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報導,美國27年以來首次再現致命乙型流感病毒。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數據:全美範圍已有1300萬人感染,造成死亡人數高達6600人,加州、紐約均在高危城市之列,堪稱過去40年來爆發最致命流感疫情之一。要知道,美國在阿富汗打了19年戰爭的死亡人數才不過2300多人。據悉,目前全美50個州裡,有48個州出現流感疫情,其中32個州流感活動水平維持高位,人口稠密的紐約、華盛頓和加州紛紛淪陷。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防控,弄不好可能將帶來一場災難。而針對「伊斯蘭國」放言襲擊歐美本土,有媒體擔憂這個極端組織會利用生物武器進行恐怖襲擊。
據公開資料顯示,生物因素給人類帶來的三種危機包括,自然遷變的毒性,科學研究中的失誤及人為故意地濫用。在19世紀前,僅僅是流行的瘟疫,就極大影響著軍隊的戰鬥力。公元571年,由於天花流行,使得包圍麥加的以龐大「象陣」著稱的衣索比亞入侵者全軍覆滅。1813年,拿破崙費盡心機徵募的47萬大兵攻俄,因斑疹傷寒,士兵以每天6000名的速度病亡,沒多久就不戰自亡一半。人們說,打敗拿破崙將軍的是「傳播斑疹傷寒」的「蝨子將軍」。生物因素可以改變戰爭勝負,這也讓無數人將其當作夢想中的武器。1763年,英國派人將染有天花病菌的手帕和毯子送給印第安人領袖,造成天花流行,大量的印第安人被奪取了性命。
20世紀初,隨著生物學不斷進步,戰爭狂人從中看到了徵服世界的希望,並開始研究,培養致命性很強的細菌或病毒,並逐步研製出生物炮彈、航空炸彈等施放裝備,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生物武器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些國家對生物武器的研製很重視,比如美國對生物武器作了大量的研究。1995年,肯亞媒體曾報導,非洲大陸多次熱病意外發作,都是美國人主持或參與生物武器試驗的後果。伊波拉病毒在薩伊肆虐就是其中一例,每次在發病一兩天內發病區就會來大量的美國學者,從他們採取的隔離手段看,他們早就知道是在同什麼病毒打交道。那麼,在未來戰爭中,生物戰是如何發揮其巨大破壞力呢?
科幻電源中最出名的生物武器是喪屍病毒。感染這種病毒會讓人喪失理智,變成嗜血的喪屍,瘋狂啃咬同類,而被咬的人也會在一段時間後成為新的喪屍。大群喪屍血肉模糊,步態蹣跚,攻擊不止,已成為好萊塢恐怖片的標誌性場景。但實際上,事情沒有「病傳人」「人傳人」那麼簡單。隨著基因技術的出現,甚至還有可能研製出定點清除的「基因武器」,只對某些特定人或人種具有殺傷力,而對其他人或人種無害。正因有此擔心,據稱美國總統用過的起居物品,甚至排洩物都要經過特殊處理,不使其毛髮、皮屑、細胞、基因組織外洩。
與傳統武器相比,生物武器主要是可以針對特定的人或人種,而不再是摧毀敵方的硬體武器和基礎設施。最大程度消滅敵人肉體,造成敵方陷入恐慌,摧毀其抵抗意志和潛力,更符合戰爭本質。換句話說,生物戰只打擊目標的生理功能,讓他們心生無法抑制的恐懼,從而不費槍炮之功,就可以奪取其戰鬥力。有專家表示,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也許,生物武器的軍事應用比科幻世界更為廣闊。無論美國爆發40年來最致命的疫情是否與「伊斯蘭國」有關,各國都要對未來戰爭形態的演變保持清醒地認識。因為,生化危機的警鐘已經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