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競選時,為何要談吃雞?從吃雞的歷史談起

2020-12-24 吃貨歷史觀

不可或缺的雞肉

說起吃肉,人們首先得想到的往往是豬肉、牛肉和羊肉,在人類過去的數千年歷史中,這三種肉食都曾經成為人類最主要的肉食來源,最初羊肉為主,後來豬肉比例增加,到了近代,牛肉則異軍突起,風水輪流轉,三種肉食的競爭始終沒有停止過。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肉食,低調的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便是雞肉。

時間回到十多年前在豬肉剛開始漲價的時候,許多餐館為了控制成本,便用雞肉替代了很多本該用豬肉做的菜。雞肉做的魚香肉絲,雞肉做的鍋包肉……雖然味道差強人意,但勉強還說得過去。不僅飯店會這樣做,普通家庭在豬肉價格高歌猛進的時候,你往往會選擇買一些雞肉做替代,雖然沒有豬肉的濃厚肉味兒,但雞肉的口感卻更加鮮嫩,做起菜來也很百搭。

不過雞肉的價值絕不僅僅是作為豬肉的替代品那麼簡單,雞肉本身也有作為人類肉食的獨特魅力,並受到世界各國人們的喜愛。從美國快餐店中酥脆多汁的炸雞,到英國人引以為傲的馬薩拉咖喱雞,再到法國人推崇經典的法式燉雞,美味的雞肉在世界各地都有著眾多「粉絲」。

相比較經常被人們提起的豬肉、牛肉和羊肉,雞肉就像一個低調的實幹家,它從未想過爭奪人類肉食「一哥」的位置,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提供著各種美味。

關於雞的歷史

世界上大部分的家雞的祖先都來自印度紅原雞,其被人類馴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000年以前,此後伴隨人類文明之間的不斷交流(貿易和戰爭),家雞開始逐漸到帶到世界各地……人們的餐桌上。

早起家雞的使用方法十分「野蠻粗暴」,直接架上火烤,甚至有事都不去褪毛。直到陶器開始普遍使用,人們才開始烹煮雞肉,順便還可以喝上一口美味的雞湯。先秦時期,雞已經開始作為單獨的菜式出現在高檔宴席上了,周朝的八珍中便有雞的影子,此外雞還被列為六畜之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載:

為六畜(杜預注六畜為馬、牛、羊、雞、犬、豕)、五牲、三犧,以奉五味。

無獨有偶,在南宋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中也有相同的記載: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由此可見,家雞在秦漢便已經廣泛被人們蓄養和食用,而到了西漢時期,中國還首創了人工孵卵法,進一步提高了家雞的飼養技術。

讓我們將視角移到歐洲,早在古羅馬時期,家雞便已經出現在上層貴族奢華的酒宴上,為了獲得更加美味的雞肉,他們甚至還研究出了家雞的催肥和絕育技術,可以說是走在了當時世紀家雞培育技術的前列。

歷史和文化密不可分,所以雞除了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還被人們賦予了很多其他意義。

感恩節中的火雞

在中國,雞被列為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十位,就連現如今的中國地圖,也被形容成像一隻雄雞。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又被稱為火雞節,人們會以吃火雞(和家雞是近親)為主要的慶祝方式。

說到這裡我和很多人一樣,一直疑惑:為何吃火雞會成為美國人慶祝感恩節的必備元素?

後來在圖書館讀到北美洲殖民地時期歷史時才找到答案。原來在英國移民建立北美洲殖民地初期,地理位置主要位於今天的新英格蘭地區,也就是美國本土的東北角。在當時,新英格蘭地區從海岸線開始到內陸地區,到處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其中生活著大量火雞。

新來到這裡的移民可以輕鬆地捕捉到大量火雞,作為生活中的肉食。但伴隨北美殖民地貿易的發展,新英格蘭原始森林的木材成為可以獲得巨大經濟利益的出口商品,於是人們開始大規模地砍伐森林。同時在北美洲殖民地地區,毀林開荒的行為開始普遍出現,於是沒過多久,曾經茂密的原始森林便消失殆盡,失去了棲息地的火雞種群數量也迅速減少,以至於成為只有在感恩節才能夠見到的美食。

火雞體型要比家雞大,但肉質卻不如家雞鮮嫩,這是因為火雞本身屬於未經人馴化的野生動物,即使後來出現了一部分養殖的火雞,但與其培養改良火雞優良新品種,倒不如直接養家雞來的划算,所以除了一小部分人養殖火雞外,幾百年下來,火雞的品種和肉質變化不大。這也是為何很多沒吃過火雞的人,品嘗後都有些大失所望。

雞不僅可以提供肉食,還可以產蛋,同時與豬牛羊相比,雞的飼養成本和難度有要小很多,所以自古以來,雞就是最貼近底層老百姓生活的肉食。這也是為何法國國王亨利四世會說出:

我希望所有的農夫每個周末至少都能吃到一鍋燉雞。

不僅國王如此,到了近代,美國總統胡佛在競選總統時也曾向全體美國人保證:

每家鍋裡都會有隻雞。.

由此可見,與豬肉、牛肉和羊肉相比,似乎吃雞顯得更加接地氣,也更能打動老百姓。不過現如今,吃雞一詞已經被賦予了另一個與遊戲相關的含義,並且廣為流行,在聽到身邊的年輕人相約吃雞時,早已經沒有了古人對美味的那份追求和嚮往,時過境遷矣。

參考資料:

《家雞的祖先——紅原雞》韓聯憲

相關焦點

  • 吃雞是什麼梗 晚上吃雞是什麼意思
    導 讀 吃雞到底是哪個遊戲裡的出處,到底是什麼梗相信不少玩家都有疑惑,這裡所謂的吃雞並不是真的吃雞,而是出自絕地大逃殺裡的臺詞。
  • 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這些風靡美國的中餐為什麼你從沒吃過?
    在華人看來「食物」是經濟運作中的必需品,開餐廳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在美國生存下去,也更有可能幫助他們走向成功。幸運的是,在美國成熟的市場經濟下,勤奮的確為在美華人帶來了回報。隨著華人餐廳遍地開花,即便是對亞洲人充滿歧視的白人,在吃到這些美式中餐時,也讚不絕口。
  • 「老牛吃嫩草,吃雞要趁早。」話雖簡單,卻寓意深刻
    比如:「老牛吃嫩草,吃雞要趁早 。」話雖簡單,卻寓意深刻。01、老牛吃嫩草是古人根據牛的習性總結而來的,那就是年紀大的牛,無論是牙口,還是消化系統,都不如年輕的時候,而嫩草更適合它。02、吃雞要趁早在農村,很多人家裡也會養幾隻雞,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也會殺幾隻用來招待客人,改善一下夥食,有的雞餵的時間是比較長的,這樣的雞吃起來,肉質就會非常的不好,不容易入味,就好像嚼蠟一樣。
  •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吃雞遊戲是什麼?「吃雞」一詞的由來
    時下比較火熱的遊戲類型,應該是MOBA、吃雞、自走棋等幾個遊戲模式,都是可以多人參與的遊戲,在前幾年吃雞遊戲突然火爆了網絡,手遊、端遊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吃雞遊戲,「大吉大利,晚上吃雞!」一詞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一開始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比較納悶,晚上吃什麼雞?吃雞就吃雞嘛,怎麼還大吉大利呢?
  • 美國感恩節「吃雞」的三種吃法
    感恩節主要流傳於北美國家,是美國的傳統節日。就像中國的春節一樣,家庭成員無論在哪都會趕回家過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凡,有許多戲劇表演、化裝遊行、體育比賽等等。感恩節這一天,美國家家戶戶都要吃雞(一般為吃火雞)。
  • 「吃雞」為何要加入人機的目的是什麼?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痞哥,本期內容要講的是「和平精英」裡光子為何要加入人機和平精英這款遊戲不僅極具競技性,也頗具有趣味性,它的火爆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小夥伴們知道和平精英是藍洞和騰訊聯合推出的第二;為了照顧新手玩家,吃雞這款遊戲不太好上手,新手玩家剛開始不是很會玩,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機來給新手送人頭,新手容易被老油條打自閉。新手玩家容易被虐得體無完膚,而人機能給玩家參與感,讓玩家體會到吃雞的樂趣,這也是光子為了留住新手做出的措施。
  • 盤點:美國歷史上競選連任失敗的那些總統
    若最終結果確認有效,拜登將成為美國第46任、第59屆總統。這同時也意味著,現任總統唐納·川普很有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極少數競選連任失敗的總統之一。據美國《商業內幕》雜誌報導,在美國歷史上,共有10位總統在競選連任時,贏得了所在黨派的提名資格,但最終輸掉了大選。新京報為你盤點美國歷史上競選連任失敗的那些總統。
  • 天天喊著要吃雞的,你知道吃雞的起源嗎?
    「吃雞」一詞最近可以說是最為火爆的遊戲類型了,似乎沒玩過一款吃雞的遊戲或者來一句「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就跟時代脫節了一樣。
  • 真人版吃雞,高能槍戰,全程燃炸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正在進行中。 美國中央情報局計劃讓總統保持領先,但要想這樣做,他們必須採取秘密行動,抓捕想要叛逃韓國的朝鮮最高領導人King。
  • 上海人「吃雞」吃的是啥雞?
    南京人會吃鴨,上海人會吃什麼?會吃醋?開玩笑!上海人會吃雞。什麼雞?當然是白斬雞了!白斬雞至今仍是「老黃浦人」過年餐桌上的標配,最出名的當屬「小紹興」。相傳,來自紹興的父子倆挑著擔子在上海雲南路上搭了三塊鋪板,從賣雞頭雞腳開始,一步步做出金字招牌。而小紹興曾經的廣告語「美好人生,『雞』不可失」,堪稱經典廣告文案。在那個活殺雞的年代,上海雲南路上每天都會上演雞毛亂飛的熱鬧場景。他們挑雞很講究,堪比古代皇宮選妃,分量、年齡都有標準,三黃雞。不但嘴巴黃、腳黃、毛色黃,皮色也要黃。
  • 絕地求生為什麼叫吃雞 絕地求生吃雞由來介紹
    ,不管平時玩不玩遊戲的人相信在最近這段時間都有聽過「吃雞」這個詞,知道這款遊戲的人還好,對於不知道的人來說肯定是一臉懵逼,那麼晚上吃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吃雞是什麼梗?這裡所謂的吃雞並不是真的吃雞,而是出自絕地大逃殺裡的臺詞。
  • 絕地求生大逃殺吃雞是什麼意思 絕地求生吃雞的由來是什麼
    ­  在絕地求生遊戲中,吃雞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叫吃雞,吃雞的由來是什麼,很多玩家經常能看到晚上吃雞、大吉大利的字眼,那麼這個吃雞到底是個什麼梗,它的來源出處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解釋一下絕地求生大逃殺吃雞是什麼意思。­  絕地求生大逃殺為什麼叫吃雞­  吃雞是什麼梗?
  • 「吃雞」遊戲簡史:從起源到發展——全面了解「吃雞」的前世今生
    但是這款遊戲的前世今生真正了解的人實際上卻不多,眾多所謂的「遊戲歷史向」文章中對於這款遊戲以及這個遊戲模式的解釋實際上存在著很多偏誤。小編在查閱了相關文獻後,整理了這篇文章,為大家帶來更為精確的遊戲歷史,為大家展現「吃雞」的前世今生。
  • 什麼是吃雞?吃雞遊戲的由來!
    絕地求生大逃殺為什麼叫吃雞?吃雞目前指的是絕地求生這款遊戲。所謂的吃雞並不是真的吃雞,而是出自絕地大逃殺裡的臺詞。當你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臺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中文翻譯為「大吉大利,晚上吃雞!」初看上去可能略顯直白,但仔細回味卻也的確做到了翻譯層面的「信、達」,雖然稱不上雅,好在朗朗上口,很接地氣。而遊戲開發者選擇將這句話放在每局遊戲末尾,可能就是想說明,想要獲得遊戲的勝利,除了足夠的遊戲技巧與經驗,一點點的小運氣可能也會左右最後的結果。畢竟,誰能猜到安全區最終會刷到哪裡?
  • 逆水寒武俠吃雞挑戰傳統吃雞,決戰浮舟島吃雞全靠苟!
    我個人認為一個新出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要好玩,其次就是獎勵,恰巧浮舟島既好玩,獎勵也豐厚。除了海島商店的大量物品兌換,每達到一個新的段位都會有獎勵,每個賽季結算時更有大量獎勵。其實決戰浮舟島很好理解,大概類似於一種吃雞玩法,逆水寒獨有的吃雞玩法,100名玩家登上浮舟島,最後存活下來的小隊或者個人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成功吃雞。
  •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終極吃「雞」指南和「雞的黑幕」
    雞肉,就是雞身上的肉,營養尚佳,熱量低,可鹽可甜,可老可嫩,脂肪低,易烹調。古今中外美食家,在雞肉的烹飪上,隨便說說就能列舉出不下十種簡易方式。大家吃了那麼多年的雞和它的衍生物雞蛋,雞肉究竟是怎麼成為家喻戶曉的網紅的?
  • 不是「吃雞」勝似「吃雞」,《獵殺:對決》是「PUBG」後小眾經典
    文:HypnosiaVX5當獵魔人也要搶單火拼眾所周知,美國南部的沼澤密林中神怪傳說盛行,一般認為,這是險惡自然環境、印第安文化、巫毒教迷信混雜而成的結果。「狩魔奪灰」這原本很單純的活計,就因為比怪物還兇猛的同儕壓力,變成了跟「吃雞」一樣兇險的事情。但《獵殺:對決》終究不是「吃雞」,它改進了「吃雞」的簡單縮圈規則。
  • 「吃雞」為何要加入人機?邀請100名真人玩家,發現光子用心良苦
    吃雞手遊裡,為什麼要加入人機,而不是選擇讓100名真人玩家,同時參與遊戲?針對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玩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是,你們的理解真的都靠譜嗎?話題:「吃雞」為何要加入人機?邀請100名真人玩家,發現光子用心良苦需要提到的是,吃雞手遊在加入人機與聲音可視化提示的時候,受到了很多玩家的非議與指責。很多忠於還原端遊《絕地求生》的玩家,都認為《和平精英》不應該加入人機,和聲音可視化提醒。
  • 說到「吃雞」想到「吃雞」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昨天弟弟突然問我「姐,吃雞不」,我想了想「別出去了,從美團定那個醬香的脫骨雞」吧,仿佛畫面靜止了那麼3秒,緊接著的就是哈哈哈哈哈哈。好吧!給了我靈感,心生問題「先有雞先有蛋」記得小時候就總問,但一直沒答案,也依稀記得是這樣的,雞的祖先是恐龍,而恐龍是卵生的,在很早很早之前,雞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生蛋了,所以是先有蛋後有雞的,那麼好按照先後順序我們就來說說雞蛋吧!
  • 線上吃雞不過癮?真人「吃雞」才夠味!魯大師吃雞真人直播來了!
    《絕地求生·大逃殺》火遍大江南北,老牌硬體測評品牌魯大師便緊跟時代步伐發布了吃雞電腦硬體評測。跑一跑就知道配置能不能吃雞,還有定製吃雞配置套餐推薦.......作為吃雞硬體評測第一人,自從這個功能發布以來,就獨受「雞友」們恩寵,一直想幹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