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可口可樂針對,維他奶壓貨,倉庫清不完,飲料生意還好做嗎?

2020-12-07 騰訊網

對維他奶的員工而言,今年的生意不好做。在記者暗訪中,維他奶的某位業務員一臉難受地表達了自己想離職的想法,原因是"貨不好賣"

在各大超市的貨架上,維他奶的產品隨處可見。但是據很多員工反應,這不過是"虛假繁榮",維他奶近年來庫存激增,利潤下降,生意做得越來越難。

一、引領市場

維他奶是國內飲料商中的佼佼者,被人稱之為"飲料界的茅臺""中國人的可樂",儘管飲料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但維他奶依然多年保持著它獨一無二的地位,很多人都擔憂著,要是連維他奶都覺得生意不好做了,那飲料生意恐怕也真的遇到大難題了。

維他奶這家上世紀成立的香港品牌,是2008年進入人們視野的。那會兒國內三聚氰胺事件沸沸揚揚,對乳製品生產行業是個巨大的打擊,但是也給了主營植物蛋白飲料的維他奶一個絕佳的機會。

植物蛋白飲品營養高、添加劑少、安全性高,這些優點大大吸引了當時籠罩在三聚氰胺陰影之中的消費者,這一次出擊讓維他奶迅速佔領了飲料市場,隨後,雖然有不少豆奶品牌紛紛效仿,但維他奶始終保持著蛋白飲品的第一位。

而且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國,豆奶製品的銷量增速已經超過了牛奶,在2018年的調查中,豆奶飲品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餐桌上出現最多的飲品。此後,以維他奶為代表的製造商,其銷售額一直保持著增長態勢,就算在危機四起的今年,維他奶的銷量指數仍然是正增長的。

從近些年的行業指數來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維他奶依然會是行業內的"領頭羊",可是維他奶自身卻步履維艱,公司想要開拓新市場的計劃屢屢擱淺,市場被局限,對於一個快消行業來說,是最大的危機。

二、危機四伏

在拓展市場這方面,維他奶做過很多努力,早在08年,維他奶就入駐了上海,希望以上海為中心點,打開華東的銷售市場,可是儘管維他奶在華東大量投資,銷量卻始終不瘟不火,當地人對這個陌生的品牌興趣不大,維他奶的第一次進軍,就這樣慘澹收場了。

直到幾年後,在大本營華南穩住腳跟的維他奶開始再度擴張,這一次的效果還可以,大概是幾年下來維他奶這個牌子已經打響了,新市場的人們也開始接受這個品牌,但是沒想到,市場打開了,更大的問題又出現了。

這個問題被稱之為"竄貨",竄貨指的是經銷商擅自進行產品的跨地區降價銷售,導致許多產地的產品供不應求,許多產地的產品卻又賣不出去,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總廠家對旗下經銷商的管控能力不足,所以讓底下的經銷商隨心所欲的定價銷售。

其實這種情況本不該發生,類似維他奶這樣的大品牌,通常都實行嚴格的"全國一口價",可是維他奶當年急於擴大市場規模,忽略了這方面的管控,等到想管控時,一切已經有些失控了,想要彌補,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且這兩年飲料市場形勢不大好,整個市場都很低迷,競爭對手層出不窮,讓維他奶內外交困,據內部人員透露,從四月份開始,倉庫就有壓貨現象,到現在也沒能過緩解。

本來九月份是個銷售高峰期,但是庫存還是沒有清完,接下來是淡季了,庫裡壓的這些貨品多半是要報廢,這一下又要賠進去一大筆錢。

但是維他奶銷售量不佳,也不能全怪市場,維他奶自身的策略就有很大的問題,就連消費者也時常吐槽,維他奶除了豆奶和檸檬茶還有沒有別的了?其實維他奶還出品過果飲、零食,但是主市場還是在香港,雖然也嘗試過在內地銷售,但是競爭力不強,最後也就沒有做下去。

而在豆奶和檸檬茶這兩樣經典產品上,維他奶也一直止步不前,新口味沒有亮點和特色,最後還不如老配方賣得好,但是過度依賴一兩樣產品是不行的,那意味著一個產品線出問題,整個公司都得跟著垮掉。

三、舉步維艱

前幾年維他奶推出過一款比較火的新產品——維他茶飲,原本有希望和豆奶、檸檬茶三足鼎立,可惜公司高層不重視,錯過了最佳的經營期,現在也銷聲匿跡了。更有員工說,維他奶內部只重視豆奶生產線,就連檸檬茶的火爆也是純屬偶然。

原因是公司想要抓住全年齡段的市場,豆奶比其他飲料更有優勢,所以檸檬茶在維他奶一直是個"二線產品"。但是老是做豆奶,維他奶願意堅持,人們的口味卻一直在變化,對於"維他奶",人們多少都有一些審美疲勞了。

再者說,豆奶是塊黃金市場,所以競爭最為激烈,維他奶早就失去了當年獨一無二的地位,如果再不思改變,將來的結果恐怕就難說了。

這些年,可口可樂公司就瞄上了豆奶市場,推出了自己旗下的"陽光豆奶",很明顯,維他奶會被可口可樂公司視為對手,面對產品豐富、市場龐大、營銷有方的國際大公司可口可樂,維他奶想要全身而退,只怕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許多維他奶的經銷商近年來紛紛選擇了退出,維他奶多年遲滯的經營戰略讓經銷商們失去了信心,就連內部很多管理人員也生出了跳槽的念頭。憑藉多年的積累,現如今維他奶還是保持著自己的地位,銷售額也並沒有出現跳水,而是持續增長。

可是吃老本是吃不了幾天的,維他奶內部的問題已經愈發難以掩蓋。回到最開始的問題,飲料還是好生意嗎?當然是,不然維他奶的競爭對手不會越來越多,但是一味固步自封,就是好生意也會做成賠錢生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曾經的維他奶可以擁有超前的市場戰略眼光,從香港轉戰內地,吃到了飲料市場第一波紅利,但如今的維他奶卻漸漸變得保守,我們當然很不希望這個飲料巨頭倒下。

但是維他奶想要恢復生命力,不被市場淘汰,就必須要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革,但願維他奶及時反省自己,恢復它當年的鼎盛。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賣奶:「碳酸飲料」標籤下陷瓶頸 低溫奶賽道能否破局
    可口可樂和蒙牛正式官宣雙方成立的合營公司將在中國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  歷經半個月的磨合,可口可樂和蒙牛的合作終於塵埃落定,自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可口可樂公司和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已無條件批准後,5月11日,可口可樂和蒙牛正式官宣雙方成立的合營公司將在中國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
  • 美國有可口可樂,日本有養樂多,中國的飲料代表是什麼呢?
    從汽水到可口可樂,哇哈哈到養樂多,80後、90後見證了飲料市場的變化。如今的飲料市場,產品豐富、各種各樣。隨著各種奶茶店的興起,飲料在市面上的銷售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 飲料界王者崛起的秘密——讀《可口可樂傳》
    他雄心勃勃,正打算進一步擴大銷售,不料趕上亞特蘭大政府頒布了禁酒令,不允許售賣酒精飲料。於是,彭伯頓就開始研發符合禁酒令的新飲料。趕在禁酒令執行前,彭伯頓宣布新配方研發成功,這就是至今仍然保密的可口可樂「神秘配方」。 新配方中不含酒精,但保留了古柯葉和可樂果的成分。古柯葉中含古柯鹼,可樂果中含咖啡因,這兩種物質就是早期可口可樂配方中,除了糖和水之外的主要成分。這種飲料上市銷售了16年之後,由於政府頒布古柯鹼禁令,可口可樂才從配方中去掉了古柯鹼。
  • 兩塊五的可口可樂,是如何稱霸國內飲料界?
    為什麼一瓶兩塊五的可口可樂能夠在國內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這就不得不提到90年代的可口可樂了!中國大陸第一家飲料外企早在1927年,可口可樂就已經進入到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以至於我們國內現在鮮有老牌飲料的存在,而新興品牌的崛起,更多的是憑藉著網際網路這股東風。逐漸在中國市場做大的可口可樂並不滿意於此,他們想要獲得更多的消費者青睞,於是通過不斷的更新包裝吸引更多的人購買。
  • 這五款北京孩子的迷之飲料,絕對爽過維他檸檬茶!
    對於維他檸檬茶最近風靡網絡,瓜老師一直無法找到確切的原因。只記得與維他檸檬茶一起火起來的還有這樣一句話「維他檸檬茶,爽過吸大麻。維他入我心,忘掉海洛因」。據說,加了「大料」的維他檸檬茶要與陳老師的最新單曲才更配喲。
  • 【特寫】可口可樂不想只做肥宅快樂水
    1996年加入公司的詹鯤傑,此前在管理可口可樂歐洲業務時成功拓展了非碳酸飲料類產品市場份額,這也是董事會看好他的重要原因。可口可樂發現,想要繼續鞏固公司的份額和行業地位,可口可樂不能再單靠汽水了。一瓶500毫升的可口可樂含糖53克,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個成年人每天攝入的糖最好應該控制在25克以下。在嘗試給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降糖、縮小包裝的同時,可口可樂把目光放到了碳酸飲料之外。更多飲料品牌和產品不斷出現在可口可樂的全球市場上。自2008年穆泰康擔任CEO以來,可口可樂全球的產品數量從2800多個增加到了他退休時候的3800個。
  • 可口可樂3年砍掉超1500個品牌 可口可樂中國今年實現正增長勢頭強勁
    品牌瘦身是今年可口可樂繞不開的話題,12月11日,針對2020年可口可樂淘汰一半品牌的說法,可口可樂大中華區企業品牌及公關傳播總經理王星蓉表示:「可口可樂正持續推進組織變革,以加速轉型成為一家『全品類』公司,組織結構更加扁平的同時成立新的品類團隊。
  • 中國老牌飲料「東山再起」:當年擊敗可口可樂的品牌,終於甦醒!
    眾所周知,美國的可樂產品,賣了上百年「經久不衰」。而談及國內老牌飲料,健力寶是繞不開的話題,這款飲料在國內市場曾經擊敗過兩大可樂,火遍全國大江南北。 健力寶經典白綠相間的易拉罐, 橙紅色的氣泡水有著酸酸甜甜的味,相信很多人至今忘不了。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這個曾經的飲料冠軍,卻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一度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 可口可樂與蒙牛合開「可牛了」公司:來杯肥宅快樂奶?
    編輯 | 品牌君 蒙牛是乳製品行業巨頭,可口可樂是碳酸飲料界大佬,這兩個品牌相信多數人都不陌生。 最近它們倆牽手成功,創立了以低溫奶製品為主營業務的「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
  • 維他不只有原味檸檬茶的依賴
    作者:Powie前些天看到我司阿 Nam 老師寫了「無糖可樂」,我就在想「我大維他檸檬茶啥時候能站起來呢?氣抖冷!」(開個玩笑啦,小弟我也是「肥宅快樂水」死忠粉),但是單靠無糖可樂的甜度怕是撐不過這漫漫夏日,讓維他檸檬茶減輕一下無糖可樂的擔子也是極好的。
  • 可口可樂的「騙局」
    彭伯頓本想發明一種能夠緩解疼痛的「專利藥」,然而,在1873年經濟危機中破產後,他承擔不起原料成本。如何才能用最低的成本發大財?舉個例子,在喬治亞州,羅伯茨家族和薩姆家族聲望極高,他們來當可口可樂的分銷商,給這瓶小小的飲料帶來了信譽和正面形象。戰爭時期,可口可樂公司稱自己的產品是提升軍人士氣的必需品,能給國家補充能量,由此爭取到軍方支持,可向國內外軍事基地無限制提供可樂。二戰期間,100億瓶可口可樂佔據了95%的美國軍需飲料份額!
  • 生薑熱可樂,可口可樂替你煮好了
    千禧一代更願意尋找加入天然成分的熱飲,這會成為碳酸飲料品類的新機遇嗎? 題圖來源:可口可樂 記者 |劉雨靜可口可樂也盯上了冬日便利店裡受歡迎的熱飲銷售機會。據可口可樂對界面新聞介紹,這款大規模推向市場的即飲姜味可樂,主要在薑汁含量和加熱溫度上做了改良,產品在加熱至50度時更接近人們在家中自己製作的「可樂煲姜」的口味。在全球熱飲市場——無論是包裝RTD產品,還是現制的熱飲咖啡、茶飲料等產品,在過去幾年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長。
  • 遠超可口可樂,暢銷40年的維他檸檬茶讓人上癮的秘密揭曉了!
    更何況70年代的香港年輕人早就被洋汽水可口可樂迷住雙眼,形象老舊的維他奶危在旦夕。維他奶集團迅速調整戰略,極具前瞻性的站在年輕人的角度,還推出了「豈止汽水這麼簡單」的口號,吸引了香港年輕人的注意力,拉近了年輕消費者與自己的距離,刷新了品牌形象,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年輕有範的形象。
  • 維他奶飲料、紐西蘭恆天然奶粉再次被拒入境
    2020年5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173批次。維他奶飲料一年內已有10批次產品被海關拒絕入境本次有1批次共2100千克進口自中國香港的維他豆奶飲料,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泛酸鈣被拒入境。
  • 5款夏季最愛的飲料,第5款是內蒙的,很多人不知道
    1.可口可樂作為快樂水中的霸主,可口可樂必須擁有姓名,第一口冰鎮可樂倒進嘴巴裡,似乎都能感受到身體內的多巴胺要噴湧而出,沒有冰可樂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如果覺得可樂含糖量高,還可以選擇0度和健怡可樂。4.維他奶這是一款歷史悠久的飲料,歷史悠久到港片經常出現他的身影。電影《甜蜜蜜》中,黎明和張曼玉一起看香港錄影,喝的飲料是維他奶。《少林足球》裡面,周星馳一個人孤獨地坐在街邊,喝的也是維他奶。
  • 剛剛,可口可樂CEO說最艱難時期或已過去!正在中國緊抓這些機會
    詹鯤傑在今晚面對華爾街分析師舉行的業績會議上說道,可口可樂在第二季度的確面臨了巨大壓力,但當季表現依然令人鼓舞。 「實際上,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最艱巨的時期已經過去,但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正在擁抱改變,以令業務能夠抓住新的機遇。「他說,「可口可樂為加速轉型及未來數年的增長驅動做好了準備。」
  • 蒙牛和可口可樂有「可牛了」,伊利和百事來一個「伊百分」嗎?
    可口可樂的乳製品布局 股神巴菲特是可口可樂的忠實粉絲,在5歲那年夏天,他人生中第一次喝到可口可樂。從此,他便愛上了這種暢爽怡神的飲料。
  • 可口可樂首款酒精飲料檸檬堂在日本推出,有三種口味
    周一,可口可樂日本推出了罐裝氣泡酒精飲料檸檬堂(Lemon-Dō ),這是可口可樂成立 132 年來首次販售含酒精飲料。近年來,儘管由於人口減少,日本對酒精飲料的總體需求有所下降,但對罐裝酒的需求一直在增長,部分原因是它的稅率低於啤酒,而且價格更便宜。大多數 Chu-hai 飲料的價格為每罐 100 到 200 日元(約 6-11.5 人民幣)。可口可樂日本表示,日本的非酒精飲料市場已經飽和,為了公司繼續發展,他們正在關注價值超過 10 美元的 Chu-Hai 市場與低濃度酒精飲料市場。
  • 這種很多人都愛喝的飲料出事了!維他奶4批產品被拒入境,不是第一次!
    ,未準入境的食品信息218批次,其中,有4批次來自中國香港的維他奶旗下飲料被拒入境。1批次重9720千克的維他檸檬味茶飲料和1批次重1620千克維他蜜糖檸檬味茶飲料。 維他奶相關負責人表示,維他奶產品均按照當地有關食品飲料標準的相關規定進行生產及銷售。
  • 他打造比可口可樂更火的飲料,是宗慶後的偶像,最後卻被「氣死」
    在中國,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加起來的銷量,都沒有我賣的多。這位創始人正是健力寶的李經緯,而當時的他的確沒有說謊。那個年代,健力寶才是真正的飲料「王者」。要不是後來的種種,今天的健力寶還能夠繼續壯大。究竟李經緯經歷了什麼?健力寶又錯過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吧!1939年的時候,李經緯出生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