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回國緊急叫停千億項目:搞出來也用不上

2020-12-09 聽我talk科技

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國內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技術,科技領域百廢待興。而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歐美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技術人才,逐步拉開與中國的差距。正所謂落後就要挨打,為了防止被「卡脖子」,國家開始重視人才培養。不過萬事開頭難,當時對於大部分科技領域,國內都是一知半解,更不用說培養新人了。為了學習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很多年輕學者選擇曲線救國,到發達國家學成之後再回來報效祖國。

通過這種方式,新中國迅速儲備了一批科研專家,比如專攻空氣動力學的錢學森、鑽研載人航天的孫家棟、精通地質學的李四光等等,他們先後攻克了「兩彈一星」、「通信衛星」、「地質構造體系」等一系列科研成果,為新中國填補了空白,是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勳。

相比之下,一位赴美留學的物理學家則顯得頗有爭議,他就是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當年他並沒有在學成之後第一時間回到祖國,選擇繼續在美國搞科研,並加入了美國國籍,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更令人費解的是,2015年,97歲高齡的楊振寧自願放棄美國國籍,回國緊急叫停了一個投資近千億的項目——CEPC,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型高能粒子對撞機。

對於這個項目,大部分人應該都不太了解,只知道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高科技。它在科幻片裡常常出現,一個極小的粒子就能釋放巨大的能量,甚至是產生黑洞吞噬整個星系。至於在現實生活中,它潛在的能量究竟有多大,目前尚在研究之中。不過在這領域先行一步的歐洲,證實了這個前沿物理領域有無數的可能性。

這恰恰是楊振寧反對的原因!在他看來,儘管歐洲在這一領域研究了數十年,儘管撕開了一個口子,但目前尚不具備商業價值,沒有帶來任何收益。在一切都不明朗的情況下投入千億資金,是不明智的行為,這筆資金有更好的歸宿。最重要的一點是,楊振寧擔心大型高能粒子對撞機會產生大量的未知粒子,潛在的不可控因素無疑是對人類巨大的威脅。

楊振寧坦言,當今的科技力量不足以在大型高能粒子對撞機上取得重大突破,搞出來也不一定用得上。但是未來在合適的時候,微觀粒子的世界絕對有很大的魅力,會帶來很多驚喜。中國一定要在這項前沿物理學領域上提前布局,但不是現在。

或許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比如晶片領域。華為的近兩年的遭遇充分暴露了該領域的短板,連餘承東也後悔表示,華為在布局晶片的時候,忽略了製造環節。或許這筆資金可以為中國芯注入足夠的動力,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勸阻斥千億資金,打造的最大粒子對撞機
    文/行走天涯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勸阻斥千億資金,打造的最大粒子對撞機楊振寧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華人科學家,雖然他在晚年的時候被很多網友和媒體斥責,比如為老不尊。但實際上這都是楊振寧的私人生活,而且楊振寧和翁帆的結合是相互自願的,並沒有妨礙到他人,只不過因為二人的年紀相差過大,就一直抨擊楊振寧老先生。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作為上個世紀第一批離開中國,並且在國外學有所成的科學家,楊振寧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還曾經因此受到了愛因斯坦的親自接待。這樣的科學家應該得到國人的尊重才是。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他被譽為20世紀繼愛因斯坦、費米之後的第三位 "物理學大師",以其全面的知識和才華成為當今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楊振寧作為物理學巨頭的核心人物,卻一直反對我國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高能粒子一直是現代物理學最初的粒子研究機構,早期的高能粒子主要是由鈾、鐳等天然放射性元素髮出的高能射線。20世紀3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發現了回旋加速器,並因發現大量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獎。
  • 楊振寧:我本來就是中國人,很高興恢復中國國籍
    楊振寧說:「我父親遊歷甚廣。但是我也不可否認他直到臨終前,在他心底一角始終沒有原諒我的拋鄉棄國之罪。」 晚年的楊振寧做出放棄美國國籍,恢復中國國籍的決定,是其愛國夙願的達成,也是他對父親致以的真誠歉意。楊振寧作為對世界科研有著極大建樹的物理學家,他直言「很高興恢復中國國籍」。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挨罵,也要阻止我國研發此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以說是成功的科學家中得到人們評價完全不同的學者,很多自身的事情都會引起人們的爭議和質疑。他出生於安徽合肥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從小就是在教育的環境中長大,長大後更是憑藉庚子賠款獎學金,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就讀,開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涯,之後便與自己的老搭檔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通過該提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自此之後他也在物理學領域獲得了更多著名的國際成就。
  • 71歲科學家放棄美籍回國!並非回國養老,目的助力祖國科技發展
    其中就包括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他們放棄美國綠卡,帶著一顆報效祖國的心,回到國內,致力於我國生命科學的發展,可謂是我國生命科學的奠基人。他們的行為也受到了無數網友的讚賞。但榮譽比施一公、饒毅還高的楊振寧和姚期智回國卻一度遭到網友的質疑。
  • 98歲楊振寧回憶:自從我加入美籍定居美國後,父親始終沒有原諒我
    這些留學回國的優秀人才,本來就是國家培養的希望,希望他們學成後能報效祖國,可是那些留學回國的精英,卻大多留在了國外,這也使中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北大,被人詬病為海外人才培養的「後園」。留學人員不願回國的例子比比皆是,60多年前,也就是1964年,一位在物理學界享有盛譽的科學家,甚至作出了加入美國國籍的決定,這在當時引起了國人的不滿,至今仍為人們所詬病。
  • 楊振寧最後的堅持,阻止中國研究耗資上千億的超大對撞機
    20個物理學家中,唯一在世的一個,84歲那一年,他放棄了美國國籍,重新回到了中國,為中國的物理學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為中國物理學人才的培養奠定了極大的物質以及文化基礎。 回國之後,他前往清華,復旦,浙大等諸多高校講學,使學子們受益匪淺,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如今,已經97歲的楊振寧先生依然沒有放棄他奮鬥著的腳步,諾貝爾獎,象徵一個領域的最高榮譽,而物理學獎堪稱是含金量最高的一項。
  • 楊振寧的所有子代都在美國中定居
    在網際網路上搜索楊振寧時,這位對當今世界影響深遠的物理學家與八卦新聞、謠言和誹謗密切相關,更與諸如的羞辱和誹謗密切相關。原因是xxx-1先生解放時沒有歸國,加入了美國國籍,娶了一個年輕的兒媳等等。美國的楊振寧留學與晚清的庚子賠款有關,「為中國崛起而留學」,卻在祖國最需要人才的時候並不存在。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背負罵命,也要阻止一件事!
    於是無數優秀的青年才俊紛紛回到祖國,投身於國家建設,不過楊振寧院士當時一直備受爭議,後來他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祖國。但是在楊振寧97歲的時候,他曾經進行過備受人們爭議的最後一戰,他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這一件事。所謂的這個項目就是進行大型高能粒子對撞實驗的研究,這對於人類而言是未知的事物,同樣是相當危險的。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對撞機」為我們省千億,美國:別聽他的
    82歲因為再婚,被推上熱搜,現身人前,又因結婚對象竟是一位28歲的年輕女性,被抨擊「色迷心竅,晚節不保」,此後遭受謾罵15年。 他為中國無償服務了48年,晚年卻被國人怒喝「滾出中國去」。他就是楊振寧,一個本該被世人敬仰的物理學家。
  • 97歲楊振寧的3個兒女現狀如何?個個都很出息,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年僅26歲,楊振寧20歲時從西南聯合大學畢業,22歲時獲得清華大學碩士學位,並獲得穆藕初獎學金去美留學,1948年他獲得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7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楊振寧於2003年回到中國定居,並於2016年年底放棄外國國籍重新成為中國公民。在兩次婚姻中,楊振寧都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杜聿明的長女,杜聿明出生在軍人家庭,他從小就受到嚴格的教育,從小就愛好文學、音樂,也深受宋美齡的喜愛。
  • 在相差54年的美國婚姻中,楊振寧是做錯是真的嗎?
    良好的教育造就天才楊振寧生於安徽合肥,與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不同,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很高,在那個戰爭年代,他非常重視楊振寧的教育。他四歲時,母親開始教他讀書,一年多來,他學了3000多個單詞。父親回國,然後楊振寧隨父親來到廈門大學,開始了他的學習生涯,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一直非常優秀。
  • 天才少年:14歲進中科大,18歲進麻省,放棄美國國籍毅然回國報國
    說到天才,每個人對天才的理解都不一樣,很多人不停地跳級,小年紀什麼都會,進入十幾歲的大學的人認為是天才,但對於小編來說下面這位才是我心中的天才,這個少年是什麼樣子?14歲進入中科大學,18歲進入麻生省,捨棄美國國籍回國,這個愛國天才是誰?一起看吧。
  • 71歲頂尖科學家,決心放棄美國國籍,回國為祖國培養頂尖人才
    從上世紀開始,就有元勳鄧稼先和錢學森等高科技人才,他們放棄了美國和回到中國的優勢,為中國的科學事業作出貢獻。這位科學家在美國放棄國籍,回到祖國經商。71歲回到中國,為祖國培養人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誰。我們要討論主人公,他的名字是姚期智,他是我們的中國中非常有名的科學家,當然,也是世界中的科學家。
  • 美國2020年已有近3000人放棄國籍 看看有哪些名人?
    01 近3000人放棄美國國籍 美國《商業內幕》5月12日報導稱,2020年放棄美國國籍的公民數量創新高。根據美國國家稅務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共有2,909人放棄了美國國籍,環比暴增1015%,超過了2019年全年總數(2,072人),2019年第四季度為261人。 報導引述美國班布裡奇會計師事務所的分析說,2020年第一季度是美國國稅局有記錄以來放棄國籍人數最高的一個季度。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是誰在讓他「滾出」中國?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第二:楊振寧不愛國。 「在祖國最困難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不但沒有回來,還加入了美國國籍。」 可能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在中國最困難最需要科技人才的時候,錢學森、鄧稼先等人都回國了,他為什麼不回來,還加入了美國國籍?」 我來解解這個密吧。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備受西方列強打壓和封鎖,科技發展舉步維艱。在這個時候,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先後回到了中國,但楊振寧沒有回來。
  • 之前放棄中國國籍,現被趕出美國才想回國,網友:中國不是收容所
    二戰結束後,美國迅速在全球範圍內確立了霸主的地位。時至今日,美國依舊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強國,不管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正因如此,美國也吸引了世界各國的民眾前往發展,其中就有很多我國的華人。
  • 97歲最偉大科學家楊振寧,同意嫩妻改嫁,遺囑分配曝光,令人心酸
    ——楊振寧在頒發諾貝爾獎賀宴上的講話28歲的時候,翁帆在清華校園內邂逅了楊振寧,那時候楊振寧的身邊還有自己的原配夫人。因為翁帆的活潑可愛,伉儷情深的楊振寧夫婦對她都很是喜愛。楊振寧有多牛?楊振寧回國定居,社會有一種說法:「他老了,做不動研究了,所以只好回中國養老。」這種「養老」之說也是扯淡。「當我們罵楊振寧回國養老的時候,楊振寧參與建設了60多個頂級物理實驗室。
  • 物理學全才楊振寧,身在美國時,為什麼沒有進入核武器研發領域?
    再者,楊老先生在美國期間,幫助了無數的中國留學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他們找好的專業介紹厲害的導師,讓其更好的"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且楊振寧的回國帶動了成千上萬的海外遊子回來建設祖國。
  • 楊振寧是目前頂級的科學家,那他到底有什麼偉大成就?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楊振寧最擅長的就是理論物理,這麼一位在理論物理上驚才豔豔的天才,卻怎麼也搞不定實驗物理,動腦的事情你大可交給他,但是動手就算了。現在很多人提到楊振寧都喜歡說他的私生活,說他當初沒及時回國,都覺得楊振寧沒做什麼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