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沉兩艘友軍驅逐艦的墨爾本號航空母艦,還是中國首艘航母

2020-12-22 武裝志

現在軍迷心目中存在感不多的澳大利亞皇家海軍(Royal Australian Navy)以前也是闊過的。二戰後澳大利亞海軍擁有過三艘航空母艦,在50~70年代保持著雙航母的規模。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Logo

第一艘航母雪梨號

1947年6月澳大利亞從英國購買了兩艘威嚴級航空母艦。頭一艘雪梨號於1948年12月進入澳大利亞海軍服役。雪梨號(Sydney,R17)是威嚴級最後一艘(第六艘),於1944年9月下水,長213米,滿載排水量19550噸。

澳大利亞海軍雪梨號航空母艦,螢火蟲和海怒艦載機在上空編隊飛過

雪梨號服役後參加了韓戰,後於1958年退役。1962年,雪梨號又投入服役。這時它已經拆掉飛機起降設備被改用作快速運輸艦,舷號也改為A214。此後它參與了1963~1966年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武裝衝突以及越南戰爭。

1973年11月雪梨號退出現役,1975年被當做廢鐵賣給韓國。澳大利亞海軍的雙航母時代結束。

從上至下:雪梨號,墨爾本號,補給艦供應號和護衛艦亞拉號

第二艘航母復仇號

1952年11月,澳大利亞從英國租來了復仇號航空母艦,以填補墨爾本號到來前的空白。復仇號(Vengeance)是英國巨人級的第七艘,於1944年2月下水,長212米,滿載排水量18000噸。

1955年10月租約到期後復仇號返回英國,又於1956年賣給巴西並改名米納斯傑拉斯號。然後該艦在巴西海軍一直服役到2001年才退役·。

巴西海軍米納斯傑拉斯號航空母艦

第三艘航母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是威嚴級(Majestic)的首艦,於1943年3月開始建造,1945年2月下水。由於二戰已經接近尾聲,該艦的建造也一度被中止。1947年該艦被澳大利亞買下後進行了設計修改繼續建造,由於資金未能及時到位和技術原因,後續建造一直到1955年10月才完成。1955年10月28日,該艦被命名為墨爾本號(Melbourne,R21)正式加入澳大利亞皇家海軍。這是澳海軍第二艘以墨爾本命名的軍艦,第一艘是1913年服役的墨爾本號輕巡洋艦。

墨爾本號航空母艦

墨爾本號是繼英國皇家方舟號和美國福萊斯特號第三艘擁有斜角飛行甲板的航母,這讓它擁有了搭載噴氣式飛機的能力。墨爾本號長213.9米,寬24.4米,滿載排水量20000噸。最大航速24節(44公裡/小時),14節航速時續航能力12000海裡(26公裡/小時,22000公裡),23節航速時6200海裡(42公裡/小時,11500公裡)。艦上人員1350人,包括航空部門350人。包括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最大載機量27架。

墨爾本號視圖

墨爾本號航空母艦

墨爾本號進行壓載艙注水抗沉測試

墨爾本號在服役期間經歷多次改裝,更換艦載機,也參與了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衝突和越南戰爭,更多次出訪各地並與英美等國家進行多次聯合軍演。自服役後,墨爾本號一直擔任澳大利亞海軍旗艦的角色,成為彰顯國家實力,投送武力的工具。

1965年在中國南海舉行的力量展示演習,從英國鷹號拍攝的堡壘號,墨爾本號和勝利號航母

作為澳大利亞海軍的主力航母和旗艦,墨爾本號的服役生涯還是受到澳軍方的肯定和讚譽的。但是在外界看來,墨爾本號卻是實實在在的瘟神一個。

黴運纏身的墨爾本號

服役期間墨爾本號發生多次大小事故,並與其他船隻發生多次碰撞。如1972年發生配電房火災,1979年在進行改裝時發生鍋爐爆炸,1957年和斯特拉特蘭卡號郵輪相撞,1970年和南斯坦因號渡輪相撞等等。

而因飛行甲板面積狹小,操作失誤和機械原因,墨爾本號損失的艦載機超過30架。其中1960年3月是墨爾本號艦載機損失最嚴重的月份,當月有4架海毒液艦載機失事墜毀。

墨爾本號的後甲板,左邊是海毒液戰鬥機,右邊是塘鵝反潛機

S-2反潛機降落在墨爾本號,S-2翼展22米,幾乎伸出尾甲板外了

1963年3月16日墨爾本號慶祝它的艦載機降落20000次。就在前一天,它又摔了一架塘鵝反潛機

1976年12月5日發生了一個對澳大利亞海軍航空兵來說是災難性的事件。當天新威爾斯州海軍航空站的機庫被一名19歲的水兵縱火,這把火燒了13架S-2追蹤者反潛機,當時澳海軍航空兵只有16架S-2。倖存的是2架用作教練的和1架能作戰的,澳海軍的航空反潛作戰能力被一夜摧毀。幸好,澳大利亞和美國關係不錯,很快又買了一批回來補充。

S-2在墨爾本號上準備起飛

為替換老舊的海毒液,澳大利亞分別於1967年和1971年兩次接收A-4G各10架。在墨爾本號上使用期間,有10架墜毀。1984年,剩餘的10架A-4G被賣給紐西蘭。

墨爾本號上的A-4準備起飛

A-4降落到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高強度飛行作業展示,一架A-4剛彈射升空,另一架即將降落

1979年5月一架A-4降落在墨爾本號時墜毀

1977年7月,一架負責在艦載機起降時進行警戒營救的威塞克斯直升機墜毀,負責救人的也成為被救的對象

其實玩航母,哪有不摔飛機的呢。墨爾本號滿載排水量才2萬噸,屬於輕型航母,摔的飛機雖然有點多,但也不足以讓它聲名在外。真正讓墨爾本號「揚名立萬」的是它撞沉過兩艘驅逐艦。

撞沉旅行者號驅逐艦

澳大利亞海軍旅行者號驅逐艦(Voyager,D04)屬於英國大膽級,在澳大利亞建造。1952年5月下水,1957年2月服役。旅行者號長120米,滿載排水量3600噸,裝備6門133毫米主炮。

旅行者號驅逐艦

墨爾本號和兩艘大膽級驅逐艦,左舷是旅行者號,右舷是復仇號。

1964年2月10日,完成大修的墨爾本號和旅行者號在新南威爾斯州的傑維斯灣進行綜合演練。傍晚時分兩艦進行了乾貨補給訓練,隨後旅行者號離開至墨爾本號後方約1.5公裡處編隊航行並進行兩艦間的無線電通信測試。繼續進行的墨爾本號夜間飛行訓練中,兩艦為了貼近實戰環境進行了燈火管制。20:40左右墨爾本號因飛機起降作業開始轉彎,但旅行者號未能及時跟進,兩艦的相對位置開始錯亂。在連續的轉彎中,旅行者號犯了錯誤,原本應該從尾部穿過墨爾本號的航線變成了超越墨爾本號發生「別車」。20:56分,墨爾本號撞上旅行者號艦橋,把旅行者號一切兩半。旅行者號前半部在十分鐘內沉沒,後半截撐了三小時沉沒。撞擊發生後墨爾本號立刻進行營救,澳海軍其他單位也趕來幫忙。事件造成旅行者號314人中的82人喪生,其中14名軍官,墨爾本號則無人傷亡。

撞擊後墨爾本號航行返港

撞擊後墨爾本號返回到雪梨港

撞沉埃文斯號驅逐艦

美國海軍弗蘭克·埃文斯號驅逐艦(USS Frank E. Evans,DD-754)是58艘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中的第40艘。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150噸,裝備6門130毫米主炮。埃文斯號於1944年10月下水,1945年2月服役。埃文斯號參加過二戰後期的作戰行動,韓戰和越南戰爭。

埃文斯號驅逐艦

1969年5月墨爾本號參加多國海洋精神軍演。墨爾本號被分配了3艘美國驅逐艦和2艘英國護衛艦組成編隊。5年前撞沉墨爾本號旅行者號的教訓歷歷在目,編隊指揮官在演習開始前召集了這5艘護衛艦船的艦長進行溝通,強調和墨爾本號編隊航行的注意事項。5月31日,編隊中的美國驅逐艦拉爾森號就犯錯差點和墨爾本號相撞。事後護衛艦船的間距被拉大,要與墨爾本號保持2~3公裡距離。6月3日凌晨編隊在南沙群島到越南之間的海域進行反潛演練。3:00左右墨爾本號準備改變航向起飛S-2反潛機。由於當晚埃文斯號進行過三次這樣的變陣,有所麻痺,且編隊進行了燈火管制,更關鍵的是此時埃文斯號的艦長正在睡覺,負責航行的兩名軍官一名未取得相應指揮資格,另一名則是第一次出海。於是3:15分埃文斯號也錯誤的轉彎跟墨爾本號撞上並同樣被切成兩半。事件造成埃文斯號273人中的74人喪生。死者當中大多是被困在艙室隨前部艦體沉入海底,後半段艦體漂浮在海面被拖拽到菲律賓蘇比克灣報廢。至1969年10月又被當做靶船被擊沉。

撞擊後埃文斯號驅逐艦後半段漂浮在海面

墨爾本號又一次無傷亡的撞沉一艘驅逐艦。撞擊發生後墨爾本號立刻停船對埃文斯號進行救援。6月6日墨爾本號到達新加坡進行緊急搶修,然後返回本土大修。

與埃文斯號驅逐艦的相撞造成墨爾本號艦首出現一個笑口狀傷口

與埃文斯號撞擊後返港維修的墨爾本號

前往中國

1982年2月,澳大利亞從英國購買無敵號航空母艦以取代老舊的墨爾本號,此時的無敵號服役才1年7個月,還算是艘新艦。但4月馬島戰爭爆發了,無敵號又被英國人駛去參加馬島戰爭。

英國無敵號航空母艦

戰後澳大利亞取消了這交易。同年6月30日,墨爾本號也退出現役,此時墨爾本號已經服役27年,運作62036小時,航行868893海裡。

1980年墨爾本號服役25周年紀念式

1983年,澳大利亞工黨換屆上臺,宣布履行競選承諾,削減軍費開支不再買航母。從此澳大利亞海軍就與航母無緣了。

1984年6月,澳大利亞一家公司打算以170萬澳元購買墨爾本號,後來沒能成事。1985年2月中國聯合拆船公司以140萬澳元價格買下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被拆除所有電子設備和武器,並焊死了船舵,但遺留了彈射器,攔阻索和助降鏡等設施。1985年4月27日在拖船拖拽下墨爾本號開始向廣州出發。起航不久倒黴的墨爾本號遇到拖拽裝置損壞和遭遇惡劣天氣擱淺的耽誤,終於在6月13日抵達廣州黃埔港。

雖然是作為廢鐵買來,但墨爾本號的到達,是我國第一艘能近距離接觸的航母。我國的科研人員也抓緊機會,在拆解前對墨爾本號進行了深入的考察了解。

全文完,謝謝觀看。

本文由武裝志原創,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航母被下詛咒,撞沉自家驅逐艦,損失高達100億美元
    而航母要進行作戰任務,就必須派遣一些隨行的戰艦充當「護衛」,畢竟航母的體型太大,若沒有一些戰艦配合,光憑自身很容易「陰溝裡翻船」,所以,能否擁有以航母為首的海上艦隊便成了各國海軍實力是否強大的衡量標準。然而,有個國家的航母,卻在服役後頻頻出事,經常將隊友誤傷。
  • 我國購買的首艘航母,也是國際「撞船大王」,這筆生意還是大賺了
    ▲「遼寧」號航空母艦2012年9月25日,前蘇聯半成品航母、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二號艦「瓦良格」號,在我國大連港重新完成建造升級後,被正式命名為「遼寧」號航母,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艦
  •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將命名為"山東艦"?
    這條由華東某省級廣播電視臺媒體平臺發布的報導,題為《國產首艘航母"山東"艦建造成型 歷時兩年零九個月》。報導裡面是這樣寫的:「雞年春晚迎來一大波『山東元素』,最近又有一個『山東元素』備受矚目,國內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建造成型!」  命名  在過去的2016年,最受關注的中國軍備非國產航母莫屬。
  • 由戰列巡洋艦改裝而成的「勇敢」號航空母艦——首艘沉沒的航母
    雖然它們在建成以後並沒有被派往波羅的海戰場,但「勇敢」號和「光榮」號於1917年加入了大艦隊,進一步壯大了大艦隊的聲勢。同年11月17日,英德兩國海軍再一次在赫爾戈蘭灣爆發小規模衝突,「勇敢」號擔任旗艦,與「光榮」號以及四艘驅逐艦組成第一巡洋艦分艦隊,參加作戰。
  • 從航母到驅逐艦啥都賣,回血有方的英國海軍
    航空母艦 巨人級(Colossus,又譯巨像)是一種輕型航母,長210米,設計的滿載排水量18000噸。巨人級共建造了10艘(其中2艘是飛機運輸艦),於1943年9月至1944年10月下水。根據英國人的打算,巨人級原本是一種經得起戰爭消耗的輕型便宜航母,設計壽命也比較短暫。
  • 美媒:中國到2035年將有6艘航空母艦,003號或將在2023年投入使用
    而美國對於我國航母發展一直非常關注,近日美國媒體發布了一篇文章聲稱中國到2035年將擁有6艘航空母艦。目前我國運營著兩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是從蘇聯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改造而成,它原本是由蘇聯建造,但是由於蘇聯解體,所以建造中段。在1999年中國從繼承該艦的烏克蘭購買了它,並進行改造修建。遼寧號目前在北海艦隊服役。
  • 瓦良格號前,中國還買過3艘航母,為什麼都沒有用?
    隨著我國迎來了雙航母時代,也引發了世界各國的再一次關注。眾所周知,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的前身便是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母。事實上在購入瓦良格號航母之前,我國還一共購買過其他的三艘航空母艦,那為什麼如今只剩下了遼寧號呢?專家也表示到:實在是出於無奈。
  •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和山東艦誰更強,看完你就明白了
    可英國人似乎還沉浸在昔日大英帝國的輝煌之中,不遠萬裡派航母來我國周邊海域挑釁,甚至有爆料說,英國將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配合美國在我國東海附近軍演。那麼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實力到底如何,和我國的山東艦對比,誰更有優勢?兩艘航母都是常規動力,排水量幾乎相當,都是6.5萬噸左右,但是女王號甲板利用率更好,能載的艦載機更多。
  • 除了瓦良格號,中國還買過幾艘航母
    1985年,一艘輕型航空母艦被牽引進入廣州黃埔船廠,這就是來自澳大利亞海軍的墨爾本號輕型航母。墨爾本號原為英國二戰時期建造的巨人級輕型航母尊嚴號。1943年4月開工建造,1945年2月下水。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局已定,英國海軍部下令終止了該艦的建造,同時被停工的還有其他五艘同級航母。
  •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取得「突破性」進展
    按照計劃,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將會在今年年底或者2021年進行海上航行試驗,2022年交付服役。不過,照印度人的這種拖沓風格,這是不可能的,說它2025年服役都算快的。目前,中國已經擁有遼寧號和山東號兩艘航母,而且003型航母正在建造,還將採用電磁彈射技術,過幾年就交付海軍。也就是說,中國海軍即將擁有三艘航母。
  • 中國前後共買入4艘航空母艦,為何最終選擇了瓦良格號?
    中國從1985年開始先後獲得了4艘航空母艦,分別是墨爾本號、基輔號、明斯克號、瓦良格號,但是最終卻只有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完成續建和改裝,在2012年最終加入中國海軍,成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為什麼偏偏是瓦良格?而且是一艘沒有完成建設的航空母艦呢?
  • 055體型夠大,在山東號面前卻也單薄,罕見同框感受航母震撼
    12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號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而隨後,該艦就與編隊離開母港再次北上。 2020年元旦當天,有網友發現山東艦已經停靠在大連船廠舾裝碼頭,並且與12月27日下水的新一艘(即總第六艘的)055型萬噸驅逐艦相對停靠,這是我國目前兩型最新最強的水面艦艇首次同框。
  • 人類第一次航母大戰中,美軍擊沉兩艘航母,其中一艘是自己的
    但這兩次海戰都是航空母艦編隊蹂躪軍港內停泊的敵方艦隊,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海上「決鬥」。1942年的珊瑚海大海戰則截然不同,日、美雙方都出動了以2艘大型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混編艦隊,開創了人類史上航母對航母大拼殺的序幕。
  • 噸位碾壓,美軍巡洋艦撞上自家航母,巡洋艦被撞成垃圾場
    ▲甘迺迪號航母1975年11月22日,美國當時正在歐洲進行聯合演習。當時是在夜間,參與演習的貝爾納普號因為夜間的能見度非常差,而且船員也發生了比較大的失誤,結果導致該艘軍艦和甘迺迪號航母相撞。美國歷史上有兩艘以甘迺迪總統命名的航母,其中第2艘是福特級航母的2號艦,也是未來美國最重要的航母之一。
  • 最後兩艘051型驅逐艦退役,中國海軍進入一個嶄新時代
    據報導,8月28日上午,驅逐艦165湛江艦與166珠海艦同時從南海艦隊退役,從相關消息來看,這兩艘驅逐艦屬於中國第一代的051型飛彈驅逐艦的改進型號,退役後將捐贈給博物館作為展品。根據公開資料,這兩艘戰艦是中國海軍最後兩艘051型飛彈驅逐艦,這也意味著中國海軍的戰鬥序列中,這一代艦艇基本上都已經退出現役。051型飛彈驅逐艦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研製,從1968年到九十年代初,先後建造了17艘,成為當時中國海軍的主力裝備型號之一。
  • 墨爾本號中國最早的航母:是艘三手航母未服役,供艦船設計師參考
    1985年初,中國購入的墨爾本號,原本是英國在二戰時期製造的巨人級航母舷號R77的尊貴號,1956年3月當二手艦賣給了澳大利亞,成為澳大利亞海軍的旗艦,於1982年1月退役。服役期間,這艘航母可謂多災多難,與藍卡號、航海者號、伊文思號等本國海軍和美海軍的驅逐艦相撞,以及與本國的客輪和日本的貨輪相撞,還燃起 了一次大火,濃煙滾滾,最可怕的是其一臺鍋爐發生了爆炸,安裝在支架頂部的最新的雷達罩突然掉了下來扎進了大海。
  • 萬噸航母7次撞船,中國卻執意購買,打開艙門讓西方後悔萬分
    墨爾本號航母澳大利亞就曾收購過一艘航空母艦,並將其改名「墨爾本」號。這艘航母原本是英國海軍的「尊貴」號航母,屬於英國在二戰中的巨人級護航航空母艦。英國在1949年將其賣給澳大利亞,並於1956年從英國開往澳大利亞。澳方對這艘航母十分重視,甚至還邀請美國船廠為其安裝蒸汽彈射器並且修改了跑道。
  • 世界上首艘標準航母:日本鳳翔號
    航母的發展已經百年歷史,具有了飛躍性的進展,那當年的航空母艦是否直接成為我們今日所認知的航母模樣呢?答案是否定的。1916年,英國皇家海軍買下因戰爭停建的遠洋郵輪,並改裝為世界上第一艘擁有全通式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HMS Argus),並於1918年5月建成。
  • 中國第三艘航母即將下水,這幾個名字呼聲較高
    根據其公開性能參數,很可能與第三艘航母(中國製造的第二艘)有關。同時,也將在建的第三艘航空母艦推到了輿論的焦點,第三艘航空母艦的名字將花落誰家?第三艘航空母艦的命名也在網絡上進行,每軍迷們也都有熱議?根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航空母艦屬於一級艦艇,應以省級行政區命名。
  • 山東號航母服役一周年之際在幹啥?國際評論:中國是不可思議的
    關於中國航空母艦的消息在近年來有些密集,遼寧號航母服役7年之後,中國自己首艘國產山東號航母正式服役,而在山東艦服役之前,全球的軍事觀察人士的目光幾乎全部聚焦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中國第三艘航母身上,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才是接下來中國最具有威懾力的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