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黨圓夢】張葉興:化纖新材料產業綠色轉型的探路者

2020-12-10 騰訊網

編 者 按

他一直奮戰在化纖新材料研發和企業管理第一線,率領團隊在技術攻關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加速度」,身體力行地推動中國化纖行業的技術進步。本期「跟黨圓夢」系列報導帶大家了解張葉興在化纖新材料產業綠色轉型方面的探索。

張葉興是江蘇國望高科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化纖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25年。25年來,他一直奮戰在化纖新材料研發和企業管理第一線,率領團隊不斷攻克技術難關,身體力行地推動中國化纖行業的技術進步。

作為主要參與者和帶領人,張葉興助推國望高科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差別化功能性聚酯纖維生產基地、供應商和生產商。公司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紡織技術創新獎、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紡織之光」科技進步獎以及香港桑麻基金會紡織科技獎等多項含金量十足的「大獎」。

國望高科

從業以來,張葉興立足本職、放眼全國、緊盯國際產業發展動向,和生產研發團隊不斷進取、攻堅克難,創造了諸多行業記錄。其中,打破國外公司對於PTT聚合生產技術的壟斷,是國望高科發展歷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PTT聚合生產技術一直被美國殼牌公司和杜邦公司所壟斷。而經由該技術生產的PTT功能性纖維,綜合了多種化纖的優良性能,擁有錦綸的柔軟、腈綸的蓬鬆、滌綸的抗汙以及接近氨綸的彈性恢復能力,被稱為21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聚酯品種,也是未來聚酯纖維的重要替代產品。

時任江蘇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張葉興,敏銳捕捉到PTT功能性纖維的廣闊市場前景,他迅速協助集團領導進行決策,率先引進了國內第一條生產線,實現國內化纖行業又一個從0到1的突破。但在當時,PTT原料只能向杜邦公司採購。壟斷格局的打破,也讓杜邦公司在原料供應上採取限制,擠壓盛虹的市場份額。

張葉興意識到,要擺脫國內企業被「卡脖子」的處境,就必須擁有自己的聚合技術和生產能力,要靠自己解決原料問題。2008年,盛虹開始與國內院校和設計公司合作,進行PTT聚合技術的研究。研發遇到了許多難點,其中最難的是催化劑的穩定性。因為催化劑抗水解能力差,酯化過程中容易水解,而水解後性能就會失效。經過數月的努力,研發團隊終於攻克這一難題,為後續研發奠定了基礎,也極大鼓舞了研發人員的士氣。

檢測研發實驗室

這以後,聚合速度及產品質量的有效控制、副反應的控制及副產物處理、PTT結晶速率的調控等一系列難題先後被攻克。我國首條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萬噸/年PTT及改性PTT生產線終於建成,其PTT聚酯切片的主要物理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色相明顯優於殼牌和杜邦產品,為我國先進功能性纖維的生產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生物基PTT纖維原料—PDO生產車間

在科技攻關道路上,張葉興和生產研發團隊始終保持著「加速度」。2017年,作為國家綠色製造系統集成項目的技術負責人,他和團隊主持承擔了《生物基PTT纖維綠色設計平臺建設項目》。研究過程中,張葉興帶領團隊攻克了全產業鏈綠色關鍵技術難題,以生物基PTT纖維領軍企業和團體為依託,建立了化纖產品綠色設計體系,從源頭對產品加工進行綠色設計,為化纖企業提供綠色設計服務。同時,還編制了生物基PTT纖維綠色產品評價評級標準,很好地引領了生物聚酯行業提升綠色設計能力和產品綠色化。

全球首條萬噸級熔體直紡中試基地

「纖維是紡織產業鏈的源頭,只要纖維和終端產品的技術創新和品牌創立相互促進,就能從源頭上提升整體產業鏈價值,撬動整個紡織產業鏈深入轉型升級。」在張葉興看來,持續推動化纖行業的技術進步和新產品開發,既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是化纖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事業。把眾多優秀纖維企業的好產品、好理念展現出來,提升中國化纖的整體形象,為中國化纖行業領先國際貢獻一份綿薄之力,是他作為一名「探路者」應盡的責任。

END

來源:區人才辦

相關焦點

  • 「大通州灣」打造 超千億元紡織新材料產業基地
    晚報訊 通州灣港口開發建設委員正緊扣全市「六園一鏈」錯位協同發展,規劃建設「通州灣示範區現代紡織產業園」「洋口港纖維新材料產業園」,補強補齊高端面料處理、纖維新材料兩大關鍵環節,推動完善全市現代紡織全產業鏈體系
  • 引領紡織產業新發展的2020中國紹興柯橋坯布紡織新材料展圓滿落幕
    原標題:引領紡織產業新發展 2020中國紹興柯橋坯布紡織新材料展圓滿落幕!本屆天竹聯盟大會旨在進一步凝聚行業上下遊創新動能,為產業鏈十四五發展謀篇開局,推動紡織產業向著「科技、時尚、綠色」轉型升級。
  • 引領紡織產業新發展的2020中國紹興柯橋坯布紡織新材料展圓滿落幕!
    引領紡織產業新發展的2020中國紹興柯橋坯布紡織新材料展圓滿落幕!」、「2020年新材料×新時尚紡織服裝高峰論壇」、「腈綸產業創新研討會」、「印染新技術新工藝交流會」等主題系列活動。
  • 2萬餘人在線關注,中國化纖科技大會暨第26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引人...
    青島大學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海洋纖維新材料研究院院長夏延致指出,今年,疫情暴發與相關政治因素疊加,加速了化纖產業結構調整,也使「以量取勝」的發展年代加速結束。我們要相信,疫情過後,紡織化纖行業的發展會更好,未來會更美好。」智能+綠色:科技驅動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疫情影響的是當下,而行業的長遠發展需要把握好大方向,著眼於未來。纖維新材料是全球製造業發展的熱點領域之一,也是我國化纖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 突破化纖油劑技術瓶頸,桐昆恆翔新材料項目開工背後有故事
    4月15日,浙江省海鹽縣2020年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暨桐昆集團浙江恆翔新材料項目開工儀式在位於海鹽縣的恆翔項目建設現場舉行。  該項目投產後,生產的化纖油劑能夠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實現我國化纖企業對進口油劑的替代。  海鹽縣委書記陳玲芳,桐昆集團董事長陳士良、總裁許金祥等參加了開工儀式。
  • 惠民縣舉辦2020年中國化縴繩網高端裝備產業協同發展研討會
    12月25日,2020年(首屆)中國化縴繩網高端裝備產業協同發展研討會暨全國化縴繩網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惠民縣成功舉辦。本屆大會由惠民縣人民政府主辦,李莊鎮人民政府和山東濱州大通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承辦,國內行業專家、學術機構、專家學者以及繩網產業全產業鏈加工、製造企業負責人160餘人與會交流。
  • 浙江綠色智造產業新城「圍墾森林」的下一個「奇蹟」
    按照「園中園」的思路,這14.8平方公裡的產業單元又將重點打造一個2平方公裡的纖維新材料產業基地和4平方公裡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以及產業服務綜合體、產業鄰裡中心等一系列配套功能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蕭山作為工業大區、強區,需要發揮化纖、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基礎優勢,在產業高端化、數位化、智能化方面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為杭州打造製造業強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綠色轉型要提高生態要素配置效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進一步明確了綠色轉型的範圍、領域和程度,凸顯了統籌推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目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綠色轉型是將生態環境保護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從汙染防治到低碳發展,從綠色企業到綠色供應鏈,從綠色生產到綠色生活,每個環節都要提高自然資源和生態要素的配置效率。全面綠色轉型要以綠色發展觀為引領,將汙染防治視為「新常態」。
  • 新鳳鳴:桐鄉市中友化纖有限公司新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新鳳鳴:桐鄉市中友化纖有限公司新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20年06月22日 14:15:38&nbsp中財網 原標題:新鳳鳴:桐鄉市中友化纖有限公司新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0萬噸功能柔性定製化短纖、100萬噸功能性差別化纖維及30萬噸聚酯薄膜新材料項目。
  • 2020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與投融資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社產業金融智庫...
    中國化工報社也積極推進「產業+金融」宣傳服務平臺建設,旗下核心期刊《中國石油和化工》雜誌全面轉型產業金融期刊,以「化工號」統領的旗下相關新媒體正在推進產業金融頻道建設。  從我國新材料發展方向上看,生物降解材料不僅是國家戰略的重點,也是目前最熱、最具綠色概念的材料之一。
  • 探路者「迷途」:跨界兩年 業績兩連降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探路者業績再次遭遇滑坡,業績快報顯示,其2016年淨利下降23%,系2015年來的二度下滑。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被稱為探路者轉型元年。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其業績的連續下滑不僅僅因傳統主業的低迷,還與被寄予轉型厚望的易遊天下連續虧損相關。
  • 長樂全力培育千億企業打造產業集群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見習記者 馮雪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長樂區加強龍頭產業上下遊配套項目招商,著力抓好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持續打造一批產值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 山東如意集團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合作協議正式籤署 共同打造中國...
    由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控股、如意集團建設的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項目位於陽泉平定省級經濟開發區。該項目以主抓國家、山西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重大機遇,以「六新」建設、發展新材料產業為導向,結合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轉型升級的良好契機,共同瞄準新材料領域,發揮三方戰略優勢,計劃未來在陽泉市打造碳基新材料產業鏈,共建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
  • 蕭山又一個產業新城來了!規劃面積37.4平方公裡
    1月3日,蕭山綠色智造產業新城指揮部掛牌暨工作動員會在益農鎮召開,標誌著蕭山綠色智造產業新城建設正式進入加速期。  據悉,蕭山綠色智造產業新城以「產城融合」為規劃理念,是全省為數不多的「萬畝千億」產業園區,是蕭山「4286」產業載體聚焦的兩大產業基地之一,規劃面積37.4平方公裡,主要承載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化纖新材料產業的轉型升級,建設項目引領、產業高端、循環生態的先進智造基地。
  • 繪就建築業工業革命「湖南樣板」 書寫綠色轉型「中建速度」
    作為中國建築進軍裝配式建築新領域的前沿陣地,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科技」)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完成「建設、投產、升級」三級跳,並實現由省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向國家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的跨越,繪就了建築業工業革命的「湖南樣板」,書寫了綠色轉型的「中建速度」。
  • 人民探路者·戶外公務裝備產品開發研討會在京召開
    「人民探路者·戶外公務裝備產品開發研討會」嘉賓合影本次研討會邀請了多位在山西、黑龍江、江西、貴州、西藏、新疆有著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幹部代表,大家根據自身天南海北的工作經歷,結合不同的公務場景和實際環境,對探路者集團的戶外科技開發人員和設計師,就戶外公務裝備的材料、結構、功能提出多項具有實用價值的建議。
  • 數百家品牌出席 新材料×新時尚紡織服裝高峰...
    配套新材料×新時尚紡織服裝高峰論壇、2020年全國化纖長絲織物產品開發年會暨功能性面料研討會、印染新技術新工藝交流會、2020疫情常態化「抗菌抗病毒功能紡織材料+」開發大會4場行業大會,為紡織行業上下遊企業搭建交流合作新平臺。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 開新局】新...
    12月3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陽中新材公司,銷售人員史清荷向參展人員現場演示科技的神奇,「這種氣凝膠材料,可以應用於船舶等大功率發動機隔熱、特種服裝製造、建築保溫等領域。」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裝備和製造業的基石。我省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中,華陽新材料集團正是以發展新材料產業為導向,對原陽煤集團進行優化轉型和整合升級、整體更名的創新型國有企業。
  • 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在開展「六新」驅動引領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邵武市高標準制定完善氟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把金塘工業園區打造成為全國氟新材料產業的重要承載地和集聚區。加快推進竹木加工、紡織服裝等傳統製造業「兩化融合」,加速綠色改造升級和創新創造體系建設,實現動能轉換。
  • 專訪華陽集團董事長翟紅:力爭三到五年躋身新材料產業「世界500強」
    在充滿機會與挑戰的發展前景下,從煤炭行業成功轉型新材料行業的華陽集團又是如何選擇的呢?作為這支「火箭軍」的領頭人,華陽集團董事長翟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曾是煤炭行業世界500強,現在在新材料產業中,我們也要跑出加速度,用三年到五年時間,躋身新材料行業的世界500強,真正做到用新材料為大眾帶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