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的續作才姍姍來遲,這種懶洋洋的節奏,實在是太不好萊塢了。
網友影評:不過,時光也平添了人們對它的期待,畢竟2003年的時候,好萊塢的大片還沒那麼讓人視覺疲勞,而一隻賣著萌的小丑魚和它那耿直的爹,憑藉著一副賣相和動人情感,徹底讓觀眾淪陷。
伴著對新作的期待,當時的觀眾也長大了……
《海底總動員》第一部,為觀眾呈現得,主要是父子情感,幼子尼莫被機緣巧合帶到了人類世界,父親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跨越萬千艱險去救子。
正是在這段充溢著情感的路途上,這部動畫作品又融入了公路、冒險、喜劇等元素,為觀眾呈現了視覺和情感的雙重大餐。
網友影評: 如今,《海底總動員2》延續的還是前作的人物和故事基礎,但是卻把敘事的主體從尼莫和父親,轉到了當時陪伴父親找到尼莫的多莉身上:一隻藍色的健忘魚。
與前作相似的是,《海底總動員》的故事依然是尋找,只不過變成了健忘的多莉尋找自己失散已久的父親。
看吧,還是親情,一邊是父親尋找兒子,現在則是女兒尋找父母。
迪士尼和皮克斯打得還是全家歡的牌,所以結局自然都是圓滿的,沒有什麼傷害,滿滿都是正能量。當然,這也無妨,畢竟誰也不期待在一群海洋寶寶的身上看到什麼殺戮,因此也就有了第一部裡硬漢柔情的鯊魚,和這部新作裡視力欠佳的鯨鯊。
兩部作品裡,動物們都是良善的,間或會出現一堆逗比,以特立獨行的性格和行為方式為影片增添頗多的樂趣和亮點。《海底總動員》裡的海龜柯路西、鵜鶘奈傑爾,再特定的情節中承擔了重要的故事推進作用,同時還負責了片中幾個很有趣的笑點,很恰切的完成了為影片錦上添花的作用。 而《海底總動員2》中,這份工作則交給了章魚漢克,各種變形、偽裝技能很是驚豔,衝動又頑皮的性格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在很大程度上,奪走了主角多莉的風頭。 再加上蠢萌的白鯨貝利,《海底總動員2》的配角的角色設置的確有一些喧賓奪主。
網友影評:《海底總動員2》,承繼第一部,開場便適度帶觀眾回顧了「記憶」,接著就導入到了對多莉的講述之中,為大家鋪陳了多莉的健忘前史,以及與父母分開的悲戚境況,為接下來的尋親之旅埋下伏筆。
接下來的故事的呈現,實際上是頗多套路和平凡的,陷入進了一個經典的窠臼中,新作也未能跳脫出既往的路子,這要放在十年前或許還很讓人驚喜。
但別忘了現在已經是《瘋狂動物城》、《瘋狂原始人》這樣充滿創意和想像力的動畫作品風靡的年代,早已不是單純的賣萌和抒情能主宰一切的時候了。
如果單獨去看《海底總動員2》的話,會發現它真的蠻普通的,讓人既對迪士尼失望,更對皮克斯不滿。
網友影評: 儘管技術進步的年代裡,《海底總動員2》的視效已經比第一部好太多了,尤其是多莉沿著背殼最終尋找到家園的那一幕,徹底將海底世界的博大與寬廣,用視覺化的手段表現了出來。
但整體而言,《海底總動員2》給人的感覺就是老套和缺乏新意,只是一部成功作品的合格續作而已。
然而,如果將兩部作品的故事並置在一起去考量的話,或許我們還能夠看出一些其他的意義。
多年前,那些曾經被尼莫和父親感動的年輕觀眾們,現在或許都已成為某個孩子的父母。而在電影裡,不管是尼莫、父親還是多莉,也經歷了年齡的成長。
網友影評: 角色與身份的轉變,顯然讓電影中的他們和電影外的我們,對情感的理解更加複雜與多元。於是就有了多莉尋找自己年邁、失散已久父母的尋找旅程,一段對被淡忘親情的救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