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校歷裡的時間表,2月10日,湖北宜昌的中小學孩子們,將會迎來初春裡的開學季。但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打亂了原有的計劃。
課可以停,但學習不該也不能停。孩子們的寒假課業進展如何?師生們又是否為延期開學做好了準備?1月31日,距離寒假已經過去13天,距離開學還有10天。為了保證寒假到開學的順利過渡,宜昌第六中學開始通過在線直播教學的形式,為開學後的順利授課進行測試和探索。
課前準備:
師生都像一年級小學生,從頭熟悉
沒有校園裡熟悉的打鈴聲,也沒有孩子們在走道上的吵嚷聲,1月31日下午15點,宜昌第六中學的張明惠老師,「走」進了自己的英語課堂。
與此同時,全班30多個孩子也都藉助電腦、手機或者IPAD,等候在了這個通過一根網線搭建起來的英語教室。
一切都是嶄新的體驗,一切也都需要摸索和適應。在開課之前,已有多年教齡、教學經驗十分豐富的張明惠老師,遇到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問題:如果是在實體教室裡,自己一張口,孩子們就能聽到自己的聲音,但是在在線直播教學中,各位坐在家裡的孩子們,都是否能聽到自己說話呢?
「聽得到我說話嗎?能聽到嗎?能聽到的給我打個1」 ,在反覆喊話,並通過一起教育科技的直播技術保障老師提供指導後,張明惠確認了第一件事:孩子們都能聽到自己說話了。
但緊接著,她遇到了第二個在實體課堂裡壓根兒不會是問題的問題——如果是孩子們要舉手發言,該怎麼做呢?
「張老師,你要先提問,提問完畢後,孩子們的終端界面會有舉手彈窗,要發言的就點擊彈窗,然後張老師你想點誰,就點誰的名字就是了。」又是一番摸索後,舉手發言的問題得到了順利解決。
但事實上,把教學這件場景性極強的事情,從線下搬到線上,絕對不是連上網絡那麼簡單。
面對在線直播教學這種網絡搭建起來的「新課堂」,除了「講臺上」的張明惠老師不斷遇到各種實體教室裡不會碰到的狀況,網線另一頭的這群初中孩子們,也像一群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一熟悉和學習怎麼識別老師發出的指令、怎麼舉手發言、怎麼回答問題、怎麼和同學做課堂交流。
課堂進行時:
找到了平時上課時熟悉的味道
11分鐘的兵荒馬亂之後,「教室」裡安靜了下來,講課正式開始。不過,正式上課之前,被學生們私下裡戲稱「張姐」的張明惠,嘮叨的習慣又發作了。「我先說一下啊,最近這個疫情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大家可以多看新聞,但是一定不要到處亂跑,要勤洗手,要記得隨時戴口罩,買東西不要自己跑出去,可以叫大人買,家裡要開窗通風,還有呢,寒假作業好好完成,該預習的要預習……」
除了嘮叨,老師的威嚴也在正式開課後開始體現,「我講課的時候大家不要聊天,不要發跟上課主題無關的內容」,隨後就開始了對寒假作業的「靈魂拷問」:英語輔導報做了嗎?寒假閱讀做了沒有?練習題冊完成到哪了?單詞預習到哪裡了……還有啊,正式上課的不要穿個睡衣就來了啊,還有什麼吃東西的、梳頭髮的,都不允許了啊。
熟悉的口氣,熟悉的表情,熟悉的語速,讓坐在電腦前的學生們忍俊不禁:「和平時講臺上那個又嚴肅又熱心的張姐,一模一樣」。
事實上,和實體課堂一樣熟悉的味道,不只是在張明惠老師的這一番嘮叨裡,在熟悉了在線直播教學的各種操作後,學生們發現,這和以前在教室裡上課感覺太像了。比如,平時在教室白板上播放的課件,直接通過直播APP終端屏幕就能看到;老師在評講試卷時,學生若是對哪道題有疑問,直接輸入題號即可;即使是像師生互換這種場景性極強的教學行為,也只需要在直播課堂裡通過「遞麥克風」來解決。31日下午的英語課上,張明惠就通過不斷把麥「遞」給不同的學生,讓學生們完成了試題分析和講解。
課後感懷:
在線教育突變,網際網路+教育已成大勢所趨
對在線直播教學產生濃厚興趣的,也包括了孩子們的家長。
1月31日下午開課前,由一起教育科技派出的課堂技術保障老師的手機,不斷接到家長們的各種諮詢電話:APP在哪裡下載,麥克風咋沒聲音,攝像頭為啥黑黢黢的……在試聽完畢後,不少家長覺得「簡直打開了新世界」。
有家長告訴張明惠老師,原本以為在線直播教學就是坐在家裡收看錄製好的視頻,沒想到除了師生不見面以外,其餘的多數課堂環節,都和實體教室像極了,「不得不感慨現在科技太強大了」。
宜昌第六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從1月23日湖北省宣布春季中小學開學延期後,她就已經在思考在線教學的問題。如何才能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又該怎樣將信息化技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課堂……在她看來,更高一個層面要考慮的是,如何讓黨和政府無後顧之憂全力防疫?這應是每一個教育從業者、教育機構著手去解決的。
敢於「嘗鮮」在線直播教學,對校方而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直播平臺的選擇問題,「如果只是(老師對學生的)單向傳播,那現在市面上很多平臺都可以做到,畢竟現在直播已經非常普遍了,但是線下的課堂教學,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絕對不只是老師單向地講授幾個知識點那麼簡單,比如課堂如何組織、如何互動、如何管理,課件怎麼播放,學生如何進行小組交流,甚至小到老師點名、學生舉手這些看起來很小的問題,都是教學這個行為從線下轉到線上後會遇到的問題。」
為此,學校也測試了多個平臺,其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少平臺都只能用手機上課,這對於要用到各種課件的老師們來說,是極其不方便的。「所以反覆對比後,還是覺得一起教育科技平臺好,老師可以用電腦上課,而且學生那邊的終端選擇也很豐富,手機、IPAD和電腦都可以。而且直播課技術支持方一起學網校還提供了技術指導老師,隨時為學校、授課教師和家長解決技術難題……連續測了幾次以後,學校最近也問了下老師和家長,反響也都還比較好,所以,對於開學後停課不停學,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長期以來,對於在校學生來說,接受的主要是線下教育,線上教育一直只是補充。但這次因為疫情原因,根據多地教育主管部門發布的文件來看,在線教學將成為孩子們寒假期間以及延遲開學後的重要教學形式。這種看似無奈選擇的背後,其實也顯示出發展在線教育戰略的重要性,當然,對於在線教育來說,這肯定將是一場挑戰,也是一次對在線教育發展成色的檢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