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讓我進去……」
8歲的小樂大聲哭喊著,用力拍門。
這樣一幕,在武漢市青山區冶金街通達社區書記徐青印象中,幾乎每天傍晚都會出現,社區幹部、民警多次上門勸阻協調,無功而返。
徐青將這個棘手問題,派單給下沉黨員、鋼城十九小的老師叢丹。
叢丹接單後,每天到小樂家家訪,給小樂輔導功課,並聯合社區、團委、婦聯工作者分別對家長和孩子進行心理輔導。
漸漸地,小樂的家庭環境變得和諧,哭鬧聲也消失了。
「一向內向孤僻的小樂,見到我竟然主動打招呼了,臉上還有笑容。」徐青沒想到,派單才短短半個月,孩子變化這麼大。
「用好用準下沉黨員幹部,才能有效解決基層治理難題。」武漢市青山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該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精準匹配黨員特長和居民需求,設崗定責,巧解社區難題,讓下沉黨員不僅「沉得住」,更能「幹得好」。
專家授課,唱響「社區好聲音」
「深呼吸,慢慢吐。」
「先朗誦一遍,不要帶漢腔。」
11月18日,青山區鋼都管委會122社區。武漢市文聯下沉黨員、武漢市音樂家協會駐會副主席魯豔講得認真,社區群眾聽得入神。
原本一個半小時的課,在一次又一次互動中,延續到3個小時。
課程結束後,社區群眾一直把魯豔送上公交車,才各自回家。
一堂課,魯豔「收割」了近百名粉絲。
「魯教授的課,讓我茅塞頓開。」60歲的聲樂愛好者王芳說。
「最後合唱的那一遍和一開始簡直是天差地別。」122社區同樂情合唱團團長劉福康說,合唱團成立7年來,這是第一次有專業的老師來教學,「草臺班子終於有了方向。」
居民對藝術的熱情,讓社區轉變思路,把武漢市文聯下沉黨員的值班表變為課程表,每周提前公布到居民微信群。
張炳紹的書法課、田貞見的文學課、陳勇勁的美術課……每周一課,場場火爆。
「居民們的熱情,讓我們獲得感滿滿。」魯豔感慨,社區對下沉資源的精準匹配,實現了「居民滿意、黨員樂意」的雙贏。
「黃金」搭檔,化解矛盾在庭前
「我想離婚,能分多少財產?」
「公公去世了,生前立下遺囑,房子給老公繼承,老公姐妹到底有沒有份?」
每次居民諮詢這樣的法律問題,鋼花村街北苑社區書記周靜婷都挺苦惱。
在社區一線幹了10多年,要說調解矛盾,她經驗豐富,但專業的法律知識,她確實比較欠缺。
今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雙報到」制度推行後,她的煩惱迎刃而解。
周靜婷介紹,青山區法院機關黨委向社區報到後,雙方積極溝通,將「輪值法官進社區」作為年度共建項目確定下來,成立了「法律門診」。
「這是胡陽,她是今天的輪值法官,也是我的『黃金』搭檔。」周靜婷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不久,她倆一個說理,一個說法,合力將一對準備離婚的夫妻勸和。
「28名法官進社區後,我做調解底氣足多了。」周靜婷說,今年社區化解了不少矛盾糾紛,遇到特別難啃的「硬骨頭」,還會採取法官、律師、社區幹部聯合會診的方式開展調解。
「總說把矛盾化解在庭前,現在真把這項工作做實了。」胡陽感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小萍 通訊員 任文琦)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