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乞丐報恩。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183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這句話可以說是人人皆知,對於別人在自己為難之時的伸手援救,我們日後自當報答才對,可如今卻有一部分人將此道理丟之腦後,甚至做些過河拆橋的惡事。
這良心難道不痛嗎?
今天咱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便是關於「知恩圖報」的,希望各位看官能夠將此道理銘記於心!
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始講故事:
古代的荊州,有一個叫張二的孩子。其父在外面做工時,因為意外而喪了命,他與其體弱多病的母親相依為命。
「人往往遇到挫折後,才會成熟」,張二也不例外!
張二沒了父親這個重要的勞動力,家裡變得更加的貧困,他深知母親拉扯長大的不容易,所以在張二心裡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好好贍養母親。
在科舉考試的那一年,張二辭別母親,獨自一人進京趕考。
幸運的是,張二終於如願,中了狀元。
他興奮得一夜未曾合眼,跪在地上喃喃說道:「感謝父親的在天之靈,保佑我考中狀元。父親大人已仙逝,我自當會好生照料我的母親,爹,你放心吧!」
天明之後,張二被朝廷封了官職。在去上任之前,張二想要回家看看老母親,於是臨近午時,張二便騎上馬,朝著家裡行了去。
而就在這天晚上,其母親正在屋內做著家務,忽聽有人敲門,其母以為是兒子回來了,打開門一看,卻是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乞丐。
老乞丐有氣無力地說道:「您行行好,送我點吃的吧!我都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說完一個踉蹌,差點跌落在地。
老母親一把將他扶住,攙進了屋內。「老人家,你在屋裡暖和一下,我家中還有一些米,我給你做些米粥喝吧!」
老乞丐連忙點頭道謝。不大一會,米粥煮好了,老乞丐是狼吞虎咽一般,就將這兩碗米粥盡數吃掉,看來是真的餓了。
「您是個大善人,老天爺一定會善待你和家人的!」老乞丐說完這話,便辭別了老母親。
望著老乞丐的離去,張二的母親是疑惑不已。
為啥?
因為月光之下,那老乞丐竟然沒有影子!張二母親雖有些疑惑,但那老乞丐已走遠,於是她便回到了屋裡,繼續忙著家務。
三更剛到,母親便聽到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卻是兒子張二回來了。老母親的熱淚可就下來了,張二連忙跪倒在地,抱著母親哭了。隨後,張二便將自己中了狀元的喜事告知了母親。
隨後又說道:「孩兒我差點沒了性命,就在路過村前的小橋時,那木橋突然斷了,我差點掉到山澗裡去,還好有一老乞丐,將我一把拉了上來。孩兒欲要感謝他時,他竟消失不見了。在我耳邊迴蕩著『孩子,你不要謝我,要謝就去謝你那善良的母親吧!』娘,您認識這老乞丐?」
「老乞丐?」母親一聽這話,這才明白,原來救兒子的那人,正是晚上她救的那個餓乞丐!
這好人就該有好報,您說是不?
—END—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取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新編民間故事每日陸續更新、上線,如果喜歡我的文章,煩請動動您的小手幫忙點個讚,您要能給個評論那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