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語文,寫好作文,務必要有大格局,這不是空話和套話。
講評作文的時候,我經常開玩笑說,某些同學作文寫得很苟且,行文當中看不到詩和遠方,只能看到對分數的算計。
其實這也並不是100%的玩笑,確實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覺得有些同學的作文是算計分數的,格局不夠開闊,胸懷不夠寬廣,思想和情感是做作的,看著就不想給高分。
古代人說文如其人,其實還真就有這麼一點兒,確實不排除是卷面的影響,但是也並不完全受卷面的影響,只要時間不太緊,判卷的時候我都會認真地讀一讀學生寫的是什麼?
糊裡糊塗地給一個分數,分數可能是準確的,但是對於作文指導以及大家作文的提升,卻沒有更多好處。
某種程度上我們做語文老師的也是,不能夠眼裡只盯著學生的分數,一點方法也不給,一點意見也不提,卻整天只嚷嚷著要提成績提成績的。
我們剛才講過高考備考與傳統文化的關係,這個大家考慮得少一點,妨害不是特別大,如果要是格局狹窄,缺少了家國情懷和核心價值觀,損失可就大多了。
先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共24個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來明確價值目標和價值標準,諸位務必記牢了。看看大家手頭的好多輔導資料,特別是《讀時文學寫作》的那本,你只需要翻一翻目錄,就知道這24個字到底有多重要。
但是背誦和記憶的用處也不是特別大,關鍵是要理解和運用。這種選拔性的考試,就像選美一樣,沒有好只有更好。你要超越自我,然後才能談到超越別人。
以愛國主義為例子來說,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文科的同學會佔些便宜,理科的同學也要掌握,54以來的百年奮鬥史,中國越來越強的道路,就是靠無數的愛國者奮鬥者和實踐者共同鋪就的。如果我們對這些不明了的話,2019年的高考作文,寫起來就會有難度。
方志敏陶行知黃大年,如果我們不能了解這些人的心靈境界,我們又能如何寫好千鈞卷的作文呢?
要想到美好的將來,也要把自己放到一個偉大的時代,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民族,關心家國的未來,其實也是在成就我們自己。
高考備考確實很忙,沒有多少時間去讀課外書,但不是根本沒有。有選擇性的閱讀是必須的,當下的時事熱點,也是務必掌握的,當然我們不可能去散亂的閱讀,為了節約時間考慮,作文素材等整理的資料要利用好,既要有時尚的新鮮度,更要有歷史的深度。
比如2019年的北京卷第2個作文題,2019的色彩,雖然要求寫的是記敘文,卻依然離不開時代宏大的背景,最適合寫作的角度就是把個人的成長放到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展現出時代感,使命感責任感。
可見,把時尚和歷史相結合,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過去現在未來,要有力量去貫通。比如2019年全國二卷的作文試題,選取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一直到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一段,其中精心選擇了5個標誌性的節點。五四運動,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五四百年慶典,共和國百年慶典。
題目中設置了5種身份,把寫作者變成了「參與者」,我們要努力的使自己「在場」,如何更好地融入?架空玄幻的手法,肯定把文章搞糗。唯有和祖國同命運,與民族同呼吸,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堅定理想和信念,以深厚的家國情懷做根基,才能自然生長出好文章。
高考語文,三要素僅是議論文寫作的起點,能夠深入分析才會拿高分
高考語文,議論文論據素材不僅要有,更在於要使用得好
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學姐用這樣的方法考上了985,學文科的你也能搞定數學創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