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術史二十四講:義大利巴洛克藝術【第十三講 03】

2020-11-21 騰訊網

第十三講

西方美術史二十四講 |

義大利巴洛克美術

在16世紀,歐洲各地對教會產生了懷疑,認為原始的基督教清貧素樸的精神已被扭曲,以梵蒂岡為中心的教會大權在握,成為爭逐權力與財富的利益集團,各地紛紛發生不同形式的宗教改革。

同時,民間的理性知識抬頭。伽利略、哥白尼等科學家對字宙天體的研究,鬆動瓦解了教會「創世記」的神學系統。

新航線的發現,使冒險家以航行來證明地球是一球體,也帶動了地理大發現。

整個17世紀,舊有的教會勢力,努力維護鞏固自身的利益,發動反宗教改革;而另一方面,民間的理性思考與質疑的精神,開始建立新的美學思維方向。

多元價值在新舊交替衝突的年代同時存在,在建築、雕刻、城市景觀規劃、繪畫上發生了全面的質變。

這個貫穿17世紀,甚至延續到18世紀的歐洲美術運動被稱為「巴洛克」。

「巴洛克」原意指一種變形的珍珠。「巴洛克」 似乎特別喜好繁複的裝飾,喜好金色的華麗,喜好扭曲多變的纏繞線條,不喜歡單調平板的水平垂直,追求強烈的律動感,善於營造堆砌之美,常常使人目眩,眼花繚亂。

「巴洛克」的確是新舊衝突的拉鋸戰中的時代產物。

但是,「巴洛克」 這名稱,通用於全歐洲,卻在每一個地區產生了不同的巴洛克形式。

《聖特雷莎的狂喜》 貝尼尼 大理石 公元1645-1652年 羅馬聖瑪利亞教堂

《四河噴泉 恆河》 貝尼尼 大理石 公元1651年 羅馬納沃那廣場

《聖彼得教堂天蓋》 貝尼尼 大理石、木材 公元1624-1633年 梵蒂岡聖彼得堡教堂

《大衛》 貝尼尼 大理石 公元623-1624年 羅馬波格塞美術館

[西方美術史二十四講]此欄目持續分享

生活、藝術、美學

喜歡的朋友關注我哦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聲明外,推送內容圖片及音頻均來源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巴洛克繪畫藝術的締造者——卡拉齊三兄弟和世界第一所美術學院
    「巴洛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早已被世人所熟稔,但是巴洛克繪畫藝術是怎樣的一個起源卻很少有人知曉。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巴洛克繪畫藝術的締造者,以及他們如何創建世界第一所美術學院的歷史橋段。安尼巴萊作品《赫爾克勒斯的審判》一、概述巴洛克繪畫在西方美術史中,16世紀初文藝復興鼎盛時期之後,義大利的繪畫藝術開始走向衰退,直到17世紀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出現,才又重新開啟了一個嶄新輝煌的時代。
  • 一篇文章帶你了解西方美術史(上)神的藝術
    ·雖然同住地球村,但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在文化上有著天壤之別。而這種差異表現在美術上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其實作為一個當代土鱉,沒見過什麼世面的24K純屌絲,小編到現在為止也沒去過歐美國家。也不所謂的西方式思維到底為何物。
  • 巴洛克美術——法國
    大約從1600年到1700年代早期歐洲的主要藝術風格是巴洛克風格。但有些國家不願受巴洛克風格影響的支配——尤其是法國、荷蘭和英國。法國人進行抵制主要是因為它的民族主義精神。
  • 雕塑,美術的另一個門類,是一種相對永久性的藝術
    雕刻藝術,是美術的另一個門類,相較於繪畫來說,雕塑可能接觸的更少一些,在學校最多見的也是繪畫類的學生多一點,傳統觀念上認為雕塑是一種相對永久性的藝術,是一種靜態的、可觸的、可見的三維性空間物體,表意更加立體,更加直白一點。我國古時的大多數雕塑所表達的意義都比較直白,多是為紀念一些領袖人物,或者是受到祖先崇拜的影響所刻就。
  • 《讀書》首發 | 範景中:美術史為什麼重要
    早於董其昌一代或兩代人的年月,西方也產生了他們的美術史之父——瓦薩裡(Giorgio Vasari),他撰寫的《義大利傑出建築家、畫家和雕塑家列傳》(一五五〇),至今還影響著美術史的寫作。他在書中聲稱,真正的美術史家「要能鑑別什麼是平平之作,什麼是佳作和傑作,要能看出畫家和雕塑家的方法、手法、風格、行為和觀念……要能追蹤出各種風格的起因、變化和根源,以及進步和衰落的原因」。
  • 美術研究|東西方藝術需要相互理解和融通,而不是斷定孰優孰劣!
    16世紀的義大利藝術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盛期文藝復興(High Renaissance)、樣式主義(Mannerism)和巴洛克(Baroque)。提香的創作題材非常廣泛,包括肖像畫、宗教畫和神話題材,他對色彩的運用不僅對義大利藝術家,甚至對隨後幾個世紀的西方藝術家都有重要的影響。有的西方美術史家甚至認為,提香是所有文藝復興畫家中最偉大的一位。與萊奧納多、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人的涉獵多個藝術門類不同,提香專注於繪畫的創作,充分展示了油畫這種媒介的各種可能性,在這個意義上,他是西方現代繪畫的真正奠基者[4]。
  • 一切古典和巴洛克的、具象和抽象的,西方和東方的藝術一視同仁
    如果用我們中國喜歡論藝術以文質兩方面互為演進來作比喻,那麼初期風格是質勝於文,古典風格是文質並茂,而巴洛克風格則是文勝於質。若就成熟的藝術而言,古典和巴洛克更可以看作是藝術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的兩極,彼此對立而又按規律由此及彼發展演變。
  • 巴洛克美術——北歐
    起源: 巴洛克的藝術影響從義大利迅速傳向北歐。這一時期佛蘭德斯的藝術家魯本斯以其成熟的畫風、異常豐富的色彩、充滿動感的構圖以及血肉飽滿的女性形象等佔據了北歐巴洛克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弟子凡 戴克則在肖像畫上大施身手。
  • 從古埃及希臘講到巴洛克,古代西方建築是如何發展的?
    本文談及的西方建築,多指代西方人從利用原始的草葉石材或磚瓦鋼筋,經過用心設計以鑄成的一座座住宅、窯洞、噴泉、宮殿等偉大的作品。快來跟著文史君一起,瞧瞧西方建築藝術的發展史吧!一、蘇美爾和古埃及的建築風格要追溯西方建築的發展歷史,便不得不提起人類歷史上,也是西方歷史上最早的城市聚落的誕生。那就是閃耀在人類文明中心的「蘇美爾城邦」建築群。
  • 《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作者之一的派屈克·德·萊恩克是英國當代著名藝術史論家,對西方古典美術有著深入的研究,曾出版《如何閱讀一幅畫》《如何閱讀藝術中的聖經故事與神話》等圖書;而另一位作者瓊·湯普森則是密德薩斯大學的名譽教授兩位專長於古典美術和現代藝術的學者,強強聯手打造了這樣一本精彩的藝術史普及讀物。
  • 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展巴洛克藝術:17世紀的權力與幻想
    近期,英國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的展覽「英國巴洛克:權力與幻想」是首個專注於17世紀後期的展覽,亦是首個聚焦英國巴洛克藝術的展覽,探討在這一君主權力受到質疑的時代中,王室、教會和貴族如何利用巴洛克藝術和建築來顯示自身的權力和地位。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17世紀美術專項訓練
    A.學院派藝術、巴洛克藝術和現實主義藝術   B.表現主義藝術、羅可可藝術和學院派藝術   C.現實主義藝術、巴洛克藝術和浪漫主義藝術   D.羅可可藝術、浪漫主義藝術和表現主義藝術   2.十七世紀荷蘭繪畫藝術屬於( )。
  •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十六世紀末葉,音樂史上第一部歌劇在義大利佛羅倫斯上演,這個時代正是以喬萬尼·塞巴斯蒂安·巴赫與世長辭,代表巴洛克巔峰的對位法音樂也隨之告終。  巴洛克(Baroque),原指形狀不整的珍珠,最初被用來表現一種建築藝術形式。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是以希臘、羅馬的形式美為第一性的;相對而言,巴洛克風格則是一種全新的形式,它促成了後來的洛可可(Rococo)藝術的興起。
  • 聽丁一匯院士講二十四節氣的當代意義
    聽丁一匯院士講二十四節氣的當代意義 2020-12-10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美術中的巴洛克與洛可可
    巴洛克出現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1643 - 1715)。而洛可可緊隨巴洛克,出現在路易十五統治時期(1723 - 1774)。左:路易十四 右:路易十五產生的地點上來看,巴洛克風格產生在義大利,洛可可風格產生於法國。
  • 巴洛克畫派的天才,奢美華貴的作品:淺談魯本斯的藝術生平
    或許是財富與名譽帶來的衝擊奠定了魯本斯選擇巴洛克藝術的基礎,權貴們所生活的環境恢弘撼人、紙醉金迷,他深深地為這典雅、大方、濃墨重彩的生活而著迷。當魯本斯年紀漸長,母親也發現他優秀的藝術天賦。於是,在魯本斯的強烈要求下,母親幫助他完成了學習繪畫的夢想。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西方鋼琴音樂文化的演變與發展古典主義音樂發展概況從古典主義的時間上來看,是從1775到1820年,具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音樂覆蓋了海頓創作的成熟期一直到貝多芬創作的早期才結束。18世紀中葉在西方音樂史上是一個由巴洛克藝術風格過渡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最重要的事件當屬鋼琴這件樂器的誕生了。鋼琴的誕生對整個音樂史的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從歷史年代來看,鋼琴的產生過程與主調音樂逐步發展和成熟的過程是非常一致的。
  • 巴洛克藝術大師貝尼尼
    巴洛克藝術是歐洲十七世紀廣為流傳的藝術,以繁複的衣著和配飾為特點,華麗繁複的細節裝飾是他獨特的魅力,而這一特點的來源是因為他是為宗教服務的藝術,宗教為了繼續使人們信奉他們,需要創作出華麗的東西讓大家產生崇拜感。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這些新奇有趣的問題來自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如果你是西方藝術史的入門者,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勾起你的興趣。更有意思的是,講故事的高手意公子,把這些問題用淺白風趣的語言,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藝術故事。你會發現,讀完了書裡的故事,你也就掌握了西方極簡藝術史,真的是一舉多得,事辦功倍呢。現在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這本書有意思的書吧。
  • 2019年最受歡迎的十大美術史好書
    現任教於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為英國藝術與文學。2.巫鴻《陳規再造:巫鴻美術史文集卷三》,鄭巖編,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陳規再造》為巫鴻美術史文集的第三卷,收錄作者1995年至1998年關於中國古代美術史的15篇論文和講稿。這一階段的研究仍聚焦於墓葬、佛教、肖像藝術等主題,持續探討圖像內容與空間、媒材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