花旗將負責這一上市業務,SPAC將被用來收購軟銀此前從未投資過的一家公司。
註: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直譯為「特殊目的併購公司」,是美國資本市場特有的一種上市公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併購一家優質的企業(目標公司),使其快速成為美國主板上市公司。作為一個上市平臺(殼公司),SPAC只有現金,而沒有實際業務,也被成為空殼公司或者殭屍基金。目標公司與SPAC合併即可實現上市,並同時獲得SPAC的資金。
相較於傳統IPO或者借殼上市,SPAC上市模式具有時間快速、費用少、流程簡單、融資有保證等特點,對投資者和目標公司來說都具有較大優勢。SPAC的目標行業十分多元,無論是傳統或新興,實體或虛擬,都有SPAC的身影。
已經通過SPAC上市且知名度較高的企業有,$Virgin Galactic Holdings Inc(SPCE.US)$、$DraftKings Inc(DKNG.US)$、$NIKOLA CORPORATION(NKLA.US)$。今年迄今,其累計漲幅分別為106%、163%、65%。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外媒頭條》提到,由投資大佬彼得泰爾(Peter thiel)投資的雷射雷達公司$LUMINAR TECHNOLOGIES INC(LAZR.US)$也於近期通過SPAC的方式上市,一度暴漲近3倍,後出現回調。
SPACs正在將更多的雷射雷達公司推向市場。據彭博社此前報導,Bruce Linton旗下的SPAC公司$Collective Growth Corp。(CGRO.US)$據稱正在與雷射雷達公司Innoviz進行談判。
今年SPACs已籌集730億美元,明年或有望繼續
SPACs已籌集了730億美元的資金,較上年同期增長462%,比傳統IPO規模高出60億美元。高盛數據顯示,自7月份以來,SPAC每天完成的IPO超過一宗,僅上周就有18宗SPAC IPO上市。
今年規模最大的SPAC來自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的$Pershing Square Tontine Holdings(PSTH.US)$,該公司從投資者那裡籌集了40億美元資金。
高盛認為,只有在關注增長而非價值的環境下,SPAC才會受到熱捧。
高盛表示:「今年完成的SPAC IPO中,多數都在尋找主要在信息技術、醫療保健或非必需消費品領域的收購目標,這與前幾年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前幾年,收購目標主要是能源、工業和金融等傳統價值行業。」
由於美聯儲承諾將把基金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我們認為,2021年SPAC活動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高盛
(文章來源:富途資訊)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