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廣州經開區第一

2020-12-22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營商環境改革,是「十四五」期間我國政府職能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已將「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寫入其中。


  隨著2020年1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正式實施,以及11月《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公布,從中央到地方,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優化措施密集出臺。


  目前,我國約10%的GDP、財政收入來自於219家國家級經開區。他們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排頭兵」,如何在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中再次起到示範作用?又如何通過營商環境優化釋放更大發展潛力?是全國營商環境改革繞不開的重要一隅。


  在去年發布全國首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報告的基礎上,11月27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再度發布《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報告》。該報告通過以商務部發布的2019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前30名作為評價樣本,結合第三方機構數據,對經開區營商環境水平繼續進行跟蹤測評。


  在指標模型設置上,報告仍然採用以客觀指標為主的評價模型,對經開區營商環境做結果性評價,延續了前一年的四級指標設置。一級指標為經濟開發區營商環境指數,6個二級指標也未有變動,分別是軟環境、基礎設施、商務成本、生態環境、社會服務、市場容量。另外,還有幾十個三級指標和四級指標。


  測算結果顯示,2020年營商環境指數最高的前十名,分別是廣州經開區、崑山經開區、蘇州工業園區、南京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大連經開區、江寧經開區、西安經開區、長沙經開區和青島經開區。相較上年,榜單前15名中,北方地區的經開區身影增多,表明其營商環境改善效果較顯著。


  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北方經開區上榜增多,崑山經開區升至第二


  從測算結果看,2020年營商環境指數最高的前十名,分別是廣州經開區、崑山經開區、蘇州工業園區、南京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大連經開區、江寧經開區、西安經開區、長沙經開區和青島經開區。


  其中,廣州經開區、崑山經開區和蘇州工業園區都是連續兩年進入營商環境指數得分前5名。此外,2019年首次闖進全國國家級經開區前30強的大連經開區,則憑藉著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優勢,直接進入了前十名。


  從區域分布來看,北方經開區在營商環境上的努力值得肯定。今年,有大連經開區、西安經開區和青島經開區三個北方經開區進入前10名。而去年,進入前10的北方經開區只有西安經開區、青島經開區。另外,北京經開區和天津經開區也同樣進入了前15名,且北京經開區的排名從去年的15位上升至11位,天津經開區從去年的22位上升至14位,進步明顯。


  軟環境指數:上海、廣州、西安經開區排名前三,長沙、武漢經開區投資活躍


  從測算結果看,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廣州經開區、西安經開區、南京經開區、崑山經開區、成都經開區、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重慶經開區位列軟環境指數的前十位。


  可以看到,與其他二級指標不同的是,軟環境排名靠前的經開區,主要集中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包括上海、廣州、天津、蘇州和西部的重慶、成都和西安。城市發展勢頭越好,經開區軟環境也更好,這體現了經開區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


  從市場主體數量、內外資利用狀況、快遞量等指標來看,二線城市的開發區,如長沙經開區、武漢經開區、成都經開區、蘇州經開區等較為領先,體現了其當前更為活躍的投資氛圍和經濟環境。而一線城市和天津的企業整體信用得分水平更高,顯示出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和當地經開區更為穩健的經濟發展態勢。


  從內外資的投資方面來看,廣州經開區在兩項中均排名第一。而從內資投入來看,二線城市的投資規模逐步增長,產業發展的動能十足。長沙經開區、青島經開區、武漢經開區、哈爾濱經開區進入固定資產投資得分前五名;而武漢經開區、西安經開區和青島經開區則在外資利用方面進入前五名。


  在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下,2020年下半年部分企業開始出現的債券違約問題,使得企業信用開始備受關注。因此,本次報告援引企業信用分,將開發區企業信用分納入了軟環境考核指標體系。


  從經開區企業信用評價數據來看,一線城市和直轄市所在的企業信用狀況更好,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北京經開區、天津經開區、北辰經開區都進入指數排名前5,廣州經開區也進入前10。在國際國內各種風險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背景下,顯示出這些城市經開區的企業經營狀況更好,當地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更強。


  而從得分靠後的開發區來看,蘇州工業園區、南京經開區、嘉興經開區、青島經開區、杭州經開區、崑山經開區、南通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西安經開區、煙臺經開區排在第20位至第30位。可以看到,其主要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外向型企業較為集中的板塊。此外,也與這些經開區新開辦企業較多、中小企業較多有關。


  基礎設施指數:西安、成都經開區進步明顯,煙臺、長春經開區交通互聯待加強


  處於一線城市的經開區具有絕對交通與基礎設施優勢。本報告測評的4家位於一線城市的經開區,包括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廣州南沙經開區、北京經開區、廣州經開區,基礎設施指數得分依舊位居全國30個國家級經開區前五名。


  其中,排名第一的依舊是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毗鄰徐家匯商圈的區位優勢,城市快速路中環線貫穿其中連接了每一條進出上海的主要線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


  與上年相比,絕大多數經開區的基礎設施指數得分均有提高,其中西安經開區、成都經開區進步明顯。作為西安同時具備臨空、沿站、濱河、高速交匯、地鐵密集優勢的區域,西安經開區排名較上年大幅提升6位至第四名,反映出西安「樞紐經濟」建設成效明顯的特徵。


  基礎設施指數排名靠後的有煙臺、寧波、長春經開區等,還需在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多層次交通體系建設上下功夫。比如,寧波經開區雖航運優勢明顯,但其距離高鐵站較遠,2018年全市高鐵裡程僅有64.5公裡;煙臺、長春經開區的市內交通「最後一公裡」仍存在短板,有必要合理規劃路網,加大基礎設施投資。


  商務成本指數:鎮江、瀋陽、長沙經開區成本最低,天津、杭州、南京經開區購房壓力大於其他二線


  作為逆向指標,商務成本指數得分越高,其整體成本水平越低。指標具體包括工業水價、電價、氣價價格和房價收入比。


  測算結果顯示,二、三線城市經開區的商務成本比較低。房價較低,且當地有著豐富天然氣資源的重慶,拿下商務成本指數得分第1名。其次則是鎮江經開區、瀋陽經開區、長沙經開區、西安經開區、煙臺經開區、長春經開區、連雲港經開區、南通經開區、崑山經開區而杭州、天津、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的經開區,商務成本水平都相對較高。


  在商務成本指數中,房價收入比的情況最受關注。工資收入和房價收入比顯示了當地的土地和房地產市場熱度和當地的收入情況,因此,工資收入和房價收入比一定程度上是營商環境的「矛盾」綜合體,既反映了城市經濟活力的高低、居民購買力的高低,但另一方面,也顯示了過高的成本帶來的發展壓力。


  與往年結果類似,三、四線城市的經開區得分較高,房價收入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報告結果顯示,鎮江經開區、長沙經開區、煙臺經開區、嘉興經開區、瀋陽經開區的房價收入比最低。其中,中國房價行情網的數據顯示,鎮江的房價,當前處於其所統計的314個城市中的第78位,也使其成為了房價收入比最低的城市。


  同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地的開發區,房價收入比較高,職工安家落戶壓力較大。其中,北京、上海兩地經開區的得分,顯著低於其他城市,形成了壓力最大的第一梯隊。而後,廣州、天津、南京、杭州又組成了第二梯隊,購房壓力顯著高於其他二線城市,在與成都、西安、武漢、蘇州等其他二線城市的競爭中,處於不利位置。


  生態環境指數:廣州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寧波經開區、大連經開區、南通經開區位居前五


  生態環境指數靠前的經開區,多地處於空氣品質較好的南方城市或海濱城市。報告測評的30個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廣州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寧波經開區、大連經開區、南通經開區、成都經開區、長沙經開區、重慶經開區、青島經開區、杭州經開區。


  而位於中西部地區的重慶經開區、長沙經開區、成都經開區,之所以能闖進前十,與其所在城市單位面積工業廢水排放量強度較低有關,比如長沙只有嘉興的1/17。


  天津經開區、西安經開區、北辰經開區、徐州經開區等還需要在降低PM2.5濃度、提高綠化水平等方面出臺更大力度的措施,以改善生態環境。


  社會服務指數:北京經開區位列科研強度榜首,蕪湖經開區企業專利數量驚豔


  社會服務指標,總共包括6個三級指標,即全市科技研發強度、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數與常住人口之比、全市每千人床位數、開發區每千家企業專利數和全市新增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從教育、科技、醫療、創新等各個方面,衡量經開區的社會服務發展狀況。


  結果顯示,北京經開區、江寧經開區、杭州經開區、廣州經開區和南京經開區位列社會服務指數前5名。其中,在科研強度和新增孵化器數量上,北京經開區和廣州經開區位列榜首,來自教育重鎮南京市的江寧經開區和南京經開區則在高校在校生與常住人口之比上領先其他經開區。


  不過,由於教育、企業專利數量等指標的落後,則讓同樣位於一線城市的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在社會服務指數上僅僅位列中遊。此外,來自煙臺、寧波、嘉興、連雲港等城市的經開區,在社會服務指數的得分總體偏低,可見,在現有的城市發展機制下,省會城市仍然能夠聚集更多的教育、醫療、科技資源,非省會城市,即使是寧波這樣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市,仍然與省會城市有較大的差距。


  雖然總體得分上,一線城市和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仍然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從單項數據來看,仍然有不少二、三線城市奪魁。


  其中,蕪湖經開區在每千家企業專利數上排名所有經開區的第一,助力其社會服務指數排名第六。長沙經開區則在全市每千人醫療床位數上奪魁。


  從教育來看,南京、武漢、西安高校雲集,高校在校生比例方面佔優。良好的教育資源,使得科研投入也相對較高,來自北京、西安、上海和蘇州的5家經開區在科研投入指標上領銜。創新方面,廣州、杭州、上海則在孵化器培育上有著優勢,顯示了當地良好的創新氛圍。


  值得關注的是,西安、北京、上海、蘇州等地,雖然全市科研強度較高,但千家企業專利數量卻並沒有領先其他城市,西安、蘇州等地的這一指標甚至相對落後。體現了科技投入產出比不高,表明這些城市的產業布局,需要更好地利用當地的教育和科研資源。


  市場容量指數: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經開區、廣州經開區居前三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本報告引入了市場容量指數,來衡量各經開區的經濟競爭力。


  測算結果顯示,蘇州工業園區依舊穩坐市場容量指數榜首。作為全國外貿第四城,2019年蘇州全市超1/4的進出口份額,來自於蘇州工業園區,去年其進出口規模在全國經開區中位列第一。


  緊隨其後的依次是天津經開區、廣州經開區。2019年,廣州經開區GDP增長8.6%,達到2978.89億元,GDP規模、實際使用外資等指標居全國經開區第一;天津經開區排名較上年大幅提高,其不僅是全國四家GDP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經開區之一,而且在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去年其GDP、工業、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逆勢上揚,充分彰顯了經開區的區域帶動作用。


  總體來看,東部地區的經開區在市場容量指數上整體得分更高。而位於中西部的經開區雖然工業產業基礎較好,但因外貿、GDP體量相對偏小,進而拉低了單項指標得分,表明其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需要進一步提升,以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


  轉自:21世紀經濟報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看西安|西安經開區:自貿建設、營商環境亮點頻頻
    採訪團走訪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長安銀科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和西安賽隆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了解了營商環境提升、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和創新成果培育等工作。經開區政務大廳(央廣網發 西安市委網信辦 供圖)  採訪團在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了解經開區聚焦政務服務領域「一門一網一次」改革和企業開辦全流程3.5
  • 全國經開區實力盤點:北京、崑山有望跨過兩千億GDP,天津增速最快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再次將「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列入明年重點任務之中。 目前,我國約10%的GDP、財政收入來自219個國家級經開區。它們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排頭兵」,是全國營商環境改革繞不開的重要一隅。
  • 2020年西安經開區十項重點工作取得不凡成就
    2020年,經開區推進十項重點工作,助力脫貧攻堅,不斷做強工業、做優產業,當好全市工業發展的排頭兵。一年來,經開區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獲得諸多表彰和榮譽。綜合發展水平躋身全國第11位2020年1月17日,商務部公布2019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在219個國家級經開區中,西安經開區綜合排名位列第十一位,西部第一,外資單項排名位列第三。歷數近幾年國家級經開區排名情況,西安經開區一路高歌猛進、扶搖直上,綜合排名創歷史新高。
  • 贛州經開區成功入選「2020中國經濟營商環境十大創新示範區」
    12月20日,由《環球時報》社、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和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高峰論壇」及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會上公布了「2020中國經濟營商環境十大創新示範區」評選結果,贛州經開區同北京經開區等10家園區成功入選,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
  • 銀川經開區 傾心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護航高質量發展
    2020年,銀川經開區公安分局緊緊圍繞園區經濟發展大局,立足園區治安實際,以扶持服務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為重點,精心謀劃,積極作為,主動服務,全程跟進,努力提升四個意識,著力護航園區企業發展,為進一步優化園區經濟發展貢獻了公安力量。
  • 西安經開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提高企業獲得信貸便利度
    為提高全區獲得信貸便利度,全力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經開區始終高度重視營商環境打造工作,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以服務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為重點,創新服務措施,激活金融活水,著力提高貸款人獲得信貸的便利度和滿意度。
  • 主官訪談|昆明經開區:試在自貿、服務全國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昆明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14日至15日在昆明舉行。掌上春城訊 12月17日,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李河流在訪談中表示,要加快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高質量的改革試驗成果,實現「試在自貿、用在昆明、輻射雲南、服務全國」。
  • 「經開大事件」酒泉經開區億元項目一天時間完成「落戶」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12月18日,僅用一天時間,甘肅耀捷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流體智能科技裝備製造產業項目拿到了工商營業執照,完成了銀行開戶以及稅務登記等手續,正式落戶酒泉經開區。這是酒泉經開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一站式、全流程、不出園」的服務目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鮮活案例之一。該項目是酒泉經開區2020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經過前期相互考察、研判和雙方深入的洽談,最終確定在酒泉經開區投資建設智能科技裝備製造項目。
  • 贛州經開區:招大引強揚帆勢正勁
    強化「灣區思維」 在不久前落幕的「粵企入贛、合作共贏」2020年贛州經開區產業招商推介會上,贛州經開區在深圳成功籤約18個項目360億元。這是該區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招商的重要成果,也是該區在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中勇做先行者、爭當排頭兵的一個縮影。
  • 吉林經開區:軟環境撐起「硬發展」
    項目在吉林經開區的協助下,從可研編制到立項審批、土地招拍掛以及環評等工作進展順利,為明年9月全線投產打下了基礎。據了解,像這樣當年開工、當年實現主體封閉或部分投產的項目,在吉林經開區在建項目中佔62%。建設速度快來自於投資方前期籌備工作效率高,籌備工作效率高又來自於吉林經開區良好的營商環境。
  • 經開區:「三堅持」加速奪取「雙勝利」
    經開區:「三堅持」加速奪取「雙勝利」時間:2020-12-18  來源:經開區黨政辦公室  瀏覽次數:  字號:[大 中 小]今年,經開區在積極應對疫情防控挑戰的同時始終做到「三堅持」,把穩發展方向該區始終和區內企業守望相助,不斷深化新型政企關係,加大企業扶持、政策投入,為企業發展撐腰鼓勁,以打造「公平、誠信、法治、高效」的一流營商環境為追求,全力跑出優化營商環境「加速度」,著力營造重商親商的濃厚氛圍。二是堅持服務為要。
  • 合肥經開區綜保區發展績效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日前,在2019年度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中,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合肥經開區綜保區」)躋身全國綜保區第一方陣,在全國127家參與考核的綜保區中位列第13位、評估結果為A類(A級),中西部地區(含東北三省)排名第4位、評估結果為A類(A級)。
  • 湘潭市嶽塘經開區「三集中」工作助竹埠港新區蓬勃發展
    一江兩岸向北進 構築湘潭新中心——湘潭市嶽塘經開區「三集中」工作助竹埠港新區蓬勃發展嶽塘經開區效果圖。一批項目在2020年第二屆潭商大會嶽塘經開區專場籤約。(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嶽塘經開區提供)彭 婷 曾 雲 肖 姿9月30日,以「融城核心、商貿新城」為主題的2020年第二屆潭商大會嶽塘經開區專場舉行,13個項目現場籤約,新區建設按下「加速鍵」。
  • 德陽經開區:逐夢「十四五」續寫高質量發展答卷
    5年光陰倏忽而過,「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的號角屢屢在德陽經開區吹響。一件件「大國重器」誕生的背後,德陽經開區緊扣時代脈搏。以「中國製造2025」為抓手,德陽經開區圍繞打造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2019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684億元,是2015年的1.61倍,年均增長12.5%以上。
  • 經開區亮出「十三五」產城融合成績單
    一座深化改革先行先試的開放之城,五年來穩步布局今年9月,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在經開區正式掛牌,充分發揮試驗田作用,加大先行先試的力度,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加快高精尖產業布局,形成產業和園區雙輪驅動的創新格局,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亦莊經驗」。
  • 合肥經開區2020年經開發展目標已定!未來你將高攀不起..
    【買房諮詢電話:400-8908-365轉505】01、經開區將改造9條老舊道路,新建3條城市支路近期,為優化提升開發區城市環境,2020年,合肥經開區將首批提升改造9條老舊道路,新建3條城市支路。2020年經開「小目標」已定!而作為省內開發區帶頭大哥的合肥經開區,率先走起了「創新升級」路線,2020年的合肥經開區一直大動作不斷:1、1月17日,商務部發布「2019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合肥經開區繼續位居前列,排名全國第十三位。
  • 長春經開區、二道區、蓮花山聯合開展「肩並肩行動」
    為落實好長春市委、市政府關於「四大板塊」的決策部署,三區加速推進經開片區建設,實現了政策、招商、人才等多要素聯動,有效釋放了政策優勢疊加的「乘數效應」。把長春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要求落實、落細、落出成效,周密部署,為推動建設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整體發展加速助力。  高效的服務、給力的政策、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來投資界的「金鳳凰」和優質企業到經開片區築巢。
  • 中農城投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來經開區考察
    12月3日,中農城投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姜彬一行來渭南經開區考察並召開座談會。渭南市駐北京辦事處聯絡處主任康浩,渭南經開區管委會主任趙曉軍,市外經局副局長張渭紅,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段宏偉,區招商局、國土分局、規劃分局等主要領導一同考察並參加座談。
  • 經開區建設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務水平
    掌上曲靖訊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轉變政府職能,激活市場活力,建設局多措並舉做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工作,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積極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將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 長春經開區城市管理提質增效
    經開區城市管理局的執法人員表示。個體運輸戶一旦停運家裡沒了經濟來源,同時,居民家的裝修垃圾又沒人運輸,面對這兩個棘手的問題,經開區城市管理局以保就業、穩民生為切入點,組織相關科室分析問題癥結,研究制訂合理的解決方案,探索實施經開區內裝修垃圾運輸車輛報備制度,並與55戶失地農民籤訂了《經開區裝修垃圾運輸秩序公約》,依法及時解決了群眾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