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澀致鬱且發人深省 哲思滿盈的賽博朋克動畫——《攻殼機動隊》

2020-11-26 漫域

《攻殼機動隊》是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創作的科幻漫畫,於1989年開始在講談社青年漫畫刊物《周刊Young Magazine》上連載。於1995年被日本鬼才動畫監督押井守改編為動畫電影,取得了巨大成功,後於2004年推出了續作《攻殼機動隊:無罪》。在這之後,《攻殼機動隊》又陸續被改編成劇場版動畫、TV動畫和真人電影推向市場。

《攻殼機動隊》是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創作的科幻漫畫,於1989年開始在講談社青年漫畫刊物《周刊Young Magazine》上連載。於1995年被日本鬼才動畫監督押井守改編為動畫電影,取得了巨大成功,後於2004年推出了續作《攻殼機動隊:無罪》。在這之後,《攻殼機動隊》又陸續被改編成劇場版動畫、TV動畫和真人電影推向市場。

不過在這些作品當中,最為著名且影響力最大的仍然是由押井守操刀的1995版動畫電影和2004年推出的電影續作。這兩部作品當中所採用的世界觀設定、鏡頭設計、以及劇情之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甚至讓遠在大洋彼岸的好萊塢都為之讚嘆不已。值得一提的是,在1999年推出的好萊塢科幻大片《黑客帝國》當中就有不少鏡頭和設定是從《攻殼機動隊》1995版動畫電影當中借鑑而來。

在2020年的今天,《攻殼機動隊》在人們心目中依然是具有劃時代意義且充滿魅力的科幻作品。不僅是因為它為觀眾們打造的具有賽博風格的未來世界以及它在鏡頭編排上使用的富有動感和創意的運鏡方式,而是在於其故事劇情中所蘊含的對生命、自我、AI這些抽象問題的詮釋與討論。

生命,廣義上分作實際意義的生命和抽象意義的生命。實際意義的生命通常指的是動植物,特別是動物,當然也包括人類;抽象意義的生命通常指的是物體或者物質從存在到消失、或是變成另一種物態的過程,這一過程也被稱作生命周期。然而這些都是以事物的存在與否為標準來對生命進行的定義,倘若從心理學角度去為生命下個定義,我們或許可以通過了解一個客觀存在的物體能否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即是否具有自我意識,來判斷其是否具有生命。

素子說:「大概所有全身被義體化的生化人都會有著和我一樣的困惑,也許自己很早以前就已經不在人世。現在的我只是由義體和電子腦構築出來的虛擬人格,也許真正的我從來沒有在這個世界出現過。我現在存在在這裡,也不過是基於周圍的狀況做出的相應判斷而已。」結合上文提到的對生命的定義,不禁會讓人們陷入思考:作為一個義體人,草薙素子能否算作一個真正的「人」?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至今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但押井守的確在動畫中多次使用了鏡像畫面的手法來為觀眾呈現出素子意識到自我存在的瞬間。這一手法的理論依據來源於法國思想家、精神分析學家雅克·拉康所提出的「鏡像階段」概念:

鏡像階段指的是嬰兒在鏡子前面,剛開始會把鏡中的孩子當作是另一個孩子。隨著嬰兒不斷成長,他會認出自己在鏡中的形象,並在內心產生狂喜。拉康認為,鏡前的嬰兒在這個過程中,包含了雙重的錯誤識別:當他把自己的鏡中像當作是另一個孩子時,是將「自我」當作「他人」;而當他將鏡中像認作自己時,卻是將光影作用下產生的虛象當成了真實的自己,混淆了真實與虛幻,這時就需要他人介入到這個過程中,幫助嬰兒進行區分,這才會讓嬰兒意識到自我的存在。

筆者覺得,草薙素子通過鏡面反射看到自己的輪廓、卻依然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時所產生的恐懼和疑惑,和我們發現自己能夠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樣子、卻無法真正地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自己時所產生的疑惑一樣,因此我們也時常會懷疑迄今為止人類對整個世界的認知。從來沒有人向我們證明這個世界的真實性,也從來沒有人向我們證明我們存在的真實性。

心理學上認為,若想塑造自我,最關鍵的要素之一就是記憶。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對身邊人的感情,對物體存在的位置及樣子的感知都來自腦海中的記憶。它是我們最私密、最安全、最穩定的信息記錄方式。但在1995年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中,記憶卻被設定為類似數據的存在,存儲在如電腦晶片一樣的載體上,可以進行共享、傳輸,並且還能通過替換晶片的方式將記憶替換到不同的義體中。這無疑是向觀眾們作出一個瘋狂的假設:當記憶不再專屬於某一個體,而是成為一種實際存在且能在不同個體間進行傳遞的物質,屆時我們所理解的「自我」是否還真的存在呢?

《攻殼機動隊》作為世界動畫史上主題最嚴肅的漫改動畫電影之一,其實原作漫畫遠沒有動畫電影為觀眾所展現出來的那般深刻沉重。押井守在創作動畫電影的過程中只是將漫畫中的一些橋段精心摘取出來,並將複雜且深刻的哲學思辨融入其中,不斷地向觀眾作出假設、拋出疑問,不過這些疑問始終沒有得到明確的解答。這或許就是在告訴我們,當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革將原本束縛我們意識的規律和框架接連打破時,我們終將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是,周遭鮮活的一切也盡歸虛無。

相關焦點

  • 攻殼機動隊:從押井守動畫作品的三大美學支點切入,淺談賽博朋克
    《攻殼機動隊》是日本著名導演押井守執導的動畫電影,是一部被全世界認可的優秀作品。實際上,《攻殼機動隊》包含的元素非常豐富:比如未來神秘主義;比如賽博朋克;比如後人類科學;比如宗教神學。而在這篇文章中,小鞠主要從從押井守動畫作品的三大美學支點切入,淺談賽博朋克的意義所在。
  • 賽博朋克電影《攻殼機動隊》:未來已經到來
    早在1995年《攻殼機動隊》就被改編成了動畫版,而2004年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2:無罪》參與角逐了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商業嗅覺靈敏的好萊塢從來不輕易放過一個大IP的剩餘價值,此次的翻拍充分利用了《攻》的強大粉絲號召力,將之通過特效和明星打造成了一個完全好萊塢化的科幻故事。 《攻殼機動隊》電影劇照。
  • 《龍之谷》x攻殼機動隊!10.24一起感受賽博朋克
    說起「賽博朋克」,相信不少谷迷都會不約而同想到同一個名字:攻殼機動隊。這個誕生於1989年,並在之後產出了多部高製作水準系列作品的超強IP,10月24日,即將強勢登錄《龍之谷》!在全新「颶風龍巢穴」更新,10萬懸賞首通勇士的同時,「攻殼」這個經典IP的加入,又將為谷迷們帶來怎樣的驚喜?
  • 提煉賽博朋克之魂:《攻殼機動隊》的前世今生(上)
    作為賽博朋克題材的經典,「攻殼機動隊」系列代表著日本科幻的一段流金歲月。精密的機械設定、流暢的動作場面、深邃的哲學思辨鑄就了系列的歷史地位,影響了之後的各類娛樂作品。其中,既有漫畫原作者士郎正宗的努力,也有改編動畫導演押井守和神山健治的耕耘。
  • 網飛新版《攻殼機動隊》: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的賽博朋克
    其後,時光飛逝十三載,一部日本動畫電影夾雜著東方的哲學思辨與敘事風格,將賽博朋克的世界觀再次擴展和升華,終於走上「神壇」,這就是《攻殼機動隊》。《攻殼機動隊》從1989年開始由士郎正宗開始漫畫連載,1995年動畫大師押井守改編為同名動畫電影,隨之進入2002年,再由神山健治創作了同名TV版動畫,這三次創作可以說是「三位一體」,奠定了《攻殼機動隊》在賽博朋克,甚至是整個科幻動畫領域的神作地位(可能還要包括之後的電影版《無罪》)。
  • 「攻殼機動隊」閃耀31年的賽博朋克史詩
    就比如... ...賽博朋克2077裡據說甚至可以自定義下面那玩意兒的長短的設定那麼問題來了,《攻殼機動隊》特殊在哪裡呢?對攻殼機動隊內蘊的寬泛化理解攻殼的動畫系列最為人所承認的兩種風格分支,是1995年劇場版押井守主刀的風格和02年開始長線釋放的TV版動畫導演神山健治的風格,核心是同一個核心,但兩個人在主題的表達上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差異性。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更冷一點,中心是對「真我」的探尋。
  • 「攻殼機動隊」閃耀31年的賽博朋克史詩
    就比如... ...賽博朋克2077裡據說甚至可以自定義下面那玩意兒的長短的設定那麼問題來了,《攻殼機動隊》特殊在哪裡呢?(神山健治本人,他曾是押井守的門徒,跟隨後者學習過動畫製作,但風格和師傅大相逕庭)TV版的攻殼機動隊的關鍵主線基本都是可以找到現實原型的敏感級真實事件,而具有標誌性的每一部攻殼機動隊TV版動畫的標題關鍵詞都完全有可以作為一部學術論文中心話題的分量。
  • 日本賽博朋克科幻動畫神作,攻殼機動隊,啟發了黑客帝國
    提到日本賽博朋克科幻動畫的代表,《攻殼機動隊》絕對是最負盛名的動畫系列,《攻殼機動隊》的動畫改編自日本知名科幻漫畫家士郎正宗的同名作品。《攻殼機動隊》的動畫系列體系非常龐大,如果按照動畫導演來區分的話,目前的《攻殼機動隊》動畫系列可以被分為三大體系,這三大動畫體系分別是押井守執導的兩部《攻殼機動隊》劇場版動畫,一部是1995年版的《攻殼機動隊》,另一部則是《攻殼機動隊:無罪》;神山健治執導的兩部《攻殼機動隊》TV版動畫以及OVA動畫《攻殼機動隊 S.A.C.
  • 《賽博朋克2077》作者談靈感來源 《阿基拉》&《攻殼機動隊》
    《賽博朋克2077》作者談靈感來源 《阿基拉》&《攻殼機動隊》 時間:2019-06-29 18:39:23
  • 《賽博朋克2077》創作靈感竟來源於《阿基拉》和《攻殼機動隊》
    《賽博朋克2077》創作靈感竟來源於《阿基拉》和《攻殼機動隊》 《賽博朋克2077》的桌遊原作者Mike Pondsmith在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賽博朋克2077》的創作靈感來源,日本著名動漫《阿基拉》和《攻殼機動隊》都為Mike帶來了很多想法。
  • 《攻殼機動隊》太致鬱,看完這7部立馬被治癒
    《攻殼機動隊》你們去看了嗎?雖然寡姐的肉色秋衣好生健美,但肉叔還是更愛押井守的版本。
  • 賽博朋克2045?為什麼我不喜歡網飛的《攻殼機動隊》
    CD Projekt RED的《賽博朋克2077》原定於4月16日發售,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已經是跳票到了9月份了。不過好在這一次「蠢驢」是打了包票的,9月一定不跳票。
  • 反烏託邦社會《攻殼機動隊》,探索「賽博朋克」下的「哲思命題」
    當電腦已能使記憶外部化時,你們應該思考一下其中的意義"——《攻殼機動隊》2019年,一部名為《阿麗塔·戰鬥天使》的電影引爆朋友圈,荒涼破敗的髒科幻和悲觀主義的賽博朋克風格一時成為熱點話題。而說到賽博朋克,就不得不提起一部日本科幻動漫裡程碑式的作品,那就是《攻殼機動隊》。
  • 《攻殼機動隊》的前世今生(上)-虎嗅網
    作為賽博朋克題材的經典,「攻殼機動隊」系列代表著日本科幻的一段流金歲月。精密的機械設定、流暢的動作場面、深邃的哲學思辨鑄就了系列的歷史地位,影響了之後的各類娛樂作品。其中,既有漫畫原作者士郎正宗的努力,也有改編動畫導演押井守和神山健治的耕耘。
  • 攻殼機動隊導演,跑去做美少女喜劇動畫,還是吸血鬼題材
    《攻殼機動隊》動畫系列,作為日本動漫的愛好者來說,就算你不願意花時間去看這個真正給成年人看的動畫系列,你也應該知道這個動畫系列,因為《攻殼機動隊》對全球科幻動畫的影響力,實在不容忽視。目前的《攻殼機動隊》動畫系列一共有三條路線,第一條路線是由日本著名動畫導演押井守執導的兩部劇場版動畫《攻殼機動隊1995》以及《攻殼機動隊 無罪》組成的。第二條路線是由神山健治執導的兩部TV版動畫《攻殼機動隊 S.A.C.》以及《攻殼機動隊 S.A.C. 2nd GIG》,當然還有一部OVA動畫《攻殼機動隊 S.A.C. Solid State Society》。
  • 槍戰,肉搏,賽博朋克,這部網飛動畫,有望超越攻殼新作?
    這種製作傾向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即將要在今年4月份播出的動畫《攻殼機動隊 SAC_2045》。《攻殼機動隊》這個日本經典賽博朋克科幻動漫系列,對全球動畫愛好者以及電影愛好者的影響到底有多深刻,就無需拾部君贅言了,而這部《攻殼機動隊》的新作,製作形式就是3DCG。
  • 從1995年的《攻殼機動隊》說起:在賽博朋克的世界中尋找自己
    日本的動畫產業,不僅在亞洲,可以說在全世界都頗負盛名。提起其中的動畫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宮崎駿老爺子,《天空之城》、《龍貓》都深受我們喜歡。另一個大家熟悉的就是導演金敏,他的《紅辣椒》和《千年女優》同樣在國際上獲得諸多獎項。
  • 《攻殼機動隊》新作引爭議?3D形象略崩,一點都不賽博朋克
    在這個驚喜不斷的三月底,等待四月番的人們突然發現了一個上古老番的更新,那就是士郎正宗的超神之作《攻殼機動隊》出新作了。最近兩年網飛投資的日本動畫雖然平均質量都可以,但是濫用3D畫面這也是事實,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刃牙2與拳願這兩部動畫。這次2D改3D實在是讓人有些擔心最後的成品質量是什麼,並且這次的製作組中只有神山健治是參與過之前的攻殼機動隊製作的,大神菅野洋子也不在製作團隊中。
  • 95版《攻殼機動隊》將推出25周年紀念4K藍光版
    1995 年由押井守指導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誕生,今年也是本作 25 周年,獅門影業宣布將發行《攻殼機動隊》的 4K Ultra HD 藍光版本,支持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同時包含兩個特別內容「Accessing Section 9: 25 Years into the Future」(深入公安9課:25年的未來展望)和「Landscapes & Dreamscapes: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Ghost in the Shell」(風景與夢境:《攻殼機動隊》的美術和架構)。
  • 《攻殼機動隊》:好萊塢科幻大片的邊界
    如果你身邊最近有朋友呈現出莫名的突然亢奮、突然失落,那麼ta有可能是「賽博朋克」的粉絲。突然亢奮,是因為被譽為「賽博朋克」經典的日本科幻動漫《攻殼機動隊》由好萊塢改編的真人版近日上映;突然失落,是因為這部真人版並沒有達到許多粉絲期待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