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聽老人說「小年」,但我不知道「小年」是什麼?我們來學習一下「小年」。
打開日曆,上面寫著「臘月二十三——小年」,但我小時候總是認為老人告訴我們是「臘月二十四」,為了了解情況,我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
事實上「小年」不是一個特定的節日,民間有句俗語叫「官三民四船五」,以前老百姓過小年是農曆十二十四日,但是官方的過小年會提前一天,也就是農曆十二十三日,後來,人們紛紛效仿,把新年改成「臘月二十三」。
「小年」是一種民俗文化,根據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小年」的時間和意義也不同。
一般認為,農曆十二十三日為小年,南方地區為二十四日;
在四川貴州中,我們將「」定義為「小年」和「大年」在第一個月的14或;
在南京中,因為有正月十五被定義為「小年」。
「小年」有什麼習俗?
因為是農曆十二十三日,我們也要為過年做準備,所以當「小年」時,每個人都會打掃房間,貼窗花。
其次,家族中有「祭灶王」,小時候,過年的時候,老人會在爐子上放些蛋糕,還特別叮囑孩子們不要偷東西,否則灶神會生氣的。現在他們都用煤氣爐,這個儀式是沒有的,但是有時候我會買一個灶神來貼吧。
最後,就是做一些「糖瓜」吃,也就是用米飯、花生等和加糖的炒零食,尤其是粘牙。老人們都說期間讓孩子們吃「糖瓜粘牙」停止說話。
此外,全國各地都有洗澡和結婚的習俗。親愛的朋友們,你在「小年」做什麼?歡迎留言!
(文章作者原創,圖片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