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赤發鬼

2020-12-22 野居閒人

通州勇士吳亦仙,歷來尚武,好弄刀劍,有俠義豪傑之風。有一次,吳亦仙遠遊河南,在豫州,過黑水河,時至三伏,雖天色已晚,然暑熱難當。吳亦仙立劍於沙土之間,趟入河水中潔面,正此間,自北面來一鬼,黑面赤發,衣著華麗,卻破敗不堪,像是不久前剛與他人爭鬥過。赤發鬼看著吳亦仙懸在地上的劍,思考良久,忽然道,君子乃俠士乎?吳亦仙知其為鬼,悠然不懼,言道,些許小技傍身,不值一提,我看閣下氣宇不凡,何至於此?

赤發鬼嘆道,前番因地盤與人爭鬥,敗逃至此,正惆悵於回去後該如何交代!君子既然行俠好義,可否助力。吳亦仙回答道,天氣熱,應該備一桌酒菜,緩而圖之。赤發鬼大喜,即念一咒,須臾召來四個小鬼交代一番,始見四鬼領命而去。不久,四鬼搬來桌椅酒菜,也不知都是從何處攝來,置於河岸平地,請赤發鬼和吳亦仙入座。宴開,赤發鬼大獻殷勤,稱兄道弟,頻繁將酒來勸,吳亦仙喝了幾十盅,不禁有些飄飄然,對赤發鬼言道,你我兄弟,有什麼事現在可以說了。

赤發鬼嘆道,兄長不知,這前方有個墳崗,有幾百戶鬼,我與父親棲身在此已經一百多年,主事已久,然而最近從洛陽來了個鬼,屢屢前來滋事,意欲取我而代之,這鬼自稱昭義將軍後人,本事與我相當,然而他手中的刀聽說是皇帝御賜之物,所以懼怕,先前依附的鬼眾,有不少反叛我歸順了洛陽鬼,實無奈也!吳亦仙聞言道,那洛陽鬼既然本事與你相當,賢弟可與我比劃一番,再隨你前去報仇不晚,你看如何。赤發鬼知其用意,便取了兵器,請吳亦仙賜教。

吳亦仙提了長劍,與赤發鬼在河畔試鬥,不過三五回合,赤發鬼便敗下陣來。只見他大喜言道,有兄長相助,大事定矣!即刻又呼四鬼來,抬了轎兒,行於草尖密林,不多時便至一處宅院門口。只見那宅院門口有十幾個鬼,見赤發鬼前來,個個面有愧色。赤發鬼對鬼眾大呼道,爾等之前依附於我,如今見洛陽鬼起勢,便棄義而去,此番殺了洛陽鬼,再算這筆舊帳。眾鬼見其來勢洶洶,慌忙入內報與洛陽鬼,洛陽鬼提刀出來罵道,手下敗將,有何面目在此喧譁。

赤發鬼道,此番請我兄長來,只與你一戰而決,倘若我們敗了,此間歸你,我另覓他處棲身,若你敗了,則回洛陽,再不許踏入我的地界。吳亦仙見洛陽鬼手中那刀,果然是一柄好刀,刀把鑲嵌有藍綠寶石十幾顆,刀身有御賜字樣,便又加了一條。大聲言道,若我贏了,將此刀也留下。洛陽鬼大怒,提刀前來直取吳亦仙。御刀雖能震懾鬼類,卻忠於正主,洛陽鬼當然可用,然而吳亦仙是個生人,怎會恐懼這些,只去了八九個回合,便將洛陽鬼手中御刀攪落在地。

赤發鬼見他沒有了兵器,快步上前將洛陽鬼打翻在地,令四個小鬼捆了,其它鬼見洛陽鬼被制服,俱都驚怵,沒有一個鬼敢善動。赤發鬼此時想借御刀斬殺洛陽鬼,被吳亦仙制止道,豈能行此不義之舉,當依前話來發落。就勒令赤發鬼將洛陽鬼釋放。洛陽鬼向吳亦仙拜了一拜,準備退去,然而看著他手中御刀,始終嘆息!吳亦仙見狀言道,此為你傳家之寶,道理來說不該我佔有,然而它在你手中卻成為欺壓他人的法寶,你可留下你後人的住處,我當前去歸還。

洛陽鬼大喜,一再說了在世後人的住處,才拜謝而去。赤發鬼收服了地盤,抬了一甕金銀冥器來答謝吳亦仙,吳亦仙一概不收,只叮囑他善待曾叛變自己的鬼眾。告別赤發鬼後,吳亦仙取道洛陽,訪洛陽鬼後代,歸還其御賜寶刀去了。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小編,謝謝。

相關焦點

  • 早期水滸故事中的赤發鬼劉唐:綽號異常古怪,人物性格陰險
    《水滸傳》中的赤發鬼劉唐這一人物作用巨大。如果不是他及時來到東溪村通風報信,託塔天王晁蓋也就不會得知生辰綱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劫取生辰綱及上梁山的一系列事件;如果不是他前往鄆城給宋江送金子,也就不會發生宋江殺死閻婆惜之事。
  • 劉守華:把中國民間故事「點石成金」
    圍繞故事家成長和故事村形成的諸多文化因素研究,他先後發表了《文化背景與故事傳承——對32位民間故事講述家的綜合考察》《中國鄂西北的民間故事村伍家溝》《湖北「故事村」裡傳承的梁祝傳說》《故事村與民間故事保護》《清江流域的女故事家孫家香》《漢族傑出的民間故事家劉德培》等多篇論文,將故事及故事家的研究置於特殊的歷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分析,注重發掘其被形式所遮蔽著的民族文化底蘊,既分析民間故事的「思想」和「藝術
  • 中秋節與民間故事
    關於中秋節總與月亮分不開,因為中秋節,如果是晴天,月亮又大又圓又亮,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中秋節和民間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在我們的家鄉民間,人們就有口傳相授的很多關於月亮神話的故事。古時候的人們認為月亮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宮殿。關於月亮的真實情況,過去的人們認識是朦朧的,是局限的,我們的祖先不了解月亮上的物體情況,所以人們只好憑藉著想像,很久以前就有了神話的構想。
  • 民間故事:骷髏鬼
    前言: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小故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甚是開心。既然在民間有故事流傳,那就有寫故事書的人,清代的紀昀就是其中一位,他的著作是《閱微草堂筆記》,今天的這個故事就取材於此。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骷髏鬼的故事。
  • 民間故事:乞丐報恩
    民間故事:乞丐報恩。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183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這句話可以說是人人皆知,對於別人在自己為難之時的伸手援救,我們日後自當報答才對,可如今卻有一部分人將此道理丟之腦後,甚至做些過河拆橋的惡事。
  • 赤城民間故事——馬家嵯的故事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馬家嵯的故事陳敬孝龍關四周環山,只有在東南方,三岔口與上虎村的交界處有一個山口,名叫「龍虎口」。這裡還流傳著一段故事: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一年的秋天,為辣辣的太陽,把人脊背都曬出了油,把地烤的冒了煙兒,有個名收吳成的愣後生,在西山坡上耕地。天近後晌,一陣大風颳的天昏地暗,後生連眼都睜不開,風剛過後,只見從西邊來了一個胡白鬢的老漢,拉一匹渾身雪白的高頭大馬,馱著一馱白花花的石頭。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天女散花,一步一步教你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中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嗎?我會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示不同的民間故事,原創手抄報持續更新中!民間故事手抄報之天女散花模板民間故事手抄報之天女散花底稿
  • 民間故事:鬼上身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81期,曹阿狗為設靈牌,上身婦人,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又到了與大家講小故事的時間了,今天的故事依舊是民間故事,還請大家聽我娓娓道來。好了,文白不多言,這就開始講故事。以前在縣裡有一個叫曹阿狗的人,他是一個流氓無賴,一生都沒做什麼好事,最後也沒個一兒半女的,得了場大病就去世了。後來,縣裡有一個叫程三郎的,他的妻子非常漂亮,人家性格也很好,鄉裡的人都叫她三娘子。
  • 民間故事:緣分未盡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93期,前緣再續,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來自民間,前緣再續,還請大家細細品讀!話不多說,這就開始講故事。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素材來自網絡,以故事說明道理,借古喻今。且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自網絡,若侵,必刪,版權歸屬原作者。歡迎大家的關注!
  • 民間故事:鬼新娘復仇
    歡迎您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86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又到了給大夥講民間小故事的時候了,您能來,實屬小田的榮幸!今天咱講一篇關於「鬼新娘復仇」的民間小故事,寫得不好的地方,您多擔待。
  • 民間故事:孫生遇小人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95期,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依舊來自民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事非常有趣,還請大家細細品味!話不多說,這就開始講故事。以前在廬江有一個孫生,他很有學問,也算考取了功名,孫生當時正準備去吏部候選官職,但是因為家裡貧困,沒有足夠的錢財,在半路上沒有路費了,無奈之下只能僱驢趕路。一日,孫生來到河間,但是沒能僱到驢,而天卻下起了大雨,他只能跑到一個百姓的屋簷下避雨。
  • 中國家喻戶曉的四大民間愛情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 民間故事:陰間判官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17期,陰間判官的一問一答,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在《子不語》中記載了一則小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謝鵬飛雖然在人間是一個小官,但是當地人都知道他在陰間是個判官,於是就有人來問他關於陰間的事,他也回答了。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之精衛填海,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中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近期我會持續更新不同的民間故事的手抄報,希望對你有幫助!詳細的教學視頻同步更新,請查看我的主頁視頻。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底稿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模板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的內容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一天,女娃去東海看太陽升起。
  • 民間故事:穀神的憤怒
    在古代時,便有人不珍惜糧食,而惹得穀神發怒,從而惹禍上身的故事。在陝北的一處地方,相鄰隔著兩處村子,名叫明水村和桂峰村。兩處村子雖然挨在一起,可是平常生活中,兩處村子總是明爭暗鬥,誰也不喜歡誰。明水村的人手腳勤快,不僅自己村子裡的糧食夠用,有時候還有剩餘的糧食賣給其他村子。而桂峰村的人手腳懶惰,年年都要向其他的村子購買糧食。
  • 民間故事:夜路遇怪事
    歡迎收看本期民間故事,您若喜歡不妨給個關注,謝謝!明朝末年,居住在京城不遠處的穀梁,有一天晚上,穀梁和他的朋友結伴一道回家。——END——謝謝大家,本期的民間故事我們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故事每日更新,喜歡民間故事的可以關注、點讚、收藏,謝謝!註:本故事系原創虛構民間故事,借古喻今,以事明理,且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 民間故事對設計壽山石雕的影響與意義
    民間故事對設計壽山石雕的影響與意義 林永福 [摘要] 民間故事充滿幻想、題材廣泛,既是人們生活自身體現又是超越生活的一種文學藝術。雖然民間故事和壽山石雕藝術是兩門獨立藝術,但是自古以來就存在極深的歷史淵源。
  • 民間故事:財與色的誘惑
    民間故事:貪圖財色,食惡果。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5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吃塹長一智,便是好青年。本期故事咱就圍繞著這幾句話,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古代的民間小故事,筆者借古喻今,還望各位看官能從這則民間小故事中吸取教訓。文白咱就不多扯了,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在古時候的某鎮子上,住著一個叫「二賴」的年輕人。而鎮子上的人之所以稱其為「二賴」,是因為這年輕人平時好吃懶做,整日無所事事,除了閒逛就是吃喝。
  • 民間故事|棺中紅蛇
    民間故事|棺中紅蛇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早些年,在四川蓬溪三鳳鎮,有個叫黃家灣的村子。(本文根據網友宋曉傑提供的信息改編,不保證真實性)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新民間故事,採集自民間的傳言以及網友分享,不作科學考證,僅僅是一種民間文化延伸,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
  • 民間故事:為鬼作證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13期,秀才去城隍廟為鬼魂當證人,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