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城大湖小講堂今日給大家普及二十四節氣之一「白露」的氣候變化以及一些生活小知識。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季第三個節氣,幹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時至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它是秋季中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節點。在古人眼中,露水似乎不是普通的水,很有神聖感,所以名字也就非常脫俗,比如甘露、仙露。
為什麼會出現露水?這要從露點說起。露點,是一個氣象名詞,是指在固定氣壓下,空氣之中的氣態水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液態水所需要降到的溫度。一般而言,溫度越高,空氣對水汽的容納能力越強。當溫度降低的時候,空氣就容納不下那麼多的水汽了,就飽和了。多餘的水就只好由氣態變為液態。
達到露點之後,凝結的水飄浮在空中,就成了霧;附著在物體表面,就成了露。而當露點低於0°C時,稱為「霜點」,就開始結霜了。
孔雀城大湖小講堂—穿衣
古人說「露凝而白,氣始寒也」。說是寒,雖然有點誇張,但早晚確實有點冷了,清晨出門時,經常有一種冰箱冷藏室的感覺。所以老話兒叮囑我們:「白露身不露。」 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
孔雀城大湖小講堂—飲食
進入白露的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飲食注意;天氣漸漸趨於乾燥,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所以飲清茶、吃水果,以減少秋燥。白露時節的養生,也被稱為「補露」。
有一則諺語,乍一聽令人竊喜,叫做「白露後,不長肉」。但遺憾的是,它說的不是人,而是指北方的蕎麥。這則諺語,完整的說法是:「白露前,蕎麥熟;白露後,不長肉。」白露之後,氣溫低了,消耗少了,反倒是人們容易長肉的時候。
孔雀城大湖小講堂—行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難得鍛鍊身體的好季節。而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
對於節氣起源地區而言,白露時節的天氣是怎樣的呢?用唐代詩人元稹的話說,是「露沾蔬草白,天氣轉清高」。這是一個「清高」的節氣。雨少了,雲也少了,所謂天氣的清高,是天空的清澈、高遠。
孔雀城大湖,根植京南空港生活圈,歷經17載建湖築峰修砌而成,獨攬13萬㎡浩瀚湖景,承襲法國凡爾賽宮形制,凝萃法式宮廷禮序精工鑄造。項目北鄰永定河,俯瞰新機場,獨享13萬㎡湖居資源,打造美學、成長、活力、社交4大社區歸心體系,營造一片崇尚「自由、平等、開放」的湖岸藝術生活主場。2020年,孔雀城品牌磨礪17載峰境力作,中國頂尖設計大師梁志天老師最新作品,僅118席樓王精工大平層獻禮頂峰人士,樓王樣板示範區現已全球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