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4日,李克強總理在參加一個有關鋼鐵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座談會時,舉例說,中國至今不能生產模具鋼,比如原子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中國竟然生產不了原子筆的圓珠?如果不是李克強總理說出來,估計好多人真不知道。
事實上,中國鋼鐵業一方面產能嚴重過剩,一方面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通俗地說就是地攤貨、山寨貨到處都是,有些甚至扔大街都沒人撿了,但高檔貨卻又只能到國外去購買。
鋼鐵業的情況不僅是在鋼鐵業,而是在中國整個生產製造領域都存在這種尷尬狀況。是什麼造成目前這種局面呢?
原子筆頭上的「圓珠」需要高超的技術
1月4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座談會。據報導,李克強會上指出,「去年,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李克強說,「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
什麼意思呢?模具是一切工業的基礎。一個國家的工業要振興離不開先進的製造技術,而模具無疑應該排在先進位造技術的首位。所以模具技術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
模具材料性能、質量和品種往往會影響模具質量、壽命及成本,國產模具鋼與國外進口鋼相比,無論是質量還是品種規格,都有較大差距。塑料、板材、設備等性能差,也直接影響模具水平的提高。
資料顯示,中國模具生產總量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設計製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德、美、日、法、意等工業發達國家落後許多,也比英國、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韓國、新加坡等國落後。
比如說很多中國人去日本買的馬桶蓋。有人說那是咱中國杭州產的——但是,那是用進口的模具、按照日本的標準生產的。我們沒有那樣的模具,甚至說,我們生產不出來那樣的模具。這些馬桶蓋「牆裡開花牆外香」,產品是中國製造,利潤卻被外企「收割」。
有了模具鋼,才能生產出好模具;生產出來好模具,才能生產出來好產品。這是一個循環。別小看原子筆尖的那個圓珠,你沒有好模具,你就是造不出那麼精細、圓滑的圓珠來,你造出來的那些圓珠就粗糙、就刺紙、寫起字兒來就不好好出水兒……
制筆大國做一支筆只能賺一毛錢
從產量來說,我國是制筆大國,然而並不是世界制筆強國,我國生產的原子筆大多屬中低檔類,出口平均價格僅為0.03美元/支。可是,美國著名的原子筆製造企業CROSS公司生產的原子筆類,最低價格都在10美元/支以上,差距相當驚人。
這其中除了品牌效應外,更關鍵還是產品的高質量提升了產品的價格。影響原子筆質量的有外觀造型、色澤、書寫類型、書寫功能和書寫質量等,但關鍵是書寫質量,而書寫質量的好壞取決於筆頭和油墨的質量。
目前中國的3000多家制筆企業中,沒有一家掌握了高端筆頭和高端墨水製作的核心技術。這些高端墨水和高端筆頭,以及筆頭和墨水的關鍵製造設備,都是從瑞士、德國、日本進口的,每年用於採購這些產品的費用至少2億美元。然後中國制筆企業再配上筆桿,做好電鍍、包裝,將筆裝配成型。一支原子筆,光筆頭和油墨的成本就佔了70%左右,再加上勞動力以及裝配筆的其他要素,中國制筆企業怎麼可能獲得高利潤呢?
其實早在2011年,關於原子筆的這個事就被提了出來。當時,科技部部長萬鋼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萬分:「兩會上政協的一個提案給我觸動很大。我國每年生產380億支原子筆,但筆尖珠芯近90%來自進口,墨水80%進口或用進口設備製造。常用的原子筆,美國賣1.99美元,我們制筆廠利潤才1毛錢。」折射出整個生產製造領域的問題
鋼鐵業的情況不僅是在鋼鐵業,而是在中國整個生產製造領域都存在這種尷尬狀況。從根本上來說,是沒有技術。技術上不去,有幾個原因。一是缺少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企業創新敵不過山寨主義。你好不容易投入巨資搞出了一個新產品,或者把企業品牌做出來了,人家假冒仿製一下子就將你放倒。
二是科研體制仍然存在嚴重的問題。屠呦呦那樣的實幹派、較真派、耿直派在體制內總體上還是不能受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而那些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人,卻總能在各行各業佔據權力要津,擁有社會資源分配的控制大權。這一方面讓中國基礎研究沒有起色,另一方面使科技發明創造轉化為生產率的水平較低。
三是低水平的價格競爭不斷拉低企業的發展層級。由於對假冒偽劣的打擊乏力,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相當惡劣,盈利能力偏低,在企業發展戰略上很難有長遠戰略。低水平的價格競爭讓企業管理和發展戰略變成廢話。
四是房地產等少數行業的畸形發展和對中小企業的輕視甚至歧視,搞亂了整個中國的經濟生態。社會資源向房地產等少數行業集中,很自然其他行業就失去了發展空間。
五是以國企為代表的大型企業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嚴重不足。多數大型鋼鐵企業是國有企業性質,可對模具鋼等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的研究與製造,卻動力不足。石油企業也是這樣。美國煉油已經大部分採用加氫裂化工藝,中國卻還是採用催化裂化工藝。為什麼不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中石油、中石化給出的理由是改造生產線成本太高,他們承受不起。加氫裂化工藝由於是在高壓下操作,條件較苛刻,需較多的高品質合金鋼材。國有大石油企業不想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也就對高品質合金鋼材沒有需求,這也影響了鋼鐵企業產品的升級換代。
六是共和國長子論之類的理念害死人。這種思路的直接後果是中小企業變成自生自滅的棄兒。而中小企業才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企業,可在中國卻丟了這樣的好寶貝。
七是企業價值觀與管理體系的紊亂嚴重挫傷了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政府與某些企業走得太近,國企人浮於事、任人唯親、貪汙腐敗、鋪張浪費、表面文章嚴重又對大型民企產生負面影響,這就造成人心不穩、人心不定、人怨天怒的局面,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就很難在這樣的環境生存。
(綜合《新京報》《每日經濟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