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真是由金子打造的嗎?為什麼慈禧、袁世凱都不敢坐它呢?

2020-12-22 騰訊網

去過故宮的人,一定對太和殿裡那個中間「位置」印象深刻,這就是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龍椅」,也就是皇帝的御座。遠遠看過去,這個椅子似乎是鑲金了一般,讓人在遠處,就能感受到皇威王權的震懾力。

那麼,這個椅子真如我們所想像的,是由金子打造的嗎?

其實,在大家的心裡,全天下都是皇帝的,而皇帝的「專座」由金子來做,也不是什麼過分的事情。但實際上,這把看上去非常有氣勢的椅子,只不過是外面刷了一層金黃色的油漆罷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把「龍椅」,已經有了500年的歷史了。

也就是說,清朝皇帝坐的龍椅是在明代製作的。這把椅子的外框是紫檀木,板心是樺木,還用了金絲楠木。所以,看上去很是豪華的「龍椅」,只不過是三種木材的「拼接」。然而,這個象徵至高權力的椅子,在當時連厲害的慈禧都不敢觸碰。

它有一個很霸氣的正式名字,叫做髹金雕龍木椅。由於,放在皇帝議政的地方,所以,它的地位在所有龍椅中最高。但是,皇帝並不是天天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上,只有在重大慶典或是重要活動時,才著裝上殿端坐在龍椅之上接受朝賀並發表旨意。

那麼,為何會用紫檀木製作龍椅呢?

因為,這種木材相當結實,越是生長緩慢的木材,質地就越是堅硬。更何況,它還天生有一種淡淡的香味,聞起來讓人身心放鬆,對身體的健康是極好的。所以,一直到現在,收藏家對紫檀木的木製品都是青睞有加。

再來說說樺木,可能,我們現在看來,這種木材很是普通,但在500年前,它卻是極其難得的。想想皇族的人,當然,會用天下最「珍貴」的東西,所以,用樺木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至於金絲楠木,一直都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材。

尤其在明朝的建築中,金絲楠木被當成了最珍貴和最高級別的建築材料。由於,在木紋中有金絲,所以,這種木材在楠木中極為難得,是當時皇室家具的首選木材。

然而,只有皇帝才能坐的椅子,卻被1900年的西方侵略者「坐過」。不知道,當時的那位落座者有沒有當上皇帝的感覺,或許,他也就是覺得好玩罷了。

不過,對於袁世凱而言,做了短命皇帝的他,卻是極其相信風水的,所以,他認為:這把椅子不吉利。於是,就將這把「龍椅」當成了普通家具,歸攏到了故宮倉庫。因為,在袁世凱的心目中,後來坐過這把椅子的幾位皇帝,下場都不怎麼好。

有意思的是,為何清朝取代了明朝,還要將這把龍椅保留下來呢,難道清朝的皇帝,不擔心明朝皇帝的「厄運」會留下嗎?其實,這只不過是袁世凱找的一個藉口,他不想讓大家將他和「舊制度」的皇帝相提並論。

其實,他們骨子裡卻是一樣的,難道會因一把椅子而改變嗎?甚至於,袁世凱後來命人重新打造了一把椅子,是西洋風格的,目的就是為了配合他說的「新制度」。試想一下,在中國的傳統宮殿中配一把西洋椅子,這樣的搭配怎麼看都不搭調。

一直到1959年,專家們從一張舊太和殿照片中,發現了放在倉庫裡的真「龍椅」。至此,這把離開太和殿已很久的「龍椅」才又被重新搬回到了它原本該待的地方。製作於嘉靖年間的這把椅子,一直到溥儀在位都在用它。可見,清朝皇帝們對它的喜愛。

由於保管不當,這把當年的御座,被發現時很是破舊。後來,經過高手的修復,才恢復到了原來的面貌。

其實,龍椅在皇權象徵中,並不像尋常老百姓想的那樣只是一個簡單的「皇帝座椅」,它和玉璽有著同等的地位。由此也可以解釋,即使光緒帝再沒有實權,也必須坐在那個位置上,而掌握實權的慈禧卻只能坐在別處了。

因為,當時的皇帝還是光緒,而不是慈禧她老人家。所以,披著一層「皇家顏色」金漆顯得金光閃閃的龍椅,就是皇家威嚴的象徵,就是為了映襯身著龍袍的皇帝而存在的。千百年來,朝代更迭,很多野心家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坐上那個位置。

甚至於,為了這個位置,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歷史也證明,要坐好這個位置,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由此可見,這應該是世界上最難坐,也是最難坐穩的一把椅子了。

不管龍椅好不好坐,只要是當朝的皇上,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坐在上面號令天下。但身為一朝皇帝,但皇帝卻不是那麼好當的,他們每天都要處理國家的各種瑣事,且必須勤政,否則,國破家亡只在一瞬之間。

所以,古代長壽的皇帝是少之又少,而真正能坐穩龍椅的皇帝更是屈指可數。

參考資料:

【《竊國大盜袁世凱》、《清史稿·本紀二十三·德宗本紀一》、《故宮龍椅》】

相關焦點

  • 龍椅為什麼一般人都不敢坐呢?
    龍椅,這個象徵地位座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駕馭」的,這也造成很多人都會有的疑問,為什麼故宮中的龍椅一般人都不能坐?故宮,我曾經去過,但是太和殿並不允許人進入,所以只能在門口望著,但是屋內漆黑的燈光讓我看不清龍椅的真實面貌,所以對待龍椅,也始終在心中充滿好奇。
  • 為何一般人不敢坐故宮的龍椅?
    故宮開放以來,千千萬萬的人參觀走過金碧輝煌的龍椅,但是沒有人坐過,這是為什麼呢?不敢坐龍椅的第一個原因是敬畏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餘殃」。而龍椅真的不是誰都能坐的,德行不夠的話,不但害已,更重要的是害人。一旦你坐上龍椅,哪怕只有一天,你所思所想都必須是黎民百姓。否則,德不配位,受苦受難的是百姓蒼生。而且,龍椅的正上方有一個向上隆起的井狀獨特裝飾,叫做「藻井」。藻井正中間有一條龍,龍嘴裡含有一顆龍珠,名曰「軒轅鏡」。
  • 古代龍椅為什麼一般人不敢坐呢 其實裡面是有原因的
    北京故宮,大家都去過吧?實際上北京故宮還存在很多未解之謎,也流傳著很多鬼故事的傳說,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就是故宮的龍椅為什麼坐不得,在古代做龍椅可是死罪,砍腦袋的,而如今很多人都愛旅遊,趁著工作人員不注意就坐上了龍椅。
  • 慈禧不死,袁世凱絕對不敢篡位當皇帝,他很怕慈禧,原因在這裡
    慈禧不死,袁世凱絕對不敢篡位當皇帝,他很怕慈禧,原因在這裡 袁世凱是怎樣的一個人?有人說,他是一個亂臣賊子、竊國賊,也有人說他是一代梟雄,軍事家、政治家,他能不廢一槍一炮、皇室不流一滴血,從而解決了中國的朝代更替問題,完成了改朝換代的大事,如果當時有諾貝爾和平獎的話,非頒給他不可。
  • 太和殿的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龍椅被冠以權力的象徵,歷朝歷代備受人們關注,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使封建王朝已經遠去,在故宮之中的龍椅依舊沒有人敢坐。當然這個無人敢坐龍椅的原因,實際上還有很多。可以說這把龍椅除了歷史比較悠久之外,它的構造也和其餘的龍椅不一樣,因為這把龍椅的頂上有一條龍嘴裡含著龍珠,據說這是為了測驗真命天子的,只要坐在龍椅上的人不是真命天子,上邊的龍珠就會掉下來將其砸死。
  • 袁世凱稱帝時,曾花40萬打造一把龍椅,後來怎麼樣了?
    我們都知道袁世凱這個歷史人物,雖然說他算不上一個太好的軍事家。但是畢竟還是有著自己的政治作為的。袁世凱在清末期間就很積極地進行近代化改革。對於清朝的皇室貴族來說,他們當然會痛恨袁世凱,因為袁世凱逼著皇帝溥儀退位。這如何能讓那些貴族們不恨呢?
  • 近代坐過龍椅的2人結果怎樣?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上去?
    那麼提起皇帝,我們總是能夠想到皇帝坐在龍椅上開朝會,與一同官員討論國家大事的情景。可以說,皇帝的龍椅是最高領導人權威的象徵,因為它是只屬於皇帝的寶座,任何人都不容侵犯,不然會被處以生命處罰。天底下不會有任何人敢於光明正大地渴望龍椅,他們只能暗地裡默默地關注,當然也有人為此,反抗政府,圖謀龍椅寶座,在天下大開殺戒。
  • 光緒為什麼不殺慈禧?不是不敢殺,不是殺不掉,而是不能殺
    光緒帝聽過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的提議後,決定變法維新,先從學習西方技術開始,光緒皇帝不可能在慈禧眼皮子底下幹這麼大的事情不和慈禧商量,於是就告訴了慈禧,起初慈禧是支持的,並沒有持反對意見,那最後慈禧為何又殺了維新人士,還要將光緒皇帝關起來呢?
  • 光緒一直被慈禧控制,為什麼不敢殺慈禧?因為後果承擔不起
    而這三個皇帝呢?名義上是皇帝,可實際上卻是形同傀儡,尤其是光緒帝,他和慈禧在一起共事的時間最長,可是和慈禧的積怨也屬他最深,當時清朝積貧積弱,光緒皇帝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可是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無法下定決心殺掉慈禧,同時我們要必須明確,光緒帝不是不想殺,但是對於光緒皇帝而言,殺掉慈禧有三個很嚴重的後果,而這個後果恰恰是光緒皇帝承擔不起的?
  • 一戰時期的袁世凱:凱末爾踢翻了他的龍椅?
    《対華二十一ヵ條要求とは何だったのか》,奈良岡聰智日本獲得了表面的勝利並在之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而袁世凱政府寸土必爭,為談判中明顯處於下風的中國避免了更可怖的後果。如果說在「二十一條」交涉中,中國沒有與日本達成私下交易,那麼為什麼條約剛一籤訂,袁世凱就立馬稱帝了呢?
  • 袁世凱逼溥儀退位時,裝備精良的7萬皇家衛隊,為何不敢反抗?
    清末風雲驟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慈禧太后掌握朝中大權,精通權衡之術,曾國藩創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籤下一張張不平等條約。1908年冬,溥儀即位,到了這個時候,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光緒帝、慈禧太后紛紛退出了歷史舞臺。
  • 歷史上只有這個皇帝不稱朕,不坐龍椅,不碰後宮的女人
    前兩個實在憎恨得緊,看著他們死了去就好;這張邦昌,欽宗想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任命他為河北路和談使,這也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官名,派他去金國議和,藉機由他滅於敵國。果然,張邦昌屁股還沒坐熱金兵拿的凳子,就傳來了宋兵突襲金營的消息。這是議和的態度嗎?張邦昌心裡一激,看清了眼前的形勢,倆字:死路。
  • 慈禧為什麼下令用鈍刀斬殺「戊戌六君子」呢?深惡痛絕的表現
    為什麼慈禧命令用鈍刀來斬殺「戊戌六君子」呢?其實主要是對於「戊戌六君子」的痛恨!她已經給過維新派人士活命的機會了,但「戊戌六君子」不僅沒有「珍惜」,反而還串通袁世凱,密謀在頤和園控制住自己。這就令慈禧對「戊戌六君子」等維新派人士深惡痛絕,必須處以「極刑」才能緩解心頭之恨!
  • 閒談袁世凱(上)
    當然袁做的事很多很多,光我看過的關於寫他的書就有三本,每本書都不下幾百萬字,在這不可能寫的了那麼多,只寫他所做所為的大事。當時的光緒帝重用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等維新人物實行了戊戌變法,但與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勢同水火,所以康有為等人就把希望寄託於袁世凱,至於他們為什麼會把希望寄託於袁世凱,應該是在袁世凱為了小站練兵的事奔走時袁也在積極為維新變法奔走,他還加入了康梁發起的強學會,與他們過從甚密,這也使維新派將他引為是自己人,也使康梁譚等人產生錯覺,覺得袁是值得信任的。
  • 袁世凱深受清朝恩寵,為何主導清帝退位?學者:不謀反死路一條!
    所以,袁世凱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光緒準備逼宮的消息捅給了慈禧,雖然袁世凱因此獲得了慈禧的賞識,但是他同時徹底得罪了光緒這一脈的人。沒過多久溥儀繼位,其攝政王載灃便是光緒的胞弟,這一家人都恨袁世凱入骨,這時候袁世凱要是還當忠臣那可真是小命不保。
  • 是慈禧還是袁世凱?關於光緒的謠言
    光緒三十四年,歲在戊申,這年十月廿一日和廿二日(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崩逝,一時謠言四起。當時及此後各種資料的記載,簡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熟悉清末掌故的胡思敬,在《國聞備乘》中,對於「光緒之死」深表疑惑,說「德宗先孝欽一日崩,天下未有如是之巧。外間紛傳李蓮英與孝欽有密謀。
  • 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時,7萬多的皇家衛隊,為何不出來護駕?
    清政府的倒臺,其主要原因並不是來自於外敵,而是政權內部太過腐朽,加之皇帝的年幼,又沒有能主事的能臣,以至於最終將江山拱手讓給了袁世凱。那麼,作為一個諾大的清朝,為什麼袁世凱逼宮的時候,就沒有軍隊出來阻止呢?這就要說說清廷的那些部隊了。別看晚清時期的腐朽,其實它也曾經輝煌過。
  • 慈禧為什麼喜歡坐在椅子上洗澡?
    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慈禧太后在洗澡時,那把特製的椅子,這把椅子功能頗多,正是有了這把椅子,慈禧太后才能舒舒服服的進行整個洗澡程序。為什麼慈禧太后喜歡坐在椅子上洗澡呢?就是因為,這樣洗,賊舒服。慈禧太后曾經有個貼身服侍她的宮女,名叫何榮兒,此人深得喜愛,十三歲進宮,前後服侍慈禧太后長達八年之久,因此,許多慈禧太后的隱秘事情,她知道的極為清楚。
  • 結束清朝,慈禧的另一個「傀儡」,你不知道的她
    說到大清滅亡,大家一下就可以聯想到慈禧太后,可實際上,真正結束大清生命的卻並不是她,而是她的侄女——葉赫那拉靜芬,也就是隆裕太后,小名為喜子。這位喜子在他們家姐妹中排老二,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不過慈禧太后可是在喜子很小的時候就放話說:「喜子是不可以嫁給其他人的。」
  • 溥儀晚年遊玩故宮,從龍椅下翻出一罐小東西,惹得眾人笑個不停
    他想不想當皇帝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慈禧想要他當,他就得當。然而實際上當皇帝並不是誰都能當的,如果是開國皇帝,都是從人頭滾滾當中爬出來得病,當然能夠勝任自己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