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教授:區塊鏈的「三元困境」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尋找區塊鏈力量第十一期:通向未來的融合技術  

把脈區塊鏈發展,坐看數字經濟雲起,由螞蟻鏈、羅漢堂、新浪財經聯合出品的《尋找區塊鏈力量》系列節目自8月6日起,每周四下午2點在新浪財經獨家首播!本期主題為「通向未來的融合技術」——區塊鏈技術與AI、大數據、隱私計算技術結合起來,就可以對於開放金融、數字醫療、可依賴的AI應用等經濟利基領域進行迅速地填補,從而為下一輪經濟升級奠定基礎。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教授Markus Brunnermeier: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項內容是區塊鏈的三元困境。什麼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們希望同時擁有三個特徵,但只能擁有兩個。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三個特徵同時成立,但實際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三個特徵是什麼呢?三個特點是:一、獨立性,即,系統自給自足,無需要依賴系統外部因素。這是第一點;二、資源效率,即,減少資料浪費。我們看到,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基於區塊鏈的分類帳,比如供應鏈管理,這些會耗費大量電力。我們設立的協議等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可能產生大量的電力浪費。我們希望減少電力浪費。這是第二點。  三、單個實體不能獲得租金獲取。即,避免實體獲得部分租金並從中獲益。我們希望這三點同時滿足,但做不到,只能滿足兩個。如果是集中式分類帳,就會出現壟斷。一個實體負責寫帳本,或者兩個相互競爭的分帳本。比如,某個實體負責運行一個支付系統,這個實體必須報告真實的交易數據以保持可信。因為如果失信,就會失去所有未來的租金。但必須有租金才能獲益。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激勵實體保持可信。

主持人:首先請問Brunnermeier教授。我們對您最新提出的關於人工智慧管理和區塊鏈經濟學的觀點十分關注,您能否講一講您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對於將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物聯網與區塊鏈相結合來解決區塊鏈理論框架中的一些挑戰,您有何看法?

謝謝,很高興來到本期節目與大家交流。我想講講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融合,以及兩者之間有何聯繫和區別。我在身後放了一張圖表,今天想和大家談談人工智慧的治理,以及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問責。關於兩者的關鍵區別:區塊鏈的本質特徵在於記帳,即記錄發生過的事件,記錄過去做出的決定;而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旨在預測未來,或做圖像識別,即關於現在或未來的決定。我認為,這是兩者的關鍵區別。但這兩者都存在問責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人工智慧治理。

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先說人工智慧。人工智慧面臨的重大挑戰是,一切都在黑匣子中進行。你輸入信息,黑盒子處理信息,然後給到輸出信息。但很難說清楚,這些信息是怎麼處理的,誰對此負責?這主要涉及相關性或因果關係。因果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確定誰負責,「這個人負責」或「這臺計算機負責」。我們必須在法律體系中必須明確這一問責,這是一大挑戰。如果是交互式人工智慧,則挑戰更大。

比如,公司A運行一個人工智慧系統,公司B運行另一個人工智慧系統,這兩個系統交互、交易等等。問題是,如果出現事故或者出現問題,是哪個系統造成的?我們無法查看各個人工智慧系統的黑匣子內部。這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會兒進一步討論。舉兩個例子:一、自動駕駛汽車,公路上兩輛自動駕駛汽車發生車禍。我們必須確定是哪輛車的錯,誰為此車禍負責。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在經濟學和法律中將更為常見。二、算法交易,一會兒我也會講算法交易。講的是未來決策,即,預測未來會出現什麼情況,然後根據預測做出相應決策。

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本質在於記錄,記錄發生的事件。我們需要達成一項協議,各方都遵守協議。記錄分為不同方式。一種是集中式記錄,即,所有交易記錄在一個帳本上,該帳本由一家大公司持有;另一種是去中心化記錄,即,存在多個分類帳,每個人都可以在分類帳副本上記錄。此時需要一個協議,一個共識算法,規定哪些是各方達成的共識。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項內容是區塊鏈的三元困境。什麼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們希望同時擁有三個特徵,但只能擁有兩個。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三個特徵同時成立,但實際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三個特徵是什麼呢?三個特點是:一、獨立性,即,系統自給自足,無需要依賴系統外部因素。這是第一點;二、資源效率,即,減少資料浪費。我們看到,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基於區塊鏈的分類帳,比如供應鏈管理,這些會耗費大量電力。我們設立的協議等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可能產生大量的電力浪費。我們希望減少電力浪費。這是第二點。

三、單個實體不能獲得租金獲取。即,避免實體獲得部分租金並從中獲益。我們希望這三點同時滿足,但做不到,只能滿足兩個。如果是集中式分類帳,就會出現壟斷。一個實體負責寫帳本,或者兩個相互競爭的分帳本。比如,某個實體負責運行一個支付系統,這個實體必須報告真實的交易數據以保持可信。因為如果失信,就會失去所有未來的租金。但必須有租金才能獲益。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激勵實體保持可信。

比如,如果使用集中式分帳本,會有很多集中式分帳本。為了得到正確信息,你需要向中心實體機構支付費用或租金。同時該機構為保持盈利會在分帳本上報告正確的交易及其他信息。再比如,工作量證明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區塊鏈,所有信息通過去中心化方式記錄,不存在中心權力機構。從這一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的優勢在於避免集權。由於沒有中心權利機構,因此需要共識算法和協調,因此產生信號。而這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即,違背了資源效率這一點。

另一個好的特性是自給自足並避免尋租獲利,除了這兩點外,我們希望滿足的另一點是避免電力的大量浪費。區塊鏈、比特幣等採用的方法是使用區塊鏈公式算法權益證明。權益證明區塊鏈依賴於系統外部獲得驗證,這違背第一點,自給自足。因此,這項研究表明,三個特點無法同時全部實現,而是只能實現二個,接下來,我們繼續討論過去、問責、記錄。記錄非常重要,我認為,記錄將自動化。區塊鏈技術會助力實現記錄自動化,但我們也知道記錄自動化的進步較緩慢。集中式帳本、集中式貨幣,在帳本上,所有信息都保存在一個單一計算機系統中,而非多個相互競爭的計算機系統,從而保證效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速度還不夠,還未達到能夠處理支付寶、微信支付或Visa支付等數百萬支付的水平。這是我們在技術方面面臨的一個挑戰,當然能源的巨大浪費也是一個挑戰。

剛才講的是關於過去的決定和未來的決定,接下來是關於人工智慧管理。面對這種黑匣子,我們要問的是,人們對這些預測、圖像識別或其他識別算法的使用應到什麼程度?算法需要公開、分布到什麼程度,以實現其他人可對其進行驗證或傳給法院?如果出現爭議,法庭能否看到算法?能否操控算法?我們可以從這些算法中學到什麼特點?這些都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理解。所以,我認為管理和問責都是極為重大的問題,未來會凸顯。只有明確問責、明確責任分配,經濟體系才能良好運轉。

通常我們青睞「誰做決定,誰負責」的責任原則。對於人工智慧,做決定的是機器,但承擔法律責任的不能是機器,而是機器的主人。但同時,該機器的製造商也有責任,購買機器或人工智慧算法後使用該機器/算法的人也有責任。還有許多法律問題有待解決。如果責任分配不明,就存在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不利於經濟健康。人們都不喜歡不確定性,都希望責任分配明確。責任分配明確後,不確定性就會隨之消失,人們會更願意發展這一技術。

相關焦點

  • 首批區塊鏈專業正式軍入局,是否真能達到快速財富自由?
    9月20日早上7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區塊鏈產業學院迎來了祖國各地的新同學。學院黨政全體領導及全院教師齊聚學院迎接新同學,各項迎新工作順利開展,179名學子全部報到完成。
  • IOHK向懷俄明大學區塊鏈實驗室捐贈50萬美元
    外匯天眼APP訊:開發Cardano的軟體公司IOHK於2月14日宣布,將捐贈價值50萬美元的Cardano(ADA),用於支持和發展懷俄明大學(UW)的區塊鏈研發實驗室。James Caldwell教授、Mike Borowczak副教授和Philip Schlump將共同領導該高級區塊鏈研發實驗室。Borowczak教授表示,IOHK的捐款將用於支持教師和學生開發針對現實世界的區塊鏈用例的實際應用程式。
  • Jaxx 1.0區塊鏈錢包在所有平臺發布
    暴走時評:Jaxx是KryptoKit團隊研發的結合了比特幣和以太幣的新型錢包,經過大量數據測試後在多個平臺發布了Jaxx 1.0區塊鏈錢包翻譯:Nicole在經過大量數據測試後在多個平臺發布了Jaxx 1.0區塊鏈錢包,這是一個一體化的數字錢包解決方案。Jaxx 1.0適用於iOS、安卓、PC/Mac/Linux桌面,以及用於Chrome/Firefox瀏覽器的擴展。該平臺支持比特幣和以太幣,不久的將來可以全面支持The DAO和其他數字貨幣。
  • 區塊鏈的狂熱,源自於對區塊鏈的無知
    因為他們不知道區塊鏈是什麼,更加不知道區塊鏈怎麼用,所以,他們才會簡單地認為所謂的區塊鏈就是數字貨幣,所謂的區塊鏈應用就是要發幣或者ICO,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帶來的僅僅只是短暫的繁榮,還有概念的頻繁出現,等到人們真正明白區塊鏈是什麼的時候,這種源自於無知的狂熱必然會陷入到發展的困境當中。
  • 新加坡推出區塊鏈貿易與連接(BTC)網絡,助力中小企業拓展區塊鏈應用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與Enterprise Singapore(ESG)合作推出了區塊鏈貿易與連接(BTC)網絡——一個一體化的平臺,使區塊鏈和其他技術能夠一起運作。這項計劃得到了國家研究基金會的支持。區塊鏈貿易與連接網絡允許與多模式全球供應鏈公司、數字交易平臺和技術專家進行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創新和測試。
  • 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東: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標誌著...
    12月9日,由平安集團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平安大講堂活動在深圳舉辦,特邀多名金融領域權威專家齊聚於此,探討區塊鏈、數字貨幣等新銳話題,展望2021年中國金融及宏觀經濟走勢,一起解讀金融發展新趨勢!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 楊東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平安大講堂活動上,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楊東在題為《五中全會中區塊鏈、金融科技監管政策解讀和未來展望》的演講中指出,如果說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是河流,區塊鏈技術就是河床,沒有河床的底層基礎,就不會有河水的流動。
  • 青島大學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12月19日上午,由青島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漫動天下(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青島大學區塊鏈精英高端研修班開班典禮暨青島大學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該中心將為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搭建堅實平臺,為全國各地鏈改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 ABE密碼學與區塊鏈結合的價值在哪裡
    然而,各參與方擔心自己的數據外洩,成為區塊鏈應用過程中的主要難題。 在現有技術中,ABE為這個難題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ABE,區塊鏈中數據所有權將得到有效保護,鏈上數據依舊為參與者本人所有,外人無法控制。 那麼,什麼是ABE?它能如何完善區塊鏈呢?本文旨在對此作出探討。 作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領域,計算機界關於密碼學的研究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 唯鏈基金會宣布與澳大學區塊鏈創新中心建立合作
    唯鏈與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區塊鏈創新中心合作:世界一流的協作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區塊鏈創新中心是世界上第一個專注於區塊鏈中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中心,擁有世界一流的經濟學家和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團隊。該機構由諸多專業研究人員組成,他們專注於合規性、經濟和醫療保健等領域的區塊鏈應用制度的潛能和挑戰。
  • RMIT:澳大利亞首個開設區塊鏈課程的大學!
    由於區塊鏈相關行業旺盛的就業需求,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將區塊鏈商業方面的知識納入學位課程的大學,全力支持學生為引領新數字經濟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RMIT是澳洲第一個開放,也是唯一開放區塊鏈專業的學校!學校介紹RMIT是一所集設計、理工、商業管理於一體的世界級綜合性大學,坐標在墨爾本市中心。RMIT持續為澳大利亞學術界、政界、商界輸入大量優秀畢業生,因其就業率高居澳大利亞榜首而聞名遐邇。專業介紹數字經濟的推出如今已成為全球經濟的當務之急,區塊鏈業務大師的設計目的是讓您掌握知識和技能,引領新興數字經濟的前沿。
  • 熊偉:許可區塊鏈是許多金融應用未來的關鍵特性
    來源:新浪財經尋找區塊鏈力量第十一期:通向未來的融合技術  把脈區塊鏈發展,坐看數字經濟雲起,由螞蟻鏈、羅漢堂、新浪財經聯合出品的《尋找區塊鏈力量》系列節目自8月6日起,每周四下午2點在新浪財經獨家首播!
  • Jaxx區塊鏈錢包添加去中心化預測數字貨幣Augur
    達成合作,將去中心化預測數字貨幣Augur添加到Jaxx區塊鏈錢包中。(中文動畫)|(英語動畫教程)3分鐘了解比特幣挖礦和區塊鏈共識機制?(中文動畫)|(英文動畫教程)3分鐘了解公有鏈和私有鏈(中文動畫教程)|(英文動畫教程)3分鐘了解區塊鏈的六層模型(中文動畫教程)|(英文動畫教程)什麼是區塊鏈英文版(動畫教程)肖風:區塊鏈與另類資產配置逐鹿區塊鏈!
  • 信天創投蔣宇捷:我的區塊鏈投資認知
    我認為區塊鏈行業的投資可以分為區塊鏈和數字資產兩大領域,基礎設施、核心和應用三層。基礎設施層:基礎設施可以為區塊鏈和數字資產行業所有的組織和企業提供服務,進行賦能,它們是區塊鏈行業的水和電,優勢是不管所服務的企業生存情況如何,只要區塊鏈行業具備向上的趨勢和紅利,它們就能不斷的生存和發展,但缺點是規模化有難度。
  • 《芝麻街》投資區塊鏈項目,想讓兒童學習區塊鏈編程?
    從教授孩子們飯前洗手到不歧視愛滋病患者。這一次,兒童教育節目《芝麻街》拓展到了區塊鏈領域。 cryptovest報導,兒童教育節目《芝麻街》製作方芝麻街工作室與芝麻街風險投資公司(Sesame Ventures)合作,以2800萬美元共同投資了一家名為Kano的公司,目的是幫助Kano擴展其產品線。
  • 宋曉東:當區塊鏈撞上人工智慧 「非烏託邦式」科技的未來
    宋曉東教授:當無限尖端的區塊鏈撞上人工智慧時,「非烏託邦式」的科技未來將值得萬分期待。有人說機器擁有認知能力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IphaGo贏了世界冠軍。因此,當無限尖端的區塊鏈撞上人工智慧時,「非烏託邦式」的科技未來將值得萬分期待。
  • 2020年區塊鏈峰會《區塊鏈技術與應用》杭州站
    導讀:近兩年,區塊鏈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眾所周知,網際網路用於連接,而區塊鏈則為接建立信用,保駕護航。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持續創新和商業應用的不斷拓展,區塊鏈技術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區塊鏈峰會現場此次峰會匯聚了,區塊鏈行業大咖,專家學者及投資愛好者共同探討區塊鏈技術的現實應用及未來發展之道.
  • 鏈客區塊鏈技術社區|鏈聞拾珠(第10期)
    近日,江蘇銀行在區塊鏈品牌「蘇銀鏈1.0」基礎上,自主打造升級版「蘇銀鏈2.0」。據了解,「蘇銀鏈2.0」通過智能合約實現了業務流程的智能驅動,通過在鏈碼中設置交易規則,自動執行驗證步驟,以此來驅動合約條款的自動履行。
  • 我們真的了解區塊鏈嗎?——重新理解區塊鏈商業價值
    目前學術界對於區塊鏈並沒有標準定義,區塊鏈技術也不是一項單一技術,作為一種系統概念自身也在不停發展進化,所以很難用一個通用定義涵蓋區塊鏈全部含義。對於區塊鏈的理解,更多還是出於自身行業需求角度出發,看待區塊鏈的價值和意義。從金融行業角度來看,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的記帳方法,而數字貨幣是區塊鏈技術的最成功的應用場景。
  • 區塊鏈法學期刊論文目錄
    歡迎各位金主贊助合作~ 第36期 區塊鏈法學期刊論文目錄(2009-2019) W.Scott Stornetta 被公認為「區塊鏈之父」,他在與Haber共同撰寫的論文中首次提到區塊鏈架構技術,該論文描述了一種稱為「區塊鏈
  • 唯鏈加入中國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CAFA),區塊鏈技術為...
    唯鏈將通過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創新技術產品,增強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及供應鏈透明度,增強消費者信心。本次唯鏈成為其理事成員則將進一步助力聯盟探索「區塊鏈+」在食品安全等領域的運用,幫助更多聯盟內企業用戶加快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實施食品安全智慧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