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門診醫護人員把自己「隔離」:愛我,就離我們遠一點

2020-12-22 西部網

發熱門診裡醫護人員在忙碌。蒼雁 攝

「離我們遠一點。」葛麗坤和發熱門診的26名護士每天都會和家人說這句話。

同事送來的茶飲在這個冬天很溫暖。蒼雁 攝

35歲的護士長葛麗坤始終在發熱門診。她所在的吉林省樺甸市人民醫院是當地唯一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收治定點醫院。疫情期間,發熱門診已接待近300例發熱患者,其中包括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8人。

葛麗坤的雙手像砂紙一樣粗糙。蒼雁 攝

葛麗坤並不是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當地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的確診患者在醫院就診時,曾多次和醫護人員說:離我遠點啊,別傳染給你們。

為了離64歲的母親遠一點,血液免疫科護士韓冰在申請到發熱門診前,特意在醫院附近租了間房子,和另一名女護士同住。

韓冰穿好防護服即將上崗。蒼雁 攝

在葛麗坤「招募」護士的信息發到群裡後,韓冰立即和葛麗坤「私聊」,她的「申請理由」比較特殊:「我得過肺炎,有『抗體』,知道如何護理這樣的患者。」韓冰曾在2015年得過嚴重的肺炎,在重症監護室住了大半個月。

大家積極報名去發熱門診。 葛麗坤 攝

實際上,韓冰的「抗體」說法是不準確的,她為自己能夠去發熱門診找了一個理由。

中午11點30分,換好隔離服的韓冰走進發熱門診。從早上開始,她就沒有喝一口水,進發熱病區後,更是不敢喝水。「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韓冰笑著說。

給發熱患者採血。 葛麗坤 攝

「為了避免麻煩,我們都控制飲食。」在同事的協助下,46歲的神經內科醫生徐鴻雁穿好防護裝備大概會耗時20分鐘。這些裝備包括:N95口罩、護目鏡、兩層隔離口罩、防護衣和鞋子。

對發熱門診全體醫護人員來說,去洗手間一次,便意味著防護裝備要重新更換。為了抗擊疫情,導致部分醫療物資緊缺,他們明白自己身上裝備的重要性。鑑於此,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裡面會穿著成人紙尿褲。

徐鴻雁到崗後,已經接診兩例武漢回鄉人員。給「患者」測體溫、驗血、拍攝肺部CT、留院觀察,每一步都預示著風險。

最難挨的是值夜班。地處中國東北部山區的樺甸市,冬日夜晚的氣溫達到零下20多攝氏度,為了保持空氣暢通,「汙染區」會每1至2小時通風。「護士長給我們準備了熱貼,這很管用。」

45歲的楚紅雲醫生認為自己「有一定經驗」,在發熱門診值班後,她會刻意與人保持距離,「說話要保持一米遠」,她明白自己是「易感染的高危人群」。

實際上,她還刻意「疏離」了兩個孩子。3歲的孩子已送到親戚家,只有17歲的女兒在家。楚紅雲回家後會主動遠離:如果做飯要戴上口罩,家人吃飯時在各自的房間,說話要隔著門。

女兒不會知道的細節是,母親「全副武裝」值班10或14個小時的滋味並不好受。防護衣為了防止病毒滲透,內外隔離,穿在身上忽冷忽熱。由於東北氣溫低,護目鏡經常上霜,成人紙尿褲還會帶走體溫。

醫生張波濤下班後的自我隔離更加徹底:下班後獨自居住,想家人了便打個電話。「想讓他們離我遠一點,我選擇這份職業,我願意承擔這份風險,但不想給家人承擔。」張波濤說。

作為樺甸市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防治專家組組長,樺甸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偉東需要協調多部門,也需要對特殊患者進行會診。往往一天下來,他的聲音嘶啞到很有「磁性」。

「我們是基層醫院,需要防範及時。」張偉東說,確診的那例男患者體重250多斤,因為過於肥胖有很多不確定性,現已轉院治療。「我每天都會關注他的病情,現在看,他的治療情況比較好,已經停藥觀察。」

「離我遠一點」,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把自己「隔離」,但來自同行的溫暖讓他們覺得自己並沒有被隔離。放射科主任苗兵送來了100罐蒲公英根茶,「讓大家喝點,我的戰友們很辛苦,我也想盡一點綿薄之力吧。」苗兵放下茶轉身就走。當地中醫院更是送來了提高免疫力的湯藥。

由於長時間戴雙層手套,並用涼水洗手消毒,葛麗坤的手像砂紙一樣粗糙,但她並不在意。「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葛麗坤疲備的眼睛裡帶著潮溼。

(原題為:《記者探訪「發熱門診」:愛我,就離我們遠一點》)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海醫二院發熱門診護士:醫護人員是穿著防護服的"緝毒警察"
    中新網海南新聞2月20日電 這是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發熱門診護士林芳玉19日在該院發熱門診記錄下的戰疫日記。 穿著防護服的「緝毒警察」  還記得1月22日那天,我剛下了夜班,早上就接到了護長臨時通知,讓我和另一位同事張雷到發熱門診支援。
  • ——北醫三院延安分院醫護人員堅守一線發熱門診...
    ——北醫三院延安分院醫護人員堅守一線發熱門診掃描 發布時間:2020-02-07 07:04:15 來源: 延安日報
  • 7層防護之下,記者探訪武漢肺炎隔離區、發熱門診
    記者體驗穿戴隔離防護服:不讓一寸皮膚暴露在空氣中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發熱門診,記者看到,隨著病歷的增多,這裡擴充了具有防護條件的病房共五層來使用,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均為二級防護。總臺央視記者 金珠:我數一下穿了幾層。
  • 以手術衣為樣版 四川內江醫護人員巧手自製隔離衣
    歐小燕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有了這些隔離衣,我們的安全更有保障了。」2月1日,穿著嶄新的自製隔離衣,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椑木中心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有了更多的防護底氣。針對當前防護物資短缺的現狀,內江市東興區椑木中心衛生院召開專題會議,集思廣益,研究如何應對疫情防控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切實解決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留觀室所需隔離衣不足的實際困難。經過廣泛討論,徵求各方意見,決定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利用醫院現有的手術衣自行設計改制。
  • 武漢90後女醫生的戰疫日記:我在發熱門診的這一個月
    至 2 月 4 日,在發熱門診值班整整一個月,愛寫日記的她,用文字記錄下自己在發熱門診的經歷。日記裡,既有對不斷增長發熱病人的惶恐,也有對病人病情惡化的無奈,還有對身邊老師同事被感染的心塞,但葉黎文全部克服,被同事稱為 " 葉堅強 "。
  • ...玫瑰別樣紅——記西安市紅會醫院新冠肺炎發熱門診抗疫女子特戰隊
    張玉琪和張瑾、魏莉萍正在對一位發熱病人做預檢處理,詳細詢問病人臨床表現及流行病學史,測體溫,採血,採集拭子,送核酸檢測樣本,發熱病人留觀……新冠肺炎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正在給一位發熱疑似「病人」採血「經過一個多月的戰疫磨鍊,堅守在紅會醫院新冠肺炎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對處理疑似新冠肺炎發熱病人的每一個環節,早已爛熟於心。我們19名醫護人員中,17位為女性。
  • 寧可備而不用 決不用而無備 夏邑縣鄉鄉建有發熱門診
    實行獨立設區、通道專用,特殊診區和普通診區分設,並配備相對獨立的候診區和隔離留觀病區,增強發熱門診「哨點」靈敏性,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在王集鄉衛生院大門口北側新建的發熱門診樓上,記者看到了在全縣率先實現的智能化。
  • 我市兒童醫院發熱門診啟用,24小時一站式診療服務!
    12月16日,吉林市兒童醫院全新改建的發熱門診正式啟用。發熱門診設有吉林地區唯一的兒童專用負壓隔離病房,24小時為發熱患兒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實現就診流程、就診環境雙「閉環式」管理,護航江城兒童生命健康。
  • 武安市第一醫院51名醫護人員堅守抗「疫」一線30天!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看看衝在防疫最前線的這些醫護人員,聽聽他們的防疫故事。 來到第一醫院的發熱門診,記者看到醫護人員正在進行預檢分診、詳細詢問登記。發熱門診目前有醫務人員37人,他們承擔著全市疫情防控的前哨工作。
  • 北京發熱門診「升級」:234個社區醫院已建發熱篩查哨點
    一樓門診,設有四間發熱門診診室、兩間腸道門診診室、四間門診隔離觀察室,配備常規檢驗項目化驗室及單獨CT檢查室;二樓用於住院,共有八間隔離病房;三樓以檢測為主,配備大型的生化檢驗設備和用於病毒核酸檢測的PCR實驗室、醫生辦公室和休息室。每一層均劃出「三區兩通道」,即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清潔通道、汙染通道,用於防範院內感染。
  • 【光榮榜】發熱門診裡的「太空戰士」
    在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發熱門診裡,醫務人員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N95口罩,渾身上下武裝得嚴絲合縫。即使診室開著空調,依然感覺就像在蒸籠裡一樣,悶熱、憋氣……小女孩這時已經活潑了很多,不再害怕,興高採烈地說:「好,我一定一動不動!」小朋友媽媽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帶著寶貝去對面方艙CT室做CT去了。看著她們母女高興的離開,大家被捂熱憋氣所帶來的煩悶也得到了釋放。
  • 記者探營北京發熱門診和哨點:今年得感冒發燒的少多了
    近日,記者探訪了本市多家醫院的發熱門診、發熱哨點後發現,各醫院接診的感冒發燒患者明顯減少。針對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疾病特點和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本市啟動了發熱門診設置及改擴建工作。全部啟用後全市發熱門診達到101所,本市23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也已完成建設。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傳染病防控「探頭」的作用日益凸顯。
  • 33所醫院發熱門診改造完畢 北京發熱門診將達到101所
    原標題:全市發熱門診將達到101所   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 孫樂琪)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截至11月30日,本市33所醫院發熱門診改造完畢,經院感專家組驗收合格後即可開診。屆時,全市發熱門診將達到101所。
  •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前哨
    發熱門診醫護人員為患者輸液。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2019年12月31日,當疫情初現時,武漢協和醫院便迅速響應,24小時開放發熱門診。發熱門診是前線中的前線,被稱為堡壘裡的哨點。開放之初,這裡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 核酸至少查兩次……記者探訪北京發熱門診
    「儘快將患者轉至隔離病房,核酸至少要篩查兩次……」得到指示後,醫護人員迅速分流了其他就診患者,第一時間將這名男性患者送往隔離病房,同時對他之前待過的診室進行開窗通風。沒一會兒,63歲的張大媽在兒子的陪同下走進發熱門診。在導醫的指導下,他們很快完成預檢分診,並取了號。「您有什麼不舒服?」
  • 新冠肺炎患者口述:我看著殯儀館的車停在發熱門診側面
    那天街上和平時一樣,我戴著口罩,下樓就打到的士了。的士司機聽到我說要去同濟說了一句話:「這個點去同濟也不是什麼好事」。司機也戴著口罩。到同濟人山人海,他們直接把一個樓整個做成發熱門診,第一次看到醫生穿隔離服,氣氛不太對勁,那時是晚上12點多,病患多,醫生也多,不過大家秩序都還行,大家也戴了口罩。
  • 堅持「人物同防」升級發熱門診
    圖為醫務人員在進行模擬消毒演練。   李長華攝(人民視覺)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處於加速上升態勢,國內個別地區仍有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冬季疫情防控及發熱門診設置管理有關情況。
  • 隔離服要排氣、戴兩層手套、再悶也要忍住……看看醫護人員如何進艙
    記者 張志軍:「這裡有一個穿工作服進入的溫馨提示,我們現在要進入到潔淨區的工作室,這個是他們的倉庫,還有他們的鞋子,這是醫生辦公室,剛才我也了解了一下,這邊的房間有醫護人員臨時休息室,這個是庫房,病人的喝水杯、黑色垃圾、拖鞋、雨鞋、被子、枕頭及手消、醫護用品全都放在這裡。」
  • 執著呵護生命之花 ——濱海區人民醫院呼吸科醫護人員愛崗奉獻側記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濱海區人民醫院呼吸科全體醫護人員響應醫院領導的號召,紛紛主動取消了自己的春節假期,全員無休,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從1月24日至3月24日門診排查發熱病人50人次,門診就診病人1470人次,出院178人次,住院病人佔全院的60%。
  • 絕不漏過任何一個疑似病例——記上虞人民醫院發熱門診
    發熱門診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陣地和第一要塞通道。上虞人民醫院作為新冠肺炎疫情全區定點救治醫院,自1月21日開啟24小時發熱門診至今已有1個半月。從那一天起,有一群最可愛的白衣戰士,放棄與家人的團聚機會,不顧個人安危,日夜堅守在這裡,打響了一場發熱門診的抗疫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