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炮能否復興戰列艦?大艦巨炮可能重來,戰列艦的復興絕無可能

2021-01-07 騰訊網

有很多軍迷認為電磁炮或者雷射炮能夠吹響戰列艦復興的號角,原因是電磁炮的理論出膛速度遠高於化學炮,將來發射衛星的方式都有可能是電磁投射器發射,電磁炮戰列艦主炮的射程能夠媲美飛彈!所以戰列艦不用擔心自己的主炮射程不問題。雷射炮是一種高能粒子束武器,雷射炮的高能雷射能夠以每秒三十萬公裡的速度飛行,沒有任何武器在被雷射炮鎖定之後逃出生天。在雷射面前,飛彈無路可逃,因此電磁炮與雷射炮能夠抵消現有的飛彈戰艦的一切優勢!所以戰列艦終有復興之日!

電磁炮與雷射炮的問世,可能奏響大艦巨炮復興的號角

為什麼說電磁炮可能復興大口徑主炮載艦?

全世界第一艘電磁炮試驗艦海洋山號坦克登陸艦能夠成為全世界第一艘搭載電磁炮的艦艇原因是:發電能力短時間內不可能發生質變的條件下,發電機越多,發電能力越強,而坦克登陸艦擁有龐大的空倉,可以用於存放柴油發電機機組以及電池組,較為適合經過簡單改裝之後作為電磁炮試驗件。實用化的電磁炮同樣極度依賴於電力供應,也就是說只有萬噸以上的主戰艦艇才有足夠多的空倉以容納發電機與蓄電池(代指)從而搭載實戰化的電磁炮

大艦巨炮復興的第二個理由:電磁炮出膛速度動輒3馬赫以上,攔截難度較大,3馬赫以下的炮彈不可能攔截電磁炮炮彈這種實心鐵坨,雖然說電磁炮炮彈彈道較為固定,但是電磁炮炮彈的造價遠低於飛彈的造價用成本高昂的防空飛彈攔截造價低廉的電磁炮炮彈消費比極低!所以電磁炮的實用化必然會帶來水面艦艇設計模式的變革。

第三,水天線已經無法成為阻礙戰列艦發揮的重要因素:有一些作者認為電磁炮與二戰時期的戰列艦主炮沒有本質的區別,搭載電磁炮的戰艦依舊無法攻擊水天線以下的目標,所以大艦巨炮不可能復興。

但是普通火炮無法攻擊水天線以下的目標原因是射程問題麼?吉拉德·布爾博士研發的巴巴託斯大炮能夠將190千克的炮彈打到180千米的高度!都快飛出地球了,理論上巴巴託斯大炮在發射100公斤級炮彈時射程高達4000千米!堪稱洲際大炮,這炮彈射程還不夠?

戰列艦之所以無法攻擊水天線以下目標,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戰列艦觀瞄形式以光學為主,所以所有國家都在儘可能的提升戰列艦的光學測距儀高度,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主炮的射程優勢。日本的扶桑級戰列艦艦橋窄而高,外形一言難盡,被抨擊為扶桑危樓高百尺,伸手即可摘星辰的天守閣。但是光學觀瞄的極限就是水天線!在戰列艦根本看不到水天線之下的一切,看都看不著,怎麼打

問題是在這個年代射程三四百公裡的飛彈俯拾皆是,所以制約炮彈跨水天線攻擊的制約早已消失。

因此次時代主戰艦艇上完全有可能搭載大口徑的電磁炮!

備受推崇的雷射炮那就更不用多說了,雷射的出膛速度是光速,只要觀瞄系統鎖定來襲目標,那麼雷射就能夠命中這個目標,雷射炮的應用難度在雷射武器想要保證毀傷,必須長期鎖定在能夠對來襲目標。

而且雷射炮也有著和電磁炮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耗電量大,極度依賴大功率的發電機群。

電磁炮與雷射炮能量來源相同,也就是說,一艘艦艇完全能夠同時搭載電磁炮與雷射炮,執行反艦與對陸支援任務的時,使用全功率電磁炮主炮進行轟擊,在偵測到來襲的反艦飛彈或者戰鬥機的時,主炮調低功率攻擊近距離目標,作為近防炮使用的電磁速射炮與雷射炮攔截來襲目標,如果沒有在遠距離攔截成功,主炮停止射擊,全部電力供給近防系統。

搭載大口徑主炮,並且能夠搭載為數不少的副炮,怎麼看怎麼覺得很符合戰列艦的基本特徵,是否意味著電磁炮與雷射炮能夠復興大艦巨炮的時代?

電磁炮與雷射炮無法復興戰列艦

戰列艦的本質特徵是大艦巨炮,通常語境中戰列艦指的是擁有8-12門主炮的無畏戰艦,比如說,大和、俾斯麥、胡德、納爾遜、長門等艦艇均是如此,如果選擇廣義的戰列艦的話,前無畏艦擁有4門主炮,也有比較悽慘的諸如義大利的艾琳娜女王級前無畏艦這種只能搭載兩門單裝大口徑主炮的無畏艦,戰列艦家族第二個顯著特徵就是動輒數百毫米厚度的裝甲。

但是在制導武器的時代,厚重的裝甲是沒有意義的,畢竟給反艦飛彈換個戰鬥部比給戰艦鋪200MM厚的裝甲簡單太多了。

哼哧哼哧的花了上百億美元建造了一艘擁有數百個飛彈垂髮單元以及十門大口徑主炮的現代戰列艦,然後對面花了不到一億美元更換了反艦飛彈的戰鬥部,200MM的裝甲形同虛設簡直血虧!

戰列艦的兩大特徵已其一!

無畏艦之所以擁有6門以上的主炮是因為在那個年代實現統一火控的最低要求是六門主炮,少於這個數量無法通過三發炮彈的落點(戰列艦前幾輪設計時為半齊射,即每個炮塔有一門火炮參與矯射)進行射擊諸元修正,但是現代艦艇完全不需要這麼多的主炮,就算是只有一門主炮,也可以進行高精度的火控計算。就算是考慮到投射量的需求,兩門主炮也夠用了!

沒有動輒數百毫米厚的裝甲,也沒有林立的主炮群,航速還是三十節起跳的大型水面艦艇(現代艦艇的基本要求)是戰列艦麼?顯然不是!

搭載電磁炮、雷射炮與大量飛彈的大型水面艦艇長什麼模樣?

鑑於大口徑電磁炮載艦的主要武器是電磁炮,而且電磁炮非常適合用作低成本的對岸支援武器,那麼考慮到投射量的需要。載艦可能裝備一座雙聯裝的炮塔。

如果大型水面艦艇同時搭載電磁近防炮與雷射近防炮,為了防止出現火力盲區問題,至少需要搭載4門近防炮。考慮到電磁炮與雷射炮高度依賴電力,在戰爭爆發後,戰艦可能被飛彈命中進而出現電力供應問題,無法滿足電磁炮與雷射炮射擊最低限能量供給的可能,所以需要保留至少一門的火藥近防炮的存在。

作為一艘現代艦艇,兩萬噸起跳的噸位至少也得搭載200個以上的垂直發射單元?32單元的反艦飛彈,64單元的中遠程防空飛彈,64單元的巡航飛彈,在以及8單元的射程在1000公裡以上並且採用打水漂彈道的水漂彈彈道飛彈。

(海基X波段雷達)

在這種能夠搭載大量的電磁炮與雷射炮的艦艇服役之後會嚴重衝擊航母的地位,海軍核心艦艇將由航母與彈道飛彈核潛艇的二分天下變為全能艦,航母,彈道飛彈核潛艇的三足鼎立。

那麼作為核心水面艦艇之一的全能艦至少也得搭載一艘大型水面艦艇該有的雷達配置,比如說高頻(HF)、甚高頻(VHF)、超高頻(UHF)、L波段、S波段、C波段、X波段、Ku波段、K波段和Ka波段都弄成相控陣雷達給全能艦裝上去,就算考慮到成本縮減幾個波段,至少也得留下12面吧?4面S波、4面C波段,2面米波反隱形相控陣雷達,頭上再頂一個雙面X波段旋轉相控陣。

再加上,作為大型水面艦艇至少也得搭載兩架直升機吧?

總結一下,一座雙聯裝大口徑電磁,5-6門近防炮,200個以上的垂髮單元,以及採用了集成桅杆並且使用了大量的相控陣雷達的艦艇。大致推測一下這種艦艇的艦載武裝布局。

主炮是主要武器,參考現代驅護艦主炮位置,所以電磁炮主炮應當位於最前部。垂直發射單元應當分為三部分,分別位於前中後位置。

中遠程防空飛彈與巡航飛彈垂髮單元位於主炮後部,反艦飛彈位於艦島前部(反艦飛彈比較長,發射井深度較深,因此反艦飛彈發射井一般位於艦體線性較為飽滿的艦橋前部)

彈道飛彈垂髮單元應當位於戰艦煙囪中間(艦體深度最深的位置,而且彈道飛彈發射井可以與煙囪同高,以儘可能的提升彈道飛彈發射井的深度)

(加裡波第號彈道飛彈巡洋艦)

近防炮的布置原則就是見縫插針,世界重合儘量避免死角艦橋兩側以及機庫頂部/兩側,艦橋前部,參照基洛夫還可以在前部垂直發射單元群的兩側以及飛行甲板兩側布置近防炮。

但是這樣的戰艦別說是戰列艦了,就是連戰列巡洋艦都算不上……畢竟戰列巡洋艦的裝甲厚度也就比戰列艦差點,這種只有一座主炮的戰艦撐死了算是蛐蛐暴怒的現代版……

戰列艦復興了半天,也就是棺材裡仰臥起坐,真正復興的是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這種奇葩。

噸位,主炮數量,副炮數量,都正好……

小結

戰列艦家族真的涼了,戰爭比蒙已經無法回到這個世界。

就算是電磁炮能夠帶動大艦巨炮的復興,復興的也不會是擁有厚重裝甲的戰列艦而是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這種裝甲薄,大炮少,速度快的大型輕巡洋艦。在文章的最後,盤子附贈一張盤子自己畫的勇敢55型大型飛彈電磁炮全能輕巡洋艦兩視圖,讓各位觀眾老爺們暢想一下可能到來的電磁炮時代。

相關焦點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擁有幾十門上百門艦炮如同刺豚的風帆戰列艦,搭載四門大口徑主炮一往無前的鐵甲艦,以無畏為名傳復興戰列線捉對廝殺的戰列艦,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時至今日戰列艦家族早已從世界海軍艦艇名錄中消失(別拿憲法勝利什麼的舉例子)但是直到今天依舊有一群人高喊著電磁炮將帶來戰列艦時代的復興。
  • 巨獸的絕唱:各國最後的戰列艦計劃 帶你看看什麼叫大艦巨炮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計劃中的戰列艦計劃,成了大艦巨炮時代最後的絕唱。首先是日本的,舊日本海軍雖然在早期的戰爭中憑藉航母部隊佔盡優勢,卻仍然迷戀戰列艦。即使是擁有了大和級戰列艦,前線急需航母的情況下,依然展開了紀伊"級超大和戰列艦的設計工作。
  • 大和號戰列艦,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巨炮大艦
    「大和」艦在有建造想法時,可以說是考慮周全的,但真的造時,許多人已經看出不合適的苗頭,連喜歡巨炮大艦的山本五十六都反對,但決定者就是要造。1、為「九段作戰」最後一段造決勝大艦很早日本就意識到他們在太平洋早晚要開戰的,從夏威夷之爭時就有,所以日本海軍也一直為此準備。
  • 女王陛下的軍艦: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風靡世界的大艦巨炮時代
    級戰列艦的同時,堅持用新的理念建造「無畏」號戰列艦,這艘軍艦的名字是:HMS Dreadnought,HMS是「Her Majesty's Ship」的首字母,即「女王陛下的軍艦」。從此,風靡世界海軍半個世紀的「大艦巨炮」時代開始了。
  • 巨炮大艦的誕生:戰列艦410毫米主炮,炮彈重達1.02噸
    【話說軍世】在一戰後期,海軍強國們開始發展主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的戰列艦,其中美國率先於1915年開工了裝備406毫米艦炮的科羅拉多號戰列艦,日本也不敢落後,1917年開工了主炮口徑更大的長門號,成為了「海軍假日」期間巨炮大艦中的數據最強者。
  • 被飛機群狂轟濫炸,含恨而終的戰列艦大和號
    軍武戰艦第二彈,超級戰艦大和號,帶給大家的是大艦巨炮的那種鋼鐵藝術。不同於今天的母雞小魚艦隊,那種海上艨艟怒火咆哮的場面也是任何人難以忘卻的。日本「大和」號戰列艦堪稱史上空前絕後的超級戰列艦,1937年11月開始建造,1941年12月完工。該艦標準排水量65000噸,艦體全長263米,艦寬38.9米,主炮口徑460毫米,主裝甲厚度為410毫米,最高航速達到27節。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兩級戰艦作為大艦巨炮謝幕時代裡壓軸出場的核心CP,代表了戰列艦的最高水平。考慮到戰績原因,就先說美制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改裝前),57265噸(改裝後)。
  •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
    大和號戰列艦號稱「日本帝國的救星」大和號戰列艦是二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衝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裡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
  • 大和號優美的艦體曲線,戰列艦中獨有的大和坂,設計巧妙作用巨大
    對於戰列艦黨來說「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是大艦巨炮時代最貼切的話語,戰列艦,這種集工業時代各種先進設備於一身的機器,本身鋼鐵的威武的身軀就非常有吸引力,特別是它那高昂著的炮口。而說到大艦巨炮,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永遠是繞不過去的坎,其上面裝備的460毫米艦炮是海軍有史以來口徑最大、威力最強的火炮,所以它也成為了各個海戰遊戲玩家趨之若鶩的選擇。一般作為崇愛搭建巨炮的戰列艦黨們都是顏值控,不是說誰裝有巨炮就愛誰,艦體優美的設計也成為了人們追求大和號的加分項之一。
  • 二戰沒有完工的三大戰列艦,個個都是猛獸級別的,蘇聯的最瘋狂
    然而從日德蘭大海戰到丹麥海峽海戰,從雷伊泰灣大海戰到菊水作戰,戰列艦在人類海戰史上留下了無數經典畫面,作為大艦巨炮的代表,即使是在航空技術已經非常完善的二戰末期,各個大國還是在樂此不彼的發展戰列艦,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三艘二戰末期未完工的超級戰列艦。 德國H級戰列艦
  • 大艦巨炮過家家!美軍戰列艦被打扮成聖誕樹,五彩色像迪士尼玩具
    今年聖誕節,停泊在諾福克國家海上博物館的美國海軍「威斯康辛」號戰列艦被打成成了一顆巨大的聖誕樹,以慶祝聖誕節。這艘美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榮光已逝,在博物館安度晚年,聖誕樹造型很難讓人感受到鋼鐵巨艦的強大,反而像是迪士尼動畫片中的可愛形象。
  • 日本「大和」號是最強戰列艦?英國人卻說這是最糟糕的戰艦!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一般軍迷們普遍認為,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特別是全狀態下的「大和」號戰列艦(「武藏」號未改裝就被擊沉)以其460毫米巨炮和厚重的裝甲等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戰列艦,起碼是處於戰列艦世界的第一序列!圖片:「大和」號到底是最強戰艦還是最糟糕戰艦?但是,英國人不這麼認為!
  • 二戰時期的大和號戰列艦,為啥不安裝單人操作的機關槍
    說起大和號戰列艦,首先說一下他的基本狀況,是日本海軍當時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最大的戰列艦。1945年4月7日,大和號戰列艦在衝繩戰役中,被美軍航母艦載機機群擊沉,大和號的沉沒,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 80年前,日本想要造比福特號航母還大的戰列艦
    雖然「航空派」極力反對戰列艦的建造,但在決定性的證據出現之前,戰列艦仍被視為海戰的決勝兵器。很快,日本海軍便著手開始了新型戰列艦的設計工作,要求在大和級戰列艦基礎上進行改進,並建造一種安裝510毫米主炮、性能遠超過大和級的新型戰列艦。沒錯,就是這個(圖源:《宇宙戰艦大和號》真人電影)很快,設計部門就拿出了多個新型戰列艦的方案。
  • 日本海軍的執著,大和級戰列艦,一艘落後於時代的戰列艦
    在1937年(昭和12年),亦因倫敦裁軍條約到期而失去約束力,所以日本海軍評估英國與美國的等列強將會建造更新式的大型戰列艦。 而反觀日本海軍,原先為更新舊型的戰列艦的「八八艦隊計劃」中的加賀型戰列艦及紀伊型戰列艦,由於華盛頓裁軍條約不能順利建造。
  • 大艦巨炮成絕響,照片中依阿華號戰列艦的一生
    最終依阿華號戰列艦作為博物館艦得以保留,在洛杉磯聖佩德羅安享平靜的歲月。
  • 戰艦世界閃擊戰:最後的戰列艦!F系IX及戰列艦讓巴爾國服首發
    由全球知名戰爭遊戲開發商Wargaming與愷英網絡共同研發,網易獨家代理的《戰艦世界閃擊戰》今日迎來恢弘巨艦F系IX及戰列艦「讓巴爾」,它不僅擁有不俗的戰力,更是最後一艘完工服役的戰列艦,戰列艦的無上榮光將由它向你呈現!
  • 戰列艦,巡洋艦等大型水面艦艇被淘汰,海軍主戰艦艇是否會小型化
    因此原教旨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融合為了快速戰列艦,直接後果就是戰列巡洋艦被淘汰,老式戰列艦消亡。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從此再也沒有任何的新造戰列艦,1991年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退役標誌著戰列艦時代的終結。但是戰列艦消亡的實際背景是什麼?航空母艦取代了戰列艦的水面主力艦艇的地位。