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藝術是真實的,很多人是無法接受的,最多可以說,藝術是來源於真實世界的,部分的反應了真實世界,卻作為藝術始終是帶有虛構色彩的思想表達。不過,這裡所說的藝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藝術,而是尼採眼中的藝術,即超越善惡之外的悲觀主義。這需要先從尼採眼中的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說起。
00 希臘文明的兩元
西方文明的開端希臘文明中,有兩元,一元是日神精神,一元是酒神精神。日神是阿波羅Apollo,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主管光明、青春、醫藥、畜牧、音樂、詩歌等。酒神是狄俄尼索斯Dionysus,在希臘神話中是葡萄樹和葡萄酒之神。在希臘不同教派的傳說中,有不同的別名和經歷,在俄耳甫斯秘儀教派的版本中,酒神的別名是別名査格留斯Zagreus(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譯林出版社2014年版P66腳註)。
01 原則差異
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作為希臘文明的兩元體現在諸多方面。第一個層次是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在原則上的差異。日神精神以適度為原則,酒神精神以過度為原則。
日神精神推崇知識與理性,因此總是在一定的範圍內規劃和制定生活;而酒神精神則重視生命的存在,以生命的圓融自在為存在方式。因此在日神精神中,世界被知識與理性打理的合理而有計劃性。而在酒神精神中,世界則只有在酒醉的幻想中才達到人神物的圓融,也只有在醉中才能夠避開世界真正的可怕與荒謬、破碎與不堪。
02 氣質差異
第二個層次是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在氣質上的差別。日神精神表現為樂觀主義,而酒神精神則強調悲觀主義。
日神精神的樂觀主義,是與科學精神和蘇格拉底主義相伴隨的。從蘇格拉底主義用邏輯否定本能開始,人們開始走上了知識理念的不歸路,知識理念理性的不斷地追逐,體現為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人們以知識邏輯理性增長作為生活的信念。太陽神阿波羅為人類盜火,也體現了人們對於火具有的可以拯救人類的認知的過度樂觀的體現。人們堅信知識能夠通往事物本質最核心的部分,並且在科學知識理性所謂的勝利中一次次堅定自己的信念,人類的本能之一領域在對知識的追逐中被拋到九霄雲外無處覓尋。這種知識對本質的把握的信念就是日神精神樂觀主義的核心內涵。
酒神精神的悲觀主義,緣起於個體化,緣起於世界的支離破碎而分裂成個體的狀態(這一點從悲劇的秘儀學說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晰。按照俄耳甫斯秘儀教派的而版本,酒神的別名是査格留斯Zagreus,起初為宙斯與其女兒……」P66腳註)。
在悲劇的秘儀派傳說中,肢解的本義是酒神的受苦,個體化的狀態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和始因。酒神的重生就是要將個體化終結,將支離破碎、分裂為個體的世界的容貌煥發一線快樂的光芒。他們認為,「萬物根本上渾然一體,個體化是災禍的試音,藝術是可喜的希望,由個體化魅惑的破除而預感到統一將得以重建。」(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譯林出版社2014年版 P67)
而現實中人們的生存狀態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支離破碎而分裂成一個個個體的世界狀態。因此,這世界首先是悲劇的。同時,由於人們對日神精神的信仰,人們看到的是一個被日神裝飾過的具有美麗外表的世界,充滿著秩序和合理的計劃性,而日神精神使用的裝飾的手法就是蘇格拉底主義和科學精神,即知識與科學。酒神精神不能夠接受知識與科學裝飾過的秩序和計劃是對事物本質的通達,酒神精神不相信知識與科學能夠一直達到事物的本質內核。在人們看來是充滿秩序和合理計劃的世界中,酒神精神看到的是生存的可怕與荒謬——支離破碎的個體化的世界。
酒神精神對日神精神的樂觀主義感到悲觀,對知識與科學的力量感到悲觀,對世界的支離破碎和個體化感到悲觀,對人的本能的被遺棄感到悲觀。它倡導對日神精神的衝擊與破除,它主張過度原則,主張醉的狀態,只有在過度與醉中,人們才能回歸到本能世界,將支離破碎的世界重新彌合,人神物重新以生命的樣態融合在一起。
所以日神精神的樂觀主義與酒神精神的悲觀主義,實際上包涵了二者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差別:科學精神與希臘精神的對立;智慧寧靜與幻覺意志痛苦的對立;主體個體性與普遍人性自然性的對立;秩序計劃性與可怕荒謬性的對立;日神精神是等級分明的世界,酒神精神是大同福音的世界。
03 本質差異
第三個層次,是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在價值本質上的差異。日神精神體現美,酒神精神代表真。這就回到了尼採眼中的藝術是真的而不是美的話題。尼採眼中的藝術是超越了善惡的悲觀主義,也就是超於了道德的悲觀主義,是酒神精神的體現。
日神精神的樂觀主義運用知識與技術、邏輯與理性的手段將原本不堪的世界打扮得井然有序、蒸蒸日上。但事實上,在酒神精神的眼中,這種井然有序與蒸蒸日上僅僅是日神精神給世界粉刷的美麗外觀,日神精神所做的一切僅僅是對世間現象的模仿與更精細的模仿。在這些美麗外觀背後,是一個早已支離破碎、被肢解被個體化了的分類的世界,其間真實存在的是存在的可怕性與荒謬性。
酒神精神的藝術也就是尼採的藝術,正是遠遠脫離日神精神指導下只會對現象模仿的藝術形式,進入到對世界已是的直觀展現的層次,通過酒神精神的藝術,世界被直觀的、立體的、內容豐富的展現在人們面前。雖然真實的世界是支離破碎、個體化的不堪的世界,但是它才是真實的。而這種真實超越善惡,超越道德,留給我們的只有酒神精神的悲觀主義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