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環材真是天坑嗎?北京化工大學的分數給你答案!

2020-12-14 道道快談

經常聽人說「生化環材」是四大天坑專業,果真如此嗎?最近我國的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的事令世人矚目、令國人自豪,而且中國首次在月球上成功展示「織物版」五星紅旗,據說這面紅旗科技含量非常高,用了非常特殊的材料和工藝製成的,我想這肯定和材料專業有關吧!這又讓我想起一所大學,它的主流實力專業恰恰就和化學、材料相關,它就是北京化工大學,從它的錄取分數我們能看出,化學、材料等並非天坑。

北京化工大學創辦於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學院,是新中國為「培養尖端科學技術所需求的高級化工人才」而創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學,原隸屬於化工部,1998年,劃轉教育部直接管理。北京化工大學設有16個二級學院,開辦55個本科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它有一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為化學工程與技術;還有6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分別為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材料學、化工過程機械;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為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這些學科中頻頻出現的「化學」字樣,也很好地說明了它名字中「化工」特色。而且它的化學學科進入ESI 排名的前1‰,材料科學、工程學以及生物學與生物化學3 個學科進入ESI 排名的前1%。要說在化工領域,北京化工大學這所211,絕對屬於佼佼者。我們都知道北京有25所211大學,其中北京化工大學常常被人稱作低調有實力的大學,在化工領域有話語權,又在北京,性價比很高的。

北京化工大學的錄取分數還是比較高的,比如2020年河北省,理工批次它的投檔線為641分,這在211大學中屬於比較高的,甚至和一些985高校也相差不多。這也間接說明化工、材料等專業並不像大家傳說的那樣非常「天坑」,其實多年來它的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名列全國高校前茅,2019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7.96%,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96.85%,整體留京率40%多。

我們經常說專業無所謂冷門和熱門,而且冷門和熱門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國家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有賴於各行各業的支持,生化環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怎麼可能會一直受冷落呢?只要你有真本事、肯努力,在哪個行業都可以成為精英。

相關焦點

  • 生化環材真的是「四大天坑」?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郞」,近年來「生化環材」因為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且工作環境較為辛苦而被稱為「四大天坑」專業。 「生化環材」是對應生物類專業、化學類專業、環境類專業、材料類專業等四類專業的統稱,那麼這些專業真的如此勸退嗎?我們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為什麼說生化環材是「坑」呢?
  • 生化環材真的是「四大天坑」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近年來「生化環材」因為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且工作環境較為辛苦而被稱為「四大天坑」專業。「生化環材」是對生物類專業、化學類專業、環境類專業、材料類專業等四類專業的統稱,那麼這些專業真的如此勸退嗎?我們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一、為什麼說生化環材是「坑」呢?
  • 生化環材遭拋棄?這屆高考生太厲害:二本計算機都能吊打天坑專業
    說起生化環材,不少就讀該專業的同學都是一把「辛酸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現在的考生越來越聰明了,生化環材已不再熱門,成了很多考生眼中避之不及的專業。甚至有些高校出現了斷檔的情況,導致生化環材類分數大跌,比如中南大學某年某省錄取分數情況。
  • 生化環材真的是天坑、勸退專業嗎?
    生化環材專業的你,現如今有啥感悟嗎? 資料收集於各網友的觀點! 01 我這裡得說一句,如果你將要就讀的是個二本院校,那就別跟風黑生化環材了,生化環材反而是二本難得的優勢專業。
  • 「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專業,高考志願到底怎麼填?
    現在有個很流行的說法「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專業,就是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學這幾個專業就業很難,而就業又是考量一個專業有沒有前途的最重要的指標,畢竟誰也不想畢業即失業,現在全國大部分省份高考已經結束,那麼接下來的高考志願到底怎麼填?
  • 傳說中的「四大天坑」專業是什麼?據說報名的80%都後悔了!
    怎麼填報志願才會不浪費分數,更滿足自身的發展呢?有一些專業被稱為天坑專業你知道嗎?天坑專業是一些學生對自己的自嘲,指的是生化環材這四個專業,分別是生物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和材料工程。這幾個專業被認為是天坑專業是有原因的。(1)這些專業都需要工科類,學習起來難度不小。
  • 生化環材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又稱勸退專業、搬磚專業
    生化環材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又稱勸退專業、搬磚專業時間:2020-01-14 17:0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化環材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又稱勸退專業、搬磚專業 又稱勸退專業、搬磚專業,指的是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四大天坑專業,具體表現為本科碩士無法就業、博士難以就業。天坑專業一般不會996,時間較自由,其實在某些組是007。天坑專業也不會251、035,一般   原標題:生化環材什麼意思什麼梗?
  • 這是公認的大學4大「天坑」專業!網友:所有掛科的才是「坑」!
    每年高考後,都有不少學子甚至是已經被985高校錄取的學子因為專業的原因,而選擇了復讀甚至在進入大學讀了一年半載後退學。因此,專業的選擇切不可馬虎。不僅要考慮到自身的興趣愛好,也要充分考慮到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就業空間。下面這幾大專業,據說被戲稱為「天坑專業」。
  • 高考四大天坑專業,大家看著點,別掉進去了
    有些同學進入大學後不久就萌生了退學的想法,為什麼?因為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沒有人指導,就自己隨便填了一個志願,沒有事先了解,具體的學習內容與將來的工作環境不符合自己的設想。下面我就介紹幾個比較流行的四大天坑專業,至於什麼是好專業,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這裡就不瞎講了,具體人物具體分析。下面這幾大專業,據說被戲稱為「天坑專業」。
  • 還有哪些潛在的天坑專業?
    首先看一下嚴格的天坑專業的定義:1.基數大,招生人數多。2.傳銷加詐騙帶入坑,一路畫大餅到碩博。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的崗位很有限,進不去的話你的這些技能社會上認可度很低的。去公司是可以的,但並不是完全能把所學轉化為實用價值。基本在實驗室就是燒爐子過柱子養小白鼠,除了搬磚還是搬磚。6.公務員事業單位幾乎不招,極個別招的單位有海關,禁毒中心,監獄,公安廳等。幹的工作不是危險就是有毒。
  • 學長的肺腑之言:寧肯去二本學計算機,別來985學「生化環材」
    網上有一985畢業的學生發帖稱,自己是生物專業畢業的,當初考上985大學,可以說是整個村的驕傲,如今收入上,還不如村裡面二本甚至大專學計算機的,他們工作一兩年月薪過萬,自己也就是五六千工資,漲薪遙遙無期,看不到未來,因此嘆息:寧肯去二本學計算機,別來985學「生化環材」。可以看得出來,這是這位畢業生的肺腑之言。
  • 讓我們來尋找,下一個天坑專業
    眾所周知,河北省的考生是所有省份考生中最苦的,同樣的試題,同樣的分數,別的省份考生能報985,211,河北考生卻可能連普通一本都上不了。而沒有地域優勢的河北考生,更需要在選專業上慎之又慎,畢竟專業的選擇關係到之後的升學和就業。首先,所有專業的選擇,都務必對「十億規模級別工業化人口」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 2020年湖南大學錄取研究生6088人,生化環材都升博,土木女生不少
    2020年湖南大學錄取研究生608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5234人(女碩士2944人、男碩士2290人),女碩士已經遠超男碩士了;博士研究生854人(女生281人、男生573人)。我們從博士生錄取人數中可以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生化環材專業全部進入博士生隊伍,2020年高考填報了生化環材類專業的考生,你心裡的計劃準備好了嗎?
  • 未來大量無法找到教職的生化環材博士、博士後的出路在哪裡?
    本文綜合自知乎回答:@暴躁泰迪熊、@奧特曼佛 最近,一個問題被衝上了知乎熱搜:未來大量沒法找到教職的生化環材博士,博士後的出路在哪裡?
  • 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還是選學校成難題,你的分數早就決定了結果
    」老師是這麼回答的:「看你的分數層次,你的分數早就決定了你的選擇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不同的分數層次是對應著不同的優先考慮結果的,我們以內蒙古自治區2019年的錄取結果為例。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內蒙古2019年的高考各批次分數線。超高分層次:優先選學校!
  • 只有更坑沒有最坑,聊聊大學坑人專業,生化環材不算坑,更坑的是
    物理上次看到一個報導,有位家境貧困的考生,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土木工程系,覺得自己不喜歡。他更喜歡的是研究物理,於是退學,第二年考上了中科大物理系。中科大的學校不錯,但物理系可比土木工程系坑。她慨嘆,雖然自己在大學,但對很多專業也不了解。比如生物,各大媒體都在說生物,說21世紀是生物的時代,又是基因測序,又是克隆。確實這些進展都是非常激動人心,覺得其他工科領域好像看不到科學以如此的速度前進,就在生物這塊,有著足夠的想像力和足夠好的前景。於是,她非常支持兒子讀生物。
  • 身處生化環材專業的你,還好嗎?網友:就業面廣的不行
    生化環材專業的你,現如今有啥感悟嗎? 資料收集於各網友的觀點! 一、 最大的感受就是就業面真是廣的不行。 就拿我們班的例子來說吧,我們是材料專業的。
  • 高考志願中的四大「天坑」專業,具體有哪些?就業難,培養周期長
    在高考報志願中,一直傳說有四大「天坑」專業。如果被這些專業錄取,就要做好畢業後跨行就業的思想準備,或者考研。考研可以選擇跨專業考研,爬出「天坑」;也可以繼續在「坑」中一坐到底,熬成專家,但今後的薪資待遇也沒有多好。
  • 踏入曼大天坑專業,這是我人生最正確的決定
    在某乎上看到經驗者分享的熱貼:「如果進入了天坑專業(生物、化學、環境、材料),一大忌諱就是悶頭扎進去蠻幹,這樣的話除非天賦異稟,否則大部分會死得很慘。其實天坑專業內部也有很多切入點,在多年的漫長的苦逼科研或職場中,要勤於獨立思考,只要發現一個切入點,抓住,就可以另闢蹊徑、劍走偏鋒。」
  • 兩位大學教授,一個開燒雞店,一個捐款8千萬,真有天坑專業嗎?
    王澤霖和其創辦的禽病研究所累計獲成果轉化費近億元,目前還有兩家上市公司因為使用王澤霖專利技術,需要將每年8%市場銷售額作為專利使用費,連續12年支付給王澤霖和河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