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詞被郭德綱「神話」?老一輩的東西,在德雲社還能留下多少

2020-12-06 勤奮的娛樂小故事

說天親,天可不算親,天有日月和星辰。日月穿梭催人老,帶走世上多少的人」。這是德雲社小曲《大實話》重要的小曲節選,由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的張文順所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做為了德雲社的社歌。

但是自張文順老先生去世之後,便由郭德綱改為了短版曲調,「說天親,天也算親,天有日月和星辰。古人不見今時月,明月曾經照過古人」。是不是現在的德雲社人丁興旺,發展如日中天之後,郭德綱最真切的人生感悟呢?

不要惹三十多歲的人,活得久的才是大師

對於一件事情而言,每個人的看法都是褒貶不一的。而在相聲行業經歷了一百多年滄桑巨變的過程中,自然也少不了類似於馬三立、侯寶林等大師的傑出貢獻,而像他們一樣的相聲大師,對於這樣一門傳統的藝術都有著不同的理解,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郭德綱身上,正是將「話語權」三個字詮釋得非常清楚明白。曾經郭德綱在參加商演的時候調侃道:「不要惹三十多歲的人,你想你都七十歲了,我就是不說相聲,等到十年之後再出來,你都在盒裡了。」從郭德綱口中調侃的意味,我們也大概能夠讀出郭德綱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那就是「活得久的才是大師!

雖然更像是開玩笑,但其實也不無道理。要說起郭德綱對於相聲行業的貢獻,可以說在近代的很多相聲人中是肯難找到與之比肩的,尤其是郭德綱三句不離相聲的敬業精神,當然在很多時候他並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將相聲常識普及到了更多人耳邊,可能在相聲的發展史上很多的相聲名家都難以比得上他。

在德雲社迅速崛起之前,很多人聽了幾十年的相聲,仍舊會以為,相聲的表演形式還保留在兩個人站到臺上說說話,讓觀眾從中找到笑點的就是相聲。其實不僅只是觀眾會這樣覺得,就連當下的很多相聲演員都是這樣認為的。著名相聲愛好者李宏燁在此之前還不斷發聲,認為人人都可以說相聲,無非就是站在舞臺上說段子取悅觀眾,這就是相聲。

郭德綱提高了相聲門檻?

正是因為郭德綱長年累月的相聲普及,才讓很多的觀眾知道了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與此同時,才知道了相聲的基本功以及貫口對於一個相聲人的重要性。而這,也間接地提高了成為一個相聲人的門檻,並且讓很多在以往紅極一時的知名相聲演員黯然失色。他們底虛的地方在哪兒呢?自然是沒有從小踏實練好相聲的基本功,要是他們始終都像郭德綱一樣的話,那麼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名氣大減,甚至被人遺忘,但是遺忘的他們的又何止觀眾呢?

而現如今,郭德綱在相聲行業如日中天的發展勢頭,也成功地讓德雲社逐步成長為了相聲行業首屈一指的中流砥柱。所以郭德綱對於相聲的很多觀點,也逐步演化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相聲準則。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這樣的準則,很多人表示質疑,但是話又說回來,這僅僅只是郭德綱一家之言。比如郭德綱所說的唱功,難道僅僅只局限於太平歌詞?這句話就未免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了。

誠然,在對太平歌詞進行普及重要性而言,郭德綱確實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在郭德綱的觀念裡,卻始終都有一個相互矛盾的問題存在。矛盾的點一方面郭德綱推崇太平歌詞,認為老一輩兒的相聲人,在演出的時候,如果連太平歌詞都不會唱,那麼還算是一個老一輩的相聲演員嗎?對於這樣的相聲演員,就該少拿一部分錢。

但是另一方面,太平歌詞本身的詞和曲調就非常簡單,那麼既然如此,很多人還不是信手拈來嗎?既然那麼容易讓人記住,為什麼在歲月的洪流當中作為四門功課之一的太平歌詞,為什麼會慢慢失傳呢?

馬三立:(太平歌詞)那玩意,不值錢

當然對於這樣的疑問,郭德綱在參加商演的時候就解釋過這一現象,正是因為太平歌詞太普及,就連剃頭修腳的都能哼哼兩句。從中很多人也能夠從郭德綱的解釋當中總結出結論,而這恰恰也證實了馬三立老先生對於太平歌詞的觀點非常對。馬三立老先生就曾犀利表示:(太平歌詞)那玩意,不值錢。

而相聲大師侯寶林,也曾經在總結相聲人四大功課中的唱時,提出了開門柳、太平歌詞和數來寶。這三門功課才是作為相聲人,所必備的唱功。也就是在相聲開演前,演員們借用當時流行的小調,唱些能夠吸引觀眾的時興詞句,以招徠觀眾,後來成為「開場小唱」。

比較著名的表演者有由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等。而論起起因的話,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過去相聲藝術的活動場地多半在露天設場,與各種雜耍技藝分別演出,為了吸引觀眾。因為各地區的相聲演員對唱詞也有很多不同的選擇,而這其中《問答歌》最為流行。

而這些東西,在現在看來,似乎從很大程度上,都被郭德綱所遺忘了因為會唱太平歌詞僅僅只是唱功的一種,並不是僅此一種。那麼說起郭德綱對於太歌詞的貢獻究竟在哪兒呢?首先正因為郭德綱對太平歌詞過於重視,所以在此基礎上他收集了很多瀕臨失傳的傳統精華,郭德綱沒有忘本。其次,曾經的太平歌詞曲調過於簡單通俗,郭德綱利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精進,所以才有了現在的曲調形式,讓人聽起來更加耐人尋味。

很多人認為相聲大師馬三立先生觀點是正確的,天平歌詞、白沙撒字,是相聲舊藝人,撂地摳餅時,招攬聽眾的一種手段,曲調單一,單唱天平歌詞,誰人會聽,誰人會自願掏錢買單,人聚多時才開始表相聲,才有機會收錢養家餬口。就好比耍猴的敲鑼,敲鑼聚觀眾,人多才耍猴、要錢、或賣藥等。人們看的是耍猴,而非敲鑼。 解放後,相聲藝人地位提高了,成為新社會文藝工作者,不在撂地摳餅,不合時宜的太平歌詞,不在起到耍猴敲鑼的作用,必然會退出歷史舞臺。所以,不必把天平歌詞吹成無與倫比的傳統節目。

小結

話又說回來,畢竟社會始終都是推著向前走的。那個時代的傳統相聲演員,拿太平歌詞開場的太多了,所以老先生說不值錢。到郭德綱進北京的時候傳統相聲已經沒落了,他又拿起來,會的已經少了。

所以郭德綱才會說太平歌詞才是相聲裡「唱」,至於是否郭德綱過於神話的說法,終歸是見仁見智的,不知道大家怎樣看待呢?

相關焦點

  • 被郭德綱神話的太平歌詞,馬三立大師:那玩意,不值錢
    不過正因為德雲社逐漸的成為相聲行業的中流砥柱,郭德綱在相聲行業裡如日中天,所以他對於相聲的很多觀點,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準則。不過很多的觀點不能說郭德綱是錯的,只能說是一家之言,比如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其中本門的唱指的太平歌詞,其他的都是學唱,這句話就未必一定正確。
  • 被郭德綱神化的太平歌詞,只是相聲的普通技藝,並沒有那麼神秘
    隨著張雲雷的走紅,太平歌詞也更多地傳入了大家的腦海中,大家對於太平歌詞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其中不乏一些錯誤認知,最奇怪的,就是大家都神話了太平歌詞,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只是相聲的一種普通技藝。自然,太平歌詞被神話成如此離不開德雲社的宣傳,但凡是過猶不及,宣傳宣傳是好事,但也不能一直把觀眾蒙在鼓裡,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被神話了的太平歌詞它的廬山真面目到底是什麼?其實所謂的太平歌詞,是一種不太貼切的稱呼,其實他本身是屬於相聲本門唱裡的,當時相聲大師侯寶林曾說過相聲必須掌握的十二門技藝其中就包括太平歌詞。
  • 都說郭德綱成就了德雲社,那誰成就了郭德綱呢?他甘願做老郭臺階
    如今說到德雲社,大家都知道它是目前國內相聲界最火的相聲團體,沒有之一!當然大家也都知道:是郭德綱成就和一手締造了如今的德雲社。正是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德雲社一路坎坷走來,十分不易。于謙曾說道:也就是郭德綱這種性格,要不然不會有今天的德雲社。如果班主換作是我,德雲社可能早就消失了!
  • 張雲雷的太平歌詞,一副御子板兒,唱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上)
    今天是張雲雷系列第三天,昨天更新的是張雲雷和京韻大鼓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太平歌詞吧。明天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呢?關注我,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驚喜哦喜歡德雲社的人都知道,張雲雷的太平歌詞可是範本,著名的「太平歌詞老藝術家」。相聲演員四門功課「說學逗唱」,唱的就是太平歌詞,專門的工具就叫御子。我們就來說說張雲雷小時候練習的事兒吧,明天再具體說說太平歌詞。
  • 孟鶴堂的生日專場上,表演《歪唱太平歌詞》惹眾怒
    孟鶴堂的生日專場上,竟然發生了如此不為何說發生了不愉快的問題那。其實節目《歪唱太平歌詞》的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在於孟鶴堂在節目中的一個橋段說到了二爺張雲雷。孟鶴堂在段子中說到為了讓張雲雷不唱太平歌詞了,然後恐嚇張雲雷,把張雲雷腿上的鋼板給扣下來,弄死他。
  • 郭德綱漸漸老去,德雲社後繼無人?不,還有人在!
    張雲雷自小追隨郭德綱,十幾歲沒變聲(倒倉)的時候已經被成為「太平歌詞老藝術家」。自從南京站事件之後,一首《探清水河》傳到了全國各地,大到體育館,小到理髮廳,還有街邊小粉燈(誤),喇叭裡都播放著「六哥哥和大蓮妹妹」的愛情故事。然而,老藝術家的唱功最經典的也最值得聽的是戲曲。京劇評劇各地梆子小曲小調樣樣都行(說實話大鼓是真的得姐姐真傳,比他姐夫的好聽)。
  • 郭德綱來了!德雲社濟南分社正式開工!票價多少?哪些演員?答案在這
    8月15日上午山東德雲文化廣場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也來到現場並就德雲社濟南分社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山東德雲綜合演藝中心項目選址山大路與花園路交叉口的五交化地塊郭德綱:德雲社在南京、吉林等地都有小劇場,就是單一的說相聲的小劇場,山東的則是一個大的綜合體,包括相聲、京劇、曲藝等所有與我們相關的。對德雲社來說,這也是開天闢地頭一遭,我也特別期待,這是個大事。
  • 太平歌詞與馬三立有淵源,近200年傳承,張雲雷勝任接班人
    得益於德雲社郭德綱的傳揚,太平歌詞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郭德綱還特意培養了一個能夠繼承自己太平歌詞伊博的徒弟,這個人正是張雲雷。張雲雷在很小的時候就跟著郭德綱學習太平歌詞,學的相聲倒成了自己的副業,張雲雷的相聲功底,是在倒倉期過後才豐富的,所以很多人在聽張雲雷的相聲時會覺得,他唱的真的比說的都好聽,原因就是在於郭德綱是按照太平歌詞的方向去培養張雲雷的。但是要說起太平歌詞的名家,天津的佟守本,已故的劉文步,都是一時之選。
  • 徒弟背叛,相聲同行嘲笑郭德綱沒人,德雲社一下走來無數嶽雲鵬
    德雲社和郭德綱很多網友都知道當下相聲圈裡面最火的一位人物就是郭德綱了,他帶著德雲社眾人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個位置可不太容易,3次進北京,直到2005年拜到侯耀文的門下,這才在北京算是站住腳了。在早期郭德綱創辦德雲社的時候,那叫一個坎坷,有的合伙人也是因為當時覺得郭德綱做的這件事沒有前途就退出了。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德雲社為中國相聲發展做了哪些貢獻
    最近微博上傳出一個好消息,德雲社「龍」字科招生開始了,提起中國相聲界第一組織非德雲社莫屬了,德雲社從成立至今不僅班主郭德綱大火了起來,還為中國相聲界輸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現在德雲社相聲演員有幾百號人,可謂是人才濟濟。
  • 雲、鶴、九、霄,「德雲社」哪個小哥哥最中你的意?
    小嶽嶽日常生活中為人實誠、木訥,但學東西也慢,他是孔雲龍帶進德雲社的,孔雲龍在天津開專場了,小嶽嶽還在做雜活兒呢!可是有些人就是這樣,一旦開竅,就會幾何倍數地優秀。小嶽嶽就是如此,主攻相聲、太平歌詞、竹板書的他,以《五環之歌》成名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喜歡小嶽嶽除了他的相聲,還因為他不忘本,對於郭德綱、孔雲龍、孫越這幾位他成長中的貴人,他一直深懷感恩之心……來吧,喜歡小嶽嶽的女孩親一個。
  • 德雲社各隊隊長,都是郭德綱的「寵兒」,八隊更是「心頭肉」!
    德雲社隨著發展,隊伍越來越壯大,每個隊伍都要有個扛把子,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各隊的隊長,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就是一隊隊長欒雲平了,欒雲平除了是一隊的隊長之外,還是德雲社的總隊長,其實欒雲平的權力還是很大的,當初在某些人退社的時候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清的就是欒雲平,他負責各隊的演出事宜
  • 相聲演員這麼多,德雲社還能發展這麼快,郭德綱到底有什麼魅力?
    眾所周知,相聲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在提現與發展上的難度相對較高,而郭德綱的德雲社卻發展的順風順水,一枝獨秀,不得不讓人反思,郭德綱到底有什麼魅力?底層磨練帶來的心得別以為郭德綱發展有多順利,要輪顏值,根本談不上帥哥,靠臉吃飯根本不行。
  • 德雲社抖音招生:郭德綱最後一次大規模收徒
    從1996年創辦至今,德雲社逐漸從單一的相聲模式中走了出來,隨著旗下欒雲平、孟鶴堂、張鶴倫、周九良、尚九熙、秦霄賢等新一輩相聲演員的走紅,有人說這是德雲社在擁抱流量。 果真如此嗎?德雲社如何招收徒弟,未來如何運作?近日,郭德綱接受了媒體採訪。
  • 張雲雷把相聲開成了演唱會,郭德綱:從沒見過聽相聲還帶螢光棒的
    德雲社班主郭德綱做夢都不會想到,德雲社竟然會出了個偶像派。別的演出說相聲,下面是嗑瓜子,而張雲雷同樣說相聲,臺下卻坐著清一色的女粉,拿著螢光棒,跟著一起唱太平歌詞,民間小調。這真真切切是把相聲表演變成了演唱會現場,不得不感嘆小辮兒張雲雷的實力。
  • 德雲社「上貨」時間太長引糾紛,弟子被罰暫停商演,郭德綱生氣了
    時間往前推個十年,別說德雲社的弟子們了,就連班主郭德綱自己也是真的窮,這麼說吧!德雲社窮到什麼地步才能五年發一次工資,某次採訪的時候張鶴倫親口表示,在他剛剛入德雲社的時候沒有演出賺不到錢,五年發一次工資,於是在德雲社的早期沒少傳來郭德綱摳門,德雲社的黑色八月後果嚴重,一度讓外界以為德雲社被封殺了,那段時間有關德雲社的各種影像紛紛下架,沒有收入來源,發不起工資很正常。
  • 張雲雷的太平歌詞,一副御子板兒,唱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下)
    今天是張雲雷系列第四天,昨天更新的是張雲雷和太平歌詞的御子板兒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太平歌詞吧。明天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呢?關注我,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驚喜哦喜歡聽相聲的朋友都知道,相聲演員四門基本功課是說學逗唱(不要想歪了呀)。本工的唱就是太平歌詞。
  • 張雲雷,一個相聲演員到偶像歌手,郭德綱做夢都沒想到
    在相聲方面,張雲雷從小是在郭德綱的家裡長大的,他從九歲開始就住在郭德綱家裡,郭德綱是親眼看著張雲雷從一個小孩子一步一步的走向一個太平歌詞的「老藝術家」。從小時候開始,張雲雷就跟著郭德綱四處演出,窮的時候師徒二人常常都是吃一碗麵,這樣的經歷也使得張雲雷對相聲這門藝術從小就耳濡目染。在曾經的德雲社「臺柱子」曹雲金離開之後,郭德綱必須要找一個人來撐起德雲社的場子。
  • 德雲社弟子再起紛爭?郭德綱選招生辦主任,張雲雷孟鶴堂各出奇招
    12月21日有網友曝光了郭德綱為德雲社龍字科選招生辦主任的一段視頻,這段內容裡郭德綱身穿大褂不停的接電話,電話那頭徒弟們都在自薦。視頻中第一個打電話的是張雲雷,他為了獲得師父的認可一開始便喊"姐夫"撒嬌,希望自己能成為招生辦主任。
  • 嶽雲鵬、閻鶴祥曾揚言「退出」德雲社,郭德綱並未怪罪
    說起德雲社,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作為大家熟知的兩位相聲藝術家郭德綱和于謙之外,還有的便是其他的藝人了,大家對於德雲社的藝人又熟悉幾分呢,可能有一些因為個人「發展」的原因退出德雲社,而讓大家熟知,畢竟他曾經在社交媒體對自己的師傅很不尊重,而之後更是成為了一枚大豬蹄子,與妻子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